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669752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 共7页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一、学院概述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简称地理学院)素有中国地理学摇篮的美誉,是中国最早设立地理学系之一,自1921年竺可桢教授创建地理系开始,迄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 我院下设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国土资源与旅游系、地理信息科学系、海岸海洋科学系,现有地理学、城市规划(工科五年)、地理信息系统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方向)、旅游管理(经济学)、海洋科学6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生专业,10个博士生专业,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地理与海洋

2、科学学院拥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理科培养基地地理学专业点和自然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点及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和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院还是教育部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建设部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是国内最重要的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海洋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之一。二、指导思想旨在培养献身于21世纪地理科学研究、教学的专门技术人才以及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并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地理学管理人才。特别强调学生的地理学基础理论、数理化、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在掌握各专业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有关高科技的手段

3、和方法的教学训练,并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前沿,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三、培养目标1、地理学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培养具有大理科基础的地理学栋梁之才,即适应21世纪我国地理科学领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基础型人才,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并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研究人才和参与国家建设的高水平管理人才。毕业生大部分将进入高校和研究院(所)继续深造,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海洋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领域。2、城市规划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研究、规划设计与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就业的主要领域有: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局、建设

4、局、国土资源局、计划与经济部门、其他政府部门、高校或科研机构等。3、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能从事各类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业的主要领域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通讯企业、计算机软件企业、测绘部门、城建部门、国土部门、交通部门等单位。4、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包括土地、旅游、水、海洋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保护、管理与环境保护及城乡规划类专门人才,就业的主要领域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城乡建设规划企事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管

5、理与规划单位等。5、海洋学专业海岸海洋科学是研究海陆过渡带地球表层气、水、岩石、生物圈层系统作用过程、环境特性与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生存活动与之和谐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具有自然、人文社会与技术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复合性科学特点。本专业注重加强本科生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理科基础的培养,与地学基础的训练,及海岸海洋科学基础的学习,培养满足国家需求、从事海岸海洋科学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6、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在旅游管理与旅游规划领域具有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景观、市场、信息及规划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工作能力的研究与应用型人才,适宜于旅游规划与管理方向继续深造及旅游科教管理部门、

6、企业及其它相关部门工作。四、培养规格与途径本院各专业的培养模式:用12年时间,加强数理、计算机基础的系统训练,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及方法,了解学科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用23年时间,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如城乡区域规划、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国土整治、水资源开发管理、环境保护及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能。修业年限:工科城市规划专业学制为五年,总学分不少于200学分,其它专业或方向学制为四年,总学分不少于155学分。授予学位:学满规定学分并符合学校各项规定者授予学士学位五、课程体系本系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组合:1、通修课-全校公共课和理科公共基础课,52学分(地理学专业

7、64学分);2、学科核心课-城市与资源学系学科核心课,地理学专业54学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47学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49学分,城市规划专业(工科)57学分,旅游管理专业43学分;3、城市与资源学系选修课-文化素质课14学分,本系专业方向课程50学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39学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45学分(城市规划专业)、56学分(地理科学专业)、51学分(旅游管理专业)、;4、其它-地理学专业:生产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各一篇,地理学野外实习45天;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各一篇,地理学野外实习30天;城市规划专业:生产实习二篇、毕

8、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一篇,地理学野外实习30天。资源环境城乡区域规划与管理专业(土地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方向)Resource , Environment and City- Rur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Land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类别课程名称学分数各学期学分数分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通修课52全校公共课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3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lutonomy of Marxism)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Th

9、e Theory of Mao ZeDong/Deng Xiaoping and “Three Representatives”)44中国近代史纲要(Chinese Contemporary History)2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ral Character and Introduction to Law)33形势与政策(Position and Polity)11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Military Theory)22理科公共课35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12444高等数学(College Mathematics)1055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10、)41111C语言(C Program Design)44计算机应用基础(Basic of Computer)22数理统计(Statistics)33学科核心课47学科群基础课23普通地质学(General Geology)22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44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22管理学概论(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Science)22地图与测量(Cartography & Surveying)33GIS概论(GIS Conception)33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Region and Urban Planning)33地

11、质学教学实习(Practice of Geology)22地理学教学实习(Practice of Geography)22专业主干课24西方经济(Economics)33土地资源评价(Evaluation of Land Resources)22资源学导论(Principles of Resources Science)22不动产法(Property Law)22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22房地产估价(Real Estate Appraisal)33资源环境应用数学(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Resource and

12、 Environment Research)33房地产开发与经营(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33土地利用工程(Engineering of land Use)22房地产金融(Real Estate Finance)22选修课64专业选修课50地理科学知识讲座(Advance in Geography)11环境科学导论(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2土地生态学(Land Ecology)22遥感概论(Remote Sensing Theory)33资源环境实验分析(Experimental Analy

13、sis abou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2环境规划与评价(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Assessment)22物业管理(Management of Real Property)22中国自然地理(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22不动产经济学(Real Estate Economics)22土地资源管理(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33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y)22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22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22可

14、持续发展导论(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2中国水问题(Water Problems in China)22地籍管理信息系统(Cadastre Administration)22水资源与水环境(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33国土规划(Territory Planning)22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22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22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22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22城市环境生态学(Urban Environmental Biology)22专题讲座(Special Subject Lecture)22学校公选及文化素质课 141424521其 它12生产实习(Production Practice)66毕业实习(Graduation Practice)66合 计175242128322428108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