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6236270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 历史作为反映过去事实的工具,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为人类整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奠定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1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 3、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 1940年,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有力

3、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 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否认历史、修改教科书这一现象? (1)启示:珍惜生命,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2)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如何看待:他们这种歪曲历史,否定历史的行经,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世界和平。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2 1931年日本帝国

4、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中考历史复习【基础知识识记】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三省沦于敌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西安事变 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

5、受了中共的主张。经过:为了逼蒋抗日,张、杨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血染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在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

6、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 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

7、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考历史复习【能力情感价值】 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利益,避免内战扩大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始了联合抗日的新局面,成为时局的转折点。

8、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反映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要发扬不畏_、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 “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当今日本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等行径,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竭力歪曲历史、淡化侵略的企图;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死灰复燃,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日本只有深刻反省战争罪行,才能真正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扭转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中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

9、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从中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3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1931.9.18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但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十年内战(19271937)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937

10、.7.7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卢沟桥事变,有称“七七事变” 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1937.12南京_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937.9平型关大捷。意义:这时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8台儿庄战役。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40.8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战役。 1945.7中共七大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

11、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8.15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先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 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使学生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教

12、学重点: 西安事变的原因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难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知道吗?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卢沟桥有一座抗日战争纪念馆,在那里陈列展出着许多的日军侵华的罪证,马么我们今天就以起来学习第六课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讲授新课 (一) “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1.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你从哪里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怀有野心? 日本侵略军是什么时间向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 板书:九一八事变 2、想一想: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能占领东北三省并侵占华北大片土地? 3.看“读一读”内容,体会东北同胞家乡沦亡的悲愤心情。 沦陷后的东北人民已经到了什么地

13、步? “日本继续侵略下去,中华民族到了什么关头?” 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主张? 活动:比较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种不同的主张 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高潮中,蒋介石在干什么? 讨论:“蒋介石的做法错不错?为什么?” 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 板书: 西安事变 讨论: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师小结: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同意联共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 “卢沟桥事变” 1、阅读课文: 从哪里可看出日本帝国主义在加紧侵略我国? 日军为什么要进攻卢沟桥?这发生在什么时

14、间? 板书: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讨论:为什么说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还击的? 2.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我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三、小结: 1.西安事变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解决的? 2.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是我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教案5 三十年代初日本的侵华: 1、 九一八事变:(1)爆发:1931年9月18日 (2)国民政府的政策:不抵抗政策 (3)结果: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 一。二八事变:(1)经过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第十九军奋起抵

15、抗 (2)国民政策的政策:蒋介石谋求对日妥协。 (3)结果:签订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开展抗日斗争。 2、 日本扩大侵华:华北事变(1)日本入关迫近华北- (2)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3、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陕北瓦窑堡会议 4、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一二。九运动 5、 西安事变:(1)背景:日本扩大侵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中共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对张、杨的争取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引起不满(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直接原因) (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

16、蒋介石。(3)解决:和平解决。(4)意义:西安事变的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民族的抗战: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1、日本全面侵华:(1)方针:“国策基准”,三月亡华 (2)标志:七七事变 2、中国人民全面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共七八通电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国民政府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改编军队(八路军、新四军) (2)国民党正面战场:1)指导思想:片面抗战路线 2)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南京会战(南京大屠杀) (3)共产党敌后战场:指导思想

17、: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洛川会议) 根据地:第一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指挥中枢:陕甘宁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1、日本改变侵华方针:(1)原因:战线太长,兵力不足;抗日根据地的威胁 (2)内容: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对共产党:集中兵力打击。 (3)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经济上野蛮掠夺,“以战养战”;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政治上“以华制华”;731部队的罪行 2、中国的抗日形势:(1)国民党:亲日派:1940年汪精卫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亲英美派:1)消极抗日:1940年枣宜会战,长沙会战,派远征军入缅作战,1944年豫湘桂战役 2):皖南事变(1941年

18、) (2)共产党为克服1941-1942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军事上:发动百团大战(1940);开展反扫荡 政治上:三三制原则;精兵简政 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战略反攻阶段(1945.8) 1、 背景:(1)国际: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转折 (2)国内:正面战场大溃败;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1944年);中共七大召开 2、 全面反攻:(1)国际: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 (2)国内:中国抗日军队发起全面反攻。 3、日本投降:(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

19、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2)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检索课标重点、难点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际、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 (1)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2)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3)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4)国民党:内分两派:讨伐派和和和平解决派 (5)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基础上和平解决。 南京大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分南北两路进攻南京。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谷寿夫的指挥下,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占领南京后的6个星期内,日军灭绝人性地任意枪杀、抢劫、奸淫,无恶不作。被日

20、军屠杀的南京和平居民、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等30多万人,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毁。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 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原因 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客观上,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都出现严重困难,苏、美、英都 面临严重困难。主观上,抗日根据地的成长壮大,严重威胁着日军的后方,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惊恐。于是,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便加紧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和“封锁”,使抗日根据地在1941-1942年进入了极其困难时期。 1942年的整风运动 (1)目的:为了实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提高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

21、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普遍的整风运动。(2)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3)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4)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七大 1945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121万党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会上,毛泽东作了、朱德作了的报告、

22、刘少奇作了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政治团结和思想的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百余年间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倡导、促成、建立、坚持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以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保证)(3)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是大而弱的中国打败小而强的日本成功的军事战略。(4)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尤其苏

23、联的支持和英美等盟国的支援。(外部条件)(5)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民心的向背得道多助。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了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探究实践案例 案例1 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1)中国共产党

24、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前嫌,愿意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作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表明了中共进一步成熟起来了。(2)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国民党大多数人面对日本的侵略,是赞同抗日的并在大敌当前时,能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本题属开放性题,重在开放学生的思维。) 案例2想一想,红军为什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提示:(1)因为要一致抗日,当时是国民政府。(2)国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员曾参加过国民革命军 案例3 你了解南京大屠杀后,有什么感想?日本某些人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你认为其用意是什么? 提示: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

25、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中国人民应当永远记住这一血债。其用意是否认他们所犯的罪行,并为他们的军国主义右翼势力上台造舆论。 案例4 毛泽东在中说: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四对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第一,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第二,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第三,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是小国,人力、军力、财力、物力不足,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第四,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是得道多助的。 1.文中第一个特点说明了什么? 提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日本是一个帝国主

26、义强国,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中国不可能很快取胜。 2.后三个特点说明了什么? 提示:后三个特点决定了中国不会亡国,经过长期战争,最后胜利属于中国。日本的侵略战争是反动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虽强,它是小国,人力、财力、物力、兵力都缺少,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个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在国际上是失道寡助,中国的正义战争却是得道多助。 案例5 “新四军为抗日部队,北移乃遵令行动,乃竟遭围击聚歼之惨变,军纪何在?国法 何在?盖违令者即下令者,毁法者即造法者?” 中共中央发言人对皖南事变发表的谈话 1、 上述“惨变”发生在何时何地

27、? 提示:1941年初,茂林地区。 2、 针对这一“惨变”,中共中央是怎样进行回击的? 提示: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坚持抗日战争。同时,公布大量的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案例6你怎样理解周恩来在皖南事变后的题词“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含义? 提示:同室,强调统一战线;相煎:斥责国民党坚持政权之争,是不顾及民族大义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案例7 想一想,为什么抗日民主政权在规定“地主减租减息”的同时,还要农民“交租交息”? 提示: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相对下降为次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实行新土地政策的目的就是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因此,既要减轻农民所受的

28、经济剥削,保证农民的权益,又要兼顾地主的利益。这个政策是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体现了中共制定政策的科学性。 案例8 请仔细看一看地图,思考:根据这一形势图来看,八路军作战的目标是什么?有何意义? 提示:目的是破坏或截断敌人的交通线,并重点消灭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我根据地的日军据点。其意义是抗战时期华北军民对敌人发动的最大规模的进攻,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案例9 历史上台湾先后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维护祖国对台湾的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提示:遭受过荷兰、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侵略。维护台湾主权的斗争:明末清初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9世纪70年代,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和美国对台湾的侵略。中法战争中,台湾军民在刘铭传的领导下,抗击法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后,刘永福、徐骧等领导台湾军民展开了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在日本割占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一直同日本殖民者进行斗争,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祖国。 案例10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 提示:主要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 19 / 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