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的变化(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636206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球气候的变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全球气候的变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全球气候的变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气候的变化(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球气候的变化【课标解读】:1.了解气候变化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析的能力。2、正确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发展观。【课前预习】: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 和 变化。2不同时

2、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大,周期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_趋势近现代近一二百年_3.近现代气候变暖的原因是自然原因和 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特别提示: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是地球上每一个地区气温都上升。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影响方面具体表现海平面逐渐上升,改变海岸线,_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农业生产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农业生产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_,使作物减产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_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_;多使用

3、清洁能源;防止森林火灾;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问题探究】:探究活动1:读图思考读“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回答:1.在哪些时段,全球气温有明显的上升?2.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读“图2.3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图”回答: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4.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提示:从生产、生活、交通、植被变化方面考虑)探究活动2:全球变暖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下面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你能做一些预测吗?科学家的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

4、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科学家的预测之二:全球洪水、水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你的预测及理由:(1)冰川的变化:(2)海洋面积的变化:(3)农业生产的变化:(4)水资源分布及需求变化:(5)生物多样性的变化:(6)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变化:(7)水循环的影响:探究活动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地球村的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气候变化面前,人类并非束手无策。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就能延缓气候变化,减轻气候变化的危害。请同学们探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危害?(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能源、植被、交通、废弃物、工程措施、节能技术、农业

5、科技、国际合作等等)【课堂反馈】:2012年3月31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完成第12题。1该活动主要是引起人们对哪种环境问题的关注?()A臭氧层破坏 B酸雨危害C全球变暖 D森林破坏2下列行为方式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A开垦林地、牧场为耕地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3.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候B 人类活动只能通过下垫面间接影响气候,不会直接造成影响C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

6、有不利的方面D 人类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方面4、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化氮5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C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6我国科学家发现长江源冰川30年来退缩了约1000米。其主要原因是()A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C酸雨 D气候严寒7、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

7、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8下列哪些活动会加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A大量的SO2气体被排入大气B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C为了开垦耕地,马来群岛和亚马孙平原上的居民不断砍伐森林D大力发展水电事业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10下列人类行为最能缓解“全球变暖”的是()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强台风预报警报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

8、11、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加强国际间合作 A、B、C、D、【能力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高于全球平均值B、我国南方地区的气温增高比较明显C、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气温呈下降趋势D、从季节来看,我国冬季增强最明显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8:20,回答2-3题。2、此时该船位于( )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上述海域附近某珊瑚礁

9、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4、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A、B、C、D、5、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6、减少二氧化

10、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 禁止燃烧矿物燃 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加强国际间合作A、B、C、D、7、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C、珠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2003年12月,我国大部分地区“缺电”“缺油”,拉响了我国能源安全的警报。若右图为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据此判断第8-10题。8、四点所代表的能源中,成本相对较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是( )

11、A、 B、 C、 D、9、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A、核能B、天然气C、煤炭D、可再生能源10、下列能源中,发电成本最高的是( )A、水能B、核能C、天然气D、太阳能二、综合题:1、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长示意图”,并回答:(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曲线是 。(2)计算1985-1968年这十年间CO2含量平均每年增多 ppm。(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答:由于 、 、 大量燃烧 、 和 。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加上 大量被砍伐所致。(4)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为什么? (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发生的变化及所带来的后果: 。(6)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适应对策。 2、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