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说明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0632201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指导书汽车工程系编二0一0年六月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撰写及答辩说明为了规范我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指导与答辩工作,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望全体学生及指导老师遵照执行。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确定1、我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职称)的全体教师,有资格且有义务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2、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的分配原则上由各教研室主任完成对相关专业毕业论文的指导分工,针对毕业生多而本教研室教师指导量大的情况,各教研室可以跨教研室安排(需与其教研室主任商量,以免任务超量),各教研室安排妥当后,统一归口到系部,由系部下达毕业论文指导任务。3、在明确指导任务分工后,就业干事应

2、在5个工作日内,将论文指导相关信息,填写到“实训OA”管理系统中去。二、毕业论文的指导1、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在毕业生离校之前,集中统一指导一次,对论文的选题、格式、完成日期、老师与学生的联系方式等作相关说明。2、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应尽早登录学院主页“教学管理实训OA”管理系统,及时填写实习相关信息(以学号登录,初始密码为:888888),以便老师与学生联系。3、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在秋节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天以前,登录学院主页“教学管理实训OA”管理系统,及时填写相关信息(以教务管理系统编号登录,初始密码为:888888),以便学生与老师联系。4、毕业班级的辅导员应及时组织本班学生建立诸如班级QQ

3、群等便捷的联络方式,以便老师与学生及时联系。5、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应耐心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的全过程,从论文的选题、提纲、格式、论文的内容等方面都应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特别是格式及内容结构方面,应严格把关,让被指导的论文初看上去还像一篇论文。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注意留下指导过程的记录资料。6、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得到公布哪些学生将返校答辩、哪些学生的论文只参与评审的信息后,应在5月10日前分别下载附件2和附件3,按答辩论文和评审论文分类打分,并将打分的电子文档发主办教务干事处。如果指导老师在论文答辩或评审之前未给学生的论文评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将得不到公正的评分(凡是指导老师在答辩或评审前未评分的,在论

4、文格式合格的前提下,答辩小组或评审小组将按及格线的最低分数给分,格式不合格的,示为不合格论文要求返工)。三、论文的撰写1、论文的选题与提纲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兴趣或工作性质,选择自己有把握或有能力写好的内容作为毕业论文的主体来撰写,在确定好论文的主体后,应为论文的内容拟定恰当的标题(拟题)及论文的提纲,并主动交老师指导,在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可后方可继续往下撰写。2、论文的结构(见附件样板)作为毕业论文,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封面、论文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论文的结构又由论题、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论文主体(绪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七部分组成。封面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

5、保护作用。我系毕业论文的封面已做好电子文档,供全系同学下载填写即可。论题论文的标题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标题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标题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且一般不宜超过20字。作者信息写在论题与摘要之间的作者信息只写:姓名、系部及班级、邮编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6、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一般以200300字为宜。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论文主体毕业论文一般写成三部分,即绪论、本论、结论。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绪论是提出中心论题,说明写作意图的部分。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论题的前因后果、现象、现状、国内外研究情况、

7、论据、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论文中的插图要求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且应编排序号。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

8、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论文中的表格要求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且应编排序号。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论文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论文中的计量单位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

9、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 B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符号和缩略词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中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固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报告、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

10、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l、图2.1;表2、表3.2;附注 l);文献4;式(5)、式(3.5)等。结论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全部论文的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毕业论文的正文一般在30005000字为宜。参考文献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

11、“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

12、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

13、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A.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B.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

14、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C.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D.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E.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参考文献

15、的著录原则A.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B.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C.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D.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E.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

16、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或左顶格)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

17、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b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c.论文集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学位论文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

18、8e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文献题名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f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g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h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i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

19、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10-2.html,1998-08-16/1998-10-04致谢毕业论文的致谢,为了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一般放在论文的最后(参考文献之后),但对大型的学术论文,也可以在绪论之后(参考文献的之前)。致谢有如下几个方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

20、的组织或个人。3、学生在按要求撰写论文初稿后,应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并交给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如果不与指导老师联系及补指导,将得不到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对论文的评分(占总分的40%)。在答辩或评审前还得不到论文指导老师对论文的评分,答辩或评审将在论文格式合格的前提下,按及格线的最低分数代替指导老师的评分。四、毕业论文格式和字体规定1、题目:黑体,二号或三号字,居中。尽量只占一行。2、作者信息:仿宋_GB2312,小四,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3、摘要:摘要两字字体为黑体,五号,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全角字符。也可以在“摘”与“要”字之间空一个字全角字符,与下面的关键词对齐,以此来

21、提高排版的美感。4、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字体为黑体,五号。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全角字符。各关键词用“、”分隔。5、正文:正文字体全部为宋体,小四。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段前0.5行、段后0行,占一行;二级和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段前0行、段后0行,占一行;四级以下标题(含四级)不加粗,首行缩进2个全角字符,标题空一个全角字符后接着写正文。正文中的序号及标题层次 :文中的各种序号,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左起顶格书写。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标题层次按第一层1,第二层1.1,第三层1.1.1,第四层1.1.1.1的顺序逐级标明,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半角下圆点相分隔,最后一位数字

22、后面不加标点,写法如下: 1 (一级标题,顶格,占一行) 1.1 (二级标题,顶格,占一行) 1.1.1 (三级标题,顶格,占一行)1.1.1.1(三级标题,首行缩进2个全角字符,接正文)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字体为黑体GB2312,五号,顶格,占一行。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7、行距:从摘要开始,到致谢结束,全部用1.5倍行距。8、论文参考格式及字体要求样本见附件4五、论文答辩与成绩的评定1、返校答辩与评审每个班级只有30%的同学将被要求返校答辩。一部分是指导老师推荐毕业论文写得较好的同学返校答辩,另一部分是以随机抽取学号的方式。两部分人数合计各班学生人数的30%( 四舍五入取整数),返校

23、答辩学生名单将在4月底确定并公布,被推荐或被抽中的同学需准备正式论文三份,无条件返校答辩,否则不予正常毕业。没有参与答辩的毕业论文,由论文指导老师统一收取(正式论文一份)后交系部答辩小组,一律以评审的方式评定成绩。论文答辩或评审小组由系部在答辩或评审前安排并公布,一般由34人组成。2、校外答辩与评审对顶岗实习地点相对集中,人数超过50人(含50人)以上的省外实习学生,系部可统一安排相关人员到顶岗实习点组织学生的论文答辩与评审。校外答辩与评审学生名单的认定凡符合上述条件学生,需学生本人向系部就业干事提出书面或手机短信申请,经就业干事核实许可后,方可参与校个答辩与评审。申请截止日期为4月30日下午

24、5:00。论文答辩与评审方式的认定由系部就业干事从核实许可的学生名单中,按人数10%的比例抽取学号来确定校外答辩学生,并在5月10前公布。被抽中的同学需准备正式论文三份参与答辩,否则不予正常毕业。没有参与校外答辩的毕业论文,由外派工作小组统一收取正式论文一份,一律以评审的方式评定成绩。3、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毕业论文的成绩将以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记入学生个人档案,对于答辩或评审过程中不合格的论文,要求当场返工,直到合格为止。等级与分值的对应关系:优秀90,90良好75,75合格60,不合格60。其中优秀率在答辩论文中占20%,评审论文中占15%,其它等级不予控制。答辩论文成绩的评定参与答辩的

25、毕业论文,其成绩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导老师评分,占论文总成绩的40%,如果此部分成绩在论文答辩或评审之前指导老师没有评分,答辩或评审小组将在论文格式合格的前提下,按及格线的最低分数代替指导老师的评分;第二部分是答辩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60%。评分标准见表1、表2表1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分标准(占总分的40%)评分项目配分1、选题(合理、具有理论意义或生产实践意义)102、态度(多次与指导老师联系、反复修改论文)53、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充分)104、格式正确(字体、字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55、创新(有独特的理解)10合计40表2 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评分标准(占总

26、分的60%)评 分 项 目配分1、论文(选题合理、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充分)202、格式正确(字体、字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103、答辩情况(论文介绍及对论文内容的熟练程度、仪态、声音、普通话)104、问题回答情况20小 计60答辩成绩评分表见附件2。为了防止学生篡改评分成绩,此表将不在学生手中流传,由答辩或评审工作人员在收取论文时,附在论文的封面之后。评审论文的成绩评定(评分表见附件3)以评审方式评定成绩的毕业论文,其成绩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指导老师评分,占论文总成绩的40%,评分标准与表1相同,如果此部分成绩在论文答辩或评审之前指导老师没有评分,答辩或评审小组将

27、在论文格式合格的前提下,按及格线的最低分数代替指导老师的评分;第二部分是论文评审小组评定的成绩,占论文总成绩的60%,评分标准见表3。表3 毕业论文评审小组评分标准(占总分的60%)评分项目配分1、选题(合理、具有理论意义或生产实践意义)102、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充分)303、格式正确(字体、字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104、创新(有独特的理解)10小 计60论文评审成绩评分表见附件3。为了防止学生篡改评分成绩,此表将不在学生手中流传,由答辩或评审工作人员在收取论文时,附在论文的封面之后。六、论文答辩注意事项1、提交正式论文一式三份,另外自备一份;2、衣着整洁大方;3

28、、讲普通话,且声音宏亮;4、答辩时间为10分钟,其中论文陈述5分钟,回答提问5分钟。5、认真准备,全面回答老师的提问(针对论文提出35个问题)附件1 (打印时请删除附件1三个字)学号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专 业: 班 级: 实习单位: 校内指导老师: 校外指导老师: 年 月 日14 / 14附件2汽车工程系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登记表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论文题目:指导老师审查评分评分项目配分得分1、选题(合理、具有理论意义或生产实践意义)102、态度(多次与指导老师联系、反复修改论文)53、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充

29、分)104、格式正确(字体、字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55、创新(有独特的理解)10指导老师签字:小计40答辩情况记录1、论文介绍情况:2、仪表:3、评审老师的提问及回答情况:提问一:回答:提问二:回答:论文成绩汇总指导老师评分答辩评委A评分答辩评委B评分答辩评委C评分平均分:合计得分指导老师评分答辩评委平均分等级:优秀90 90良好75 75合格60 不合格60(要求返工)答辩小组签字小组长(答辩评委A): 答辩评委B:答辩评委C: 记录员:附件3汽车工程学院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评审情况登记表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论文题目:指导老师审查评分评分项目配分得分1、选题(合理、具有理论意义

30、或生产实践意义)102、态度(多次与指导老师联系、反复修改论文)53、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充分)104、格式正确(字体、字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55、创新(有独特的理解)10指导老师签字:小计40评审小组评分评分项目配分评审委员评分ABC1、选题(合理、具有理论意义或生产实践意义)102、内容(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论点论据分明、充分)303、格式正确(字体、字号、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104、创新(有独特的理解)10小 计60平均分论文成绩汇总合计得分指导老师评分答辩评委平均分等级:优秀90 90良好75 75合格60 不合格60(要求返工)评审小组签字小组长(评审

31、委员A): 评审委员B:评审委员C: 记录员:黑体2号或3号附件4宋体小四段前0.5段后0.5人力资本与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研究黑体5号张三 汽车工程系XXX班 410004黑体5号宋体5号1.5倍行距宋体5号1.5倍行距【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考察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人力资本,即将其具体操作化为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健康要素入手,研究了大学生人力资本在其就业过程中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和质量所发挥的作用。研究中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访谈法以及文献收集资料,并以社会学和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展开研究。【关键词】:人力资本、大学生、职业

32、地位获得正文宋体小四, 1.5倍行距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段前0段后0,1.5倍行距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段前0段后0,1.5倍行距一级标题宋体4号加粗,段前0.5段后0,1.5倍行距1、导论1.1 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以来,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已经结出相当丰硕的成果,而以往以研究社会资本为最的社会学家们也逐渐的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尤其是近几年,关于人力资本的社会学研究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在进行地位获得研究时,一改传统的“先赋性”与“自致性”因素分析,转而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角度着手进行

33、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与理论论证。这也是与改革开放时期就业市场的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时代下,就业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已往所没有的开放性、包容性,这为许多求职者提供了计划经济时代所不能给予的宝贵机会。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发映了就业市场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竞争性。而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素有“天之骄子”之称的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变得十分巨大。再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继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已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迈进过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近些年来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容研究员指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

34、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现象,也与我国教育现状有关。1.2 相关文献的研究1.2.1 美国职业结构及地位获得模型的提出美国社会学大师索罗金于1927年出版了他的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一书,由此开创了社会流动研究之先河。在这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都局限于理论的阐述,而缺乏经验的证明。直到1967年,Blau和Duncan合著的美国职业结构一书的出版,才使得该项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该书中,他们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讨论了美国人民在教育、职业方面的成就与其社会出身,即其父亲的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具有多大意义上的关联性,并由此提出了“地位获得模

35、型”(status attainment model),而该模型也被后来的学者们所认可和接纳,成为地位获得研究的基本模型。在Blau和Duncan的地位获得基本模型中,他们以受访者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代表受访者本人的社会背景,而本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第一个工作则代表着本人的训练和早期的职业经验。前者表示代间流动的基本情况,而后者则是代内流动的指向标。因此,他们追溯个人的社会出身、教育程度、职业生涯起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寻前者对后者影响力的大小,也即探讨世袭性因素对个人成就的影响作用。在结论中,他们分析指出:受访者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对受访者本人子的职业成就具有20的解释力。具体而言

36、,父亲的教育程度对儿子的第一个工作以及目前工作的职业地位并无直接效果;而父亲的职业地位对儿子的职业成就则具有直接影响,即在统计上控制儿子的教育程度和早期工作经验之后,仍有长久持续性的影响。并且,对儿子的职业成就影响最大的,首推教育程度,次为第一个工作。1.2.2 Duncan,Featherman与Duncan的模型四级标题宋体小四,不占独立行,1.5倍行距,空一个全角字符后写正文针对Blau和Duncan的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没有讨论过的部分,Duncan,Featherman与Duncan对代际地位的传递作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在出身背景方面,他们增加了子女人数这一讨论变量;在个人成就方面则加入

37、了收入变量;并且他们还将智能和成就动机这两项社会心理变量纳入中间变量的范畴。1.2.2.1 Swell与Hauser的模型 Swell与Hauser的模型,又被称为威斯康星模型,其与基本模型的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模型增加了一些游离于出身与成就之间的社会心理变量,且以智能为主要的社会心理变量。宋体5号, 1.5倍行距黑体5号, 1.5倍行距参考文献1(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李培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4余红,刘欣:地位取得研究及其发展,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85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5 6刘安蓉、林玲:人力资本教育经济效益理论的比较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杨海波: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吗? 人力资本理论与就业关系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04-88徐倩、谢勇: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49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 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丁小浩: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