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106386955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研究姓名:张忠慧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指导教师:魏宏聚2021-04 摘 要 讲评课是指考试后,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映出的主要信息设计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高学习及应试能力的一种课型。讲评课在我国高中课堂教学中占极大的比例,据笔者的调查,高一、高二年级每学期各科试卷讲评课要到达 4-5次,高三年级的讲评课占总课时的近 70%。讲评课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型,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能够起到其他课型无法替代的教学功能。通过有效讲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能发挥讲评的鼓励功能,增强学

2、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然而,日常教学中讲评课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查阅并分析有关讲评课的期刊文献及学术论文,可以发现,目前对讲评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是经验的描述和总结,缺乏理论提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根底上,结合对讲评课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本论文重点探讨了关于讲评课课型的三个紧密相关的基本问题:讲评课教学的价值追求;讲评课的特点;讲评课有效教学的根本要素。 通过对高中讲评课的教学状况进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讲评课教学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学校领导与教师对讲评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讲评课三维目标的割裂式实现(知识目标成为唯一受重视的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在讲评

3、课中被虚化和忽略、方法目标的简单化操作);教师在讲评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差异开展关注不够;学生对讲评课的满意度不高。 针对讲评课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差异教学理论为根底,结合广阔教师在讲评课教学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优秀经验,构建讲评课的差异教学模式。围绕教学模式的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原那么、操作程序、教学策略,本文对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进行了较完整的论述,希望能够对优化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关键词:讲评课 差异教学 教学模式IAbstract Appraisal class refers to the type of class that teachers design for

4、giving commentary on and appraisal to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heir exercises or examinations so as to pertinently solv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students papers or exercises, help students consolidat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nd testing capabilitiesAppra

5、isal class holds a great propor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investigation, there are 4-5 such classes in each discipline per semester for grade 1 and grade 2 in high school, and the proportion reaches nearly 70% of the total classes in grade 3. As a

6、special type of class, appraisal class has its unique teaching values: it can perform irreplaceable functions which other class types can not do. Through effective appraisal, the lesson can not only help students solve their existing problems in knowledge, but also perform more incentive functions:

7、strengthen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hanc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study. However,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everyday appraisal classes is far from optimisticThrough searching and analyzing relevant journal essays and academic papers on appraisal class, we can find that current studies of

8、teaching modes about appraisal class mainly adopt the form of direct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of teaching experience, which lacks theoretical ascension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related resources, combin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appraisal class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ree

9、closely related basic questions about appraisal class: the value pursuits of the practice of appraisal cla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raisal classes, the basic elements of effective appraisalThrough classroom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other forms of studies about teaching practi

10、ce in appraisal classes, we found the problems currently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ppraisal classes: school leaders and teachers attach insufficient importance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ppraisal classes; the fragmented achievement of the 3 teaching objects knowledge target becomes the

11、 only valued teaching goal, while the IIemotional goal is emptied or neglected, and the method goal oversimplified; teachers concern for the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insufficient; students are not yet satisfied with the practice of appraisal classes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

12、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ppraisal classes, this study tries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mode of appraisal class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nd excellent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during the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in appraisal classes. Around the five elements of teac

13、hing mode theoretical basi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principles, teaching procedure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giv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discussion of the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ode in appraisal classes, hoping it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of classroom instructio

14、n in appraisal classesKey words: appraisal class;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teaching mode III导 论 讲评课是指考试后,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映出的主要信息设计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高学习及应试能力的一种课型。讲评课在我国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占据很大课时比例,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对高中讲评课教学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高考试题的改革也对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探究的问题。如何应对新课程的要

15、求,使讲评课教学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本研究通过梳理讲评课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河南省 4所高中的讲评课教学进行调查与课堂观察,深入了解讲评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差异教学理论构建讲评课的差异教学模式,为优化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选题缘由 1.讲评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课型 讲评课是我国高中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是连接平时教学与考试的桥梁。试卷讲评课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占极大的比例。据笔者在河南省几所高中的调查,高一高二年级每个月要进行月考,加上期中、期末考试,一个学期要进行约4-5次统一考试,每次考试的科目约8

16、门课,这就意味着每个班一学期要上至少32-40次试卷讲评课。在高三年级,讲评课的课时比例就更高,每学期各科都要进行至少 10 次较正规的试卷讲评,其他各种习题讲评次数就更多。据一位省重点高中学校的校长估计,该校高三年级的试卷讲评课大约占总课时的近 70%。讲评课具有其它课型无法代替的独特教育功能。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缺乏,在讲评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有效地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与应试能力;通过有效讲评,还可以发挥鼓励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有,通过讲评课教学,师生对各自的教与学都会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与缺乏并改善

17、教、学方式;昀后,通过分析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够不断提高命题质量和试卷设计的1水平。由于试卷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类型多等特征,讲评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其它课型不可比较的复杂性,教师要想上好讲评课需要进行非常认真的试卷分析与充分的教学设计,讲评课的教学比其他课型有更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研究讲评课教学,使讲评课的教学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新课程改革对讲评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新课程改革是教学系统的整体性改革。课改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开展,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以往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实施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18、、个性化学习、促进差异开展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要求。讲评课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必须适应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外,作为我国学生评价重要方式之一的高考也在进行着方方面面的改革。高考考试的目标、功能及命题设计有了明显的调整。如,2021高考考试说明中数学学科提出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要求,包括心态平和、合理支配时间、实事求是、战胜困难的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等。考察的能力体系也由过去的四种能力,调整为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新的试题比过去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要求。高考考试命题的改革

19、必然影响到学校内部的考试命题,也必然影响到试卷讲评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正确把握考试改革的方向,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讲评课教学,合理设计讲评课教学目标,改善讲评课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所以,研究讲评课教学是我国高考考试改革给讲评课教学提出的现实课题。 3.讲评课教学的现状呼唤对讲评课进行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讲评课的教学状况并不理想。讲评课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认识。在调研过程中,当笔者提出想要听课时,教学校长这样答复:“不巧,现在刚刚月考结束,老师都在讲评试卷,没什么可听的。真要听课的话,就临时安排几个老师准备新授课。教师也都非常委婉地谢绝说:“这节课是讲评课

20、,没什么可听的。这些话告诉我们:讲评课是不受重视的课,没什么听头,更没有研究的价值。正是因为讲评课的不受重视,讲评课的教学根本处于无备课、无教学设计的随意状态,课堂教学多数是教2 师不分轻重地从头讲到尾,学生毫无兴趣地从头听到尾,这样的讲评课是低效、乏味的讲评课,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差异性需求的讲评课,也是不受学生欢送的课。当笔者向几位高中学生问及对试卷讲评课的感受时,学生的反响是:“我们几年的时间都是在考试与讲评中熬过的,试卷讲评是昀空洞昀无聊的课了,你怎么会对这个课感兴趣?学生的话更加提醒了我,必须努力改变讲评课这种不受重视、枯燥无味、重复低效的教学状况。叶澜教授十多年前就发出“让课堂焕发生命

21、的活力的呼唤,如今,研究试卷讲评课教学,让讲评课立足师生的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焕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是我们亟需关注的课题。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选择高中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课题,主要是运用差异教学理论分析讲评课教学,建构讲评课教学模式。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讲评课已有的研究进行认真梳理,从中获取珍贵的资源,并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缺乏之处,找到了讲评课以后研究的方向。其次,通过对试卷讲评课课型的多角度透视,到达对试卷讲评课课型几个根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使讲评课研究更具有理论水平。昀后,本研究运用差异教学理论分析讲评课教学,是对差异发

22、展教学理论在讲评课这种特殊课型中的尝试,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典型案例与策略将进一步丰富差异教学理论,完善差异开展教学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该研究是对差异教学理论价值性与科学性的一次检视,是对差异教学理论的一种实践支持。 2.实践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研究能够引起教师对讲评课的重视,提升教师对讲评课教学的研究热情,推动教师运用差异教学理论研究讲评课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探索差异教学的策略,通过反复的实验与反思,改良讲评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讲评课的满意度,整体上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会逐渐到达对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

23、提高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教师的自我开展。3(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就国内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已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的薄弱环节及空白之处,为确定本研究的切入点和问题域提供支持,而且可以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汲取养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获得有益的借鉴。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是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以“差异教学、 “个体差异、 “教学模式、 “讲评课等词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到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此外还阅读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专著。 2.调查研究法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为主,以焦作市、郑州市四所高中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

24、、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与试卷讲评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这四所高中学校其中两所是河南省重点高中,一所位于郑州市,一所位于焦作市,另外两所是普通高中学校,分别位于城乡之交和市中心。这四所学校学生的层次差异很大,在河南省高中学校中比较有代表性。将调查搜集到的录音、书面材料等认真保存并整理,为本研究提供尽可能全面翔实的原始资料。 3.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和相关辅助工具,对课堂教学状况进行观察、记录、直接从课堂情境中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为了真正做好试卷讲评课的研究,笔者选取郑州市一所城市重点高中对讲评课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取录像、幻灯片

25、、书面材料等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不断反思并对教师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使讲评课教学研究得到不断推进、完善。 (四)文献综述 试卷讲评课是我国高中课堂教学的常见课型,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广阔教师和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学研究者对讲评课的研究兴趣越来越高。近 20 年来,有4 关讲评课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昀早进行讲评课研究的是湖南湘阴县教研室的周时和,他于 1991 年在湖南教育上发表?分析讲评课结构初探?一文,在文中他提出了讲评课的六个根本教学环节:教学讲述、提出问题、师生讲评、改错与练习、针对性考察、归纳小结。之后,人们对讲评课进行了多种视角

26、的研究。为全面了解讲评课的研究现状,笔者查阅了中国知网,点击“讲评课,对各年度公开发表的关于讲评课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搜索,共搜索到 300余篇关于讲评课的期刊文献和 3篇有关讲评课的硕士论文,在此仅就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作一下梳理。 1.对讲评课研究文献的简要评析 (1)1990-2021年各年度讲评课的研究数量分析 由于 1990 年以前讲评课的研究数量非常少,且多数是关于作文讲评课的研究,而本研究主要是对试卷讲评课的研究述评,所以统计年限从 1990年开始。统计结果如下: 表1-1:1990-2021年各年度讲评课的研究数量 年度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27、1996 1997 1998 1999 数量 2 1 1 4 7 9 13 9 12 15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21 2021 数量 12 14 22 28 24 28 42 49 32 18 通过表中的统计结果可知,近 20 年各年度的讲评课研究文献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讲评课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关注讲评课的教学,探索提高讲评课教学质量的策略。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出现这种研究热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新课程理念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开始自觉运用新理念反思讲评课教学;作为新课程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改

28、革也迫使中小学教师不断深思如何改善讲评课教学以适应新命题的要求。 (2)讲评课研究的维度与视角 根据所掌握的文献,目前有关讲评课的研究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从学科的分类来看,已有研究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等各学科的讲评课教学;从研究的年级层次来看,讲评课研究涉及小学、初中、高中的测试讲评,其中以研究高中试卷讲评的文献昀多;从研究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看,有讲评课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针对讲评课的问卷调查分析、讲评课教学的经验归纳等,运用理论分析讲5评课教学的文献较少;从讲评课研究内容的具体维度来看,已有研究涉及讲评课课型本身的探讨、讲评课的教学模式、讲评课中的心理问题疏导

29、等。 (3)讲评课的研究主体分析 笔者仔细查阅了大量讲评课文献,发现讲评课的研究主体主要是一线教师和各地的教研员。研究多采用个体研究的形式,合作研究很少。对讲评课教学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有 3篇硕士学位论文,而专业的教学研究者关于讲评课的研究成果更少。这说明专业研究者对讲评课的研究还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我们知道,一线教师具有较好的学科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能够产生丰富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假设得不到理论提升就很难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关于讲评课的教学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对讲评课的研究需要得到学界更多的关注。 2.对讲评课研究内容的简要分析综

30、观讲评课已有文献可知,有关讲评课的研究涉及讲评课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评课的教学原那么、教学环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本研究仅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做些简要评析。 (1)关于讲评课的性质、功能与特点的研究 对讲评课课型本身的认识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目前,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对讲评课课型的认识。 讲评课的性质 较为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将讲评课定位为复习课,如有教师认为:“化学总复习中的讲评课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复习课,对学习化学知识与提高学科能力起着矫正、稳固、充实、完善和强化的重要作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有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观点,认为“讲评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连接平时

31、教学与测试的桥梁。从教学的实际而论,平时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主要途径,考试是测量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的主要手段,而试卷讲评那么是总结经验,找出缺乏,寻求提高教与学质量有效方法的主要环节。 这些观点都将讲评课看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肯定了讲评张雪芹.如何上好化学总复习中的讲评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6):62. 李喜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5-6. 6 课在教学系统中的特殊地位。这也正说明了讲评课研究的现实意义。 讲评课的功能 多数研究从讲评课对学生的教学功能的视角认为讲评课主要具有四种教学功能:激励功

32、能、诊断功能、示范功能和强化功能。持类似观点的有李喜云、陆正荣、罗华荣、王莉等。而有研究从测试与命题的相互关系角度来讨论讲评的功能:“利用试卷中凸现出来的信息对考试进行分析,不但可以发现考生错误的集中点,帮助教师改良今后的教学;还可以帮助改良考试设计,减少考试设计中的主观随意性,了解试题质量;同时还有助于今后命题的工作进一步完善。 这种观点认识到了讲评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反馈功能,谈到了讲评对考试设计的反响作用,比前一种认识更全面。这将对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讲评课的特殊功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讲评课的特征 把握讲评课的特征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的根底。吴岳冬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中学数学讲评课的特征

33、进行了分析,他从讲评课独特的教学功能的视角分析,认为讲评课具有反响性、矫正性、效率性、广阔性、动机性五个特征。刘天宝那么认为讲评课的主要特征是鲜明的针对性、显效性和时效性。 可见,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讲评课的特征,而已有文献对讲评课特征的讨论并不多,这也说明对讲评课课型特征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性的分析。(2)关于讲评课教学模式的研究 教学模式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是教学论研究和开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界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有一般教学模式研究、学科教学模式研究、适合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研究等。分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更讲求课型的针对性。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讲评课教学

34、模式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学数学讲评课“QNDZB教学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吴岳冬的硕士论文?中学数学讲评课“QNDZB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一种较成熟的讲评课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该研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围绕教学模式的五个要素对中学数学讲评课进行了较完整的论述,尤其是对讲评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应构建。该研究的重点是其富有弹性化的操作程序:“前馈工作?能力目标分类吕耀平.“自估式试卷讲评课模式的构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104. 刘天宝.物理考试讲评课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4):103.7与实施?动机鼓励?总结?补偿练习,取每个环节第一个字读

35、音的首字母简记为“QNDZB模式。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集合,包含了可以选择的子集,如, “能力目标分类与实施这个集合就包括了这样几个子集:“按知识或思想方法分类评讲,形成知识网络,使能力方法系统化;把学生极易混淆的题目放在一起辨析;展示学生一题多解的成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讲评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切的教学步骤。因此,这个模式的昀大特点是灵活性强,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操作过程,运用不同的子模式。该模式在广东番禺区的中学数学课上得到了实验与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研究的过程经历了课题准备、模式建构、模式实验与推广等阶段,内容丰富、案例翔实,值得借鉴。 高中历史讲评课教学模

36、式 内蒙古师范大学李喜云的硕士学位论文?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探究?也是独具特色的讲评课研究成果。该研究首先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了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讲评课教学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以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及评价理念为理论依据,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自身丰富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从讲评主体、方式、内容及功能四方面论述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讲评主体要多元化、讲评方式要多样化、讲评内容要多维化、讲评功能要多种化。 该研究注重理论阐述与具体经验的紧密结合,案例丰富、翔实,凸显历史学科的特点。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历史讲评课的教学有着较大的参考

37、价值,同时对其他学科的讲评课教学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归因鼓励?优化学习高中英语测试讲评课模式 广东珠海市第四中学周海燕的研究?建构高中英语测试讲评课模式初探?也有其特色。该研究以韦纳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根底建构了“ 归因鼓励?优化学习高中英语测试讲评课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监控、反思与调整,研究者还设计了学生学习与测试情况自我评价表及测试问题反响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很有帮助。这个教学模式明确地将“归因鼓励作为首要的讲评教学目标,这对于在讲评课教学中克服偏重知识教学的倾吴岳冬.中学数学讲评课“QNDZB教学模式的研究D

38、.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15. 李喜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10-27. 周海燕.建构高中英语测试讲评课模式初探J.新课程研究(根底教育),2021,(7):5.8 向,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引导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文献中没有具体的教学案例。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对讲评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为讲评课后续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参考资源,同时还应看到,目前讲评课的研究多是经验性描述与总结,存在理论研究欠缺与研究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对讲评课的探讨还要在这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深化对讲评课课型的探讨。对讲评课进

39、行深入研究的前提应该是对课型本身有深入认识。已有研究虽然讨论了讲评课的性质、功能与特征,但这种讨论仍缺乏理性分析,对讲评课特征等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对讲评课课型的讨论还需要答复这些问题:讲评课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环节和学校教学的一种课型,其特殊地位与价值追求是什么?讲评课的特征及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是什么?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设定?讲评课有效教学的根本要素是什么等。 其次,对日常教学中讲评课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想进行讲评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前提是对讲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个清楚的认识。已有研究也涉及对讲评课教学存在问题的讨论,但这些讨论多是对教学状态的直接描述,理性思考不够。对讲评课的深入研究还

40、需借鉴一定的理论,运用更丰富的研究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使研究结果反映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讲评课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昀后,进行基于差异教学理论的讲评课教学模式研究。已有讲评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多是一线教师基于学科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研究比较零散,运用整体性思维、从教学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整体视角研究讲评课教学模式的成果较少,能够基于教学实践自觉运用教学理论建构讲评模式的研究更少。为了增强讲评课教学模式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的理论水准,本研究运用我国学者提倡的差异教学理论,构建讲评课的差异教学模式,为提高讲评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参考。9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讲评课 目前学界对讲评课的

41、定义主要有这样几种。一种认为讲评课是考试的一个环节,有研究认为:“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昀重要辅助手段,而试卷讲评那么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种认为讲评课是复习及其他课型的继续和深化,如有人提出:“作业或试卷上的题目的讲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复习课的继续和深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课程,是连接平时教学与测试的桥梁。如,有研究指出:“讲评课是在测试、批改、统计、发卷等工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工作过程中所获取的反响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根底上,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或能力等缺陷进行矫正弥补的教学课程;也是通过教师的讲评指导,学生反思自己近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学

42、习经验,调整学习方案,运筹新的学习策略,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的教学课程。 高中的讲评课有很多种,包括课外作业讲评、课后习题讲评、章节、单元、阶段形成性练习讲评、期中期末总结性测验讲评和高三复习阶段的综合性、模拟性检测讲评、作文讲评等。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模拟考试等讲评课进行研究。这类讲评课都有统一的试卷,试题类型多,题量大,试题蕴含的信息量也大,学生答题的错题号和错误类型存在很大差异,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具体问题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所以这种讲评课与其他课型相比,有更大难度。 根据上述讨论,本研究认为,讲评课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考试后,教师根据学生试

43、卷反映出的主要信息设计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反思教学,帮助学生稳固知识、提高学习及应试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对考试结果的反响与深化研究,也是对新授课教学的准备。 王利剑.化学试卷讲评课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21,(8):97. 何巧宇.要重视教学中的讲评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9):55. 李喜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1.11(二)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概念 由于人们研究视角的不同,关于教学模式的概念目前仍是众说纷纭。概括来讲,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界定主要有这样几种: 国外学者将教学模式界定为“学习环

44、境。 ?教学模式?一书的作者认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创设一种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够互相影响,学会如何学习。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有多种用途,从如何安排学科、课程、单元、课题到设计教学资料,如:教材、练习册、多媒体程序、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等。 这种概念界定是基于美国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提出的,它包括了如安排学科、课程、课题等教学活动,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很少有时机做这些宏观的设计,所以,这种教学模式的概念不易为我国广阔教师接受。 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界定主要有这样几种: (1) “结构说。有学者认为: “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屡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

45、论化了的教学结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模式 。(2)“程序、方法说。有人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 (3) “范型或模型说。有学者认为: “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 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范型。这种教学行为范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 对教师、学生、媒体互动状态和过程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以系统、有序、简明的形式表达的一种结构关系。 另有学者认为: “教学模式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程序、结构、方法而言的多维的、立体的、动态的综合性教学模型。 根据教学模式的方法论特征,综合已有学

46、者对教学模式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根底设计教学并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反思与调整,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围绕某主题形成的简明、有效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这美Bruce Joyce著. 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5. 吴也显.课堂教学模式浅谈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1):12. 甄德山.教学模式及其管理浅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5):35. 李 方.课程与教学根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3. 刁维国.教学模式引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7):113. 12 个定义从理论根底和实践

47、活动二者的关系出发来解释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与调整,教学模式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品质。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是用来约束、规定教师行为的不可更改的模型,而是可供人们参考的“常规性武器和“教学工具库。人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创造性发挥。 2.建构教学模式的根本要素 建构教学模式离不开对教学模式各要素的整体思考,但目前人们对教学模式的要素也是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教学模式包括9个要素:理论指导、主题、目标、程序、师生组合和互动、策略、内容、条件及评价。 也有学者认为,教学模式包括 5 个要素:理论根底、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运用策略和评

48、价体系。 而在美国学者 Bruce Joyce所著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概括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模式导向、理论根底、操作体系、组织结构、教师作用的原那么与支持系统。 教学模式的特征是概括性、可操作性、便捷性和开展性。对教学模式的设计不可能具体到教学活动的所有方面,而应留给实践者一定的进行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基于这种考虑,笔者认为建构教学模式应该考虑的根本要素是这些: (1)理论根底。教学模式的理论根底表达着某种教学的价值取向,规定着教学模式的主题。教学模式的理论根底主要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如差异教学模式的理论根底就是差异教学理论。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教

49、学模式的主题得以具体化,是设计教学模式操作体系的依据。如,差异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根底上的充分而有差异的开展。 (3)教学原那么。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根本原那么。如,讲评课教学需遵循时效性原那么、鼓励性原那么、差异性原那么等。 (4)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具体教学模式在完成特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或步骤,是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如,差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就是:差异测查与分析、差异教学设计、差异课堂教学、差异辅导等。教学程序明确了教学的操作环黄甫全.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2-435.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

50、育出版社,2004,193.13节,也规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角色和任务。 (5)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条件,对教学任务进行的系统谋划以及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措施。如,差异教学策略有分组学习、差异学习内容、差异评价、个别辅导等。 上述各要素是教学模式应该具有的根本结构。本研究以此为依据设计讲评课差异教学模式。14 二、对高中讲评课课型的认识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讲求课型针对性的,只有对具体课型有深入的理性认识,才能使教学模式的建构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研究主要探讨关于高中讲评课课型的三个根本问题。 (一)讲评课教学的价值追求 教学是一种意向性行为

51、,是一种价值负载的活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行为的选择都是受教育者一定的价值取向影响的。可以说,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活动中昀内在的 、根本性 的指引。教育者的价值取向渗透于教学过程中,深层次地影响着教育者的教学行为和效果。对讲评课教学的价值取向不同,人们也会做出不同的讲评目标设计和教学行为选择。因此,在进行讲评课有效教学设计之前,首要的是对教学价值取向进行认真的深层次的追问。 笔者通过与假设干高中教师对讲评课教学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来分析讲评课教学的价值追求。 1.对讲评课教学三个根本问题的追问 (1)关于讲评课教学目标的讨论:侧重“知识教学还是“情感谢励? 在调查中,关于“您在

52、讲评课中昀关注哪个目标这一问题,笔者得到了以下结果:近65%的教师答自己昀关注知识教学,27%的教师答昀关注情感谢励。对此,笔者与几位教师进行了讨论。下面是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观点: 问:您认为讲评课中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稳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而情感目标可有可无,是么? 刘老师(物理):情感目标没必要。老师不会让学生去偷去抢。您说什么叫情感?太笼统。讲公式时,咋跟情感联系起来?有些课可以联系,有些死公式没法讲。 钟老师(化学):教学任务重时,有心想照顾(情感)做不到,高考时谁还讲情感? 问:贺老师,许多教师在讲评课中最关注知识目标,您却最关注情感目标,您对此是怎么思考15的? 贺老师(化学特级教师

53、) :我认为讲评课最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讲评是为了不讲评。这是讲评课的长期目标。一道题的教学,只涉及一个知识点,只是在短时间内提高他的成绩。但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长远开展。对学生的有效鼓励往往能够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这比你硬给他讲多少道题更重要。李老师(历史教师,研究生):讲评课要有个让学生“体验或“悟的过程,这其实很有意思。不能为讲题而讲题,关键要注重讲评的后续效果。 上述四位教师对于讲评课教学目标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取向: 一是关注讲评课直接、现实的教学目标:稳固知识,提高技能。 一是关注讲评课后续、长效的教学目标:情感谢励、提高动力。 关注第一种讲评目标的教师

54、,显然是受到高中应试教学等价值取向的影响较深,认为讲评课的主要任务是讲清知识,很难关注学生情感。关注第二种讲评目标的教师,更加注重讲评的后续效果,其在讲评过程中会更多地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谢励,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中的讲评课究竟更应该关注知识教学还是学生情感的鼓励和长远开展?情感目标是否真的不需要?如何处理讲评课的直接目标与后续目标间的关系?这是关于讲评课教学价值取向的第一个追问。 (2)关于学生参与的讨论:关注“全体学生还是“培养尖子? 对于讲评课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这一问题,接受调查的教师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教师问卷显示,50%的教师能够鼓励各层次的学生以各种方式主动参与讲评课学

55、习如:主动质疑、积极讨论、合作探究等,27%的教师“只要求优秀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课的学习,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根本不做要求,还有近 23%的教师“只关注如何用心把题讲透,很少考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讲评活动。对于学生参与的问题,笔者也与几位教师进行了讨论: 问:那些在讲评课中不想听课的学生,如,睡觉的学生,您如何对待? 刘老师:睡觉学生啥都不会,你说叫他干啥?不叫他睡觉,他说话,课堂就乱了,还不如让他睡觉。无事生非,要让他有事,睡觉就是事。 钟老师:对那些睡觉的学生,只要看见了就提问他,一般提两次,就不睡了。你如果一直不管16 他,将来他更是啥也不会。 刘老师:睡觉也有不同情况,有学生回回考第

56、一,上课睡觉,你还叫他干啥?理论上专家是对的,操作就不行了。关注全体、全面开展,如何办?只是一种理念而已。我无法让所有学生满意,人人满意不可能。 从两位教师的谈话,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参与的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不参与讲评学习的学生什么也不会,叫他们不但不起作用,还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影响,讲评课课堂教学很难关注全体学生;另一种观点那么认为不听课的学生也应该受到关注,否那么这样的学生将来什么也不会。相比较而言,持第一种观点的教师更多地倾向于关注班里的优秀生,不惜以对后进生的放弃,放任其睡觉来为优秀生挣得安静的学习环境。刘老师的话还告诉我们,他心中的教学目标就是知识与成绩,某个学生成绩好了,课堂上可

57、以不要求他参与学习。而持第二种观点的教师是关注各类学生开展的,认为即使是睡觉的学生也应设法叫起来,哪怕是听一点,有一点进步。 讲评课要提升质量,实施有效教学,究竟应如何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关系?我们是要关注全体学生,还是只关注尖子生?这是我们对讲评课教学价值取向的第二个追问。 (3)关于教学方式的讨论:讲求“教学形式还是“讲评实效? 对于讲评课课堂教学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多数教师习惯于讲解的方式,85%以上的教师对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教学方法在讲评课中只是“偶尔使用,或认为“太费时间,根本上不使用。 问: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

58、方法您在讲评课中常用么? 某老师(语文):考试的答案是唯一的,难道不是么?所以不需要交流、探究,学生知道、会答题就行了。 刘老师(物理):文科可以讨论,理科不可能讨论,光作秀,到高考不行。 贺老师(化学):不管什么方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比方,实验操作,虽然平时教学做过实验,考试中学生忘了,不会了,你单单讲他还是记不住,这时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再操作一次,并自己列出公式,强化记忆。所以,讲评方法不是看你以前做过没有,说过没有,费不费时间,而是说怎么才能让他学会。 上述教师的观点告诉我们,一局部教师认为新的教学方法只是不讲实效的“花架子,是无实际意义的“形式,是“作秀,对于学生提高成绩,应对考试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