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609952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物理模拟冲刺复习 全真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1题,每题2分,共2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 )A.红外线 B.紫外线C.X射线 D.可见光2.笔记本电脑外壳多采用优质的ABS工程塑料,这主要是利用了这种塑料的( )A.硬度大 B.磁性强C.密度大 D.导电性好3.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D.让另一束光从BO射入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

2、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5.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摩擦力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则这两个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C.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总是有害的6.济南市中小学田径比赛中,运动员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B.经过最

3、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D.起跳时机械能为零7.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C.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D.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8.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用电器不断增多。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与控制它的开关是并联的,与插座是串联的B.使用测电

4、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C.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应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D.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是使用的电器总功率过大10.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如图所示。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1.如图所示是小华已经连好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减小C.小灯泡越来越暗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

5、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2.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做法都含有科学知识,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打开锅盖看到“白气”液化现象 B.用煤气灶烧开水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C.菜刀钝了,要磨一磨刀口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用高压锅煮饭利用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 13.下面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上酒精,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B.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实验中,使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自由滑下,来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C.将小磁针放在通电导体旁,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D.在探究液

6、体压强特点时,将金属盒放得越深,发现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高度有关14.如图所示是一种新型烧水器具,具有加热快、节省燃料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器具几乎封闭,减少了因为汽化而损失的热量B.此器具底部呈倒扣碗状,可以增大受热面积C.此器具中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D.此器具通过热传递增加水的内能,提高水的温度1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云贵高原的大气压比北京低所以国家队运动员要在云贵地区进行高原训练B.人类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的大气压值小于标准大气压值C.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要上宽下窄D.因为液体压强随

7、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海潜水要穿潜水服第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三、非选择题(包括14题,共56分。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作图题也可用铅笔作答。)16.(2分)2014年10月8日,网络盛传的罕见“红月亮”月全食天象亮相于济南上空,这是xx年看到的唯一一次重大天象,众多济南市民也因此被吸引而前往千佛山山顶观看。据专家介绍,所谓“月全食”通俗意义上讲,即月亮公转时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因此可以用_知识去解释;而我们也可以判断,在月食发生的过程中,月亮相对于地球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7.(2分)如图所示的饮水杯是一种“智能杯”,因其解决了部分传统饮水杯长期泡茶于水中的

8、问题以及样式的新颖而在网上大卖。冲茶时如左图所示放置,当茶叶浸泡到一定程度,可将杯子倒置于桌面,如右图,实现茶叶和茶水的分离。请你分析,当杯子充满水时,两种放置方式对桌面的_不一样大。杯盖上有凹凸不平的条形凸起,是为了增大_。18.(2分)使用机械可以极大地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如图甲,工人在铺设电缆时,要在转弯处固定一组导向轮,这组导向轮属于_(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如图乙,尖嘴钳是常用的电工工具,刀刃部分靠近转动轴,这是为了_,从而在使用时更加省力。19.(2分)如图所示,为在不同情况下墨水滴入水中后出现的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水中发生此现象,说明_,同时也可以推理知,物体

9、的内能和_有关。 20.(2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地震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由于冷却系统遭到破坏而发生氢气爆炸导致核泄漏,使核能这种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受到巨大损失,同时产生很强的_波,加上核辐射的影响,对人类造成了影响数代人健康甚至生存的问题!21.(3分)画出质量为5 kg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2.(3分)某市博物馆利用双重防盗系统来加强对名贵古董的保护,此报警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两个开关和一个报警铃。只要有人靠近展台,就会触发隐藏在展台四周踏板下面的开关S1(相当于闭合开关S1),报警铃就会响起;只要将古董取走,无论人是否靠

10、近展台,都会触发隐藏在古董底部的开关(相当于闭合开关S2),报警铃也会响起。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出此防盗系统的电路图。23.(3分)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木墩,斧头就被套紧了。请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4.(3分)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热。请用“焦耳定律”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25.(8分)据报道,中国柏洋首届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于xx年4月在福建省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举行。质量为50 kg的小民用如图所示的山地自行车参加比赛,其相关数据见下表:(1)计算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2)若小民10 min内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 km。该路段阻

11、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小民完成此路段比赛,动力所做的功。(3)求小民此路段的骑行功率。26.(8分)如图所示是一种电热水龙头和它的电路简图。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从而控制流出的水为冷水、温水或热水。已知R1、R2是电热丝,R2=55 ,温水档的电功率是2.2 kW。试回答或求解下列问题:(1)试通过计算流出水为温水时的电阻,说明此时S接触哪两个触点;(2)试计算流出水为温水时,该水龙头1 min消耗的电能;(3)若该水龙头1 min能放出约1 kg的水,加热过程中不计热损失,试计算流出水为温水时,水升高的温度。27.(6分)学习完“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丽想用“替代法

12、”,通过测量和花生米密度相等的液体的密度来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1)首先,小丽将花生米放入水中,发现花生米在水中下沉。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的有关知识推测小丽下一步的做法是:_。(2)完成“替代”后,小丽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得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再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测得盐水的总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 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请帮助小丽正确记录数据:天平的读数为_;量筒的读数为_。(3)按照上面所述的实验步骤,小丽能否顺利完成实验?请说明原因_。(4)以下实验和此实验用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利用和物体大小相等的蜡烛与虚像比较来确定物像大小关系B在研究影响动能的因

13、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击后运动距离的远近来说明钢球动能大小C在研究电压作用时,通过水压是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电压是电流形成原因便于理解D在研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时,利用研究摩擦力逐渐减小时的运动趋势推理得到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28.(6分)学习了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之后,教师让学生考察日常生活中有关的能量转化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小明说:有资料显示,气象站要每日放飞探空气球,气球下吊有测量仪器,气球和仪器一起匀速上升,它们的机械能增加了,这份增加的机械能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1)接着小军补充说:前几天我买了一个氢气球,不小心氢气球飞上了天,在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了,这份增加的机械能是

14、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在激烈的讨论下,首先大家排除了由空气的内能转化而来。理由是_。(2)那么增加的机械能究竟是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呢?老师做了以下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液体和气体很多时候具有相似的性质,我们不妨先看看木块在水中上浮的情况。实验发现,当撤去对木块的压力时,由于_,木块上浮。木块升高了,机械能增加了,而这时,会有一部分水下去填补木块原来占据的位置,此外,当物体最终漂浮后,水面有所下降,所以水的重力势能_(选填“增加”或“减少”)了!(3)假设气球在空气中上升和木块在水中上浮原理是相同的,你能解释小明小军提出的问题了吗?请试着分析一下_。29.(6分)在讨论“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

15、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各组同学各抒己见,结合生活实际,给出自己的猜想。第一组: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和通电时间有关。第二组: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和电流大小有关。第三组: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和电阻大小有关。(1)你支持哪一组的观点?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支持它。_。(2)小明所在的三组同学决定用科学实验验证自己组的想法。为此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达到的目的是_,同时看每个玻璃管中的_来反映电流在此容器中产生的热量。(3)老师提示三组同学,若想同时探究出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只需要再增加_(器材)并做相应的测量记录。(4)经过同学们的实验探究,最后得到了“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大小、电阻大

16、小、通电时间都有关”的结论。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该实验选用的装置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有相似之处。他灵机一动,将5 电阻所在的容器中换上等质量的煤油,准备重新进行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你认为小明的设计有不妥或错误之处吗?请写出你的观点:_。参考答案1.A 2.A 3.D 4.C 5.A 6.B 7.D 8.B9.D 10.D 11.A 12.AC 13.ABC 14.ABD 15.ABD16.光沿直线传播 运动17.压强 摩擦力18.定滑轮 减小阻力臂19.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20.不可再生 次声21.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23.开始时斧头和斧柄一起向下运动,撞

17、击石头或木墩后,斧柄迅速停止运动,而斧头由于具有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所以,斧头就被套紧了。24.电熨斗发热电阻和导线是串联连接,所以通过的电流和时间相等,而电熨斗发热电阻比导线电阻大,根据焦耳定律Q=I2Rt可知,熨斗面产生的热量比导线产生的热量多。25.解:(1)运动员比赛时的总重力为:G总=m总g=(50 kg+10 kg)10 N/kg=600 N,因为在水平地面,所以对地面的压力为:F=G总=600 N,车轮和地面的受力面积为:S=4 cm22=8 cm2=810-4 m2,运动员比赛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6 km=6 000 m,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运动员对车的动力为:F

18、=f=0.02G总=0.02600 N=12 N,W=Fs=12 N6 000 m=7.2104 J;(3)10 min=600 s,运动员的骑行功率为: 。答:(1)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7.5105 Pa;(2)动力所做功为7.2104 J;(3)小民此路段的骑行功率为120 W。26.解:(1)2.2 kW=2 200 W,流出水为温水时的电流为: ;流出水为温水时的电阻: ,当S接2、3触头时,R1R2同时接入电路且并联,所以此时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出热水。所以出温水时是单独使用R1,所以R1=22 ,故出温水时S接1、2两个触点。(2)1 min=60 s,流出水为

19、温水时,该水龙头1 min消耗的电能为: ;(3)因为不计热损失,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Q=W=132 000 J,水升高的温度为: 。答:(1)流出水为温水时的电阻为22 ,S接触的是1、2两个点;(2)消耗的电能为1.32105 J;(3)水升高31.4 。27.(1)向水中加盐,直至花生米悬浮于水中(2)121.0 g 55.0 mL(3)小丽不能顺利完成实验,因为没有测量空烧杯的质量(4)A28.(1)气球上升过程中,和空气摩擦,内能增加,所以增加的机械能不是由内能转化而来(2)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减少(3)来自于下降空气的机械能29.(1)我认为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和电阻大小有关。用电炉烧水时,电炉丝已经热的发红,但是和电炉丝串联的导线却几乎不热(2)电流和时间相同;液面上升的高度(3)秒表(4)在探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中两电阻大小不同,所以相同电流相同时间两电阻产生的热量不同。所以实验方案是不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