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656629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头战象__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4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

2、、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教育方面:1、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2、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小学六年级课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

3、“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最后一头战象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战象的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 教学

4、方法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

5、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五、 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好,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

6、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百度视频】战象作战场面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就是这些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全部中弹,人们在埋葬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结识这头令人尊敬的战象吧。板书课题:最后一只战象 二、 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词:“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2、强调易错字音,字形字音方面,如“排山倒海”的“倒”读“do”; “中弹”一词读“zhn

7、g dn”; “扑喇喇”中的“喇”根据变音规则读“l”; “浴血”的“血”读“xu”。字形方面,如,“革”字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的字形比较比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与“冠”相区别。3、解释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三、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这篇课文很长,有2000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主要做了哪些事?2讨论交流,相机板书: 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挖掘墓坑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的故事连起来说清楚。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尤其是记叙类文章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也就是知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我们的读书方法之

8、一:抓事件(板书)三、 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 品读重披象鞍1噶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象鞍是其中之一。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噶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噶羧心情的变化。2、引导学生重点品读:(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3、噶羧在见到象鞍前后,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引导学生抓住“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

9、羧内心的情感。板书:焦躁不安-平静、激动4、 谁愿意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读出来?指名朗读,相机指导,重点词语“一下子安静”“久久摩挲”“泪光闪闪”要重读。5、 那件象鞍上到底有什么,能让噶羧如此激动?它可能会想起了什么? 指名回答 26年过去了,象鞍已经破旧了,不变的是凝重华贵;嘎羧已经年迈,不变的是英武豪迈。象鞍上有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忠贞不死的经历,所以它才会如此激动。6、指导朗读,齐读。7、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但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让我们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就能读懂它的心,这就是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板书:品细节

10、、悟情感)第二课时一、 回顾导入,合作研读1、上节课我们采用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一起研读了噶羧重披象鞍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来学习战象“重回战场”这一部分。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1) 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句子,用画下来,(2)、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3 讨论交流,4 重点品读以下语句: “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o)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久久凝

11、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他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欧欧”的吼叫里,嘎羧在呼唤什么?5、现在老师和同学们合作读课文,老师来读原文,找同学来读读他做的批注。课件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jio)石上亲了又亲,(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括号内的文字即为学生的批注)6、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最后一头战象。26年,它无时无刻在怀念过去,思念战友,但是,它的心情却不能向同伴诉说。堵物思友,缅怀往事,它怎么能不激动?请同学们带着你的体会,

12、一起读读该段。二、品读“庄严归去”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战友们安息的的地方,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为自己挖掘了一个墓坑,让我们一起看看嘎羧最后的华丽谢幕。 2、同学们自读最后几个自然段,想想 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

13、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4、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浴血搏杀,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嘎羧 “凝望”天空,会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 2、学生练笔,集体交流。3、总结: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

14、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4、本文作者是沈石溪,他擅长写动物小说,写的动物主要是云南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他的动物小说,有助于同学们增长见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课余,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其他作品,如狼王梦再被狐狸骗一次等等。百度百科:沈石溪 简介 四、布置作业1、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故事。 2.用抓住神态动作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六、 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

15、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课文篇幅较长,宜采用长文短教的方式。我采用直接切入主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扫清字词障碍。接下来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同时在学法上予以指导,教给学生抓事件、品细节、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整体说来,两堂课,我和学生的配合较好,学生能走入文本,理解嘎羧的行为,这点从他们的朗读中可以看出来。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但也存在一些遗憾:1、 学生的默读花费时间较多,阅读速度有待提高。2、 一些重点语句在分析以后,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这点做得不太够。3、 小组合作怎样才能提高效率,这是仍须深思的问题。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云门书院双语学校 姓名: 褚学莹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 电话: 电子邮件:chuxueying0316通讯地址:青州市东门大街53号个人简介:褚学莹,女,汉族。 2007年从事教育工作,执教小学语文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