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 第2课 晋明帝数岁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693161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 第2课 晋明帝数岁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 第2课 晋明帝数岁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 第2课 晋明帝数岁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 第2课 晋明帝数岁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 第2课 晋明帝数岁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课晋明帝数岁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赏析郑燮不但是丹青大师,而且填词作赋方面颇有造诣。短短的四句诗,同样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帧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抗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

2、但在恶势力的摧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韧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纯熟的艺术语言,使所描写的竹,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咬定”“不放松”等具体拟人手法的具体运用上,还表现在对竹枝形态的描绘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人格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不仅为诗中的自然美陶醉,更为其性格美所感染。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思考诗歌在写“竹”时突出运用

3、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潸然(shn)流涕(t)膝上(x)意谓(wi)宴会(yn)重问(chn)洛下(lu)数岁(sh)愍帝(mn)二、一词多义(1)意(2)举(3)致(4)以(5)然(6)乃三、语类活用(1)元帝异之异:意动用法,以为异(感到惊异)(2)具以东渡意告之(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四、古今异义(1)明日,集群臣宴会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2)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古义:显然。今义:出乎意料。(3)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古义:跟比,哪个更。今义:疑问代词,怎么样。五、文言句式(1)坐元帝膝上(省略句)(2)明帝问何以致泣(宾语前置句)(3)

4、告以此意(介词结构后置句)六、文学常识走近作者刘义庆(403444),彭城人,文学家。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刘义庆虽然身处皇室,但为人非常俭朴,“性简素,寡嗜欲”。又喜好文艺,因此他的周围总是围绕着一大批文学名流。他的作品主要有世说新语幽明录徐州先贤传典叙和集林。写作背景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匈奴军队攻陷洛阳,俘怀帝,五年后又攻陷长安,俘愍帝,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政权,中原世家亦纷纷渡江避乱。因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俗称江东,且建康在洛阳东南,故称东渡。本文所写之事发生在有

5、东渡打算而尚未东渡之时。相关知识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世说新语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任诞、汰侈等36个门类,共记载了1130个故事。书中很多故事是我们所熟知的,比如七步成诗(曹植)、望梅止渴(曹操)、坦应晒书。还有些故事也非常有趣,如德行篇里的“管宁割席”,言谈篇里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雪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汰侈篇里的“石崇劝酒”等。七、整体预知聪慧、机敏 文脉探究针对“长安何如日远”的问题,晋明帝在不同的时间为什么做了截然不同的回答?【点拨】

6、对于这种现象,前人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普遍为大家所接受。许多人认为,晋明帝第一次回答“日远”,是想表达对长安人民的抚恤之心,以及晋室有收复故土之心,故明帝有此回答。但是,第二次明帝却见到君臣欢乐沉醉于宴会酒色之中,丝毫无雄心壮志收复故土的情形。于是,明帝有“日近”的回答,用以表示对这种情形的失望,同时也有激励群臣收复中原的意思。文章是怎样来刻画晋明帝这一人物形象的?【点拨】侧面烘托。从“元帝异之”“元帝失色”的神色变化中侧面烘托晋明帝的聪慧、机敏。语言描写。晋明帝前言“日远”,后说“日近”,对同一问题回答迥异,但理由充分,显示了晋明帝政治上不凡的见识。从这个故事来看,晋明帝少时可以称得上

7、“神童”,请结合文本分析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点拨】神童大都想象力异常活跃,他们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不同于一般幼儿,求异思维能力很强。从本文来看,明帝始言太阳比长安远,次日又言长安比太阳远,两种答案截然相反,这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即:开始的回答因为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里来,后来的答案是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不同的答案及其缘由,恰恰体现了明帝异于常人、异常活跃的想象力。(分析还可结合背景做深入剖析)“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常被后来的文人用作典故以表达情意,根据你的理解,它往往会表达什么样的意思?请举出一个实例来。【点拨】用典就是运

8、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此典多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就表现了作者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表达了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的意思。写法归纳世说新语具有“语言简练、辞意隽永”的特点,晋明帝数岁堪称代表。技法指导如何做到语言精练呢?(1)精心锤炼词语,力求准确传神。 选用恰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为文章增色的一个好方法。唐代诗人皮日休说:“百锻为字,千锻为句”,词语用得好,可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一般来说,动词、

9、形容词是最富表现力的。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令人如见其行,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回味无穷,而且琅琅上口,如飞珠溅玉,字字生辉。 (2)巧妙运用修辞,力求生动形象。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品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以围城为例,体会一下钱钟书是怎样使用比喻修辞为文章增色的: “苏小姐才出来,她的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拉拉手鸿渐想,去年分别时拉手,何等亲热,今天握着她的手像捏着冷血的鸡翅。”把苏小姐

10、高傲自负、自作多情、争风吃醋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写了出来。 这类比喻在围城中比比皆是,只要大家用心去体会,一定会惊叹作者设喻的生动与成熟,并从中获得使用语言上的收益。(3)独创佳语妙句,力求含蓄风趣。根据自己的感悟,在作文时灵光一闪,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颖之语,既会给文章增色,也会让读者叹服你的独到之妙。比如:“高三”两字很沉,我觉得分量超过了“高山”。 (4)引用改用诗文,力求新颖别致。 在文章中恰当引用和改用古诗文,就好比借用他人现成的丽裳来打扮自己,不费太多的精力但只要选择得当,照样使自己光彩照人。当然,理解原诗文的含义是引用和改用的前提。如: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11、考试之中自得其乐也。 随堂练笔请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写一个精彩的段落,不少于150字。【参考示例】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基础知识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潸然流涕涕:鼻涕B元帝异之异:惊异C更重问之更:又,再D举目见日举:抬起解析:选A。“涕”古义是眼泪。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12、D.解析:选B。A项,“因”前一是于是,表顺承连词;后一是通过,经由,是介词。B项,“乃”均表示转折,却。C项,“之”前一是结构助词,的;后一是代词“这”。D项,“以”前一是介词,因为;后一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B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C明日,集群臣宴会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解析:选A。B项,“居然”古义是显然;今义是出乎意料。C项,“明日”古义是第二天;今义是未来的一天。D项,“宾客”古义是指“门客”;今义是“客人”。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具以东渡意告之A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B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C晋明

13、帝数岁,坐元帝膝上D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解析:选A。均属于“以”的介词结构后置。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帝问洛下消息消息:情况B具以东渡意告之东渡:渡水向东C元帝失色失色:变了脸色D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举目:抬头解析:选B。东渡

14、:东迁。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B。A项,介词,自,由;B项,副词词尾,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介词,把;D项,动词,没有。文中省略部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于)元帝膝上B(明帝)答曰:“日远。”C告(元帝)以此意D尔何故异(于)昨日之言邪解析:选C。省略成分是“群臣”。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译文:(2)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译文:答案:(1)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

15、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以知道了。”元帝认为他不同一般。(2)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

16、。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

17、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

18、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解析:选C。句中“道路”“若”均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蒿莱满目”“鸡犬无声”结构对称,中间断开。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解析:选D。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朔指阴历每月初一,表示迎接新月,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11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解析:选B。B项,“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

20、、阮大铖商量”有误,原文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译文:(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译文: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士:士兵;御:穿;以故:因此;死力:拼死效力;宜:应该;素服:动词,穿上素服;次:驻扎;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状语后置句,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答案:(1)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2

21、)史可法说:“陛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参考译文: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的政策。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们家必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他的屋舍,生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等职。史可法身型短小精悍,面貌黑,双目炯炯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回朝,他被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

22、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援救皇上。军队渡江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被攻破,便身披白衣(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主张拥立福王。群臣入内朝见,福王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必躲避,应该正式接受。”朝拜结束,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陛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二陵结束,上疏说:“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行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二陵,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许而答应他。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桀骜不驯。史可法开诚布公,以君臣大

23、义引导他。高杰非常感动,幡然醒悟,承奉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杀害。部下士兵大乱,被屠杀于睢州附近二百里,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顿足叹息说:“中原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用一天一夜奔回扬州。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参将护卫史可法从小东门出走,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史可法年龄四十多,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想为他纳妾。(他)长声叹息说:“王事正多,怎敢考虑儿女之事啊!”史可法死后,过了一年,家人举袍笏招魂,埋葬在扬州城郭外的梅花岭。三、语言表达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在下面文字

24、的横线处分别填上一句话。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连贯。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读书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_;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_。答案:(示例)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两组字写出你的趣解。(1)厌: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2)人对仙说:堂堂正正做人,何必寻找靠山。备选字:(1)阅,旧,出。(2)心对敢,杏对呆,木对术。答:解析:对汉字的趣解首先要理解字意。要仔细观察给出字的字形,联想字的意思,不必强求句式的一致。答案:(1)阅:进门阅读就能获得知识。旧:新东西用过一日就成了旧的。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2)心对敢说:只凭胆量而不用心,那就是憨。杏对呆说:把嘴长在头上,人家就会说你傻。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11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