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岳麓版选修2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536197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岳麓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岳麓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岳麓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岳麓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岳麓版选修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分层突破自我校对A王权B君权神圣C君权神授D霍布斯E资本主义F洛克主题一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区别核心整合项目民主思想专制理论根本区别代表新兴的、进步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代表封建地主贵族和特权等级的利益和要求具体区别对人强调人,人的权利和尊严轻视人,无视并践踏人的权利和尊严强调人格独立,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认为臣民只是供统治者任意驱使、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奴隶,应绝对服从君主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人生而平等主张由于出身和血统不同,他们的地位和权利不同,主张维护等级制度对国家权力认为国家权力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主权在民认为君主是国家

2、的代表,他的权力来自上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法治,政府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行事认为君主权力至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即时演练1(2016汕头高二检测)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解析】“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了“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了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论,故选D项。A、B、C三项只是从表面

3、现象看待问题,并未深入其本质。【答案】D主题二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和欧洲近代民主思想的异同点核心整合1相同点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2不同点(1)地位不同: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没有成为主流思想;近代民主思想则成为欧洲思想的主流。(2)内容不同: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重在对旧制度进行批判;而欧洲近代民主思想在批判旧制度的同时,又为未来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描绘了蓝图。(3)性质不同: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而欧洲近代民主思想则属于资产阶级思想的范畴。(4)影响不同: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实现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变;而近代民主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

4、准备,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同时又为近代民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即时演练2下列关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和欧洲近代民主思想的说法,准确的是()A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B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都为资本主义制度描绘了蓝图D都促进了社会制度的转型【解析】A项符合二者,B、C、D三项均不符合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答案】A单元综合测评(一)(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

5、堡向教皇忏悔。据说,亨利四世身穿罪衣,站在城堡门口三天,才获得教皇的赦免。历史上称为“卡诺莎事件”或“卡诺莎之辱”。材料二下图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贵族领主住在领地的城堡里,农奴在领地的庄园里劳作。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而且彼此经常混战。材料三 中世纪许多城市,经过斗争,在城市内部管理上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城市居民组织了城市自治机关,选举市议会成员及其他公职人员,设立自己的法庭、税收财政系统,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对封建领主只缴纳定额货币。(1)上述材料说明中世纪王权受到哪些制约?(8分)(2)15世纪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意义?(7

6、分)【解析】第(1)问,注意解读材料,分别从三则材料中归纳概括。第(2)问,从王权加强、“新君主国”形成及其积极意义角度回答。【答案】(1)国王的权力受教皇制约;封建领主在领地内有相对独立权;封建庄园经济具有分散性特点;许多工商业城市自治,不受国王管理。(2)变化: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王权不断加强,形成“新君主国”。意义: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经济的发展。2阅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1)法王路易十四和沙皇彼得一世都是欧洲专制君主的典型代表。指出两人在治国理念及产生影响上有哪些相同之处?(7分)(2)由于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彼得一世的政策举措又有哪些不同于路易十四的地

7、方?(8分)【解析】第(1)问,从两人治国理念及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归纳,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彼得一世不同于路易十四的政策举措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治国理念:专制集权,削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加强军备,发展经济。影响:成为欧洲强国,首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2)俄国落后,彼得一世注重向西欧学习,改革内政;俄国农奴制盛行,彼得一世强化农奴制;并且对外极力扩张。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给予他们的委托以及上帝和自然法对各种政体的国家机关的权力所定的界限:第一,它们应当以正式公布的固定法律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宫廷权贵和乡村农夫都一视同仁,不因特殊情况而有所改

8、变。第二,这些法律知识是为了人民的福利这一最终目的,此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第三,未经人民自己或其代表同意,决不能对人民的财产课税。第四,立法机关既不应该也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其他任何人,也不能把它置于并非人民安排的其他任何地方。洛克政府论材料二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

9、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洛克有关民主政治的主要思想主张。(8分)(2)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思想的共同点,并分析以上主张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意义。(7分)【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即可。第(2)问,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可以得出“主权在民”。其意义则要联系当时的背景,从这些民主思想具有反对专制与思想启蒙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答案】 (1)法律至上,人人平等;以人民福利为宗旨;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立法权神圣不可侵犯;司法独立;分权而治;人民主权与民主。(2)共同点:人民主权说。意义:反对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一

10、套政治蓝图;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4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是谁赋予的?这是古今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材料二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专制王权空前强大。王朝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积极向外扩张。与此同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也不断上升,他们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

11、那和詹姆斯一世观点的异同。(7分)(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詹姆士一世的观点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导致了怎样的后果?(8分)【解析】第(1)问,要注意对材料信息的综合归纳,先找出两人的观点,然后分析比较其异同点。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不难判断出詹姆斯一世的观点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从而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所产生的后果。【答案】(1)异:阿奎那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教权高于王权;詹姆斯一世认为君权来自神权,所以王权至上、不受限制。同:君主在世俗社会中专制。(2)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后果:引起英国国内关于“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引起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5阅读下列材料

12、,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洛克)认为,国家主权虽然属于人民,但为了保障个人的各项自由权利,这种主权应当受到一些必要的限制。如何限制呢?首先,人民的“革命权”,即人民在政府不能保障其自由的时候可以起来推翻它,就是一种限制的方式。其次,必须对主权进行分割,将它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联盟权)三个部分,让三者互相牵制,以杜绝权力的滥用和专制现象的发生。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卢梭宣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在共和国的立法工作中,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而是由每个公民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讨论和表决,因为人民的意志是

13、不能被代表的。他认为国家最高权力就是全体人民的总的意志的体现,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人民的利益,因此这样的权力不应被削弱、限制或分割,因为人民的总的意志是不能分割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比较材料一、二,归纳出洛克和卢梭主要思想的异同。(9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和卢梭思想对欧美民主实践的积极影响。(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可知,相同点是权力的归属,不同点是权力如何使用,根据材料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其思想启蒙的作用回答积极影响。【答案】(1)同: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人民的革命权)。异:洛克主张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实行直接民主(或反对代议制

14、),集中国家权力(或反对分权)。(2)启蒙大众思想,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按大多人的意志交付某个机构,这个机构将能确保大多数人的自然权利不受侵犯。斯宾诺莎材料二压迫者是靠暴力进行统治的,被剥夺了自由的奴隶终究会起来反抗的。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卢梭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斯宾诺莎和卢梭思想的核心,指出其与专制理论不同的根本原因。(6分)(2)17世纪以来民主思想在欧美各地“开花结

15、果”,指出其表现。(6分)(3)从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解析】第(1)问,根据从材料一“把天赋之权按大多人的意志交付某个机构”和材料二“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进行归纳;根本原因结合阶级利益进行分析。第(2)问,要从整个欧洲范围中选取素材,要注意时间的限定。第(3)问,带有开放性,但注意从“思想”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谈。【答案】(1)思想核心:斯宾诺莎人民主权。卢梭反对君主专制、社会契约。根本原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表现: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于1787年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法国颁布人权宣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确立了共和政体。(3)启示:实现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