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6446429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3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试卷共22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

2、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 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 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 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 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 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

3、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 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 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 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 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 有仔细的考辨,认清

4、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 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 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 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原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 用之于天下国

5、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 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 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 “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

6、标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 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首先强调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以此来取得功名,最终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 读书法的结论。

7、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 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扩充自己的生命、改变现实、规划未来 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 仍值得倡导。 C今人读古书不能只注重“辞章记诵”,而应“读进去”,即“入乎其内”,真实把握原作者

8、的意图,这样就能避免成为“两脚书橱”。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和阐释的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看来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

9、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

10、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 (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 材料二: 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

11、了整整十二年。 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 2017年

12、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 (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 材料三: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 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

13、子源。 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B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

14、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C.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 D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散裂中子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B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

15、,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C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D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盲人国 英HG威尔斯努涅斯是个山民,聪敏而有胆识

16、。他善登山,航过海,见识过世界,爱阅读古籍,是一个深刻而有进取心的人。他在一次登山时失足跌下悬崖,因摔进厚厚的积雪而没有死。悬崖下面有一道狭窄岩缝,陷于绝境的他冒险从那里往下爬。到达一个树木葱郁的山坡,地面有大块的葱嫩草地,星星点点的缀着美丽的花朵。在山坡后面,峡谷豁然开朗,有连绵的草地,一道墙把山谷环绕。三个人沿着一条小路走来,努涅斯大喊一声,那三个人停下脚步,把耳朵转向这边。他看见他们的眼脸凹陷,里面的器官已完全萎缩。努涅斯迈着很自信的脚步走上前,他想起了关于盲人谷的古老传说:盲人国里,独眼称王。努涅斯说:“我来自波哥大,那里有十万居民、市区很广大,在视力之内看不见尽头。”“视力?”那三个

17、人很利落地抓住他,在他身上摸了一阵后,认为他那两只眼睛是很奇怪的东西。“他的感官有缺点,且说没有意义的话。”盲人说,“领他去长辈那里。”他看见所有的石舍都只有门没有窗,呈直线地列在异常干净的中心街道两边,每所屋子表面都是色彩斑驳。他们的色彩极无条理,上面涂的泥灰时而是灰色,时而是土褐,时而是灰蓝或深棕。几位老人开始诘问他,努涅斯向他们描述外面的世界一群山,天空,云朵,日出。但他们既不信,也听不懂。最年长的盲人向他说明他们如何把时间分为温暖和寒冷两部分,温暖的时间宜于睡觉,寒冷的时间宜于工作。他们让他睡觉,直到寒冷把他们唤醒,又开始另一天。但是努涅斯根本没有睡。“喂,波哥大!”一个声音喊,“到这

18、里来,跟着我脚步声走。”努涅斯跟在后面,有些儿气恼。“我的机会会来的,”他说,“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们,盲人国里,独眼称王?”“什么是盲?别说这种傻话!”四天过去了,这位“盲人之王”仍被他的子民认为是一个又笨又无用的外人。盲人们过着简单而辛劳的生活,注重音乐和歌唱,有爱情和小孩。在那个有秩序的世界里,他们的感官非常敏锐,可以在十二步之外听到人的心跳,能像狗那样凭气息分辨人。一天早晨,两个盲人和努涅斯在一起坐着,他想向他们表明视力的实际价值。他打算把他们之中的一个打倒在地,借着公平的格斗来表明眼睛的功用。他大声说:“我在这山谷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抄起锄头,他们耳朵朝着他听,他感觉到无可奈何的恐

19、怖,跑开了。许多人拿着锄头和棍子,朝他走来,他们时而停下,用鼻子嗅闻,用耳朵倾听。他们摸索着前进,可是走得很快。那情形很像玩捉迷藏,除了一个人之外,所有的人都蒙住眼。忽然间,他发觉自己置身在追逐者所构成的一个大弧形阵线内。“我要伤害你们了,”他说,由于情绪激动而抽搐着喘气,“老天在上,我真要伤害你们了。”一个大个子冲来,对他发声处挥击。他胆怯了,急忙转身,在惊慌中朝围墙的一个小门逃去。到了墙外,他绊倒在岩石上,抽喳地喘气。这场政变就此结束。他在外面待了两天两夜,没东西吃,也没遮蔽物。最后,他爬到墙边大声喊叫,两个盲人从门里出来。“我疯了,”他说,“我的感官有缺点。”他们说这样就比较像话了。他们

20、问他能不能“看见”。“不能,”他哭了现在他身体很虚弱,而且病了。努涅斯变成了盲人国的公民,他和那些人慢慢熟了,其中有他的主人叶考布和小女儿麦迪娜。麦迪娜不受人尊重,因为她的眼睑不像山谷中一般人凹得那样深,被认为是严重破相。在一个休息日的集会里,他们两人并肩坐在朦胧的星光之下,他的手落在她手上,她也紧握回报。他向叶考布和长辈们要求娶她为妻。 这件事遭到激烈反对,青年男子都认为这会败坏他们的种族。一位长辈提出建议:“波哥大眼睛的毛病影响了他的头脑,他眼睛鼓胀,眼睑能眨动,因此他的头脑常烦躁激动。手术可以除去那些有刺激作用的器官。”“你总不会要我丧失视力吧?”在失去视力前的最后一天,他问她,“我的整

21、个世界都是视觉赐与,美丽的花、夕阳和你。单是为了看见你可爱的脸,就应有视力。”她伸开双臂搂着他,呜咽着说“噢,只要你答应就好了!”他说:“那样我就看不见你了。她紧握着他的手:“你是为了我而受这痛苦的。”次日早晨,他看见朝阳像身披金甲的天使,青草地上开着白花。于是他往外走,出了墙垣,爬到岩石上面,不停地往上爬,衣服撕破,血迹斑斑。日落时,他已经爬到很远很高的地方,恬然躺在那里。落日余晖映照天空一片金黄,夕阳的红光逐渐消逝。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本文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不同,描述的并不是作者期望的理想世界,而是在揶揄的语调中充满了深切的忧虑。B

22、. 努涅斯婚事遭反对时,接受长辈为他提出除去刺激头脑的器官的建议,不失为调和矛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C. 盲人国建立了独特的秩序,盲人们感官残缺而敏锐,生活辛劳而简单,思想保守,他们留下努涅斯并尽力想同化他。D. 这篇小说荒诞玄幻,显示了作者惊人的幻想才能,情节和细节的设置,强化了故事的讽刺效果,引发读者思考。8. 请简要概括文中努涅斯在盲人国的行动和心理变化过程。(6分)9.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三处划线句子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习凿齿,字彦威。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江夏相

23、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人曰:“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曰:“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棺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曰:“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凿齿曰:“君几误死!君尝闻干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

24、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答曰:“生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 (节选自晋书习凿齿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

25、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B.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C.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D.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主簿,官职名,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只在地方郡、县官府设有此官,中央

26、不设。B.棺,棺材,常见以木、铜、石等物料制造,分内棺和外椁,棺: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C.星宿,古代天文术语。文中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D.荆州,九州之一。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有冀州、兖州、扬州、徐州等九大行政区,后用作中国的代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习凿齿才干突出,很受赏识。他从小立志,博学多闻,文笔好;他妙答释道安,被人称好;他被袁乔器重,得到桓温的优厚待遇。B.习凿齿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桓温向占星人咨询后送给占星人钱物,占星人访问习凿齿请求他帮忙,习凿齿点拨后救了占星人。C

27、.习凿齿恪尽职守,忠于朝廷。他在桓温手下,常常担任要职,办事有成效,后来他居住郡里时,撰述汉晋春秋来劝谏桓温。D.习凿齿臧否人物,实事求是。他用“生平所未见”来高度评价简文帝,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忠于朝廷的愿望,违逆了桓温的意愿,于是被贬为户曹参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 (2) 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二)古代诗词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

28、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

29、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1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三)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滕王阁序中“ , ”两句将秋日色彩变化,南昌山水之美描绘出来。(2)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3)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30、19题。(9分)目前我国要真正 地应对可能发生的超级太阳风暴及其引发的灾害,除了技术准备外,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一个空间天气或空间气象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2017年再次更新了空间天气国家战略,将空间天气灾害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由美国各部门多机构联合协作,各领域行业专家共同编写预案,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其次还需要一颗在L1点上“为地球站岗”的卫星。在这第一个烽火台上,美欧的SOHO和ACE卫星为人类立下了 ,而这两颗卫星已经老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号召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高度认可。目前距上一次超级太阳风暴已经159年了,而造

31、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大停电的太阳风暴也是近30年前的事了。按照目前科学家们关于“超级太阳风暴百年一遇”的说法来粗略计算,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需要对太阳风暴、空间天气灾害有足够的认知。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的,以当前人类的预警水平,(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相关知识,在灾害来临之时就会 。评估表明,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认知不足,将是未来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空间天气知识普及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空间天气灾害减缓措施同等重要。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行之有效丰功伟绩有备无患措手不及B.卓有成效汗马功劳未雨绸缪措手不及C.

32、行之有效汗马功劳未雨绸缪手足无措D.卓有成效丰功伟绩有备无患手足无措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类似卫星。B.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科学家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这种呼声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C.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D.我国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呼吁发射一颗类似的卫星,它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只有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才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

33、损失。B.除非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否则就难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C.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所以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D.只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时至今日已没有什么争议。但网络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人们的看法又不尽一致。因为有些被称作“网络文学”的作品,与文学的质地和品相确乎还有一些距离。从作品质量看,文学形式不够新颖, ,使得网络文学与有着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适当地创新文学形式,提升思想内容

34、的高度, 。那时,人们对它的关注将不再是其媒介和载体,而是它本身的文学性。 21. 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25个字。(5分)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与其它调查一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当然,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

35、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三 参考答案 1A(B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是读书的意义,不是读书方法。C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个说法是针对“诗人的创作”,是从美学角度立

36、言,并不直指读书法。D“特别强调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以此来取得功名”错。)2D(“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理解错误)3C(文章强调的是“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会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4 B项,“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错,原文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 C项,“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错误。6. 报道重点: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材料三侧重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成功原因:国家重视,确立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实验课题。领导及团队长期

37、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科研人员坚持攻坚创新。7B 【解析】这不是好办法,而是残忍、非人道的,体现扼杀、同化异己的霸道作风。(3 分)8初入盲人国,挑战山谷盲人,幻想成为盲人国的王; 挑战失败,谎称自己“看不见”,满心屈辱 和无奈; 放弃爱情,逃离盲人国,为保住了眼睛而感到满足。(每点 2 分,行动和心理各 1 分;三点 共 6 分。意思相近即可。)9. 划线句子在小说中都是环境描写,对小说的情节发展都有推动作用。 第一处,写努涅斯意外发现的美丽风景,表明此时他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美好的幻想; 第二处,表现了盲人国独特的风景与封闭的特点,为后来努涅斯逐渐了解盲人国做铺垫; 第三处,努涅斯逃出盲人

38、谷之后所看到的落日,表现了他心情的喜悦。(每点 2 分,共 6 分)10.A 11.A(“只在地方郡、县官府设有此官,中央不设”说法错误,中央机关和地方郡、县官府皆设有此官。)12.D(“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忠于朝廷的愿望”说法不妥。)13.(1)我家住益州,受命远道而来,今奉桓公旨意自杀,无法使自己的尸骨返乡。(“被命”“自裁”“致其骸骨”各1分,句意2分。)(2)又过了不久,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想要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适逢习凿齿病死,此事便告中止。(“寻而”“反正”“典”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凿齿,字彦威。习凿齿年轻时就颇有志气,博学多闻,以文章著称,荆州刺史桓温征召他

39、为从事,江夏相袁乔十分器重他,多次在桓温面前夸奖他的才干,桓温便升迁他为西曹主簿,关系亲密,待遇优厚。当时桓温有野心异志,将蜀地一位通晓天文术数的星人请来,夜里握住他的手询问国家命运气数的长短。星人道:“( 国运)绝无忧患,到五十年以后就难以预测了。”桓温不高兴,便不再追问。过了一天,桓温送给星人绢一匹,钱五千文。星人便急忙奔告习凿齿说:“我家住益州,受命远道而来,今奉桓公旨意自裁,无法使我的尸骨返乡。因为足下仁厚慈爱,请为小人备棺立碑安葬于黄土。”习凿齿问其缘故,星人说:“桓公赐绢一匹,是让小人自缢,钱五千,是置办棺材之费。”习凿齿说:“足下差一点因误会而死!足下曾听说过懂天象,知吉凶有不杀

40、之义吗?桓公这是用丝绢跟足下开个玩笑,赐钱是供路途费用,这是让足下离去回乡而已。”星人大喜,第二天天一亮就去辞别桓温。桓温询问他离去的本意,星人以习凿齿之言作答。桓温笑道:“习凿齿担心足下因误解而死,足下倒是因误解而得生。然而这真是三十年白读儒书,不如一问习主簿。”习凿齿多次升迁,任别驾从事。桓温出兵征战,习凿齿有时行军,有时留守,所任职务常常处在机要之位,任职理事颇有功绩,擅长写书信论议,桓温十分器重信任他。当时著名的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皆与习凿齿交情深厚。后来习凿齿奉桓温之命出使至京师,当时做丞相的简文帝也十分敬重他。返回荆州后,桓温问:“丞相会稽王是怎样的人?”习凿齿答道:“生平所未

41、见。”与桓温旨意大为不合,因此被降职为户曹参军。当时有个僧人释道安,俊逸善辩有高才,从北方到荆州,与习凿齿初次会见。释道安道:“弥天释道安。”习凿齿应声道:“四海习凿齿。”当时人认为这是绝妙对句。当时桓温图谋篡位,习凿齿居襄阳郡里,著写汉晋春秋裁定正逆来节制桓温,书起于汉光武帝,终止于晋愍帝。等到襄阳被前秦苻坚占领,苻坚平素多闻习凿齿的大名,便用轿子将习凿齿与弥道安一起送往长安。相见后,与他交谈,十分欣赏他,赐赠礼物非常丰厚。又因为习凿齿跛足,苻坚给各镇的文书中说:“从前晋朝司马氏平定吴国,利在获得陆机、陆云二位才士;今日我平定汉南,所获得仅仅是一个半人而已。”不久习凿齿因病返回襄阳。又过不久

42、,襄阳、邓州回归东晋,朝廷打算征召习凿齿,让他主管撰写国史,适逢习凿齿病死,此事便告中止。14.【答案】D【解析】“暗含诗人的软弱”错误,选项用语太重,从词中来看,“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故选D。15【参考答案】(1)岁月蹉跎、青春难驻之悲慨。起首两句中的“西风”与“斜日”暗含年华流逝之意。(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3)欲归隐田园之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4)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43、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5)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16.【答案】(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17.C(“行之有效”与“卓有成效”都有“有效”的意思。“卓有成效”从结果着眼,强调有卓越的成绩和效果;“行之有效”则从措施、过程着眼,强调办法实施起来有成效。原文句意强调在解决太阳风暴带来的灾害预防问题时要“真正做到应对灾害”,故用“行之有效”更为恰当,因为这些解决方法是将来减缓太阳风暴的灾害所用的,目前还不

44、能看到其效果。/“汗马功劳”与“丰功伟绩”都有“立下功劳”的意思。“汗马功劳”偏重在“立功的艰辛”,“丰功伟绩”偏重在“功劳的卓著”,一般用于领袖人物。原文句意是强调“两个卫星为地球站岗”立功的辛劳,故用“汗马功劳”更为恰当。/“未雨绸缪”与“有备无患”都有“事先做好准备”的意思。“未雨绸缪”强调“绸缪”,即事先做好准备;“有备无患”强调“无患”,即可以避免祸患。原文句意强调“事先做好准备”,故用“未雨绸缪”更为恰当。/“手足无措”与“措手不及”看起来相似,实则有不同之处。“手足无措”形容临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措手不及”指临时来不及应付。原文句意侧重于“一旦灾害来临,人类不做好应对就会手忙

45、脚乱”,故用“手足无措”更为恰当。)18.B(A项不合事理,该句主干“我国科学家呼吁发射一颗类似卫星”没有错误,但是从宾语部分的修饰语看,“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的卫星”不合事理。C项成分残缺,该句中后一分句缺少主语“这种呼声”。D项有歧义,后一分句的主语“它”所指不明,产生歧义,可以理解为“这种呼声”,也可以理解为“卫星”。)19.D(前面有“空间天气灾害是难防御可减缓”这个前提条件,所以此处需要填写的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D项“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属于恰当选项。A项“只有才”和B项“除非否则就”都表示必要条件,C项“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在此处均逻辑牵强。)20、【答案】网络文

46、学是不是文学;思想内容也不够深刻;网络文学才能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网络文学才能缩小与传统文学的差距) (每句2分)21.【参考答案】抽样调查的定义、原理、不足及解决办法。22.【命题意图和审题立意】“孔颜之乐”是一个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话题,也是一个颇有思辨性的哲学命题。作文题力图打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屏障,让同学们思考物质匮乏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幸福的源泉所在,注重传统文化,倡导思辨色彩。这个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立意。(1) 探讨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言之成理即可。(2) 思考“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信念、理想、高度的精神修养等都可以成为内心幸福感的源泉。(3) 综合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提出“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等類似的观点。写作时要紧扣“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这一前提,不能脱离这个前提简单地讨论幸福的来源。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