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料2022年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待审核稿32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674178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资料2022年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待审核稿32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专题资料2022年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待审核稿32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专题资料2022年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待审核稿32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专题资料2022年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待审核稿3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资料2022年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待审核稿321(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Q /QTTM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 Q/QTTM-YJYA-2016-00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版 本 号:A001签 发 人:审 核: 编 写: 2016 3 22发布 2016 4 01实施西宁市垃圾处理公司大通县分公司 发布发 布 令垃圾填埋场全体员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垃圾填埋场组织相关人员编制了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以颁布,望垃圾填埋场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并组织演练。通过每次应急预案演练,在锻炼员工应急能力的同时,对

2、应急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补充与完善。经理:2016年3月22日引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结合本垃圾填埋场的实际情况,坚持“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达到尽可能地避免和减轻突发事故对设备财产,特别是对人员的伤

3、害程度,提高预防水平之目的。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贯彻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保证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理念,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环保、安全等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立足自救,确保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目 录1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31.4 事件分级31.5 工作原则41.6 应急预案体系42企业基本情况52.1企业基本概况52.2周边自然环境概况62.3社会环境82.4环境保护目标93

4、环境风险分析133.1环境风险因素133.2物质风险识别133.3 风险影响范围及后果143.4险防范措施144组织机构及职责164.1应急组织体系164.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175预防与预警195.1环境风险预防措施195.2预测信息195.3预警分级195.4预警发布205.5预警措施215.6预警级别调整及解除226应急响应与处置236.1分级响应机制246.2响应启动条件246.3响应流程246.4分级响应措施266.5信息报送286.6应急准备306.7 应急响应原则及方法307应急终止317.1应急终止的条件317.2应急终止的程序317.3预警终止后的行动318善后处置329

5、应急保障339.1应急物资保障339.2通信与信息保障339.3应急人员保障359.4应急资金保障369.5治安及交通保障369.6技术保障369.7应急制度保障369.8医疗卫生保障3710预案监督与管理3810.1应急培训3810.2应急演练38103责任与奖惩3811附则3911.1术语和定义3911.2预案发布、实施和修订4012附图41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场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垃圾填埋过程中次生、衍生的各类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为我场有效、快速地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机制和措施。1.1 编

6、制目的(1)适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需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方针和原则;(2)确保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3)建立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及高效到位的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协调和常备不懈的应急保障体系。1.2 编制依据1.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2015第9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87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5第3

7、1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4第31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6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2015年6月)(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令第17号);(1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8、国办发2013101号)(14)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15)关于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管部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环办20105号1.2.2 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1)青海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西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大通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4)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0938号)(5)青海省环境保护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环发2009445号)1.2.3 有关技术标准与方法(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大气污染

9、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生产区域、场区所在地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和上述区域内人员在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以及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1.4 事件分级 依据国家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

10、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四级,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依照自身的应急能力、事故发生影响程度及目前实际情况结合垃圾填埋场具体实际情况,环境风险级别定位一般(L),具体分为三级,暨级、级、级。级是依据国家较大环境事件分级中第2条关于“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而确定的。级是依据一般环境事件中第二条关于:因环境污染,引起群体性影响的”而确定的。级因为是轻微,考虑到垃圾处理场实际情况,确定的环境轻微事件。具体突发环境事件分级见下表:突发环境事件分级表级别描述预警级别事件情形较大(1)垃圾挡坝的稳定性差,出现的塌方;(2)坡度设计不好,在暴雨季节因水土流失挡坝坍塌;(3)垃

11、圾挡坝未能按照填埋场挡坝要求建设,造成的垮坝事故。一般(1)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时,发现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判断高密度聚乙烯膜破损、老化,或未按规定的标准施工,产生漏洞,(2)渗滤池(液)泄漏造成的地面水、地下水污染,雨季进入北川渠。 轻微(1)垃圾车司机及随行人员抽烟并乱扔烟头或是垃圾自燃,导致的垃圾火灾事故;(2)垃圾倾倒产生大量灰尘,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3)风吹散垃圾导致周边环境的污染。1.5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环境优先,预防为主、自救互救,先期处置、快速响应,科学应急、统一领导,整合资源、联动处理。1.6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一旦发生

12、事故,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职能人员要按照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本应急预案由总则、企业基本概况、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应急终止、善后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监督与管理、附则组成。2企业基本情况2.1企业基本概况名称: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地点: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镇放马沟规模:90500吨/年内容:填埋场由垃圾坝、防洪及排水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气体导排控制系统等组成。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50000平方米(225亩),总投资2800万元,目前在职人员为12人,日处理垃圾规模为247.9吨/日,填埋场面积为110000平方米,

13、垃圾填埋场容积260104m3。2.1.1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处理后排放浓度水污染物填埋场渗滤液BOD250mg/l250mg/lCOD960mg/l960mg/lPH66氨氮500mg/l500mg/l大肠菌群160000个/l160000个/l大气污染物填埋场排气H2S0.016mg/m30.016mg/m3NH30.143mg/m30.143mg/m3噪声垃圾填埋作业时使用的自卸车、推土机、压实机等机械噪声在70-90dB(A)之间。2.1.3 主要工艺流程简述 工艺流程简述:大通县县城垃圾填埋场采用卫生填埋处理

14、工艺,其作业流程如下:转运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喷淋渗滤液处理气体导出压实覆盖绿化2.2周边自然环境概况2.2.1地理位置大通县地处青海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位于青海东部,祁连山麓之南,现为西宁市属县。介于东经10051-10156,北纬3643-3723之间,海拔2280-4622m,三面环山。湟水支流北川河贯穿全景。东部隔马鞍山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相邻,西部以娘娘山与湟中、海晏县为界,南接西宁市、大阪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望。全县东西最长处约95km,南北最宽处约85km,总面积3090km2。县城桥头镇距省会西宁市35km,之间由宁大铁路和宁大高速连通,交通十分便利。2.2.2地形地貌放马沟是天

15、然冲刷沟壑,两侧山体以第四纪黄土及第三系泥岩组成,地层结构单一,山体稳定度好,无滑坡等地质灾害。沟口处以黄土第三纪泥岩为主,植被发育较好,在沟内及冲刷沟内无泥石流的痕迹,无液化土层分布,无第四季以来断裂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较好。场地内覆盖黄土最小厚度大于5米,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土质属中硬场地土,在将来作业区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及液化层分布。沟内内壁结构单一,无夹砾层和其它塌崩现象,沟壁立土土质较硬,遇水即崩塌现象极不明显。沟底为冲积土,上层01.5米成细粉末状,稍湿,土质不均,较松软;第二层为强风化碎屑岩,棕红色,原结构组织大部分已破坏,多数为碎散体状,直径为510cm,遇水极易

16、吸水松散,风干后呈硬块状,平均厚度为2.1米;再下层为红色碎屑岩,岩体整齐,为良好的隔水层。2.2.3水文地质条件放马沟南距北川河2千米,周围再无其它水系,上距西宁市水源地15千米,该沟处于水源地下游,地表水的补给方式为降水,地表水流通过蒸发或排泄流入北川河,除降雨时节有地表水较多外,平时沟中只有少量泉水渗出为浅层碎屑岩类裂隙空隙水,其流量为0.024升/秒,经水质监测其地表水水质环境类别为类,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地下水埋深0.43.2米,上游较深,下游较浅,水质为硫酸碳酸盐水质,总矿化度达到3072.9mg/l。对砼体结构有一定的腐蚀性。水文环境除洪水之外,不会

17、对垃圾填埋场构成威胁,只在工程设计时考虑其可能的腐蚀性即可。2.2.4气候气象放马沟和桥头镇相距很近,且处于同一主轴山间谷地,除主导风向因地形影响,稍有差异以外,其余气象因素与桥头镇无明显差异。大通县桥头镇处内陆腹地,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具有寒长暑短、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的特点,由于地处特殊的河谷川地,受辐射和山谷风的影响,逆温强度大,尤以冬季为甚,频率最大可达100%。河川谷地中静风频率高,冬季更为严重,11月到翌年1月静风频率达44.50%。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平均风速2米/秒。最大风速17.2米/秒。年平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33.2,极端最低气温-25.1,平均降雨量548

18、mm,平均蒸发量1436.4mm,潮湿系数为0.55,降水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冬季降雨(雪)仅占全面降雨量3.7%,无霜期123天。2.3社会环境桥头镇是大通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贸集散地,宁张公路穿城而过,是宁大铁路终点,交通发达,是青海省通往甘肃的重要通道。现有人口13万,建城区面积12.04Km2,人口综合增长率3.5%。桥头镇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县的85%,其中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县90%以上,农业占25%,社会销售总额占75%。桥头镇是青海省重要的工业区之一,西北地区重要的铝产品基地青海铝厂,全省最大的火电厂(桥头电厂),全省最大的建材企业青海第一、第二水泥厂,以及重要化工

19、原材料生产基地黎明化工厂等大、中型企业均分布于镇区南部,北部有青海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大通矿务局)等。工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极大。桥头镇目前已初具城市规模,现有城市道路19km,干线密度为0.51km/km2,桥梁5座,管网长度101km,总供水能力38.77万m2/d,县城供水能力2.2万m2/d,供水管网20km,排水管网长度13km,逛网密度1.48km/km2,建筑总面积150万m2。镇内有大通师范、大通卫校等中等专业学校和两所高级中学和5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同时桥头镇北部是西宁市重要的水源供应地,其水量占西宁市总供水量80%以上。2.4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

20、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规定,公司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为风险源周边3km范围。范围内的敏感点情况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初步确定评价的主要保护目标如下图:环境保护目标序号环境敏感点距离m规模保护级别1黄家镇上陶家寨村1200283户1018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污染物最高浓度一次值2黄家镇下陶家寨村1500316户1250户3桥头镇古城村1800526户1756人4地下水场区范围/水环境质量不发生明显改变(来自环评报告)5植被、土壤垃圾场周面100m/最大限度降低对植被和土壤的污染和破坏程度6北川渠600

21、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和类水域标准41填埋场1800m600m1200m1500m县城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图县城垃圾填埋场地理位置图3环境风险分析3.1环境风险因素县城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为垃圾填埋场发生火灾爆炸、渗滤液下渗或外流、坝体垮坝等。3.2物质风险识别3.2.1垃圾填埋气垃圾填埋气的成分比较复杂,且随填埋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变化,主要的成分有二氧化碳、甲烷、氨、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和甲烷一般会占到填埋气体总体积的90%以上。甲烷为易燃易爆气体,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2.2渗滤液垃圾填埋场滤液池是一种高污染负荷且表现出

22、很强的综合污染特征、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大量渗入地下水,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3.2.3坝体垮坝虽然正常情况下垃圾坝发生垮坝的可能性极小,但若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建设质量存在问题,日常管理不完善,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受到人为破坏等原因,仍有发生垃圾坝垮坝事故的可能,进而危及到整个填埋场的安全,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3.2.4截洪沟排洪不畅正常情况下,通过在垃圾填埋区周边不舍合理的截洪沟后,可能外部雨水排出场外,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但若截洪沟未及时进行清理,导致沟道淤塞或者截洪沟破损而未及时修复,均有可能导致暴雨时大量雨水进入填埋区,进而危及到垃圾堆体的稳定,最严重的情况

23、就是垃圾随着水流外泄并顺着沟谷流向下游,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3.3 风险影响范围及后果3.3.1 发生垮坝,直接影响到黄家镇上陶家寨村、黄家镇下陶家寨村、桥头镇古城村等,按照最严重后果,上述村庄人员须撤离,根据监测结果,由政府部门确定下步方案。3.3.2 渗滤池(液)泄漏会,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土壤、地下水污染后不可逆,严重时会影响北川渠,对北川河水质会造成影响。3.3.3 火灾、扬尘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由于附近远离村庄、居民,影响不大。3.4风险防范措施3.4.1垃圾填埋场火灾、爆炸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垃圾填埋场区应设置醒目的消防、禁火标志,加强员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定期举行消防

24、演练。制定填埋场消防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检查落实,并严禁使用明火,禁止火种带入场内。(2)填埋场应建立严格的安全防范制度和安全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上的薄弱环节,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留隐患。(3)进入填埋场作业区的车辆、设备应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避免产生火花。(4)对填埋物中的可能造成腔型结构的大件垃圾应进行破碎。(5)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火种进入填埋作业区,无关人员和车辆也不得入内。(6)填埋场最终封场后,各排气孔应挂有醒目的排气孔标志,避免复土时掩埋导致意外火灾事故发生。(7)填埋场达到稳定期前的填埋库区及防火隔离带范围内严禁设置封闭式建(构)筑物,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的物品,严禁将火种带入

25、填埋库区。3.4.2渗滤池及防渗层泄漏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渗滤液导排系统的维护渗滤液收集系统可能因管道堵塞、破裂或设计有缺陷而失效,故渗滤液导排系统要定期安全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2)渗滤液收集管堵塞定期清洗渗滤液收集管,可能有效地减少生物或化学过程引起的堵塞。通常清洗管是沿倾斜方向安置的,如果安放成近于直角,则它与渗滤液管的联结应采用平缓弯头。(3)防渗层渗漏防范措施渗漏原因状态防范措施基础尖状物废物对基础的压力,迫使基础层的尖状物将HDPE膜穿破严把基础层施工质量关,清楚基础层中的尖状物地基不均匀下陷由于基础地质构造不稳定,或由于填埋废物的局部压力造成地基不均匀下降选址时必须弄清地质条件

26、,不应将场址选在不稳定构造上;基础施工必须均匀夯实;废物填埋中防止堆放压力极度不均焊缝部位或修补部位渗漏焊接部位或破坏性测试部位在修补时没有达到质量保证要求,造成局部渗漏焊接必须经过目测、非破坏性测试和破坏性测试检验;严格按质量控制程序进行不合格部位的修补塑性变形在填埋场底部持续承受压力的作用下,边坡、锚固沟、集水沟、拐角部位、易沉降部位和易折叠部位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在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的部位应进行设计应力计算,其实际应力比HDPE膜的屈服应力小机械破坏机械在防渗膜上施工或填埋作业时,膜局部产生破损严格按照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要求施工;焊接时应防止焊接机械造成膜的破损冻结-冻裂铺设防渗膜过程中,由于低

27、温,造成HDPE材料变脆,容易产生裂纹注意气温、尽量避免在低于5的条件下施工基础防渗膜外露锚固沟、排水沟或填埋变封场过程中一部分基础防渗膜外露,由于光氧化作用使膜破损渗漏防渗膜外露部分应覆盖1530cm的土层,以阻挡紫外辐射3.4.3垃圾坝垮坝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运行期和封场达到稳定期前均应对坝体进行日常的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弥补,确保填埋场的稳定安全。(2)填埋场加强截洪沟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弥补,确保填埋场的稳定安全。(3)垃圾填埋场的主要负责人应该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警觉和认识,做到警钟长鸣。4组织机构及职责4.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建立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小组,组长为垃圾填埋场经理

28、。组长主持召开应急小组工作会议;下达指令,指挥现场做好应急救援工作;请示传达并贯彻上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组长不能到场时,接替组长工作,应急组织体系图如下:组长:经理(李斌);副组长:场长(陈荣春) 文振邦张志强崔福花郗光敏负责报警和车辆指挥物资准备和抢救人员现场保护和抢救人员驾驶车辆和现场指挥垃圾填埋场应急组织体系图4.2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一览表组 别应急职务人员职责应急指挥部组长指挥长:公司经理(李斌)组长职责:(1)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发布救援命令,指挥现场抢险工作;(2)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协助救援工作,贯彻上级部门领导的指示和要

29、求;(3)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研究制定抢险救援的各项措施和工作方案;(5)决定是否给予资金、设备、物资援助的决定;(6)保证事故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保证媒体发布信息的客观性和正确性;(7)必要时抽调上级公司人员或物资设施参与救援;(8)决定救援工作的终止和善后处理的其他工作。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开展抢险救援工作。(2)做好应急救援期间相关人员的协调联络工作,保证各抢险人员有序开展救援。(3)收集、整理事故资料,并做好归档工作。(4)保证填埋场应急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准确无误,做到及时更新。(5)分析事故是否有扩大或蔓延趋势,并提出防止扩大或

30、蔓延的措施。(6)研究解决救援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7)对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8)及时落实抢险救援物资、交通工具、特殊机具和资金,做好物资分发、使用账目的管理工作。(9)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恢复工作。郗光敏:负责报警和车辆指挥。文振邦: 驾驶车辆和现场指挥。张志强: 现场保护和抢救人员。崔福花: 物资准备和抢救人员。副组长场长(陈荣春)成员郗光敏、文振邦、张志强、崔福花5预防与预警5.1环境风险预防措施(1)建立风险源监控制度,落实监控措施,应急小组每天对垃圾填埋场系统的进行巡检,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建立安全环保检查制度,每周对现场进行安全环保检查,查找各类隐患,发

31、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隐患造成火灾、环境污染事故。(3)填埋场在降雨季节来临之前对防洪沟、进行专项检查,并对防洪沟的垃圾要不定期的清理。(4)危险场所与设施设置相关安全警示标志。(5)要定期对滤液池进行检查,防止滤液池外溢,保证滤液回喷系统、垃圾层气体导排系统的的完好性。(6)垃圾填埋场周边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做好垃圾填埋场的跟踪监测工作。(7)加强培训,让每名职工掌握应急知识,实行24小时值班制。(8)定期检查应急资源,确保应急资源充分、有效。5.2预测信息垃圾填埋场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应急小组通过预报信息(如员工上报的预警信息、检测及检测设备数据和分析、设备设施故障等

32、),分析判断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影响程度及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预警,完善预测预警系统。5.3预警分级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三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和解除。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分级表级别描述预警级别事件情形较大(1)垃圾挡坝的稳定性差,出现的塌方;(2)坡度设计不好,在暴雨季节因水土流失挡坝坍塌;(3)垃圾挡坝未能按照填埋场挡坝要求建设,造成的垮坝事故。一般(1)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时,发现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判断高密度聚乙烯膜破损、

33、老化,或未按规定的标准施工,产生漏洞,(2)渗滤池液泄漏造成的地面水、地下水污染,(3)雨季渗漏池(液)进入北川渠。 轻微(1)垃圾车司机及随行人员抽烟并乱扔烟头或是垃圾自燃,导致的垃圾火灾事故;(2)垃圾倾倒产生大量灰尘,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3)风吹散垃圾导致周边环境的污染。5.4预警发布预警信息经应急小组收集后,汇报大通县政府,由政府部门进行公开发布。预警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别、可能涉及范围、可能危害程度、可能延续时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预警信息可通过内部通讯系统、手机等方式发布、调整和解除。5.5预警措施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采用以下报告程序,事故报告程序见下图表。发现异常现场

34、发现人员否应急小组紧急情况判断事件等级西宁市人民政府110是120大通县人民政府发布预警119各应急救援人员黄家寨政府、桥头镇政府事故报告程序接到预警通知,进入预警状态后,垃圾填埋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开展应急环境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5.6预警级别调整及解除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

35、措施的效果,应及时调整预警等级。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应急小组下达预警警报解除命令,通知内部各相关人员解除警戒,进入善后处理阶段。预警解除程序见图4-7。达到预警条件是否符合预警解除条件报应急小组评估事态是否安全下达解除命令继续监测及评估恢复正常生产6应急响应与处置6.1分级响应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实行属地为主的原则。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由高到低分为三级响应机制(级、级、级),分别启动相应级别预案。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政府部门启动政府应急救援预案。6.2响应启动条件根据预警级别的不同,启动相应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事故影响超出了垃圾填埋场的范围,启动

36、级响应;事故控制在垃圾填埋场的范围内,启动级响应;事故影响控制在内部某部位,但及时能够得以处理,启动级响应。6.3响应流程应急响应程序图自救、互救环境应急处理事故(发生)现场报警接警信息反馈报 警Y警情判断响应级别NY应急启动扩大应急救援行动专家调查组申请增援事态控制NY应急恢复现场清理解除警戒总结评审应急结束(关闭)善后处理6.4分级响应措施1.级响应措施(1)立即启动环境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及相关人员立刻赶赴事发现场;(2)立刻向大通县政府及黄家寨镇政府、桥头镇政府汇报,详细汇报垮坝情况及影响周边村庄情况;(3)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及物资进行堵漏,并接受政府部门指令积极开展抢险,

37、安排专人引导政府组织的抢险队伍、应急车辆进入现场;(4)安排人员接受政府部门指令,疏散周围村庄群众;(5)按照监测部门要求,协助安排人员进行土壤、水体取样。(6)根据政府部门指令及要求,按照环境整治方案进行后续工作。2. 级响应措施(1)对土壤进行监督性监测时,发现监测数据变化较大,判断高密度聚乙烯膜破损、老化,或未按规定的标准施工,产生漏洞:根据对土壤监测数据,判断高密度聚乙烯膜破损、老化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立即停止放置垃圾;立即汇报大通县环保部门,同时向大通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告知,请求监测部门对土壤及水体进行多点取样;组织抢险组进入现场,挖掘人员必须配备好防毒口罩,以免发生沼气中毒;开始

38、须用机械设备一点一点挖掘,挖掘后的填埋物妥善放置晾晒,周围不得有人员靠近,以免发生火灾事故;挖掘到渗漏层时,请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取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根据环保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意见,是否置换处理污染后的土层,并进行深挖;按照确定的渗漏点范围,与资质的单位制定进行修缮、维修方案,报请环保部门审批;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接受环保部门的现场监督;施工结束后,请环保部门进行验收。(2)渗滤池液泄漏造成的地面水、地下水污染:立即向环保部门进行汇报,邀请监测部门进行多点取样立即降低渗滤池液位,用桶进行装载;制定渗滤池修复方案,并把环保部门进行审查;根据环保部门批复的方案,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修复;环保部门

39、进行过程监督;施工结束后,请环保部门进行验收。(3)雨季渗漏池(液)进入北川渠:立即向环保部门进行汇报,邀请监测部门进行多点取样立即组织人员及车辆用沙袋对渗滤池进行堵漏,尽可能减少泄漏量;根据政府及环保部门的要求,采取其他措施。3.级响应措施(1)火灾事故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装,进行灭火;火灾不大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材,或是推土机、铲车用土或是砂石进行灭火;火灾较大或是难以灭火时,请求消防部门进行支援。(2)现场产生大量灰尘遇到大风天气时,立即停止倒运垃圾作业;已经倒运的垃圾未能进行平推夯实,可用篷布、塑料膜集中进行覆盖,同时用石头进行压固,防止吹跑;如有必要时,环卫部门车辆进行

40、水喷洒。6.5信息报送信息报告级别与应急响应级别关系下表:信息报告级别与应急响应级别关系表响应等级信息上报级别级大通县人民政府、西宁市人民政府级大通县人民政府、黄家寨政府、桥头镇政府级应急小组6.5.1 内部报送报送流程:报警人员应急小组。紧急报送流程:报警人员119、110、120或应急小组(可报任何一位成员)必须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级、级、级)立即向应急小组报告。6.5.2 信息上报应急小组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大通县人民政府、黄家寨政府、桥头镇政府,并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6.5.3信息报送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1)初报内

41、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单元、事故装置、泄漏物质、泄漏和污染区域;B、人员伤亡情况;C、事故简要情况及预测污染物的扩散趋势以及可能影响到的单元;D、已采取的应急措施;E、拟采取的措施。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各救援人员应尽快了解事件发展情况,并随时通过通讯工具(手机)向应急小组报告。(2)续报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泄漏物质的量以及其物理、化学性质;B、现场气象条件(风向、风速);C、泄漏物质已造成的大气、水体污染情况;D、设施损坏情况;E、人员伤亡及疏散情况(人数、程度);F、应急物资使用情况;G、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取得的效果;H、水体、大气和土壤污染情况

42、及现场应急监测数据;I、请求政府部门协调、支援的事项。 (3)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虚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工作和内容,出具有关危害和损失的证明文件、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传达。6.6应急准备 应急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发展情况,下达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的指令,同时审定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指导方案。立即通知各应急人员,按照响应级别应急预案的职责进行现场处理。应急小组统一调配应急抢险

43、人员,协调应急物资。6.7 应急响应原则及方法(1)当垃圾填埋场渗液池出现故障渗液泄漏,及时应设法用物品堵塞控制泄漏点;(2)垃圾填埋场突发事故,向应急小组成员汇报事情的事态,初步预测可能对附近的危害;(3)滤液池发生泄漏在短时间内对滤液池、设施进行修复,以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4)如发生垃圾填埋场坝体发生垮坝事故,应急小组人员向西宁市环保局、大通县环保局、大通县公安局、大通县安监局及临边村庄汇报事故情况;(5)垃圾填埋场发生火灾事故,及时向大通县公安消防部门请求支援。(6)应急抢险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防护用品。7应急终止7.1应急终止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预警终止条件: (

44、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且事件造成的危害已经被消除,无继发可能; (3)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4)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7.2应急终止的程序 (1)应急小组根据事故现场处理的实际情况确认终止时机; (2)应急小组向所属各应急救援人员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小组应根据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指导应急监测组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7.3预警终止后的行动 (1)通知垃圾填埋场

45、所有人员,以及附近周边村庄危险事故已经得到解除; (2)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3)对于此次发生的环境事故起因、过程和结果向有关部门做详细报告; (4)全力配合事件调查小组,提供事故详细情况,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各监测数据等; (5)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事故造成的损失并明确责任人需承担的责任; (6)对整个环境应急过程评价; (7)对环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8)针对此次突发环境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8善后处置应急状态终止,应急小组向各应急人员下达应急终止命令,其后组织原因分析、评估应急工作、提供最终报告。环境污染

46、事件控制住后,要做好人员安抚、设施恢复等善后工作。具体如下: (1)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 (2)安置受灾职工和人员,赔偿相应损失;(3)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下,对受污染生态环境进行恢复;(4)各应急救援人员做好终止后的相关善后工作;(5)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行动全过程进行评估,编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针对此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不足,负责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善后处理工作应在应急小组组织实施,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污染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污染事故做出评估,制定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9应急保障9

47、.1应急物资保障公司要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制度,按照应急需要,建立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平时分开管理、用时统一调度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见下表。应急物资储备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用途贮备地点1挖掘机1台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2装载机1台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3推土机1台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4翻斗车1辆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5铁锨50把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6搞头15把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7编织袋200条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8砂石4m3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9石灰2m3现场消毒垃圾填埋场10消防器材10具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11防毒口罩5个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12防护服装5套现场抢险垃圾填埋场9.2通信与信

48、息保障内部应急小组成员联络表姓 名宅电移动电话 李 斌13897252150陈荣春275037213997108026郗光敏13997007006张志强272513013997318290文振邦278598513897516153崔福花273185113734611013马有才18797139973魏龙兴13997315318白生德15111786673蔡晓玉276205913997415036外部应急有关单位联系电话序号单位名称联系电话1大通县城镇管理局马占龙189970086882大通县城镇管理局环卫科长王福邦:189970086993大通县公安局1104大通县消防队1195大通县急救中心

49、1206大通县环保局27350087大通县环境监察大队27236348大通县环境监测站27216149大通县安监局272228610大通县政府办公室272241011青海省环境保护厅0971-813511212西宁市环境保护局0971-630469613大通县应急指挥电话0971-276666614黄家寨镇值班电话278637715桥头镇值班电话27357619.3应急人员保障垃圾填埋场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和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管理,强化日常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装备水平,保障人员的作战能力。9.4应急资金保障垃圾填埋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所需资金由应急小组提出计划,按规定程序列入年

50、度预算,并及时保证应急工作所需资金。9.5治安及交通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相关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要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治安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增援工作的顺利进行。9.6技术保障要充分调动各应急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开展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加大突发事件安全监测、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健全应急技术平台,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术力量,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改进技术装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9.7应急制度保障 (1)

51、管理制度应急小组人员必须24小时手机开机,各危险目标点必须设有相应数量和种类的应急救援工具、应急车辆等。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迅速汇报应急小组并及时投入抢险排险的工作,避免事故扩大和蔓延。(2)值班制度本预案所涉及的各应急救援人员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照常参加正常的运行工作,作好应急准备,遇紧急事故时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值班期间必须在垃圾填埋场内,遇事必须外出时,必须请假方可外出。事故救援设备在值班期间,必须保证设备完好,性能灵敏可靠。(3)检查制度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每年的基础工作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例会制度 应急小组定期举行会议,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

52、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以便在发生事故后有效防止、控制事故发展。(5)总结评比制度总结评比运行时,同时总结评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应进行总结评比,奖励和表彰先进。9.8医疗卫生保障公司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伤害情况,明确应急状态下实施医疗救护的现场工作区,根据事件级别确定现场工作区的人员及装备,并及时转送有关医院做好后续治疗工作。垃圾填埋场应与当地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医疗、卫生救护协议,确保紧急状态下的医疗、卫生保障能力。10预案监督与管理10.1应急培训根据本预案实施情况每年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或应急技能的培训,保证所有人都能熟练

53、掌握本单位的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培训保持相应记录,并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记录。10.2应急演练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应急救援演练。不定期开展单项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时须提前三日邀请大通县环保部门进行观摩。演练内容如下:(1)反应失控;(2)滤液池滤液大量泄漏;(3)垃圾填埋场火灾;(4)人员急救;(5)人员疏散及避难;(6)搜寻及救助;(7)其他。10.3责任与奖惩10.3.1奖励对于在抢险救援中有功的,挽救受灾人员生命的或挽救重要物资免受损失的,酌情给予一定奖励。10.3.2惩罚惩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辞退等。在追查突发环境事件事故产生原因时,责任到人,由垃

54、圾填埋场领导讨论后决定给予相关人员不同力度的惩罚。11附则11.1术语和定义(1)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2)环境污染事故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55、(3)应急预案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预先制定的、有关预防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等一系列应急行动的方案。预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4)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5)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6)环境风险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

56、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环境风险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即不确定性和危害性。(7)后期处置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8)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9)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11.2预案发布、实施和修订11.2.1预案的发布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单位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本地环保部门备案。同时,明确抄送的部门、村庄等。并建立发放登记,记录发放时

57、间、发放分数、接受部门、接受时间、签收人等有关信息。11.2.2预案的实施预案批准发布后,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及任务分工;并对员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11.2.3预案的修订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修订:(1)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2)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3)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5)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重大调整的;(6)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重大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11.2.4预案的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12附图附图1:垃圾填埋场平面布置图附图2:环境风险点平面布置图附图1:垃圾填埋场平面布置图附图2:环境风险点平面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