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728468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作为开拓高新技术产业、推动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的一项战略措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文简称高新区)发展至今已有10年的 历史 ,其功能日益丰富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 科技 成果产业化,成为了一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近期(1999年)高新区发展态势与其建立之初(1994年)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 分析 ,对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动态做出一个总体评价,旨在为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1 评价的背景 1.1 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回顾 与我国高新区建设同步发展的是,1992年以来外商投资飞速增长,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很多高新区以其

2、独特的禀赋成为引进外资的主阵地,大量吸收外来技术,进行标准化产品的生产,率先融入了全球分工体系。区外 企业 的迅速集聚直接推动了高新区的滚动发展,充实了区内产业,提高了高新区土地利用率,促进了高新区的超常规发展,使许多高新区的发展规模迅速突破其早期规划。 表1 中国 高新区19931999年总收入变动表 年度 总收入(亿) 比上年增幅(%) 1993 563.6 - 1994 942.6 67.21996 2300.2 50.4 1997 3387.7 47.3 1998 4839.6 42.8 1999 6774.8 40.0 表2 中国19911999年实际利用外资量 年度 实际使用外资金

3、额(亿美元) 1991 43.66 1992 110.08 1993 275.15 1994 337.67 1995 375.211997 452.57 1998 454.62 1999 403.18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截至1999年底,53个国家级高新区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367.3亿元,累计开发土地面积335.7km2,进驻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498家,从业人员221万人,实现 工业 总产值5944亿元。至此,我国的高新区基础建设已颇具规模,集聚效益初步显露,区内企业也开始与园区建立起较为紧密的联系,按照对高技术园区生命周期的一般认识,我国高新区总体上已经完成了发展的准备工作

4、,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在这一突破性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新区功能的提高已经无法单单依靠外来技术的引进,而需要建立起一个园区各参与主体(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政府)有效互动的创新 网络 环境,实现由注入式(不断引进外资,依靠大量投资,实现外延扩张)向自协调(结构合理,内涵式)的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高新区建立初期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所形成的企业空间聚集不具有稳定性和根植性,其开发方式也面临着从挖掘政策优势向创造体制优势的过渡,才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个再发展的过程中,园区之间争夺资金、技术、科技人才等稀缺创新资源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整个高新区体系必然面临再次调整和分化,那些发展条件好

5、、成长性高的高新区,需要在这一时期担负起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职责。 1.3 我国高新区的整体发展思路面临转变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其客观条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工农业基础薄弱,传统产业面临升级,整体上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已经形成了独立、完整、学科齐全的 科学 技术体系,具备了超越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优势和潜力,工业化的深化和科技产业的突破成为高新区发展的任务。53个高新区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其布局结合了我国沿海、沿江、沿桥、沿边的开放格局,以实现开发与地域推进的结合。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各级、各种类型的开发区都已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它们与高新区之间的政策

6、差异已经日趋缩小甚至消失,大量的外资进入我国也表明我国的投资环境已经得到世界认可,高新区要保持“内外差异”,需要进一步突出高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一方面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含量,顺应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性研发机构的入驻,另一方面发展模式向西方科技园模式倾斜,借鉴诸如 台湾 新竹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培育地方创新网络。高新区门槛的提高,也需要自身实力的保障。 为此,在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初期,再次对高新区 发展 动态进行比较评价和 总结 ,旨在为高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参考 。 2 高新区发展状况评价 2.1 评价 方法 附图

7、再从相关系数矩阵R出发,求解其特征值λ,j及相应的特征向量l,kj。每一特征值占特征值和的百分率即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2.2 指标选取与诠释 此次评价时点为1999年,评价过程中所选用的指标因子仍然沿用顾朝林教授在1994年对高新区进行评价时所选用的指标,即4类13个指标,以期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空间规模,即已开发面积和已建成建筑面积; 经济 实力,包括 企业 数、人员数、全年总产值、全年总收入和全年R&D支出;人才实力,即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中高级职称人数和研发人员数;开发效益,为全年出口创汇、全年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 2.3 高新区发展现状评价 根据得分情况,可以看

8、出,北京、上海发展情况最好,珠海、包头、宝鸡、海南和乌鲁木齐等高新区发展不甚理想。为此,本文将全国52个高新区(不含杨凌)的发展现状分为三个等级:级——发展良好、级——中等、级——较差,其中级分为两个层次,、级分为三个层次(见表3)。 由于我国高新区是在国家 工业 化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并不能以单纯的发达国家后工业 时代 的 科技 园标准来衡量,当前高新区所采用的是技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结构中,技术性收入只占3.8%,产品收入则达82.6%(1999年),产业的技术特点仍然以常规技术为主。并且各高新区

9、立足于城市,其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城市开发行为,还有赖于地方政府的推动。因此总体上,高新区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综合实力相一致,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好于中小城市的特征。在、类分布区间内的高新区也体现了相当的空间集中,基本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关中至成渝一线等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 3 高新区发展动态比较分析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明显、突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杭州都有较大的升幅,南京由11位上升至6位,苏州由19位上升至3位,无锡由49位上升至10位,常州由47位上升至31位,杭州由31位上升至25位。这也说明了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上

10、海 金融 中心地位的确立,三角洲整体呼应上海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外资的有效引入,给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苏州和无锡两市成为跨国公司本土化生产的制造生产基地,发展特别迅速。 (4)中西部地区高新区位次也呈总体下降趋势,且发展大体上与其所处城市的等级规模相一致。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这些中西部大城市原有基础好,其高新区位次集中在类等级,不过都比1994年的评价结果略有下降。类等级以上的中西部地区高新区还有长沙和绵阳,这两者升幅较大,长沙上升10位,绵阳上升21位。长沙的人均在校大学生数位居全国第一,而绵阳被誉为西南科技城,较为雄厚的科技资源和以长沙远大、绵阳长虹为代表的支柱企业的壮大促

11、进了它们的发展。其它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的发展虽有所变动,但都处于类等级内。 (5)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智力资源的密集区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发展高新区的条件得天独厚,高新区的发展也基本与城市规模相一致,其中除石家庄、济南分别下降13位、青岛上升到14位外,其它各高新区在全国的位置与1994年相比变化不大,北京仍然有较大的优势,科技实力是它的保障,如中关村以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培育形成的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对在我国国情下发展高新区创新机制有很大借鉴意义。 (6)东南沿海地区与1994年相比,深圳、佛山和厦门分别上升13、17和6位,广州下降13位,但这一地区在、类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这与该地区

12、城市规模小、重工业基础差、科技力量薄弱有很大的关系。整个地区发展与外贸关系密切,从珠江三角洲到闽东南再到环北部湾逐步随外资引入的减少而呈趋弱的态势。这一地区虽然有开发较早的优势,但早期外资多数为港资、台资和东南亚投资,属“三来一补”型,多为单纯制造基地,所发展的外向型加工业虽然促进了许多专业性城镇的发展,但普遍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布局分散,对高新区的促进意义不大,随着投资中心的转移,优势也在丧失。 概括起来,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特大城市周围的高新区的发展虽有下降但也算较为稳定,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如海口、珠海、南宁、

13、宝鸡、包头、乌鲁木齐等一直没有发展。 通过这次高新区发展情况的定量分析,可以较为直观地给出目前各个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在技术、人才流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开发状况良好的高新区为其自身的再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高新区是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具体工作落实在城市,因此它具有城市开发区和实现国家科技产业化战略的两重性,即使定量分析给出了高新区目前的开发状况,却无法反映各高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定量结果虽给出了一个参照,但对各高新区宏观政策的引导仍然需要分析各高新区内在发展机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参考 文献 】 1 王学伟.论我国开发区城市化功能开发J.南开经济 研究 ,1998(增刊) 2 顾朝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郑静.城市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J.城市经济,199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