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725328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后一课该不该退出语文教科书 摘 要:在过去的2012年度,由于有的学者和网民质疑法国作家都德是在说谎,要求最后一课退出我国语文教科书的呼声不时出现,因此,应该从中国接受这个文本的历史背景去认真看待这个问题。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汉语作为母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最后一课更不应该退出语文教科书。 关键词:最后一课;学者和网民;民国教科书;维基百科法国史 对一个异域作家作品的跨文化跨时空的接受,有时会出现对 某一作家作品的部分的强调或部分的偏差,它是接受者阅读理解 后自主选择的必然结果,与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割舍 不断的联系。 一、中国教科书中最后一课民族化过程 19世纪中后期,当外国列

2、强的坚船利炮一次次打败大清国后,我们国家能做的只有割地赔款了。特别是日本战胜北洋舰队后,攫取了台湾和澎湖列岛。据考证,19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最早在1912年被译入中国,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翻译的最后一课是都德作品汉译的第一篇,它最初刊登在1912年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报,译名割地。 今天见到最早收入最后一课全文的教材,是192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白话文范,在半年内出版了四次;1923年为了适应新学制选编的国语教科书,在七年中印行曾经达到了112版之多,传播和影响巨大。在1932年,当时出版这两种教材的商务印书馆,被日本人的飞机和大炮摧毁后,在几个月之内,它就出版了国语教科书

3、“国难后第一版”,并且在一个月之内,连出了五版。编选收入了都德这篇小说的“国难版”教材,在经历战火之后更具有象征意义。它将掀开的是最后一课在中国接受爱国教育崭新的一页,抗日先烈的鲜血与中国人民的苦难将使最后一课最终定型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爱国代码。 二、正确认识日本教科书中的最后一课本土化过程 日本从二战前一直到战后许多国语教科书都选用了都德的最后一课。日本方面选用这篇课文主要出于“国语认同需要”,战后,日本国语教科书普遍采用最后一课是在1958年学习指导纲要修订以后,这一时期正是日本结束美国的占领,开始走向独立国家的起点。在国语科的教学目标上提出“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和习惯”,“国语与国民的思

4、想、情感有着深刻的关联,是充实生活和发展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理解国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一课所要表达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国语在维护国家独立中的作用。从这种对国语认同的需要,选择最后一课再恰当不过。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占领军把日本教育视为社会民主化改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最后一课作为日本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之一,仍然延续“和平”这个主题,以普法战争时期儿童视角选取生活的故事,其目的是让学生珍爱“和平”,通过学习战争环境下普通人的生活观、价值观,进一步反思“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日本人选用最后一课进入教科书的文化背景和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历史

5、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 三、都德的谎言与否问题 在2012年度,在开心网、凯迪社区网、个别人的 上,以及少数学者的文章里都出现了同一种声音,他们都认为都德是在说谎:都德的最后一课在法国早已被从学校课本中删除淘汰。因为,普法战争结束时,阿尔萨斯150万居民中,说法语的只有5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30是绝对的少数。这一语言历史事实现今在法国得到了尊重。而且,都德的沙文主义和反犹太叫嚣已被归为当今欧洲法西斯和新纳粹思潮的先声。 为了辨清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一下维基百科会发现,早期由于宗教等原因,阿尔萨斯与洛林成为德法之间争议不断的领土。1679年的奈梅亨条约(Treaties of Nijmegen

6、)巩固了法国的控制权。法国在1681年占领斯特拉斯堡阿尔萨斯在法国大革命以前,一直保留德国文化,经济上也较依赖德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阿尔萨斯被分为上莱茵省和下莱茵省。阿尔萨斯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十分活跃。法国在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俾斯麦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北部并入1871年成 立的德意志帝国。大约100,000到130,000的阿尔萨斯人(总人口约150万)选择维持法国国民身份,逃离“阿尔萨斯-洛林”,其中有许多人定居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法国军队进入阿尔萨斯。在看见阿尔萨斯民众热烈欢迎法军法国学校将阿尔萨斯语视为方言。德文在当地幼稚园及学校是属于外国语言。

7、不过,法国宪法仍然规定法文是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 维基百科的这个客观中立的角度充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后,约10到13万阿尔萨斯人选择维持法国人身份逃到法国,这个数目约占阿尔萨斯总人口的7%8%,其中有5万法语移民很可能大多数也统计在逃难的人群中。这个比例相比其他亡国难民来说也相当可观,可反映出阿尔萨斯部分人的 民族情感。以上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阿尔萨斯人即便在经过德意志帝国统治同化之后依然对法国有强烈的归属感。 笔者为了确定都德人物眼里的普法战争背景,查阅了皮埃尔米盖尔所著的法国史:由于普法战争前,“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想在有损于法国的情况下完成德意志的统一。法国立即进

8、行部署。陆军部长勒伯夫将军企图招募30万人。1870年7月17日,立法院不顾梯也尔和朱尔法弗尔的反对,通过宣战决议。8月2日,勒伯夫将军在边界上只能陈兵26.5万人。普鲁士人在莱茵河已集中五十万兵力,配有强大的炮兵部队。法国军队分成几个部分:由麦克马洪指挥的阿尔萨斯军有6.7万名士兵,巴赞的洛林军有13万人,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便当了普鲁士国王的俘虏。” 根据法兰克福条约,法国丧失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法国应向普鲁士人交付战争赔款50亿法郎!法国失去了160万阿尔萨斯-洛林人,丧失了煤、铁、盐、可耕土地、森林等财富,丧失了阿尔萨斯平原的繁荣兴旺的棉织工业。 根据法国人自己写的法国史

9、,在这个背景下都德创造了最后一课这个以小男孩小佛朗士为视角的故事,内容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其中法国士兵中参战的阿尔萨斯军有6.7万名士兵,占士兵总人数的25.3%。作家都德对法语社区的阿尔萨斯人民族的特殊性非常了解的,没有什么掩盖事实混淆是非的行为,至少说明都德是以阿尔萨斯的法语社区为背景创作了这篇小说。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中国选择最后一课进入教科书是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历史,就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屡次遭受外国侵略,屡遭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欧洲学者考证都德的父子反犹的价值观等细枝末节问题,不能改变最后一课反映的母语优先的情感问题。至于法国把它从教科书中删除出去,那是法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姑且不管法国

10、人是否有因人废言的倾向,单看日本人选择最后一课进入教材的原因,自有日本人的价值取向。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汉语作为母语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国人的汉语功底到了令人心寒的地步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所以,基于最后一课所传递的母语优先的价值取向,更不应该使它退出中国的语文教科书。 参考文献: 1韩一宇.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1). 2王瑜.从最后一课看中日两国语文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3沈大力.阿尔封斯都德:最后一课的“教喻”J.外国文艺,文艺报,2011-03-02(006). 4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M.桂裕芳,郭华榕,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79-280. (作者单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