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10684793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接地施工组织方案人工接地网完成后, 将其与车站构造围护桩内的构造钢筋进展连接。、埋深与布置1 综合接地装置的程度接地极埋设在车站主体构造底板下500mm 处。2综合接地装置的人工外引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wtt圆弧半径为 5m 。3除程度接地极外,综合接地装置还设置了垂直接地极,垂直接地极每隔适当间隔 分布在接地网的周边地带,并和程度接地极之间进展连接,从而构成复合接地网。4综合接地装置的人工外引接地网内设置假设干条程度网格带。5综合接地装置根据需要设置了8 个接地引入线,其中 4 个用于连接弱电接地母排, 2 个用于连接强电接地母排,另

2、外两个预留。6 人工接地面积保儿约 4500 平米,双山约 4800 平米,理论计算接地电阻为 1.09 欧姆左右, 人工接地网与构造围护桩构造钢筋焊接后,接地电阻满足要求。、材料1 综合接地装置的程度接地极采用50mm _ 5mm扁铜,材质为 T2紫铜,垂直接地极采用?25、2.5米长连铸铜包钢, 镀锌厚度不小于 1mm接地引入线采用 50mm _ 5mm扁铜,铜材为紫铜。接地引入线与母排之间连接采用 1 _ 120mm2 低烟无卤阻燃绝缘铜导线。 2 综合接地装置除截面满足要求外,还应采取防腐措施:如在接地极之间的焊接点涂防腐材 料等。接地引入一体化装置连铸铜包垂直接地极扁铜铜母排降阻剂模

3、具热熔焊剂接地引入一体化装置连铸铜包垂直接地极扁铜铜母排降阻剂模具热熔焊剂保证其电气连续性符合要求1.4、连接方式综合接地装置各接地极之间的连接应结实可靠,保证其电气连续性符合要求1 综合接地装置各局部采用热熔连接。2、施工方法1.5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按设计位置人工配合机械挖沟,施作程度接地体程度接地、垂直接地极及接地引入线的施工。为尽快封底,防500mm500mm 、宽为体沟槽高为止基底遇水浸泡软化,接地完毕后及时进展垫层施工。每一局部做完后,实测其接地电阻,按要求以便及时调整接地装置的设计规模。整个接地网敷设完毕后,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 实测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及跨步电位差。施工准备1

4、.5.1 测定接地网设置的位置、并用白灰粉按其分布情况作岀标志。检查接地线的材质要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核对基底标高,确定地网沟开挖深度。地网沟开挖1.5.2按设计途径及位置开挖地网沟, 挖一局部敷设一局部, 以防止沟壁坍塌。并清理沟内石块等杂物。1.5.3垂直接地体在设计位置,打入垂直接地极,土壤坚实地带,可用洛阳铲打孔,将接地极直接埋入孔中夯实程度接地体敷设按程度接地体的长度, 将程度接地体沿接地网沟边在地面上焊接成一个整体。理顺调直后使其呈 立置状态敷设在土沟中, 分段回填一些细土, 保持其状态不变, 然后进展各段之间及与垂直接地 体之间的焊接。为了进步连接质量, 应采用放热焊进展焊接。

5、分层回填夯实, 将余土培在土沟上, 待其自然下沉。测量接地电阻 根据设计提供的土壤电阻率,对接地装置进展接地电阻阻值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高阻处理垂直接地体敷设时可用风钻或水钻钻眼并灌降阻剂, 程度接地体上敷设降阻剂降阻。地网敷设完 毕后用细土回填并夯实。根据需要降阻剂可采用高科技降阻剂效果会更好。如假设接地电阻还达不 到要求,应及时与设计联络增加外引地网。放热焊1.5.7.1 施工准备1放热焊接操作之前,在使用前需用喷灯或其他方法对焊模加热驱除潮气。加热点涵盖整个 模具外表,重点为模具模腔,反响腔。首次加热时间非常钟。2用钢丝刷或砂纸打磨干净被熔接位置。3在正式用于接地铜母线施工之前

6、,对参加人员进展了操作技能培训,使其理解模具根本结 构、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 并进展了各种型式接头的熔接实验, 对到达要求的操作人员方可允许 参加正式施工。两人一组,并穿戴好护具眼镜、手套 。4在使用焊模前,应仔细检查其内面是否有焊渣或铜水凝固物,如发现应及时清理,以免在焊模开合面处密合不好, 形成缝隙, 导致熔焊时铜水外流。如发现焊模面破损, 应及时更换焊模。1.5.7.2 焊接物就位及模具安装将导体端部擦拭干净, 待焊接的导体需平稳放置, 模具固定导体以后, 选取与之配套的模具并将 导体插入模穴中心,待焊接导体接头处应对准模具中心导留孔。小截面导体间无须留缝隙,大截面导体之间对接需留有约

7、2mm 的间隙,以便更好的熔接。固定后需要观察导体 放置是否平稳, 导体端部缝隙应位于模穴中心位置, 且闭合模夹至锁定位置; 模具是否有明显缝 隙,防止反响过程中漏浆必要时可使用填缝胶 。参加反响粉先将金属隔离片放置到模具反响腔底部 需注意铁片方向, 凹面朝上, 否那么会严重影响熔接效果内盛引以防药剂流入反映腔。然后缓缓倒入火药, 并注意火药底部有一浅薄及透明的小塑胶带, 燃火药之炭精。将此覆于火药上部,并均匀摊开,盖上顶盖。内盛引1.5.7.4引火施焊操作人员站在模具点火口的侧面,点燃引火粉,放热熔剂即在焊模的反响腔中进展剧烈的化学反应并猛烈燃烧。1.5.7.5模具撤除及清扫剧烈燃烧完全完毕

8、五分钟后翻开模具,用毛刷对模具进展仔细去除导体上、模具内的矿渣,直至矿渣被完全去除。如有少量矿渣吸附在反响腔之上,可在模具冷却后用600#砂纸进展清理,以备下次使用。1.6、施工工艺挖地网沟地铁工地施工现场插接地极铺设扁铜50-60cm 深度3热熔焊接热熔焊接1.6、施工工艺挖地网沟地铁工地施工现场插接地极铺设扁铜50-60cm 深度3热熔焊接热熔焊接1热熔焊接2安放模具 砸入接地极AA向俯视图连接方式三连接方式四焊接接地引焊点刷上防腐漆 回填土 接地极与扁铜 扁铜与扁铜夯实地基入一体化装置“T”型焊点 “一”型焊点热熔焊极流程示意图 1.7、接头连接如下列图1 连接方式一:用于程度接地极之间

9、的连接;2 连接方式二:用于程度接地极与接地引入线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三:用于程度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之间的连接;3 连接方式四:用于程度接地极和连接带之间的连接。4,再按第程度接地极与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可以先将连接带扁铜平弯厚度方向弯曲倍厚度。四种连接方式熔接。平弯时,其弯曲半径应大于2操作考前须知:1焊接前对模具及导体加热去除水分。2 去除焊接部位渣子及氧化层。接地引入线 热熔扁接头2热熔扁接头1程度接地极程度接地连接方式二连接方式一程度连接带热熔扁接头3程度接地极热熔扁接头1垂直接地极热熔扁接头1、使用工具、使用工具1.8(1)专用去氧化层刷(两种)化适用氧程度较轻,适用氧化程度较重,较大

10、截面导体外表清洁。较小截面导体外表清。(2)钢构造固定夹具模具专用清洁模具专用清洁4点火枪3增大较小导体截面 6 增径铜片B1405 钢外表处理器 增大较小导体截面 6 增径铜片B1405 钢外表处理器 T321去处钢构造外表镀层填充导体间缝隙8 密封胶泥T403 7 模具清洁铲 B136、接地引入线施工 1.9止水环与引岀线间必须满焊,钢板止水环,接地引入线应在构造底板砼中部加焊Q235止水环周围(尤其是下部)注意填满防水砼。为便于施工,接地引入线可采用 一体化装置;同时接地引入装置必须满足绝缘盒防水;接地引入装置应有防腐措施,热镀锌要求,要求绝缘电阻三装置水压试验三0.5Mpa,20M Q

11、处理,安装完成后,应采取一定防盗措施。垂直接地体详细组成见下列图:1234 )度厚板底5构3结(2H)度厚3层垫6(1H接地引入线剖面图 ?13 1 234接地引入线俯视图 构造底板引入线端子示意图522323100100120丨二三| 止水环5:绝缘环固定图3; 构件编号名称规格型号1扁钢TMY-50_52钢管4mmDN100 壁厚3绝缘固定环硬聚氯乙烯板S =20 D1004环氧树脂5止水环钢=10 Q235D310110 S6固定块钢 10_10_20Q235进步。您好,欢惯,坚好的习种非常们共同持下去,让我习是一读和学议。阅贵的意提出保希望您。阅读接打印可以直编辑修文档可WORD文章,读我的迎您阅本改,也过后,见或建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