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6654211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刘丽萍 蒋升湧 陆发安 本文是原文,修改后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及发展研究发表在改革与战略2007.12:154-156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模式发展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发展相对滞后,家庭养老加民政福利院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工业化及城镇化的时代发展要求。探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养老模式,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且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一、养老模式及其历史发展变

2、迁(一)社会发展与养老模式的变迁所谓养老模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养老实践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来、解决老年人口养老社会问题、具有社会典型和普遍性意义的养老方式及方法。养老模式的形成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等决定的。养老模式的变迁是社会发展阶段及其形态变化的反映,社会的主导养老模式与社会发展状态尤其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养老模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农业社会实行由家庭子孙后辈供养老人的家庭养老模式;工业社会实行以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和养老社会化服务为基础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农业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不高,家庭是拥有并支配财富与生产资

3、料、组织生产的社会基本经济单元。家庭成员所生产创造的物质财富一方面用于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剩余积累在家庭内部。家庭财富积累的方式有二:一是有形的物质财富积累,二是通过养儿育女(即所谓“养儿防老”)无形地积累转化为未来家庭养老所需。这样的积累方式一般导致家庭的家族化与大型化。家庭中成员亲缘关系密切,长辈及老人因掌握和支配财产具有权威性,晚年生活一般在家庭成员们的尊敬和亲情照料下安度,这就是体现传统农业社会养老特征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相应地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与农业社会截然不同,分工精细的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了原先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城镇化及工

4、业化社会导致家庭结构和功能、人们的经济关系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劳动者的生产成果更多地作为剩余价值而供给社会,在这些为社会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中,包含了劳动者到老年期不再工作而成为纯消费群体时的生活费用,劳动者养老也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因此工业社会对老年人负有供养责任,须为其晚年生活提供社会养老金等经济资助,使其可以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交换,以保障其晚年养老生活。这样便出现了养老服务社会化以及社会养老的趋势。而当社会生产力和工业化水平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十分丰裕时,社会将普遍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社会供养和集中、完善的社会养老系统服务等保障,即完全的社会养老模式。(二)我国养老模式的历史变迁

5、 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发展主要经历了传统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等三种基本形态。新中国成立前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传承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社会国家,家庭是组织生产、拥有生产资料和积累财富的社会基本经济单元,家庭成员亲缘联系密切,长辈与老者一般是家庭及其财产的主导支配者,老年人受到家庭成员的尊重、关心和照顾,长辈与老年人在家中安度晚年即家庭养老,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事情。因此,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我国农业社会传承几千年的基本养老模式。 新中国成立至今家庭养老为主、民政福利院等社会及社区养老为

6、辅的养老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农村人口占70以上的比重,我国城乡社会长期以来仍然沿袭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同时,政府民政部门设立的针对城乡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福利养老院起到了不可或缺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经济社会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二元经济并存的社会结构日益深化,由于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和工业社会导致家庭结构和功能、人们社会经济关系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城市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也发生重要变化,家庭养老出现社会化的趋势,各种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孕而生,城市社会化养老并由小到大,逐渐成为城市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

7、 二、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发展的现状特征 我国目前正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发展过渡,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的二元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并存,生产力尚不发达,社会经济也不富裕,社会发展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养老模式特别是城市养老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城市主要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老年人以和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方式在家庭及子女供养照料下度过晚年。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孝道,推崇含饴弄孙和天伦之乐,家庭养老模式历史悠久,因此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要个人或家庭成员存在基本经济供养条件,家庭仍是目前中国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最佳场所。从调查数据情况来

8、看,目前我国城市有七成五以上的老年人以家庭养老的形式度过晚年生活,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我国城市养老的主要形式,这是由我国城市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近期我们对北京和上海关于养老生活方式意愿的抽样调查表明,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90%的老年人喜欢选择居家养老。他们选择居家养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脱离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生活环境,他们认为养老院环境再好,生活条件再好,也比不上在家生活舒适和称心。尽管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出现功能逐渐削弱并日趋社会化的趋势。(二)社会养老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必要补充 所谓社会养老,是指老年人主要使用社会养老机构所提供的养老设施及服务度

9、过晚年生活,社会养老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社会养老分有民政福利社会养老和商业性社会养老两种,前者主要包括由民政福利机构开设的面向“三无”老人(无法定赡养人、无经济收入、无劳动能力)等特殊群体的各种民政敬老福利院;后者指由社会各种经济组织开设的面向全社会的各类商业性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各种不同等级标准的社区商业性养老院、护老院、敬老院与老年公寓等。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有不到一成的老年人以社会养老形式度过晚年生活。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城市社会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要求,城市家

10、庭养老功能受到较大冲击和削弱,社会养老的作用、重要性和压力越来越大。 2000年以来,国家在加强各种民政敬老福利院建设的同时,面向社会与民间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为城乡老年人养老提供生活照料、文化、护理、健身等多方面社会化服务,浙江、山东等沿海发达省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很快。以浙江为例,截止2005年,全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已达334家,床位32529张,入住老人27802人,其中后两者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29.6%和36.9%。民办养老机构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陕西、广西等内陆和西部省区也对发展社会机构养老模式进行了探索,所兴办的敬

11、老院、老年公寓等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例如: 广西民政厅与广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单位共同出资兴建“广西重阳老年公寓”,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庭院绿化面积13,540平方米,是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设的综合性的、现代化老年公寓。重阳公寓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及豪华间,总床位426张,房间内配有独立卫生间和彩电、电话、呼叫系统及高级家具,并建有阅览室、电脑室、歌舞厅、桌球室、乒乓球室、麻将室、羽毛球场、气排球场、老年保健按摩等,为满足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以及精神心理需要提供完备的硬件设施。同时,重阳公寓还利用广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拥有教授、

12、医师、主管护师等大量各级各类医疗、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的优势,为入住公寓的老人们提供各种医疗、保健、护理和心理开导等专业服务,充分满足了一些经济状况较优、追求高品质养老生活或需长期医护照顾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受到入住老年人及社会的好评。重阳老年公寓开业至今,由于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床位经常供不应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国家已将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十一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并制定鼓励优惠政策,通过“民办公助”或是“公办民营”等形式予以大力扶持发展。(三)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城市新兴的养老重要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与家庭结构变化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城市家庭养老

13、功能逐渐削弱,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重,家庭养老社会化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新兴的重要方式和趋势。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是指由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或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照料护理等集中服务。社区居家养老的经济供养由家庭及成员提供,老年护理及照料服务由社会或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有偿或无偿提供,老年人在家庭亲人的亲情氛围以及亲切、熟悉和安全的居家及社区环境中安度晚年。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护理及照料服务等经济开支可视条件由个人家庭或政府、社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是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一些福利国家主要的养老模式。我

14、国社区居家养老是2002年大连市沙河口区率先兴起,当时沙河口区政府出资安排经过培训的下岗失业女工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有效地整合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市场和失业职工就业两方面的需求,积极支持和引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全国各地的好评与效仿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有效结合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势,既保持了居家环境的亲情氛围,又具有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灵活性,老人既不必离开熟悉的家庭及社区环境,又可以享受到由第三方提供的紧急救助、日常照料、康复护理、保健治疗、心理咨询与精神慰藉等社会化专业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城市养老今后最值得提倡和积极发展的养老模式

15、。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提倡与和大力推广。“星光计划”是我国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与老年福利服务的重点工程,首批“星光计划”从2001年实施,2002年5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共建设6821个“星光老人之家”,投资总额24亿元。第二批“星光计划” 投入48.5亿元,共建设11169个“星光计划”项目,2003年5月建成使用。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完成“星光计划”项目23324个。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大约有不到二成的老年人在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帮助下安度晚年。三、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传统养老观念与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家庭

16、养老的社会功能与作用逐渐被削弱,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元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没有形成,时代和社会发展所呼唤的城市社会养老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水平,城市社会机构养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与体现;社区居家养老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段,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养老机制模式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一)家庭养老社会功能逐渐被削弱 家庭养老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有三::一是有一定数量的子女。人口是家庭养老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上子女的数量决定着老年人能够得

17、到多少数量的养老资源,子女越多,养老资源的提供者越多,老年人的养老就有了物质的保障,我国“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为保证“老有所养”而做出的生育选择。在现代社会,子女数量不再是决定养老质量的因素,相反父母需要抚养的子女数量减少,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工作挣钱上,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使自身积蓄增加,养老能力增强。二是子女具有养老的意愿。爱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的孝文化将“孝道”作为伦理道德的起点,将是否具有孝心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的首要标准。三是子女具备养老的能力。子女仅具有赡养老人的主观意愿,但由于子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不能满足老人的

18、养老需求,或子女忙于工作和教育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老人只能选择到老年公寓养老或自我养老。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我国城市社会与家庭结构以及社会观念发生年重大变化,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功能正逐渐被削弱。这是因为:一是随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及服务的理念机制的建立,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发生变化,维系家庭关系的以孝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逐渐淡化,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代际距离拉大,等等,这些无疑从根本上动摇城市家庭养老原有的社会经济与伦理基础。二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实行,引起我国特别是城市家庭结构与模

19、式的深刻变化,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转化;一代人家庭和分居家庭增多,“四二一结构”(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将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子女)家庭逐步成为城市社会的主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1999年我国每个家庭平均人口为3.58人。城市家庭规模的缩小将进一步弱化家庭养老功能,而“四二一”型家庭结构将使家庭赡养系数大大上升,子女对父辈老人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照料难以为继。三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加快,两代人同时老龄化的老年家庭逐渐增多。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现有老年家庭已达到3000多万户,独居老人已占26.6%。由于老龄人自理能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快,将使老年型家庭的家庭养老负担变得难以承受。 随着我国城

20、市家庭养老社会功能的削弱,时代和社会发展正日益呼唤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养老模式的建立。(二)社会养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和体现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仅4万余个,床位约170万张;而按照现有1.45亿老年人口、5%的老人需要入住养老院来计算,将需要约700万个床位,这与现有170万个床位相比相距甚远,养老机构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我国老年人社会养老的需求。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较差,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服务水平低,以收住、托管老年人和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基本护理服务为主,疗养保健型、休闲娱乐型养老机构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城市部分老年人多层次养老

21、生活的需求。现有民政福利养老机构经济来源单一,管理和运营体制适应市场能力普遍较差,服务项目内容有限,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问题,社会覆盖面很小。而社会商业性与社区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政府政策支持与财力资助不足,存在养老机构地区发展不平衡,设置布局不合理,经营运作模式陈旧,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及质量和收费标准偏离社会及市场要求,入住率及投资回报率较低等问题。 在城市目前的社会养老机构中,符合现代老人高品质养老生活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公寓很少。大多数养老机构经营运作上仍然遵循传统民政福利养老院、敬老院类似住医院和集体宿舍的模式,入住者多为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与痴

22、傻老人,低龄健康、自理型的老人比例很少,缺少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个人自由和私人隐秘空间很少,不符合现代老年人居住、养老的理念和要求。因此目前大多数社会养老机构面临的尴尬是,老人们只要在自己家里还能维持,就不愿意去住社会养老机构;而低龄健康、自理型或者经济状况优越的老年人却往往找不到他们所需要或合适他们的养老机构。 总之,由于在政策导向、建设布局、运转模式、经营理念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社会机构养老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和水平,时代和社会发展所呼唤的城市社会养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与体现。(三)社区居家养老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与推广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从总体上看还处在起步阶

23、段,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功能单一,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社区居家养老及其社会化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城市新兴养老模式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推广价值还没有充分统一的认识,有些部门领导对社区概念和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对建设社区家居养老护理服务中心及组织缺乏重视和统筹规划,致使社会化居家养老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二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对于社区家居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等组织的社会角色定位含混不清,既要求其担负社会福利职责,又要求其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缺乏统一的政策界定和支撑,严重影响了社区家居养老护理

24、服务中心及组织的生存与健康发展。三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下, 许多地方需要承担“扶贫”与“养老助老”双重任务, 使传统敬老助老养老方式观念的传统美德受到一定的冲击,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需要用法律来调整有关社会关系, 把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以便于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助老服务。四是社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养老生活照料服务体系、养老医疗卫生体系及养老文化服务体系等建设不完善,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化程度不够。社区老年福利设施由国家、集体包办,民政部门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仍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

25、主。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五是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发展社区老龄服务仍是民政部门热,其他部门冷。六是目前社区老年医疗保健及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家居养老护理服务设施体系不完善,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七是我国城市目前社区家居养老护理服务从业务培训到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形成统一的规范

26、与监督,社区家居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及其专业化标准体系有待建立与完善。八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四、我国城市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优劣与趋势分析 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的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等机构社会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兴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三种基本养老模式的优劣不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三种基本养老模式优劣变化及发展趋势也不同。(一)家庭养老模式的优劣及变化趋势 家庭养老是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模式,其

27、具有独特的伦理价值和社会功能,在我国传统家庭伦理及社会道德文化的支撑下,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我国城市大多数老年人仍然延用这种模式养老。从社会的角度看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经济成本几乎为零,而且其最大好处是家庭养老能使老年人与家人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然而传统家庭养老不足之处在于,老年人一般难以在家庭中得到专业细致的照料护理、医疗保健及精神文化等服务;并且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在“四二一结构”家庭成为城市社会主流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社会人力成本与人们工作负担普遍加重,家庭成员与子女们不可能有足够精力照顾家中老人,家庭养老面临严

28、峻的挑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保持与发挥其社会功能与作用,城市家庭养老出现逐渐削弱和社会化变化的趋势。 不过虽然经受工业化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多层面冲击,城市家庭养老功能只是弱化而不是消失,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经济供养和精神慰藉的最重要来源,家庭养老方式仍然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家庭养老不是可否坚持的问题,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如何用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深入挖掘和丰富“家庭养老”时代内涵与功能,使城市家庭养老逐步向社区居家养老过渡,焕发更强生命力与作用的问题,(二)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劣及变化趋势 社会机构养老的特征是集中养老,其优势在于服务专业化,即细致专业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居住环境好,

29、无障碍设计;休闲时间多,集体生活能排解孤独;减轻子女负担;满足老人独立生活的尊严感甚至再婚生活的需要。机构养老劣势在于, 社会养老需要老年人重新适应环境、重建人际关系,容易与他人(同住老人)发生冲突;生活成本高,额外支付基本生活设施租赁费用;缺少来自家人的精神慰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家庭养老是一种适应较低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生产方式的养老模式,而建立在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等“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基础上的社会养老模式是适应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养老模式,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是社会发展及养老模式演进的必然趋势。 养老院、老年公寓式等社会养老模式虽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养老模式发展的方

30、向。但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看,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机构养老模式仍不可能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养老的主要模式。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社会成本巨大。修建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包括居住、就餐、起居、活动等在内的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必需进行巨额基建投资;而社会养老不仅要有投资巨大的硬件设施,而且还要有相应的专职养护人员队伍和配套的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专业化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些都将加大城市建设和社会资源的负担。第二,现有资源的浪费。老人原来都有自己的住所和完善的生活设施,老人进到养老院以后,这些都将闲置,而养老院要重新占用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造成浪费。第三,养老院的收费相对来

31、说是比较高的,并非多数家庭能够承受得了,而且,越来越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养老院难以容纳的。第四,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目前并不愿意去养老院。老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相对陌生的地方,和原来并不熟知的人朝夕相处,这将增加他们的失落感。许多养老院里都是能活动的老人与患病的、卧床的、痴呆的老人混居,一进养老院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异味,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老人进到养老院,对于子女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老人来讲,往往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这也是目前一些地方养老院床位入住率不高的原因。(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劣及变化趋势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近几年来兴起的,其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

32、中心,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养老护理员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做饭、照料及护理等养老家政、医疗护理及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社区日托、短期照料护理等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兼有两者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是一种扬长避短的理想养老模式。其优越之处主要有:第一,社会成本低,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基建投资,社区现的有几间房屋略加改造即可设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第二,原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老人居家养老,饮食起居的一切物品都可继续发挥作用,但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一定程度上使老人家居住房变成了“家庭养老院”。第三,社区居家养老所需费用较低,服务内容及方式可自由灵活选择,适合城市社区绝

33、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价格相对较低,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服务方式和项目,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选更多一些的服务,条件差的可以选择最基本的服务。第四,社区居家养老使老人既不需离开自己熟悉的住所与社区,又能得到专业细致的养老护理服务,不会产生陌生感、失落感和压抑感,而且不会减少来自家庭亲人们的亲情关怀与精神慰籍。第五,社区居家养老需要大量的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从而为一大批“4050”人员再就业创造了机会。 总之,社会居家养老能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而且投资少、成本低、收费少、服务广、效益佳,是一种很受老年人欢迎、很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养老模式。中外社会化养

34、老的历史经验表明,社区居家养老是城市大多数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方式。五、发展完善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我国城市基本养老模式的产生、发展、变化、优劣与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条件以及城市人口老龄化、家庭社会结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发展完善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以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为依托,以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城市多元化养老模式。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及生产力不够发达,国家财力有限,因此坚持家庭与居家养老的环境观念,大力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和丰富“家庭养老”时代内涵与功能,使城市家庭养老逐步向社区

35、居家养老过渡,同时适当发展城市机构养老新体系,是发展完善我国城市养老模式、化解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压力的现实选择。(一)把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 城市养老服务工作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家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是打造我国城市以家庭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以机构社会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模式的关键,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把发展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来抓,把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列入城市发展与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议事日程

36、和工作目标。在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设施及网络体系建设中,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宏观规划、政策制定、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到舆论宣传上给予大力支持。(二)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和政策扶持 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是一项新兴基础服务产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来牵头组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协调推进。建议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计划、财政、民政、卫生、工商、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领导参加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及早制定和完善有关扶持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计划和配套政策法规,并进行有力的组织、指导、协调、检查、督促,以保证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规范、有序与健康发展。 民政和卫生

37、部门要相互沟通,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层面搞好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的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和街道、居委会协调配合,做好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为他们养老、就业提供各种方便;文化体育部门要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健身活动,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地方财政部门要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扶持;社区内的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要对社区老人开放,实行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 制定和完善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的政策:一是给予税赋政策优惠,要适时出台养老机构、老年教育用地优惠政策;非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文化教育

38、企业税赋减免政策;全国旅游景点对老年人的统一优惠标准;以及非公有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文化教育企业用水、用电、燃气、电信全国统一优惠政策。二是补贴政策。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是国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大,利润少,国家应给予适当补贴。现阶段,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但可以考虑改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资金的投放方式,使养老服务机构以服务换取社保、福利资金的补贴。三是彻底清除阻碍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机制,取消对非公有制养老机构的种种限制,让非公有制养老机构和公有制养老机构一同享受补贴和政策优惠等待遇,进行公平竞争。

39、四是制定鼓励社会捐助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社会企业及个人向国家认可的养老服务机构捐助,除可得到政府及社会相关慈善荣誉褒奖外,还可以进行抵税,鼓励全社会关注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三)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 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属于支撑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公共基础产业,没有国家的引导、推动和支持是不可能的。但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发展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才能使之富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必须采取政府推动、官办民营与民营官助等方式,实行投资主体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与市场化,在国家强大产业政策扶持下,通过税务减免和财政补贴

40、,才能使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业成为市场上具有合理基本利润或微利、能够自我循环发展的公共基础服务产业。 要大力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及外资合资合作兴办各类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办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组织应统一在民办公助扶持下,遵循市场规律、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等市场法则进行运作,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实体;原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要改革内部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和相应权利义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全面对社会开放,积极探索公办民营等委托运作形式,实行举办与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财产法人制度。现阶段要以现有公办及民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为基础进行改革

41、示范,规范管理,进一步扩大其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并逐步推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四)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满足家庭与社区养老市场社会需求 以为城市家庭和社区居家养老提供社会化服务为目的,积极探索建立包括养老生活照料服务体系、养老医疗卫生体系及养老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强大的社区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拓宽服务范围,灵活服务方式,针对不同需求类型老人群体提供不同层次与种类的养老服务,使养老服务项目涵盖低龄、自理老人与高龄、非自理老人及特困老人等各类老年人,满足城市家庭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一是建立健全城市市、区、街、居四级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每个社区均设有养老服

42、务中心;二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除完善上门项目服务外要设立一定数量的护理床位设施,以开展社区老年人日托、短期入住与特别护理等服务;三是争取在每个城区建设一座重症老人护理院,满足有长期医护需求的老人;五是鼓励引导公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的养老机构发展,在每个城市建设1-2座现代化老年公寓,满足经济条件优越和有多层次、高品质晚年生活追求老年人的需求。(五)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新体系,满足城市社会养老多元需求 我国传统养老机构以国家“直办、直管、直属”为特点,养老机构对政府依赖性过大,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差,社会养老的覆盖面及作用很小,满足不了城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加强各地社会养老机构的建设规

43、划与管理,加快对传统民政福利养老机构的改革,在保证公益性福利型养老机构发展、确保国家供养“三无” 特殊老人群体需求的同时,借鉴国外机构社会养老的成功经验,按照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原则和要求,采取新建、改建、扩建、重组等方式加快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和设施建设,适当发展面向城市养老多元高端市场需求的娱乐休闲型、医疗护理型与临终关怀型的社会养老机构,对社会资本投资社会养老机构服务在政策上进行鼓励和扶持,在经营运作上进行必要的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齐备、队伍严整、服务周到、管理规范的社会机构养老服务网络,切实推进城市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形成专业化和多元化服务相结合的城市机构社会

44、养老的新体系、新格局。(六)健全和完善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安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城市养老社会化发展的必要基础。我国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保体系框架。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主要以城市国有与公有制单位以及部分私营、外资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障为主,城镇居民覆盖面不广;而社会养老保障项目不全面,内容不丰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城市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一是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事业

45、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基本医疗待遇的落实。二是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三是加快建立和扩大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范围,积极探索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障的财政支持机制,保障贫困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四是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金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正常调整机制。五是在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积极倡导公民从年轻时就树立起自我养老意识,走社会养老与自我养老相结合的道路。(七)继续实施“星光计划”,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国家民政部在全国实施的“社区老年福利服务

46、星光计划”是一项关系亿万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对于改善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级政府要从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配套资金上给予全力支持。尤其是民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在实施“星光计划”的过程中,要以街道和社区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把实施“星光计划”与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八)加强社会化养老专业服务与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和建立城市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必须要有一大批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队伍作支撑。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和培训

47、上岗、持证上岗及竞争上岗等制度,利用现有大专院校、卫生院校,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对现有社区养老管理与服务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培训,使社区老年照料服务人员掌握合格的基本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对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书。二是利用现有大专院校与相关职业技术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社区工作管理和专业服务人员,为社区的长期发展储备人才资源。三是要广开门路,注意引进专业人才,在提高现有干部素质的同时,大力引进人才,通过公开招考、招聘和定向培养,吸收一批学历较高、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同时,注重吸收有一定技能和业务素质的下岗职工到社区为老服务岗位上来。四是重视整台和充分利用现有社区人力资源,

48、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同时注意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服务自己。【参考资料】1、李元旭 论我国转轨时期的代际契约与养老模式的变革 学术月刊2001.52、郑建娟 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商业研究2005.123、许爱花 中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模式之反思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34、穆光宗 中国都市社会养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5、唐 灿 中国养老制度遭遇新问题 凤凰周刊 2005.12.6、岳海智 浙江城市空巢家庭养老

49、调查 都市快报2005年03月30日7、宋海霞 中英城市社区照顾体系比较研究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8、吕新萍 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 人口与经济2005.3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西中医学院 护理学院 如果不能正常使用本课件,请查看使用帮助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

50、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二】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

51、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你我的麦田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

52、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三】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49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的成名曲【命运交响曲】却是震惊世界,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悲怆,岁月的波澜,和与命运的抗衡,这就是音乐赋予的力量!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一场艰难的跋涉,无论遇见怎样的风景,繁华过后,终归平淡,无论遇见还是告别,相聚亦是别离,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过往,不知哪首歌里写满了你的故

53、事?哪段音乐有你最美的回忆?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在安静的夜晚?悲伤的时候,是否单曲循环?高兴时分,是否在音乐里手舞足蹈?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音乐是我灵魂的伴侣,是我生活的知己,它能懂我的喜,伴我的忧,伴随着淡淡的旋律,它便融入我的生命,浸透我的灵魂。我喜欢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能丰富我的生活,给我带来创作灵感,一首歌,或一句歌词,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犹如涓涓细流,汩汩流淌,令我思绪翩翩,令我意象浓浓当我忧伤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漫步,当我快乐的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起舞,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唯有音乐,才是我最好的陪伴【四】红尘喧嚣,世事沧桑,三千烟火,韶光迷离,我们在尘世间行走,凡尘琐事总会困扰于心,我已经习惯了,将浅浅的心事蕴藏在文字里,将淡淡的忧伤释怀在音乐中,委婉的旋律,环绕于耳,凄美的歌词,萦绕于心, 当我累了,倦了,我只想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忘记凡尘,忘记喧嚣,安静的去听一首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