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76318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知识点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知识点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 知识点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知识点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知识点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 为基础的液体。(2)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约占2/3) 组成: 、 、淋巴等细胞外液(约占1/3)体液 三者关系: 淋巴 淋巴循环2.内环境(1)概念:内环境是指 。(2)作用: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其中红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

2、环境是 。例题1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 )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浆、淋巴、组织液 D. 内环境思考1:填出以下几种常见细胞的内环境:细胞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细胞(如肝细胞)内环境【知识点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1.血浆的成分:除水(约占90%)外还有 (7%-9%)、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营养物质、 、激素、气体等。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3.本质:是一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例题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

3、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知识点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 。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来自 和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 ,其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 和 等离子有关。3.温度: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 左右。例题3 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增大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

4、成乳酸钠和弱酸H2CO3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思考3: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知识点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等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3.细胞不仅依赖于 ,也参与了 的形成和维持。【巩固练习】(请将选择题答案写于后面的横线上,否则不予批改)1.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 ( )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

5、分的是 (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3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指体液 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5.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血红蛋白葡萄糖二氧化碳钠离子血浆蛋白唾液淀粉酶抗体 A B. C. D.6.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累液体C.不能消

6、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7. 人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 增加体内水分 C.增加体内无机盐 D. 保持体内营养物质稳定8. 红细胞和心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组织液、血浆 B.血浆、淋巴 C.血浆、组织液 D.血液、组织液9. 将红细胞放在0.9%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 )A.吸水过多而破裂B.失水过多而死亡C.保持正常形态 D.皱缩10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 C. 组织液减少 D. 淋巴减少11人体的肌肉

7、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 )A血浆 B. 淋巴 C. 食糜 D. 组织液12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到 体内细胞 组织液 血液(或淋巴)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 体外环境(1)氧气从体外空气进入体内细胞的正确顺序是 ( ) A. B. C. D. (2)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是 ( ) A B. C. D. 13.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14.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 增大 B. 减小 C

8、. 不变 D. 趋于酸性 选择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 方式进行的。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_ 的吸收。()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 (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 方式进入消化道。()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 ,A和B的交换是通过_ 结构进行的。()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前者_ 。()过程d表示_ 作用。()E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 。16. 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

9、结构,a、b、c、d、e表示液体。请据图示分析回答: 图中A、B、C表示的结构分别是:A_、B_、C_。B端与A端成分的主要区别是_。ae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图中ae,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分别是_和_。d中的含18O的氧气被利用后变成C18O2进入c内,18O至少要透过_层生物膜。由于某种原因使得C内的e循环受阻而出现_,这说明了_。试用简短的语言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_;具体而言,与_、_、_和_等系统有密切的关系。第1节学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参考答案例题1-3 BBD 思考1 血浆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液思考2:血浆的渗透压变小,组织液中水回渗的速率降低,组

10、织液的量会相对增加,造成组织水肿。思考3: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1-5 BABAC 6-10 BACAB 11D 12AD 13A 14A15.()渗透(或自由扩散) 脂肪成分 ()A、B、D 消化液 ()皮肤 毛细血管壁 ()e可逆 后者f单向 ()重吸收作用 ()大分子蛋白质16. 毛细血管动脉端毛细血管静脉端毛细淋巴管二氧化碳和废物等废物的量较多a、dd、a11 组织水肿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

11、分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问题探讨:1. 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2.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二)思考与讨论1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

12、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

13、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图1-2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三)资料分析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

14、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4.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5.提示:如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葡萄糖,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四)旁栏思考题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

15、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五)思考与讨论21提示: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2提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CO2+H2OH2CO3H+

16、+ HCO3-。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3提示: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的恒定。详细内容可参考教材第2章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内容。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呼吸系统等。4提示: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例如,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血浆中的CO2通过肺动脉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压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压,CO2就从血液中向肺泡扩散,再通过呼气运动将其排出体外。(六)练习基础题1C。 2B。 3B。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4)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