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6633202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

2、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想象能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

3、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相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来说,现实空间不是任何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有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来说,

4、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即使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

5、自由的要求。(选自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序,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B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C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D想象空间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解析 B原文第二段说,想象能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的仅是其中的一种,而另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答案 B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3分)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

6、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有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解析 A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B.从第二段最后一句能够看出,“太虚幻境”仅仅通过一种想象形式构筑的。D.“先分后总的方式”错。文章的三个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答案 C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7、 )(3分)A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它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解析A此项的说法于文无据。B.“让人产生如梦如幻”感觉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也即“梦幻空间”,不是“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C.“梦幻空间”是“想象空间”的一种,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为依据的。答案D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大力将军蒲松龄查伊璜,

8、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

9、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

10、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注】 糗糒,干粮。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查遂携归,饵之 饵:给吃。B逆诸大门之外 逆:背对着。C众妪捉袖整衿讫 讫:完毕。D稽婢仆姓名已 稽:查考。解析逆,迎接。答案B5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3分)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十年之别,颇复忆念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而后朝拜,如觐君父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A B C D解析是查伊璜的行为,描述一个客观事实。答案B

1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查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B查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C查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查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解析“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答案A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12、(4分)译文:_(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3分)译文:_(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3分)译文:_ 解析(1)乃,竟然;掬,捧;置,放。(2)诸父行,叔父一辈的人;素,旧交情。(3)不才,自谦之词;得,能够。答案(1)(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2)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3)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参考译文】查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查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

13、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查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做事。”查伊璜因为他健壮,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查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过了十多年,查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

14、六一,忽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吴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查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查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

15、上的礼节,如同拜见君王。查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钟的乞丐了吗?”查这才明白。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查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查大惊不接受,将军不顺从。按照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查坚持阻止,将军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收拾器物,并嘱咐他们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

16、地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查作别。(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黄庭坚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注】 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方面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每句诗的意思,诗的第一句写画中景,烟雨、归雁,展现了一幅烟雨归雁图,二、三句承上,一气而下,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

17、雁,乡情油然而生。诗人很想唤一叶扁舟,回归故乡。第四句从前三句中跌落,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醒悟,知道错把画境当作真景,有力地突出了诗人思乡之切和画境之真。解答时要突出“由画境到真景,再到画境”的思路。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

18、理由。(5分)答:_解析这首诗在内容上写作者夸张地以假当真,看似不合常理,但从表现效果看很有艺术品位。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点来表现惠崇画作的高明和自己思乡之情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析时,要能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其中的“高明之处”,并加以分析。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人生得意须尽欢,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2)_,今上岳阳楼。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3)满地黄花

19、堆积,_,_。(李清照声声慢)答案(1)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2) 昔闻洞庭水吴楚东南坼(3)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1974年12月3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 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绿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

20、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1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却坚持留在上海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他被撤职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撤职没有具体原因,顾准连检查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他想写民主评议的事,被人叮嘱不要写这个。他连批判他的会议都没权参加,市委简报上的顾准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不听话、不服用的结果,是被剥夺参与这个世界

21、的权利。那段时间里他别无一事,夜不能寐,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沉寂。到又有少数人声、车辆开动之时,也就天色欲晓了。但他没有李慎之式的自我怀疑,当然有激愤和悲怆或悲苦。但从他的日记来看,从来没有过灵魂深处的破裂,他的独立性保持终生。一个月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凭此,他冲破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

22、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取得顾准这样的成就,是因为知识面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顾准后来说过,那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1960年,他被划为右派。他在日记里写道:“腰不好,拿的又是短锄,有时只能双膝跪在泥里,靠双臂支撑着爬行。”双膝破损,臂膀全部红肿了,手掌也血肉模糊,很难拿笔。但他写道:“也只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有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

23、经济这门课。”那时他早已没有了穿背带裤的习惯,他的新工作是捡粪。因为饥饿,粪越来越少,他需要站在别人边上,等人家拉完。他在日记里对自己有“抱臂旁观”的总结。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文革”初期,在河南某地,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后,终于打不下去了。与他一起被下放的吴敬琏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奸耍滑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顾准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

24、经,有一天他看的时候,被军宣队的一个参谋发现了,便训斥他,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过了几天,顾准拿着一本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去问这个参谋: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参谋答不上来,顾准说:这个典故出自圣经。你不读圣经,就根本读不懂列宁。军宣队的人从此有意识地避开顾准。即使看见他在看书,也绕着走,以免尴尬似乎被监管的对象不是他,而是监管者自己。顾准就是这样不认输,不服输,甚至反输为赢,颠倒被欺凌和被侮辱的处境。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沉痛反思,回到巴金式的常识,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而顾准却

25、在“文革”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已经对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智力上的进取,不是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的头脑能够创造出来的。他引述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本身的自白,哲学本身的箴言。这也是他的信仰人的自觉性是最高的神。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 1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顾准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用“睥睨”二字,表现出了他在人人穿黄绿军装的年代里,身居高位时的傲慢态度。 B顾准在撤职后,登在市委简报上的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说明当时他犯的错误非常严重。 C“凭此,他冲破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

26、脑中的樊篱。”“樊篱”是指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 D顾准在新的捡粪工作中能做到“站在别人旁边,等人家拉完”,是因为他要借这样的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E顾准早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对神进行深刻的批判,源于他具有不可扯谎、不能屈服的人的自觉性。解析B项,由他的继任代写是因为他一贯不听话、不服用,不会写出让领导满意的检查。C项, “樊篱”是指知识分子的一切学习和研究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D项,是因为饥饿,粪越来越少。答案AE12顾准“不听话、不服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答:_解析答案的区间在文章的第二节的后半段,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里面的信息即可。答案(1)有关部门有意调他,他

27、却坚持留在上海。(2)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方法。(3)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13“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的“两颗石子”具体指什么?“抠住两颗石子”的目的是什么?(6分)答:_解析由“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可知“两颗石子”具体所指。由“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可知“抠住两颗石子”的目的。答案指知识和逻辑。目的是样样东西都要学着自己去判断,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14顾准“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和现实加以探究。(8分)答:_ 解析探究时要注意“牛鬼蛇神和反革

28、命”和“道德上的泼污 ”的区别,先结合文意进行诠释,然后结合社会现实谈启示。答案(示例)牛鬼蛇神和反革命是非常历史时期的问题,是可以被澄清的,但道德上的泼污是对做人底线的突破,所以顾准宁可把脸送上去,让对方打了十几个耳光,也不写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就是在某种利益面前坚守道德底线的行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这个社会就没了不公、阴暗、腐败。第卷 (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

29、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B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C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D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解析A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处应用一个与后面的“耳目一新”相对应的词语,如“耳熟能详”。B.休戚与共: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

30、关系密切,同甘共苦。本句只强调“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应用“息息相关”。 C运筹帷幄: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此词与“领导攻关会战”相吻合。D.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此词形容人们购买轿车的热情不妥,应用“不断高涨”“有增无减”等词。答案C1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

31、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解析C结构混乱,指代不明。应为“对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答案C1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消费时代的市场影响力,不等同于文学成就。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和社会经历基础上的。但不可否认,“80后作家”也确实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些新因素。享有不俗的市场影响力,使“80后作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80后作家”的创作却并未走出“成长”和“青春”的文学书写谱系。但他们在文

32、学上的成就,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A BC D解析先谈“80后作家”的创作情形,引出话题,即,然后接,再得出结论。再谈文艺创作,即,与形成转折,与又形成文意上的转折。答案B18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6分)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翻开史记,项羽说:“_。”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_。”解析仿写时句式要一致,即“英雄要有虽然我但当我时,我就是英雄”;内

33、容要符合人物的经历。答案(示例)(翻开史记,项羽说)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玦,任樊哙闯帐、刘邦逃走时,我就是英雄(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英雄要有信念。虽然我事必躬亲,但当我守着先帝遗命,六出祁山、五伐中原、喋血五丈原时,我就是英雄19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5分)宛风:_李老师:噢,宛风啊。宛风: _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风: _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宛风:_李老师:好的,再见。解析本题材料是电话预约,在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等方面有严

34、格的要求。补写内容要简洁明了,要与“李老师”的回答相吻合,话语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谦恭得体,比如开头要有问候语,通话完毕要说“再见”,称呼老师要用“您”,表达见面之意要用“拜访”等。答案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

35、“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从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意范围,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键。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活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综合上述要点,这段寓言材料的主旨可以归纳为: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于牺牲,付出代价,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