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瓦尔图中心校国培计划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6304871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瓦尔图中心校国培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瓦尔图中心校国培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瓦尔图中心校国培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西瓦尔图中心校国培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瓦尔图中心校国培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培计划(2014)”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西瓦尔图中心校培训研修计划西瓦尔图中心校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的具体要求,特制定培训研修计划。一、研修目标本次培训将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网络研修平台,以“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1)通过诊断测评,使参训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能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2)通过任务驱动式自主选学,使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融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能。(3)通过选择性研修,使有条

2、件的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聚焦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通过自主校本研修,使教师能够延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信息化空间。二、参训对象本次我校参训对象共计74人。学校管理员:刘士锋小学语文坊坊主:吴丽珍成员:李秀杰 姜俊华 孙忠仁 吴丽珍 李秀权 周晓燕 孟玉杰 肖艳波 王晓燕 刘学茹 朱福英 秦银华 孙胜录 颜范波 李英军 柳润贵 刘艳梅小学数学坊坊主:王海明成员:唐艳凤 崔立军 张文生 曾凡文 李凤军 高耀坤 宋宝海 李吉勇 吴丽红 吴国涛 柳玉鹏 王永贤 于明春 王永峰 那红小学英语坊坊主:敖玲玲成员:郭春辉 宋玉杰小学

3、音体美坊坊主:付立军 成员:管占彪 鲁华 刘峰 咸国有 臧艳玲 苏德华 王洪全 沃斌斌 吴汉强小学学前教育坊坊主:王丽丽成员:肇天海 李淑梅 杨淑芹 李树申 丛树海 刘凤香 卜凡金 王玉梅 郑武 李秀凤小学综合坊坊主:孟玉萍成员:李树成 田起 鞠占文 米法鑫 刘砚波 刘玉平 郭金栋兴民村小坊坊主:宋洪英成员:刘桂霞 邹金英 关士邦 张海燕 李晶美 刘鹏三、研修安排1.时间安排(具体以页面通知为准)本项目从2015年4月开始至2015年6月结束,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混合培训方式,设置了五个阶段的研修安排。阶段目标安排主要产出模式时间诊断测评能力诊断选择任务学员培训前先进行诊断测评,根据测

4、评结果,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研修任务。2015.4网络研修线上学习完成任务学员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研修任务,在线观看课程,提交研修作业,参加研修活动,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进行拓展学习。学校学科工作坊坊主和区域工作坊坊主做好在线辅导、答疑。学校管理员、旗县管理员做好管理督促和研修支持。作业网络研修(50学时)2015.42015.6校本研修线下实践研磨作品学校学科工作坊坊主指导学员应用网络研修中完成的作业开展线下教学实践,并开展校本研磨帮助学员改进完善,形成研修作品。作品校本研修(20学时)2015.5实践测评物化成果学校根据学员校本研修情况,完成学员实践测评量表并提交至旗县。同时,学校推荐

5、研修成果,每教研组推选一个优秀成果,每校推选出参训学员2%的优秀成果。成果校本研修2015.6成果分享精彩绽放莫旗从各校的优秀成果中,进一步推选特色资源、特色活动、特色工作坊、特色学校。研修网协同莫旗教育局组织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分享交流研修成果。邀请相关专家到场指导、点评。精品社区跟进2015.62.研修内容中小学教师研修任务包为满足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有三组不同类型的任务包:“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初级、中级)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高级)。初级任务面向刚开始尝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师群体,帮助他们达到能力标准的基本要求。使他们能把握一堂课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契合点

6、,恰当地选择并运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效果。中级任务面向已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经验的教师群体,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使他们能从单元的视角,运用单元内容、知识类型、资源选择“三维递进”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给出整体架构。并选择其中的一节课,“画龙点睛”地加以实施。高级任务帮助教师达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性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们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使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微型课件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每个任务包均设置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1个任务,每个任务配置相应的课程、活动、作业。参训

7、教师需先进行诊断测评,根据自己的测评报告结果和本地信息技术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任务包学习。具体内容设计如下:初级研修任务包阶段主题及时间安排任务简介课程(详见课程表)作业/活动预热阶段(4.8-4.9)平台注册诊断测评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4.10.-4.17)熟悉方案,了解平台,提升技术素养学会平台操作,装饰自己的个人空间;明确本次研修任务和考核要求;学习研修课程,参与活动,具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和技能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T25。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我做主第二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设计(4.18-5.1)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课件。学习相关课程,参

8、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应用技术助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的能力。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2、T3、T4、T5、T6。我的教学设计:提交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课件,注明本节课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工具使用情况等。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活动(5.2-5.15)分享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培养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掌握相关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 T7、T8、T9、T10、T11、T12、T13、T14。我的教学实施:应用第二阶段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分享本节课的教学案例,说明如何运用信息技

9、术助力课堂有效教学的。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5.16-5.29)设计一份随堂练习并运用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运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的技能。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 T15、T6。我的教学评价:结合上一阶段课堂教学,设计本堂课的随堂练习并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提交一份分析报告。第五阶段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5.30-6.5)研修社区为我所用。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了解网络研修社区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意义。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 T26、T27。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成果中级研修任务包阶段主题及时间安排任务简介课程(详见课程表)作业/

10、活动预热阶段(4.8-4.9)平台注册诊断测评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4.10.-4.17)熟悉方案,了解平台,提升技术素养。学会平台操作,装饰自己的个人空间;明确本次研修任务和考核要求;学习研修课程,参与活动,具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和技能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T25。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我做主第二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设计(4.18-5.1)运用工具,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课件制作的技能。掌握应用技术助力单元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的能力。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 T2、T3、T4、T5、T6

11、。我的教学设计:运用工具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的教学课件,注明本节课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工具使用情况等。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活动(5.2-5.15)分享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或进行说课。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培养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掌握相关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 T7、T8、T9、T10、T11、T12、T13、T14。我的教学实施:应用第二阶段的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分享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或对本课进行说课,提交说课视频或说课稿,说明本节课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有效教学的。第四阶段应

12、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5.16-5.29设计一份单元测试卷并运用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运用分析软件,进行单元教学分析的技能。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 T15、T6。活动:技术让评价更简单我的教学评价:结合上一阶段课堂教学,设计本单元的单元测试卷并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提交一份分析报告。第五阶段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5.30-6.5)研修社区 为我所用。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了解网络研修社区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意义。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26、T27。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成果高级研修任务包阶段主题及时间安排任务简介课程(详见课程表)作业/活动

13、预热阶段(4.8-4.9)平台注册诊断测评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4.10.-4.17)熟悉方案,了解平台,提升技术素养。学会平台操作,装饰自己的个人空间;明确本次研修任务和考核要求;学习研修课程,参与活动,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意识和技能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T25。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我做主第二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设计(4.18-5.1)制作助学微课。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微课制作的技能。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4、T5、T6、T16、T17、T18。我的教学设计:提交一份供学生自学的助学微课,注明微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工

14、具使用情况等。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活动(5.2-5.15)分享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案例。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培养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环节的意识,掌握相关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9、T20、T21、T22、T23。我的教学实施:提交一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说明设计思路、实施效果、技术应用等方面。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5.16-5.29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网络调查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24、T6。我的教学评价: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设计一份学生学情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

15、分析,提交一份学情调查报告及调查问卷。并点评一篇学友作业。第五阶段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5.30-6.5)研修社区 为我所用。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了解网络研修社区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意义。课程:T26、T27。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成果学前教师研修任务包阶段主题及时间安排任务简介课程作业/活动预热阶段平台注册、诊断测评第一阶段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熟悉方案,了解平台,提升技术素养。熟悉平台操作;明确本次研修任务和考核要求;学习研修课程,参与活动,具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和技能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T25。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我做主第二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设计完成一节

16、课的教学课件。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应用技术助力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的能力。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2、T3、T4、T5、T6、17、T18。我的教学课件:请参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需要,运用PPT、Flash等技术手段制作一个教学课件。第三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教学活动分享应用技术优化教学活动案例。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培养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掌握相关方法。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7、T8、T9、T10、T11、T12、T13、T14、T19、T20、T21、T22、T23。我的教学活动: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学习,并运用所学,设计和实施

17、一个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详细说明在导入、活动实施、总结分享阶段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效教学。第四阶段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制作电子试卷或填写幼儿园活动观察表。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15、T6、T24、T6。我的活动观察:结合所学内容,选择某一领域,填写一份幼儿园活动观察记录表。第五阶段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研修社区 为我所用。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了解网络研修社区对自己专业发展的意义。课程:T26、T27。研修活动:我的研修成果四、学习方式及学时学习方式: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本次培训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混合研修方式,基于教师

18、实际教学情境,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将网络远程学习和现场研修实践相结合,引导教师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在研修中提升。2.引领性研修与自主性研修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设计研修主题、制定研修计划、提供研修资源和研修指导。与此同时,根据学校情况,自主设计研修主题计划,有效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3.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将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学员在完成每个阶段任务包规定学习任务的同时,在研修平台中参与其他非规定学习任务的行为将作为拓展学习积分,以引导学员感受网络研修中无处不在的学习和收获,形成常态研修习惯。学时:网络研修(50学时)、校本研修(2

19、0学时)五、组织管理与服务保障组织结构组长:王照军副组长:那红 李淑梅 王永峰组员:刘士锋 吴丽珍 王海明 敖玲玲 付立军 孟玉萍 王丽丽 宋洪英管理员:刘士锋组班方式以教研组为基础建立学科坊六、考核评价本次研修将基于信息技术测评指南,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等维度,对参与本次研修的学员、学科坊坊主、学校管理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并由学校制定评优奖励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对优秀管理者、优秀学科坊坊主、优秀学员进行表彰与奖励。1.学员考核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任务学习为必做项,占比60%,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全体参训学员每个阶段必须至少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合格。为帮助

20、参训教师借本次项目之机,逐步实现常态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本次考核在任务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拓展学习”这一考核项。拓展学习为选做项,占比40%,以考核教师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产生的学习积分为主,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最高折合40分。具体考核细则如下:考评维度考评说明考评细则任务学习60%任务学习为基本考核内容,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总分60分。课程学习每30分钟计1分。(单位:分)参与活动每参与1个活动,计3分。(单位:分)提交作业提交1篇作业计4分。(单位:分)互评作业互评3篇作业计3分。(单位:分)合格(单位:分)满分阶段一43760分阶段二534315阶

21、段三734317阶段四534315阶段五336拓展学习40%说明:1.拓展学习积分包括:贡献积分、活跃积分和魅力积分,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2.学员每天的积分有上限,最多为40积分/天。3.学员在项目期间的总积分无上限,但最多可转换成绩40分。贡献积分写作业:2个积分/1篇传资源:2个积分/1篇写日志:2个积分/1篇发问答:1个积分/1篇活跃积分看课:1个积分/20分钟评分(作业、资源):1个积分/1次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1个积分/1次关注同伴:0.1个积分/1次参与活动:1个积分/1次魅力积分作业、日志被评论:1个积分/1次作业被推优:20个积分/1次;资源被推优:2个积

22、分/次(被学友评分为10分);1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8分);资源被下载:1个积分/1次2. 学校管理员考核工作职责1.结合本校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学校项目实施方案。2.建立健全本校校本研修制度,包括组织管理、考核与激励办法等。3.分学科组建学校研修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4.保障学校研修条件,提供研修活动经费,合理安排人员、场地、设施、设备及时间。5.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学情通报会,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并对本校各工作坊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6.组织本校参训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现场上课、诊断与观课磨课等校本研修活动,至少组织一次校内项目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现场活动。7.总结本校研修经验,做好项目总

23、结。积极推荐本校校本研修生成性资源、优质课程以及优秀工作坊(教研组、备课组)、研修活动等。考核评价1.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2.学校管理员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占比50%;二是本校学员的平均得分,占比50%。3.学校管理员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满分100分)如下表所示:考评维度考评指标得分细则管理组织力参训率(20分)学员参训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20分;85%-94%:计16分;70%-84%:计12分;50%-69%:计8分,50%以下不记分。合格率(20分)学员合格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20分;80%-94%:计16分;60%-79%:计12分;

24、50%-59%:计8分;50%以下不得分。优秀率(20分)学员90分(含90分)以上达到15%(含15%)以上:计20分;10%-14%:计16分;5%-9%:计12分;5%以下不得分。规划指导力研修简报(40分)包括一期本校研修计划、两期分阶段研修活动及成果简报、一期研修总结,每期简报10分,至少4期,本项满分40分3. 校学科工作坊坊主考核工作职责学校工作坊可分学科建立,学科坊主为学校教研组长或学科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本校相关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研修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向学校管理员汇报。1.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项目研修计划。2.引导本校本学科学员加入工作坊,牵头主持

25、工作坊,并与区域学科工作坊、项目组专家活动坊协作交流。3.参与引领性主题研修活动,并根据本校教学实际,设计、主持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及在岗实践,保证工作坊活跃度及研修质量,引导学以致用。4.做好分阶段成果提炼与推优工作。5.参与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答疑活动,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并对学员问题及时给予解答。6.考核评定本工作坊组员的研修成绩,评选优秀组员并提交名单,撰写研修总结。考核评价1.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2.坊主成绩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占比50%;二是本坊成员的平均得分,占比50%。3.坊主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满分100分)如下表所示:考评维度考评指标得分细则研修组织

26、力参训率(10分)学员参训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10分;85%-94%:计8分;70%-84%:计6分;50%-69%:计4分,50%以下不记分合格率(10分)学员合格率达到95%(含95%)以上:计10分;80%-94%:计8分;60%-79%:计6分;50%-59%:计4分;50%以下不得分指导力研修简报(10分)撰写研修简报,包括一期本坊研修计划、一期研修总结,每期简报5分,本项满分10分作业指导(30分)点评学员的研修作业,每篇3分,最多24分推荐学员的研修作业,每篇2分,最多6分研修活动(30分)发布研修活动,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参与研讨,每次6分,至少5次,满分30分回答问题(10分)每回答学员一个问题计1分,满分10分西瓦尔图中心校2015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