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明 文档编号:106434528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由常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析归纳动物类群的特征,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尝试运用进化、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等规律分析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交流人类生活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认同爱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2认同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运用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问题。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P

2、PT课件、相关的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展示图片。2提问:海葵、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动物和植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得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二)腔肠动物从外部形态等方面初步认知腔肠动物1播放视频:常见的腔肠动物。2展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的名称吗?3讲述:动物的对称形式。问:上述各种腔肠动物的身体呈哪种对称形式?1认识一些常见的腔肠动物。2进一步加深印象,辨认常见的一些腔肠动物种类。3知道所有腔肠动物都是辐射对称的。初步认知腔肠动物。以水螅为例从内部结构上认知腔肠动物的捕食、消化与生殖方面的特征观察与思考:播放视频:水螅的结构、捕食、消化、生殖

3、。出示思考题:1把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称之为腔肠动物,你是怎样理解“腔肠”这两个字的? 2腔肠动物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这体现了腔肠动物消化系统的原始性。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腔肠动物用于捕食的触手很柔弱,它有什么“绝招”使其猎物不至挣落而跑掉? 认真观看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腔肠动物的其它特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没有专门用于消化的肠腔,食物的消化在体腔中进行。2食物的利用率低。3体表有刺细胞,能麻醉猎物。进一步认知腔肠动物归纳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师生共同归纳: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呈辐射对称;2、体表有刺细胞;3、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

4、5正文,概述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阅读课文,归纳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食用;形成珊瑚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三)(三)扁形动物认识常见的扁形动物,了解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布置学生阅读教材67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教材中介绍了哪些扁形动物?它们的体型有何特点 ? 2比较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的消化腔,有何异同? 3华枝睾虫的哪些结构特征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4据图59说说怎样预防血吸虫病? 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两侧对称,背腹扁平。2结构要复杂:具有咽,肠具有分枝 。相同点:有口无肛门。3运动器官、消化器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4杀灭中间宿主钉螺。归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师生共同归

5、纳: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2、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了解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出示常见的一些绦虫、吸虫的图片,介绍这些寄生虫对人及动物体的危害。了解多数的扁形动物为寄生虫,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四) 拓展提出问题:两侧对称与辐射对称相比,哪种对称 形式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更进化?试加以分析说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分析和归纳。讨论、思考:身体两侧对称,可以将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等,这样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可以相对比较集中于头部,运动器官多集中于身体的两侧或腹面。神经系统的集中,更有利于兴奋的传导;运动器官的集中,能更快速地作出反应。因此两侧对称的动物更适应环境,当然也就更进化,更高等。 (五)课堂小结以概念图的形式对两个动物类群进行总结。(教师先示范腔肠动物的,学生根据示范完成扁形动物的概念图。学会用概念图的形式归纳知识。梳理所学知识,帮助构建知识框架。板书: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