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49188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命题范围:高考考试范围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3、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70分)和第卷(表达题80分)两部分。主、客观题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完成,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手机文学蒋信伟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

2、张力的特点。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有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是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时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

3、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无边信息萧萧下,

4、不尽财源滚来”。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在产业化境遇之中的手机文学,体现了鲜明的商品性。显然,手机文学作为传统文学视界的话语空间,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它游离于商品与文学之间。更确切地说,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而过分的媚俗求利的做法,会使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会随之丧失殆

5、尽。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双重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节选自文汇报2007年12月23日)1下列对“手机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文学是以手机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B手机文学尚不成熟,在传统文学中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C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它常常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D手机文学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富于艺术张力。2下列各项的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

6、要求手机文学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B手机文学以其幽默风趣,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C手机文学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追求商业利益不是手机文学的初衷。D手机文学具有双重属性,文学性和商品性。文学性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信文学的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将不会拥有绝妙的反讽意味。B作为技术消费的手机文学,文学话语已经被符号化,成为被操纵的系统行为

7、,文学的主体意识渐渐消解,文化意识会日趋衰落。C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D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垃圾”。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隐含着必然消亡的趋势。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正入蜀依刘璋,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

8、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黜度,不用其计。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

9、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选自三国志蜀书法正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 善:良好 B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 内:进入C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

10、 胜:击败 D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 乘:趁着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B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C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D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法正与张松觉得自己得不到刘璋的重用,很不得意;在对曹操、刘备进

11、行比较权衡后,决定投靠刘备,并暗中进行谋划。B法正在初次见到刘备之后,就向刘备献计说,可以趁着刘璋软弱无能,与张松里应外合,先夺取益州,然后图谋大业。C郑度认为刘备孤军深入,兵力单薄,未得民心,钱粮匮乏,不能持久作战,只要刘璋坚壁清野,就能击退并擒获刘备。D法正判断夏侯渊、张郃的能力不如蜀国的将领,建议刘备带上黄忠出战,就一定能战胜他们,刘备很认同他的见解。7翻译。(10分) 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3分) 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4分)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

12、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注】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8.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 , 。”表达了与琵琶女命运处境相同的感慨。(2) 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笛声超强感染力的两句是“ ,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心志的语句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13、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两个感恩节的绅士欧亨利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14、。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

15、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

16、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

17、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像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

18、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象猫头鹰的羽毛似地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节选自作者同名小说)【注】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

19、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茶兰夭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小说讲述流浪汉皮特与老先生坚持“感恩节传统”,最后一个被撑病,一个被饿昏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透射出人性的光辉。B.“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文中这两处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C. 老先生“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并在细雪中“微微打战”“背

20、朝着风”,这些描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D选文用词准确,第四段“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的“鼓”字,“簌簌地扭动着”中的“扭动”都形象地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E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这种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6分) 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第十五段(画波浪线的一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进行赏析。(3分)(3)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总使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简要分析。(6分)(4)“感恩”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

21、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8分)四、实用类文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李济:独立天地证青史 2005年9月20日,正是风光无限的李敖大陆神州文化之旅的第二天。当晚凤凰卫视播出的李敖有话说,更是引人注目。就是在这期节目中,李敖声嘶力竭地大骂李济是台岛“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学阀”,李济究竟是不是“学阀”,学界自有公论。但因为李敖的攻讦,李济,这位在大陆籍籍无名的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河南安阳,因为李济系统的考古发现而成为中国现代考古的发轫之地。1928年李济从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手里接过聘书,出掌考古组帅印,率队赴河南安阳小屯,

22、主持殷墟甲骨的科学发掘。在之后的将近十年时间内,李济先后主持、参与了安阳殷墟第二至第十五次发掘工作,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发掘研究,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时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位列中国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首。 和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李济坚持学术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自觉,长期游离于政治之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赤诚的爱国者:当时来中国考古的美国学术团体Freer Gallery of Art曾邀请李济加盟,他提出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考古团体合作;在中国发掘出来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美方代表最后叹服:“你的条件,我们知道了

23、。我们可以答应你一件事,那就是绝对不会让一个爱国的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 李济的爱国,并不纠结于偏狭、狂热的家国观,而是饱含厚重的普世情怀。“爱本国、本族的观念当然应该有,但史实贵乎存真,畸重畸轻的结果,加深偏见和歧视,不仅增加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仇恨纷扰,也使人类历史失其真面目。” 因为这样的襟怀和气度,李济能够以全人类为研究背景,不偏不倚,诚实地追寻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关于中华文明形成的论断中,他强调殷商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文化,不是单纯的古代中国文化,而是本土、西亚、南亚文化的复合体:“2000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

24、以南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我们应该觉悟了!我们更老的老家民族的兼文化的除了中国本土以外,并在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到了秦始皇筑长城,才把这些地方永远断送给异族了”。 这掷地有声的论断,如黄钟大吕、空谷足音,震撼了学术界,也给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爱国者”们以当头棒喝!几十年过去了,遗传学、人类学、考古学的发现越来越多地支持着李济的判断。 作为一个系统地接受过西方科学研究训练的考古学家,李济坚持考古学的成就不应拘泥于器物本身的价值,而应着眼于文物所揭示的代际关系的构建和所表征的历史事件的还原。本着这样的原则,考古科学应该走向下扎根、

25、向纵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不断地以发掘出文物的数量来哗众取宠。 李济不仅学风严谨,学识卓然,而且德性高洁。在他看来,私藏文物是严重的学术道德污点。有鉴于此,李济甫入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就与同仁约法三章:绝不私藏和购买古物。并反复告诫学生,要拒绝从“考古学家”变成一个“收藏家”的这个魔鬼似的引诱。在李济眼里,无论是一堆枯骨、一片碎陶,还是完整的钟鼎彝器,从最落后地区的陋俗到文明社会的高尚礼节,从穷乡僻壤的土语到最时髦的演讲词都是史学家的原始资料,都记载着文明演进的细节。他一生经手发掘保存研究的文物无数,他去世后,人们清点遗物,在他家里没发现一件文物古董。 1995年9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

26、一场为时八天的特展,所展文物只有一件一半个蚕茧壳。这个特展是为纪念李济先生百年诞辰设立的,这半个被利器切割过的蚕茧壳,是李济在69年前主持的中国第一次考古挖掘时发现的:这是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丝质茧壳,茧壳长约1.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这个茧壳的发现,证明了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就懂得了养蚕抽丝。这看似简陋的展览,却是对他最好的纪念!(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2005年9月,李敖在节目中大骂李济是台岛“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学阀”,但也正是因为李敖的攻讦,这位在大陆籍籍无名的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开始被大

27、陆人们熟悉。 B安阳殷墟发掘研究之前,殷商文化还仅只是传说,所以殷墟甲骨的科学发掘意义重大,至今仍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C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考古学家,李济对邀请他加盟的当时来中国考古的美国学术团体Freer GallerV of Art曾提出了两个维护国家利益的条件,美方代表不得不答应。 D在李济的有关论述中,中国本土并不包含满洲、内蒙古等地,但他也认为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曾经生活的地方地域辽阔,并非只限于长城以南地区。 E.1995年9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为时八天的特展,所展文物只有半个蚕茧壳。虽然这个展览似乎简单,但因这半个蚕茧壳是中国第一次考古挖掘时发现的而很有意义

28、。(2)怎样理解李济的爱国情怀?请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名经手过无数珍贵文物的考古学家,李济是怎样处理学术与文物资料之间的关系的?请简要概括。(6分) (4)李济是一位出色的考古学家,他在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8分)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九成功发射。当时,在电视机前,刘洋的母亲紧张地目不忍视。“当时我吓得头晕,好几次我都害怕,我又不敢看,又想看,就是这样的心情。”刘妈妈说。B.小组赛连战连败、成绩跌落史上最差;老人打到残,新人无

29、机会。 一直宣称以“锻炼新人为主”的中国女篮,此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究其原因,实为主管部门对世锦赛态度首鼠两端种下的恶果。 C.记者在某学校门口看到:16名学生分两排站立,每当有师生途经此处时,便不胜其烦地90度鞠躬问好,而受礼后的师生,也会鞠躬还礼。D.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他们敢于在城里买车子买房子,敢于和城里人比收入。以前的下里巴人终于扬眉吐气了。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近段时间,由于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宣布对南海部分岛礁拥有主权,致使我国维护南海领航、领土主权完整的行动越来越困难。B.海南某旅行社总经理告诉记者,海

30、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整个海南省的各项产业乃至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C.“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们转发与张丽莉有关的新闻,并纷纷评论称赞张丽莉的英勇举动,并为她祈福祝愿。D.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公众希望政府什么都管,很多人把所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全都归结于政府监管失职造成的,这是不全面的。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山口有一道裂缝,深不见底,一步踏人,只见两边的峭壁齐齐地让开七 八米左右,形成一条弯曲而又平整的甬道。 , , , 。 , 。 因为由蓝天跟着,有玫瑰红伴着,前面一定吉

31、祥 高处的天与脚下的道,形成两条平行的窄线 但全部都是玫瑰红,中间掺一些褚色的纹、白色的波 连接两条窄线的峭壁,有的作刀切状,有的作淋挂状 一路明艳,一路喜气,款款曼曼地舒展进去 不知走了多少路、转了多少弯,心中却一点也不慌A. B. C. D.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2013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城乡地区城镇农村某省南部某省中部某省北部人均收入(元)205528004762358363606增长率(%)10.59.48.911.712.7注:2013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三点结论。17. 在下面一段

32、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大家都知道, (1)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2) 呼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 (3) 的过程.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由迷茫到彻悟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

33、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C(原文中“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这句的意思是说手机文学的呈现方式是“手机短信”,但并不是说“手机短信就是手机文学”)2C(曲解原意。原文有“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3D(“产生了大量的文

34、化垃圾”与原文“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表意不同,前者是已然,后者是未然。”含着必然消亡的趋势与原文中“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表达的内容观点不一致)4.(3分)B 5.(3分)D6.(3分)C 7.(1)(3分)他们揣度着,觉得不值得与刘璋共图大业,常常暗自叹息。(大意1分省略主语1分, “窃”1分。)(2)(4分)这以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凭借天府的险要地形,用这成就帝王大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大意1分,“然后”1分“资”1分,“冯”1分。)(3)(3分)刘备听说后非常忌讳(担心)此事,去向法正询问对策。(2分。大意1分,“恶”1分。) 8.(5分)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

35、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矛盾、 失望又孤寂无聊的女子形象。(3分)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情 人,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欲望还休,表达出了女 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 (2分) 9.(6分)以景托情。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 物中,衬托出她失望、愁苦的情感。(2分)比喻(或象征)。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4分)10.(

36、6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1)B D (答B给3分,答D给2分,其余不给分) (2)又高又瘦,年过花甲;具有绅士风度;富有爱心,坚守传统美德。(3分。) 本段运用比较、夸张的写作手法。将皮特与“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真正的骑士”比较,并用“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这种夸张,描述皮特用独特的感恩方式来成全老先生善心的行为。语言幽默,作者在调侃中,表达了对皮特的赞扬(3分。) (3)皮特因吃得太多被送进医院,老先生却因为饥饿被送进医院,这样的结局出乎人们的意料(2分)。但从九年来,两人对施恩、感恩的“感

37、恩节传统”的坚守看,又在情理之中(2分)。这个意外的结局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主旨,充满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2分)。(共6分。“意料之外”2分,“情理之中”2分,“艺术效果”2分。)(4)(8分)。对“感恩”的理解,2分;联系文本谈认识,4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1分;行文思路、语言表达,1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示例:我们人应该具有感恩的心,并付诸行动。(观点、理解2分)从斯塔弗的行动看,斯塔弗为了感谢那位老人的好意,不说自己吃得非常饱,而说自己非常饥饿,以及随老人去吃饭,说明都是为了感恩对方,并有具体的行动。从老人行动看,老人自己三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了感恩请

38、别人吃饭,这也说明把感恩付诸行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应该这样去做(联系实际,言之成理)。12(1) DE(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2)当时来中国考古的美国学术团体FREER GALLERY OF ART曾邀请李济加盟,李济提出两个前提条件,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对方也认为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爱国观饱含厚重的普世情怀,他认为爱本国、爱本族的观念当然应该有,但史实贵乎存真,所以他的爱国观是一个考古学家的爱国观。他能够以全人类为研究背景,追寻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提出在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都是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每点2分)(3)

39、在考古原则上,李济坚持不拘泥器物的世俗价值,而着眼于文物所揭示的代际关系的构建和所表征的历史事件的还原。在实际工作中,李济刚主持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工作时,要求同仁绝不私藏和购买古物:他还反复告诫学生,要拒绝从“考古学家”变成一个“收藏家”的这个魔鬼似的引诱他以身作则,尽管他发掘保存的文物无数,但人们清点他的遗物时,在他家里没发现一件文物古董。(每点2分)(4)实践方面:从1928年开始,李济在将近十年时间内,先后主持、参与了安阳殷墟第二至第十五次发掘工作,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发掘研究,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李济许多年前主持的中国第一次考古挖掘时发现的半个蚕茧壳,证明了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

40、代就懂得了养蚕抽丝。理论方面:提出“史实贵乎存真,畸重畸轻的结果,加深偏见和歧视,不仅增加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仇恨纷扰,也使人类历史失其真面目”的观点。提出殷商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文化,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两伯利亚一带都是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等观点。李济坚持考古学的成就不应拘泥于器物本身的价值,而应着眼于文物所揭示的代际关系的构建和所表征的历史事件的还原。(实践方面4分,理论方面4分,每方面答出两点即可)13.(3分)B (首鼠两端: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 动摇不定。A 目不忍视:不忍心看下去。形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C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D下里巴人:比

41、喻通俗的文学艺术。)14.(3分)C(A 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致使”;B语序不当,改为“旅游业乃至各项产业 ”;D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15.(3分)A16.(6分)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存在明显不平衡。城乡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率高于低收入群体,地区之间的收入增长率与此相反。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每点2分)17. 【参考答案】呼吸对人类非常重要 吸入新鲜氧气吐故纳新六(60分)提示: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文言文翻译: 法正字孝直,是扶

42、风郡人。建安初年,法正到蜀郡投靠刘璋,不受重用,很不得志。益州别驾(州刺史助理)张松和法正交往甚好,他们揣度着,觉得不值得与刘璋共图大业,常常暗自叹息。张松到荆州拜见曹操后返回益州,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去结交刘备。刘璋问:“谁可以当使者?”张松就推荐了法正,法正推辞,但在刘璋的坚持下,他不得已去了。法正回来后,对张松称说刘备有雄才大略,他们秘密谋划,想一起拥戴事奉刘备,却一直没有机会。后来,因刘璋听说曹操要派遣将领征伐张鲁而心中害怕,张松就乘机劝说刘璋应当迎请刘备,让刘备去征讨张鲁。于是刘璋再次让法正领命出使。法正向刘备转达了刘璋的意图后,便暗地里向刘备献计说:“凭将军您的英雄才略,趁着现

43、在刘璋懦弱无能,张松是州中的重要官员,可在内部接应,然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凭藉天府的险要地形,用这成就帝王大业,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刘备认为他说得很对,就逆长江西上,和刘璋在涪地相会。刘备向北到葭萌去讨伐张鲁,后来回军向南攻打刘璋。郑度劝刘璋说:“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来袭击我们,部下士兵不到一万人,军民还没有归附他,他只能用田野中的庄稼作为军粮,军队缺少必要的物资。对付他的最好办法,是把巴西和梓潼的百姓全部驱赶到涪水以西,将仓库中的粮食和田野的庄稼全都烧掉,增高壁垒,深挖战壕,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到来。他们到这里,熬不过一百天,就一定会自行逃离。这时我们追击,就一定能抓获刘备。”刘备听说

44、后很忌讳此事,向法正询问对策。法正说:“刘璋最终不会采纳郑度的计策,你不必忧虑。”刘璋果然像法正所说的那样,罢免了郑度,不采用他的计谋。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劝刘备说:“曹操一出兵就降服了张鲁,平定了汉中,没有趁着这个形势夺取巴、蜀,却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如今估量夏侯渊、张郃的才智谋略,比不上我们的将领,发兵前往征讨,就一定能战胜他们。在战胜他们之时,我们就发展农业,积蓄粮食,寻找时机,上可以消灭敌寇,尊奉王室,中可以逐步占取雍州、凉州,拓展疆域,下可以坚守险要之地,作长久的打算。这大概是上天把良机赐给我们,时机不能错过啊。”刘备认同他的计策,就率领众将领进军汉中,法正也随同前往。刘备从阳平关向南渡过沔水,沿着山势逐渐向前推进,在定军山一带扎营。夏侯渊率兵来争夺此地。法正说:“可以攻击他了。”刘备命令黄忠率兵登上高处擂鼓呐喊进攻,大败夏侯渊的军队,夏侯渊等人被杀。曹操西征,听说了法正的计策,说:“我本来知道刘玄德不具备这样的谋略,一定是被人教授的。”- 1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