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报告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6399038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1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报告书(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爱舍()新型建材年产20万m 3加气混凝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市环保事业发展中心国环评证乙字第1805号53 / 54目 录1总论31.1 任务由来31.2 编制依据31.3 工作容和技术路线51.4 评价围和评价等级71.5 主要环境问题和评价因子筛选81.6 评价标准81.7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12区域自然、社会环境概况122.1 社会环境概况122.2 地理概况132.3 地质地貌132.4 气候特征132.5 建设项目与规划的相容性143建设项目概况143.1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性质143.2 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153.3 生产规模15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74.1原

2、辅材料174.2 主要生产设备174.3 生产工艺流程174.4 能源消耗204.5 环境影响识别21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2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35.2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65.3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7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9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96.2 噪声影响预测和评价387. 环境污染控制及缓解措施407.1 水污染控制措施407.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417.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427.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和效果428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38.1 项目施工期污染源438.2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448.3 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

3、管理措施458.4 施工期污水及泥浆控制458.5 施工期渣土处置及其管理459.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制度469.1 环境管理制度469.2 环境监测制度4710. 评价结论4710.1 建设项目概况4710.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810.3 污染产生情况4810.4 污染治理措施及其效果4910.5 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5010.6 其他5110.7总结论511总论1.1任务由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并且要求具有环保、轻质、节能、隔热、保温、隔音的新型墙体材料,而加气混凝土就属于这种理想的新型墙体材料。爱舍()新型建材作为投资方在资金、市场、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着眼

4、于在中国建材行业的长远发展,采用双优一高及先进而适用的技术发展新型环保建材产品,繁荣市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所开发的产品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用途广泛。项目的投入有利于地区推进耕地保护,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企业获得合理经济回报。本项目在建成投产后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分析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论证本项目投资生产的可行性,尽可能减轻本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奉贤区环保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提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建设单位爱舍()新型建材委托市环保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市环保事业发

5、展中心接受委托任务后,评价单位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1-2.393,HJ/T 2.4-95)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容及要求,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环评单位组织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本项目所在场地的周边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在爱舍()新型建材的配合下,积极收集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文件。通过现场踏勘、研究有关资料和文件,编制年产20万m3加气混凝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作为编制年产20万m3加气混凝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依据。1.2编制依据1.2.1环境保护法规(1)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修订 (3)

6、 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XX4月29日修订 (4) 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5) 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6) 市实施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20XX7月13日(7) 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1990年9月28日修正(8) 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7年12月14日市政府第53号令修正1.2.2 环保条例及规性文件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2)市环境保护条例,市人代常委会,1997年5月27日 (3) 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通知,国

7、家环保总局,1999年4月(4) 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XX4月1日实施1.2.3 环境保护标准(1) 中华人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999年修订(2) 中华人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3) 中华人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6) 中华人民国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8)中华人民国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

8、。(9)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1.2.4评价工作技术依据 (1)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水环境、大气环境; (2)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2.5项目有关资料(1)市奉贤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沪奉计(2002)第570号“关于爱舍()新型建材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市奉贤区规划管理局,沪(奉)地(2002)第2282号“关于核发爱舍()新型建材生产用房工程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通知”;(3)爱舍()新型建材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

9、究报告,20XX4月30日;(4) 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资料及图纸;(5) 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的服务合同。1.3工作容和技术路线1.3.1 工作容及重点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容及重点如下: (1) 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监测,掌握建设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和地表水现状; (2) 通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如结合生产工艺流程作排污分析,确定建设项目营运过程中各主要污染源的特征、主要污染物及其产生量; (3) 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建成使用后,对评价围大气、地表水、声环境等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围; (4) 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 (5) 对污染源提出治理措施和防治要求 上述

10、工作容中(2)、(5)作为评价重点。1.3.2工作技术路线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否 是建设单位提出已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议书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研究国家有关的法律文件研究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它文件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得出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专家评审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图1-1 工作技术路线图1.4评价围和评价等级1.4.1评价围1.4.1.1大气 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气有组织排放,有代表性的是2台6吨/小时燃煤锅炉(一用一备)废气排放

11、,其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35米,根据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评价围为项目地块中央为圆心,10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1.4.1.2地表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中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域污水排放标准经消毒处理后回用于制混凝土生产,不排入汇北河,因此地表水评价围确定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至排放口。1.4.1.3噪声 声环境评价围确定为厂界外50米围。1.4.2评价等级(1)大气 本建设项目燃煤锅炉排放废气中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小于2.5108m3/h,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本次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2)地表水本项目生活污水处理达标

12、并消毒后回用于混凝土生产中,不外排,由于排水量较小,为此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低于三级。本环评中拟根据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估算污染产生总量。项目产生的生产清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生产中,不外排。(3)噪声 项目建成后区域噪声增加量小于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关于评价等级确定的方法,确定本次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4)固体废物评价工作将对固体废物的总量和排放去向进行分析说明。1.5主要环境问题和评价因子筛选1.5.1主要环境问题和污染因子(1) 废水建设项目生活污水来源于食堂、浴室、厕所等,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

13、NH3-N和动植物油。生产清洗废水不外排。(2) 废气在储存、运输、投料及粉碎等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粉尘;燃煤锅炉运行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SO2 、烟尘等;职工食堂厨房产生的油烟气。污水处理产生的臭气。(3)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设备球磨机、切割机、燃煤锅炉、风机等和出入车辆等。(4) 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干废料、煤渣、生活垃圾等。1.5.2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因子拟确定为SO2、NO2、TSP、PM10等四项。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拟确定为CODCr、BOD5、SS、NH3-N、石油类、总磷(P)、DO共七项。 噪声 噪声评价因子确定为Leq(A)。1.6

14、评价标准1.6.1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选用中华人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1-1)。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mg/Nm3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二级)1二氧化硫 S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60.150.502可吸入颗粒物 PM10年平均日平均0.100.153总悬浮颗粒物 TSP年平均日平均0.200.304二氧化氮 N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80.120.24 (2)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评价采用中华人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见表1-2)中的2类标准,即昼间为

15、60dB(A),夜间为50dB(A)。表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dB(A)序号类别昼间夜间105040215545326050436555547060其中: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河航道两侧区域。(3) 地表水标准地表水评价采用中华人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见表1-3。表1-3 地表水标准值污染特征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来源水PH化学耗氧量

16、(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氨氮总磷LAS石油类6-920mg/l4mg/l5mg/l 1.0mg/l0.2mg/l0.2mg/l0.05mg/lGB3838-2002(III类)1.6.2污染物排放标准(1) 燃煤锅炉废气本项目营运期燃煤锅炉废气排放执行中华人民国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生产中排放的粉尘执行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气执行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具体标准值如表14所示。表1-4 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序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排

17、放限值排放速率1SO2900mg/m3 /2烟尘200mg/m3 /3颗粒物120mg/m33.5kg/h(15m)4油烟气2mg/m3(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排放执行中华人民国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具体标准值如表15所示。表1-5 噪声排放限值 Leq:dB(A)类别昼间夜间5545605065557055各类标准适用围的划定: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3) 污水排放标准由于本项目生产基地属黄浦江准水源保护区域,故排放的生

18、活污水需执行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中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域污水排放标准中B类标准。见表1-6所示。 表1-6 污水排放标准值污染特征污染物名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来源水pH化学耗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氨氮动植物油总磷(P)阴离子合成洗涤剂6-980mg/l20mg/l70mg/l12mg/l10mg/l 0.5mg/l 5 mg/lDB31/199-1997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域污水排放标准(B)1.7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7.1环境污染控制(1)大气污染控制目标 废气污染以控制燃煤锅炉废气、粉尘为主要对象,锅炉废气中各项污染物排放

19、浓度须符合中华人民国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粉尘污染物排放浓度须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气排放的浓度须符合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2)水污染控制目标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并消毒后、生产清洗废水等经沉淀后,回用于混凝土生产中,污废水不外排。(3)噪声污染控制目标 噪声污染控制以生产设备(如切割机、搅拌机、泵、球磨机、分离机、燃煤锅炉、风机等)和出入车辆等各噪声源为对象,使各噪声源产生的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要求。(

20、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目标 固体废物控制目标为固废处置率达到100%。1.7.2环境保护目标 (1) 控制污染目标a.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确定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b.水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河流纵横,按照其功能区划,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 c.声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区域环境噪声应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GB3096-93)的2类标准。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西面为金汇港,南面沿汇北河,隔汇北河200米纵深为居民住宅点,项目的东面厂界

21、外约86米处为一敬老院,因此,本项目保护目标是上述敏感点及金汇港和汇北河。2区域自然、社会环境概况2.1 社会环境概况 本项目位于奉贤区金汇镇新联村。金汇镇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改革深入和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金汇镇工农业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初步组建市级现代农业示区一千五百亩;工业生产已形成了以轻纺、机械为龙头,逐步带动大型塑料管件、空调器系列、摩托车、鞋业、电器、电缆、建材、房产等行业的连动发展,形成了规模型乡镇工业体系。目前金汇镇占逐步形成了“以科学为先导、以创汇为主导”的工业产业新格局,出口创汇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80%,成为市出口创汇基地。2.2 地理概

22、况 金汇镇位于市“东进南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枢纽,占地24平方公里。东邻浦东经济开发区,南接星火开发区及湾,西靠市级奉浦经济开发区,北枕黄浦江,与闵行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市级公路济阳路与叶大公路纵横交叉贯穿金汇镇境。金汇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2.3 地质地貌 项目地区位于市奉贤区,该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南翼滨海平原的端部,属新海滨平原地貌类型,这一片陆地的出现是在长江河口地段河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下,系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堆积而成。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平均为3.8米,西部略高,沿海岸线一带略低。2.4 气候特征建设项目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夏长、春秋短;

23、降水比较丰富;无霜期长,充足。春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先湿后干,冬季寒冷干燥。表2-1 区域历年气象概况序号项目历年平均1日照率45%2平均气温()15.53极端最高气温()37.94极端最低气温()-10.15风速(m/s)3.06春夏季主导风向南、东南7秋、冬季主导风速西、西北8瞬时最大风速32.0m/s2.5 建设项目与规划的相容性 本项目位于奉贤区金汇镇新联村,主要生产具有环保、轻质、节能、隔热、保温、隔音的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年产量为20万立方米。该镇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改革深入和浦东开放开发以来,金汇镇工农业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形

24、成了规模型乡镇工业体系。目前金汇镇占逐步形成了“以科学为先导、以创汇为主导”的工业产业新格局,出口创汇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80%,成为市出口创汇基地。本项目位于奉贤区金汇镇新联村的金汇港东岸。地块北面900米处是金汇港闸门,再向北不到400米进入黄浦江,金汇港向南面18公里到达星火开发区,进入湾,地块经由金汇港闸门公路向东2-3公里与主干道浦星公路相接或向南2-3公里与主干道大叶公路相接。从金汇镇总体规划图上可看到,本项目位于的新联村其东面是该镇的老工业区,约占地1278亩,并向东扩展约2010亩的新工业区,因此从今后发展的趋势看本项目所在的地块也将归并于工业区,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与该镇的发展规

25、划是相容的。3建设项目概况3.1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性质3.1.1项目名称 本项目名称为“年产20万m 3加气混凝土项目”。3.1.2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奉贤区金汇镇新联村的金汇港东岸。本项目地块北面900米处是金汇港闸门,再向北不到400米进入黄浦江,金汇港向南面18公里到达星火开发区,进入湾,地块经由金汇港闸门公路向东2-3公里与主干道浦星公路相接或向南2-3公里与主干道大叶公路相接。本项目西沿金汇港,北面均为农田,项目北面厂界外约15米外是一22KV高压走廊,东面隔农田约86米外是一敬老院,南面隔汇北河约40米外为居民住宅点,另外项目地块的东南面约8米外有3户居民。详见地理位置附图1。3

26、.1.3建设性质 本项目为新建建材项目。3.2 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3.2.1建设规模项目总体发展规模为4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产品,分期实施,本项目为一期投资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生产线,二期将加倍投入,二期的用地是一期的东面地块。本项目占地面积3142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176平方米,并在地块的北面高压走廊的下方租赁10250平方米作为成品的堆场。本项目南面沿汇北河设置一座300吨级的码头,用于原材料的运进,原料堆场设置在码头边,面积约为1236平方米,通过机械传递装置将物料运进各自的物料仓,在原料堆场的西面设置一座锅炉房,安置2台6吨/小时的燃煤锅炉(一用一备),锅炉房距生产基地的东

27、面红线约83米,距项目东面敬老院约170米,原料堆场的东侧布置水泵站、水池及铝粉仓库,主体生产车间设置一条生产线、粉碎间、搅拌间等,生产车间的东北面布置3层办公楼及职工食堂等配套设施,生产车间的南面布置变电站及配料储存罐(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等储存罐)等。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2。3.2.2投资规模本项目土建和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约600万美元。3.3 生产规模3.3.1产品及产量本项目主要生产加气混凝土环保型砖,年生产规模约为20万立方米(分为粉煤灰制品和砂制品两种),折成型砖年产量为46296块砖。本项目的产品主要特性是: (1)加气混凝土容量为400-800kg/m3,为普通混凝土重量的

28、四分之一,为黏土砖重量的三分之一。框架建筑采用加气混凝土材料可大大减轻建筑物的重量。 (2)加气混凝土虽然质量轻,但其抗压强仍很高,可达到7.5N/mm2。 (3)加气混凝土中含有大量均匀密封的微小气孔,使其导热系数仅为普通混凝土的十分之一,可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改善室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制冷或采暖的能耗。 (4)加气混凝土具有隔音和吸声的双重效果,一般可降低噪声约30dB(A),这是加气混凝土改善室环境的又一大贡献。 (5)加气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粉煤灰,粉煤灰是污染环境的废弃材料,而用于加气混凝土则可变废为宝,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贡献。 (6)加气混凝土的使用,减少了黏土砖的使用,保护了人们赖以

29、生存的土壤。 (7)加气混凝土在防火、防水、抗渗透性能和高效施工等方面都具有优良的表现。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加气混凝土是一种绿色建材中精品。另外,市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十五”计划及20XX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XX,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比例达到100%,其中非黏土制品新型材料生产比例占70%,砼小型空心砌块、加气砌块和各种轻质材料成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因此,本项目的产品是符合市产业导向。3.3.2职工人数 本项目投产后,职工人数48人,其中生产工人36人,管理人员8人,销售人员4人,厂区设食堂、浴室。3.3.3工作班制本项目投产后拟实行每天以二班工作制,全年工作约300天。4. 建设项目

30、工程分析4.1原辅材料根据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项目的产品主要使用的原料见表4-1。表4-1 主要原辅材料序号原辅材料名称使用量(吨/年)1粉煤灰21570其中湿灰19252其中干灰23182水泥112773石灰322904石膏26895稳泡剂676626铝粉676627水725348蒸汽379749煤56504.2 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4-2。表4-2 主要生产设备序号设备名称生产能力数量备注1切割机33m3/h1台6米翻转式,进口2 球磨机10.0t/h1台直径为1.87.0m,国产3 球磨机15.0t/h1台直径为2.26.5m,国产4 浇注机40.0m3/h1只5m3,国产

31、5 蒸压斧130m3/d6台直径为2.6832m,国产6 锅炉6.0t/h2台SZL6-1.6A 一用一备7 分割机32m3/h1台6.0m ,进口8 变压器2台800KVA,国产4.3 生产工艺流程4.3.1生产原料的制备 本项目生产原料制备的工艺如下图。水泥中间仓气力输送计量螺旋桨水泥库泵100m3料浆储罐 配料楼上胶结料仓100m3料浆储罐砂料浆储罐粉煤灰料储罐料浆接受罐湿磨机胶带输送机皮带称皮带称受料斗受料斗堆场 堆场散装水泥废水砂调湿粉煤灰 斗式提升机干磨机皮带称皮带称皮带称 堆场废渣石膏库石灰库粉碎机石膏堆场干废料受料斗块状生石灰 生产原料制备的工艺简述:生产用块状生石灰、石膏及干

32、废料由堆场取料后置于受料斗,经破碎机破碎后,再经干磨机磨细后由斗式提升机提升至料仓;调湿粉煤灰、砂由堆场经受料斗、胶带输送机运至湿磨机并加入废水磨匀后送至料浆储罐;散装水泥运至水泥仓后由螺旋泵送至水泥中间仓。上述过程完成原料的制备。4.3.2 生产工艺胶结料仓水泥中间仓粉煤灰浆储罐砂浆储罐废浆储罐铝粉膏水螺旋稳料器螺旋稳料器气动阀门气动阀门气动阀门计量混合计量称混合计量称 料浆计量称铝粉搅拌器 浇注搅拌机模具静停窑翻转脱摸切割机组废料输送废浆搅拌机废浆储罐浆泵半成品码垛 蒸压养护 成品脱模 成品堆场蒸养小车及侧板蒸养小车侧模板合模清理 本项目生产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如下图。生产工艺简述:本项目

33、原料制备后,分别由料仓、水泥中间仓、料浆储罐中的物料和铝粉称量后进入浇注搅拌机进行搅拌,再浇注于模具中,翻转脱模、切割成型后,进行蒸压养护,最后成品。其间切割后的废料经废料搅拌机搅拌后入废浆储罐由泵打入废浆储罐后回用。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铝粉是为了使铝粉与熟石灰产生反应,放出氢气,使混凝土成型后形成气孔,因此本项目生产的混凝土比重比水轻,约为水的比重的60%。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清洗模具及场地冲洗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制砖,故生产废水为零排放。4.3.3 建设项目物料的输送方式分析由于本项目主要生产原料为砂、水泥、石灰、石膏、粉煤灰、燃煤等,大多为粉状和块状,分水运和陆运两种方式。本项目在码头边设置物料

34、堆场,其中分室堆场和露天堆场,原煤、石灰和石膏放置于室堆场,砂和湿灰放置于露天堆场。水运物料主要有砂、块状石灰、湿灰、块状天然石膏及原煤等,全年水运总量为10567吨,利用项目设置的300吨级船运码头运进,其中石灰和石膏由码头吊车卸至接料斗后,放置于室堆场,由地下皮带运输机送至车间专用破碎房中的鄂式破碎机破碎至粒度15-20mm的小块状物料,然后由密闭的提升机送密闭园筒库;砂和湿灰由船运至码头露天堆场后,再由皮带输送机运至生产车间。陆运物料主要由水泥、干粉煤灰等,全年陆运总量为13417吨,陆运物料均系采用全密闭罐装车运输,物料进入厂区后,均采用密闭管道用压缩空气输送至专用密闭的筒库储存,密闭

35、筒库顶端设置专用布袋除尘器,以收集含尘空气。4.4能源消耗 本项目投产后,资源能源消耗主要为用水、用电和煤等。项目总用水量为126864吨/年,其中生产用水量约72534吨/年,清洗设备、场地冲洗及防止物料飞扬洒水等用水为52890吨/年,生活用水量约为1440吨/年。用于锅炉燃烧的煤用量为5650吨/年。 本项目拟在厂区建造一座变电站以满足生产用电需要,配备2台1000KVA的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1500KW。 生产用水主要以金汇港为水源,生活用水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 本项目水量平衡情况分析水量平衡情况如下图4-3所示。72534t/a清洗等52890t/a生产原料用水生活污水1440t/a

36、生活用水1440t/a总用水 126864t/a52890t/a清洗等废水沉淀后回用处理后达标排放放 图4-3 项目水量平衡图4.5 环境影响识别项目建设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工程前期准备、工程施工和工程竣工运行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环境影响行为各不相同。4.5.1 前期准备阶段环境影响识别 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工作主要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准备工作,基本不对环境构成影响。4.5.2 土建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 本项目进行土建工程,施工期产生扬尘、废水、噪声和建筑垃圾等对环境的影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4.5.3 运行期环境影响识别 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识别正常工况情况下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7、:(1) 废气来源 燃煤锅炉 本项目投产后,其所使用的2台6吨/小时的燃煤锅炉(一用一备)产生的烟尘、SO2等污染物。 粉料飞扬 生产、进料时粉料(如石灰、水泥、砂、石膏等)在配料、投料、搅拌、运输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粉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厨房油烟气厨房油烟气主要来自职工是食堂。研究表明,油烟气中最主要成份是脂肪酸、烷烃和烯烃,其次是醛类化合物(已醛含量较高),另外还有酮、酯、芳香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等,对人体危害较大(参见:王凯雄.烹调油烟气的成份及其分析方法.环境科学,1999,18(11),526-528)。 车辆废气 进出厂区的运输汽车等排放废气,其中主要成份为NOX、CO和HC等。

38、污水处理臭气 本项目生活污水需通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在进行处理污水时会有一定的臭气排放。(2) 废水来源 生活污水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职工约48人,用水以100L/人日计,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4.8t/d,包括厨房废水和厕所冲洗水,其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NH3-N、SS和动植物油。 生产废水由于本项目生产用水量较大为125424吨/年,其中72534吨/年用于生产制砖的加入水,在生产过程中清洗模具、场地及防止物料飞扬洒水等用水为52890吨/年,该类清洗模具、场地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生产,故生产废水为零排放。 (3) 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l 生产设备主要有切割机、

39、球磨机、浇注机、搅拌机、泵、蒸压机、分离机、燃煤锅炉、变电站、风机等;l 出入车辆。 (4) 固废来源 工业固废l 干废料l 煤渣 生活垃圾本项目投产后,员工约48人,以1.0kg/人日计,项目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48kg,年产生量约14.4t(一年以300个工作日计)。生活垃圾中有办公废弃物如废纸、废电池、废墨粉盒、硒鼓和废办公家具等,以及生活垃圾如泔脚料、厨房余物。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当前环境空气、声环境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本项目气、声和水污染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故进行环境空气、声和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0、调查(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拟采取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并委托奉贤区环境监测站进行的现状监测数据,监测因子、监测点位、频率和监测方法如下。 监测因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为SO2、NO2、TSP、PM10四项。 监测点位和频度监测点设置2个,在本次评价围之,下风向北距本项目约600米的金汇镇新联村207号居民点设置1个监测点,同时在本项目上风向南距项目100米处的金汇镇118号居民点设置另一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见附图3。连续3个有效日采样,SO2、NO2平均每4小时采样一次,每天采样4个(7:00、13.00、19.00、2.00),TSP和PM10连续24小时采样,每

41、天采样2个。收集同步观测风向、风速、气温和气压等的气象资料。 样品分析方法 SO2: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NO2:Saltzmam法 TSP:重量法 PM10:重量法(2) 调查资料分析及监测结果 调查资料分析结果 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收集、调查和分析结果如表5-1至5-2所示。表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分析结果(金汇镇新联村118号监测点)单位:mg/Nm3监测日期监测时间监测因子SO2NO2TSPPM107:000.0040.0180.1250.12510月12日13:000.0020.019-19:000.0030.0260.2060.1132:000.0040.038-10月13日

42、7:000.0050.0180.2230.11613:000.0020.024-19:000.0030.0360.1800.1192:000.0050.048-10月14日7:000.0040.0140.2580.15113:000.0050.022-19:000.0030.0150.1620.07210月15日2:000.0040.021-表5-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分析结果(金汇镇新联村207号监测点) 单位:mg/Nm3监测日期监测时间监测因子SO2NO2TSPPM107:000.0030.0170.0460.04610月12日13:000.0020.028-19:000.0020

43、.0400.1280.0842:000.0030.040-10月13日7:000.0030.0230.3240.12213:000.0030.026-19:000.0030.0360.2260.1392:000.0060.033-10月14日7:000.0060.0210.1740.10113:000.0040.026-19:000.0030.0210.1860.14510月15日2:000.0030.026- 现状监测结果 同时于20XX10月12日至10月15日,同步观测天气状况及风向、风速、气温和气压等气象参数。见表5-3所示。表5-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期间气象参数日期采样时间项 目气温

44、()气压(Hpa)风向风速(m/s)7:0019.91013.5SE19月12日14:0027.01012.0SSE319:0022.61013.5SE12:0020.51013.5NNW19月13日7:0019.61014.8C014:0028.11014.3ENE219:0021.51016.1NE22:0016.61015.8C09月14日7:0016.91016.2C014:0025.41013.2SSE419:0021.61013.2SSE29月15日2:0020.01014.4SSE15.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为SO2、NO2、TSP、

45、PM10四项。(2)评价标准 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999年修订版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1。(3)评价方法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单因子评价指数,可以反映环境空气单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其计算式如下: 式中: Ii为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Si为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Ci为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4)评价结果与分析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如下表5-4、5-5所示。表5-4 环境空气污染指数(金汇镇新联村207号监测点)监测日期监 测 因 子SO2NO2TSPPM10ISO2INO2ITSPIPM1020

46、02-10-120.0160.230.290.432002-10-130.020.260.740.872002-10-140.0320.210.60.822002-10-150.020.22-表5-5 环境空气污染指数(金汇镇新联村118号监测点)监测日期监 测 因 子SO2NO2TSPPM10ISO2INO2ITSPIPM102002-10-120.020.170.550.792002-10-130.0230.220.670.782002-10-140.0280.210.70.742002-10-150.0270.18-从表5-4、5-5可以看出:监测时段,SO2、NO2、TSP和PM10污

47、染指数均小于1,说明SO2、NO2、TSP和PM10日均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项目地块环境空气质量良好。5.2 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2.1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 监测因子监测点布设声环境监测点布设在项目地块边界四周,共5个监测点,其中2个布置在附近居民点中,具体位置见附图3。 (2) 监测频度 昼间和夜间各1次,共1昼夜。(3) 监测方法 按城市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309693)中规定执行。(4)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如表5-6所示。表56 项目基地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测点编号测点位置噪声来源监测时间监测结果Leq1#金汇镇新

48、联村151号环境噪声昼间45.7环境噪声夜间43.12#金汇镇新联村153号环境噪声昼间47.5环境噪声夜间41.33#厂址西边界处环境噪声昼间47.2环境噪声夜间43.24#厂址东边界处环境噪声昼间43.7环境噪声夜间42.55#厂址北边界处环境噪声昼间45.2环境噪声夜间42.15.2.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评价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现状。 从表5-6可以看出,厂区各边界及居民区监测点的噪声昼夜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总体而言,项目地块声环境质量良好。5.3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3

49、.1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由于本项目有生活污水排入南面河道,故本评价在地块的南面的汇北河设置一个采样点对该河道进行水样监测,时间为20XX10月 12-13日,每昼夜涨落潮各一次。监测因子为CODCr、BOD5、SS、NH3-N、PH、DO、总磷、石油类、LAS和水温。监测数据见表5-7。 表5-7 水环境监测数据 单位(mg/L)采样地点汇 北 河编号项目 10:0016:009:3516:20PH7.747.557.537.46CODCr25.324.024.423.4SS20222126NH3-N0.430.620.450.60BOD54.894.754.734.57Oil0.070.06

50、0.080.08LAS0.0650.0530.0610.057总磷0.1060.0980.1100.104水温24.024.624.124.9DO4.094.014.645.505.2.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表5-7可知,监测期间项目北面的汇北河监测点水样中:CODCr全部超标,超标围在3.4至5.3 mg/L,超标值较小;BOD5全部超标,超标围在0.57至0.89 mg/L,超标值较小;OiL全部超标,围在0.01至0.03mg/L,超标值较小;DO除一次达标外,其余均未达标;其他因子数据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因此,从项目基地南面的汇北河监测

51、数据看,地表水中的部分因子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但超标值较小,说明汇北河水质不够理想。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投产后,废气主要来自燃煤锅炉排放的、生产时的粉尘、厨房油烟气、车辆废气等。燃煤锅炉废气、厨房油烟气、粉尘通过烟囱集中排放。由于燃煤锅炉废气排放具有代表性,故预测燃煤锅炉排放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围。6.1.1燃煤锅炉废气影响(1)废气来源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品需通过蒸压釜进行蒸压,所需蒸汽由项目设置的2台6吨/小时燃煤锅炉(一用一备)提供。因此燃煤锅炉在运行时有烟尘和SO2等污染物产生,为了了解污染物对

52、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故通过模式计算来确定。(2)燃煤锅炉废气影响预测本报告采用大气扩散模式预测6t/h燃煤锅炉废气对建设场址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程度。1).排放参数的确定锅炉型号为S2L6-1.27-AII,烟气经水膜除尘后排放,排放参数取值见表6-1。表6-1 排放参数取值表工况废气排放量(m3/h)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mg/mN3)排放速率(kg/h)排放温度()排气筒直径(mm)高度(m)正常20000烟尘1602.478268035二氧化硫2293.53氮氧化物630.97 2).敏感目标的确定敏感点共有三处: A 位于烟囱东侧170m处的养老院B 位于烟囱北侧600m处的居民点C 位于

53、南侧200m距离围的居民点3).大气扩散模式的选用和参数的确定采用正态模式预测计算污染因子的浓度分布: 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一点(X,Y,Z),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浓度C(mg/m3): 式中: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Y该点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m; Z 该点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垂直面上的的垂直距离,m;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系数,m;z 铅直扩散系数,m;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 式中: e排气筒有效高度,m。e按下式计算: 式中: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烟气抬升高度,m,计算方法按HJ/T 2.2-93中7.6条

54、进行。 上述计算式中,按下式计算: 式中:U10距地面10米高度处年平均风速,m/s;p风速高度指数,按HJ/T 2.2-93中7.5.1.1条取值。 本次评价取k=0,扩散参数按HJ/T 2.2-93中B 2.1.2条取值。4).预测计算的取值条件取各不同稳定度、各不同风速条件下,计算: 烟囱排放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各敏感点处的1小时取值和全日(24小时)取值地面浓度。 5).预测结果 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表6-2)表6-2 最大落地浓度及距离烟尘SO2NOxU10XmCmC日CmC日CmC日出现频率A-B00.0 0.0053 0.0021 0.0076 0.0029 0.0021 0.0008 0.1 1234 0.0227 0.0088 0.0325 0.0125 0.0089 0.0034 0.4 00.0 0.0024 0.0008 0.0034 0.0011 0.0009 0.0003 0.6 B1558.4 0.0118 0.0046 0.0169 0.0065 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