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化学综述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6223331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分子化学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超分子化学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超分子化学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超分子化学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分子化学综述(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超分子化学期末论文(设计)题目:超分子化学简介和应用 学 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 业: 材 料 化 学 班 级: 材 化 101 班 学 号: 1 0 0 8 1 1 0 0 2 4 学生姓名: 朱 清 元 指导教师: 倪 新 龙 2013年 12月10日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16 / 21目录摘要:1关键字:1Abstract: .1Keywords: 1第一章前言1第

2、二章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基础2第三章超分子化合物的分类23.1杂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23.2 多胺类超分子化合物33.3 卟啉类超分子化合物33.4 树状超分子化合物33.5 液晶类超分子化合物33.6 酞菁类超分子化合物4第四章超分子化合物的特性44.1 超分子的自组装44.2 超分子的自组织54.3 超分子的自复制5第五章超分子化学的应用65.1、在高科技涂料中的应用65.2、在手性药物识别中的应用65.3、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175. 4、超分子化合物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75. 5 超分子化合物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75. 6 超分子催化和模拟酶的分析应用 85. 7 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8 第六

3、章结语 8第七章文献资料9超分子化学简介和应用摘要:超分子化学是化学领域一个崭新的学科分支,本文综述了超分子理论基础分的有关内容、超分子化学的分类和超分子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超分子化学对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字:超分子化学 分类 应用领域Abstract: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s a new field of chemistry discipline branch,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supramolecular theoretical basispoints, ov

4、er the prospect of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ointed out theimportance of a scientific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words: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s第一章前言“超分子”一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

5、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年之后了。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超出分子的化学”,是关于若干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较高复杂性和一定组织性的整体的化学。在这个整体中各组分还保持某些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或扰动而表现出某些整体功能1。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聚集数可以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把多个组分的基本微观单元聚集成“超分子”的凝聚力是一些(相对于共价键)较弱的作用力。如范氏力(含氢键)、亲水或憎水作用等。1967年,Charle

6、s Pedersen偶然发现了冠醚这种新型的大分子化合物,十几年后,一个崭新的化学领域超分子化学终于诞生了。进入90年代后,Surpramolecular Chemistry杂志的创立说明超分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像高分子化学一样,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化学家的普遍认同。在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做了相当多的工作,说明超分子化学正在迅猛发展。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超分子体系中弱相互作用、基元结构的设计和合成、体系的分子识别和组装、体系组装体的结构和功能和超分子材料和器件等。超分子化合物是由主体分子和1 个或多个客体分子之间通过非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而有组织的化学体系。主体通常是富电子的分

7、子,可作为电子给体 ,如碱、阴离子、亲核体等。而客体是缺电子的分子,可作为电子受体(A),如酸、阳离子、亲电体等。超分子化学和配位化学同属于授受体化学,超分子体系中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是经典的配位键,而是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大约为共价键的5%10%。因此可认为,超分子化学是配位化学概念的扩展。第二章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基础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聚集数可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超分子形成不必输入高能量,不必破坏原来分子结构和价健,主客体间无强化学键,这就要求主客体之间应有高度的匹配

8、性和适应性,不仅要求分子在空间几何构型和电荷,甚至亲疏水性的互相适应,还要求在对称性和能量上匹配。这种高度的选择性导致了超分子形成的高度识别能力。如果客体分子有所缺陷,就无法与主体形成超分子体系。由此可见,从简单分子的识别组装到复杂的生命超分子体系,尽管超分子体系千差万别,功能各异,但形成基础是相同的,这就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和空间的互补。这些作用力的实质是永久多极矩、瞬间多极矩、诱导多极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应的能量项可分别称为库仑能、色散能和诱导能。这些弱相互作用还包括疏水亲脂作用力、氢键力、3作用的协同性、方向性和选择性决定着分子与位点的识别。经过精心设计的人工超分子体系也可具备分子识

9、别、能量转换、选择催化和物质传输等功能,其中分子识别功能是其他超分子功能的基础。第三章超分子化合物的分类3.1杂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 杂多酸是一类金属一氧簇合物,一般呈笼型结构,是一类优良的受体分子,它可以与无机分子、离子等底物结合形成超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电、磁、非线性光学材料极具开发价值7,有关新型Keg-gin和Dawson型结构的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功能开发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杜丹等8合成了Dawson型磷钼杂多酸对苯二酚超分子膜和吡啶Daw -son型磷钼多酸超分子膜修饰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350.50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毕丽华

10、等8合成了多酸超分子化合物,首次发现了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有机溶剂中可表现出近晶相液晶行为。3.2 多胺类超分子化合物由于二氧四胺体系可有效地稳定如Cu()和Ni()等过渡金属离子的高价氧化态,若二氧四胺与荧光基团相连,则光敏物质荧光的猝灭或增强就与相连的二氧四胺配合物与光敏物质间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密切相关,即通过金属离子可以调节荧光的猝灭或开启,起到光开关的作用。大环冠醚由于其自组装性能和分子识别能力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近来,冠醚又成为在超分子体系中用于建构主体分子的一种重要的建造单元。李晖等9利用了冠醚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和蒽醌分子的光敏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氮杂冠醚取代蒽醌分子,并以

11、该分子作为主体分子,以稀土离子作为客体构成超分子体系,并研究了超分子体系内的能量转移过程。3.3 卟啉类超分子化合物卟啉和其金属配合物、类似物的超分子功能已应用于生物相关物质分析,展示了更加诱人的前景,并将推动超分子络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深入开展。3.4 树状超分子化合物树状大分子(dendrimer)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类新的合成高分子。薄志山等18首次合成以阴离子卟啉作为树状分子的核,树状阳离子为外层,基于卟啉阴离子与树状阳离子之间静电作用力来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镧系金属离子(Ln3+)如Tb3+和Eu3+的发光具有长寿命(微秒级)、窄波长、对环境超灵敏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

12、发光材料,但镧系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弱的发光。3.5 液晶类超分子化合物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小分子液晶和高分子材料的双重特性,晏华在超分子液晶11中详细讨论了超分子和液晶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超分子液晶分子工程和超分子液晶热力学。李敏等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以对硝基偶氮苯为介晶基团的丙烯酸类液晶聚合物,液晶基元上作为电子受体的硝基和作为电子给体的烷氧基可与苯环、N-N之间形成一个离域的电子体系。初步的研究表明:电晕极化制备的该类聚合物的取向膜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3.6 酞菁类超分子化合物田宏健等13合成了带负电荷取代基的中位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和锌络合物和带正电荷取代基2,9,16

13、,23 四(4-N,N,N三甲基)苯氧基酞菁季铵碘盐和锌络合物,并用Job氏光度滴定的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组成,为面对面的杂二聚体或三明治式的杂三聚体超分子排列。发现在超分子体系中卟啉与酞菁能互相猝灭各自的荧光,用纳秒级的激光闪光光解技术观察到卟啉的正离子在600650 和酞菁负离子自由基在550600 的瞬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超分子体系中存在分子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第四章超分子化合物的特性4.1 超分子的自组装自组装通常涉和一个主体和一个或多个客体,沿用生物学中的术语,前者即受体,后者为基质。当自组装成超级分子时,较大的受体的结合位通常是会聚的,被结合的较小基质的结合位则是发散的,两者在电子

14、性能和几何空间上互补。在生物过程中,基质和蛋白质受体的结合,酶反应中的锁钥关系,蛋白质-蛋白质络合物的组装,免疫抗体抗原的结合,分子间遗传密码的读码翻译和转录,神经递素诱发信号,组织的识别等,都涉和这种自组装作用。超分子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现实的自组装作用,还要人工合成具有这种作用的组装体。在形成组装体时,最基本的功能是分子的识别、转化和移位。(1)分子识别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是主体(或受体)对客体(或底物)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它是不同分子间的一种特殊的、专一的相互作用,既满足相互结合的分子间的空间要求,也满足分子间各种次级键力的匹配,体现出锁

15、和钥匙原理6在超分子中,一种接受体分子的特殊部位具有某些基团,正适合与另一种底物分子的基团相结合。当接受体分子和底物分子相遇时,相互选择对方,一起形成次级键;或者接受体分子按底物分子的大小尺寸,通过次级键构筑起适合底物分子居留的孔穴的结构7。所以分子识别的本质就是使接受体和底物分子间有着形成次级键的最佳条件,互相选择对方结合在一起,使体系趋于稳定。(2)分子催化自组装的超分子配合物具有反应性和催化作用。催化可由反应的阳离子受体分子实现,如图3是大环聚醚受体在氨基上结合了一个二肽的对硝基苯酚酯基质。由于空间的匹配,反应时使硝基苯酚基与二肽切断分离。反应过程对作用择性和手性识别能力强。这种酯断裂过

16、程常见于酶反应中。在生物医学上可用作药物的抗体催化,专一选择识别反应物、过渡态和反应,实现反应的低活化能、高选择性,实现一些普通催化化学 难以实现的反应。目前抗体催化已用于酰基转移、-消去、C-C键形成和断裂、水解、过氧化和氧化还原等反应中8。(3)分子传递组装后的超级分子常能促进光子、电子或离子的传递,这对分子器件的意义重大。现已人工模拟的电子泵中的分子导线多为一种电子系统。图4是一个磷脂囊泡9,泡外是授体二硫羰酸钠,是一个还原剂,泡内是受体铁氰酸钾 K3Fe(CN) 3是一个氧化剂,它的两端是两性离子,中间是一个很长的共轭双键长链,是一个电子系统。实验表明,在150,000 个磷脂分子中掺

17、以150个导线分子后,电子传递的能力提高了8 倍。自组装技术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在合成材料或制备功能体系时,科技工作者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原料;b自组装材料的多样性,通过自组装可以形成单分子层、膜、囊泡、胶束、微管以和更为复杂的有机/无机、生物/非生物的复合物等其多样性超过其他方法所制备的材料;c多种多样、性能独特的自组装材料将被广泛应用在光电子、生物制药、化工等领域,并对其中某些领域产生未可预知的促进作用;d自组装技术代表着一类新型的加工制造技术,对电子学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组装技术应用最广的是制备超薄膜,这最早是由Decher等10提出的用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在液/固界面

18、通过静电作用交替沉积形成多层膜技术。它只需将离子化的基片交替浸入带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取出洗净,循环以上过程就可以得到多层膜体系11。此技术构筑的多层膜尽管有序度不如LB膜高,但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成膜物质丰富,成膜不受基底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薄膜的组成和厚度可控等诸多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的采用。 4.2 超分子的自组织 自组织通常指许多相同的分子,由于分子间力的协同作用而自动组织起来,形成有一定结构但数目可以多少不等的多分子聚集体。单分子层、膜、囊泡、胶束、液晶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在人工合成时,常采用形成LB 膜的方法,自

19、组织成单分子层或多层膜。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将上节的组装体与这种分子聚集体结合起来,形成操纵光子、电子或离子的功能是构造分子器件的有效途径。4.3 超分子的自复制超分子的自复制作用就相当于DNA 的自复制。对于后者,首先是DNA 双螺旋的两辫拆开,两根母辫即形成模板,它们的复制原理12是一样的。第五章超分子化学的应用5.1、在高科技涂料中的应用2非共价作用力相对于共价键是弱的,这使其具有动态力学特征,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内容,这种结构的动态可逆特点,使其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具有独特的响应性,呈现动态功能材料的特点。目前报道的主要是以配位键和氢键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在涂料中应用的可能。 配位键超分子组装体

20、系是接到聚合物键上的三联吡啶配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三联吡啶是已知的能与多种金属(Fe ,Zn ,Cu ,Ni ,Co ,Cd 等) 生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体,用作制备含三联吡啶的聚合物的起始化合物1 和2 ,近期文献报道此起始物已可大规模合成,以和进一步制备含三联吡啶的聚合物。此三元共聚物的特点是它可以作为常规聚合物进行加工与应用,同时还保有超分子非共价作用的潜在转换器 。U.S.Schubert 称非共价反应与常规的热或UV 交联相结合,可以导致一类新的薄膜,它具有可控黏度和循环的可能性,或者是通向多层系统的新途径。此例中的非共价键(如配位键或离子反应等) ,已经可以在低温下于水

21、、溶液、或100 %纯度体系(包括粉末) 中形成。构成一种部分交联的材料,具有可调控黏度特性,直接由非共价交联单元的数目、配置与性质来调控。这种联结仍可转换与全循环,提供了具有优异可加工性的。利用氢键非共价相互作用将相对比较简单的分子亚单元组装成二维或三维长程有序的超分子聚集体是设计新颖功能材料的一条新途径。由于弱相互作用具有动态可逆的特点,有望对外部环境刺激具有独特的响应性,呈现动态功能材料的特点。22氨基嘧啶酮较容易获得,它可由烷基酰基乙酸乙酯与胍合成,再与烷基二异氰酸酯反应可生成2 -脲基- 4 - 嘧啶酮,其分子间由四重氢键形成线性超分子聚合物这种线性超分子聚合物的溶液粘性具有很大的温

22、度依赖性,当温度升高时,使连接在两个不同链上的脲基嘧啶酮之间的氢键强度先是变弱直至最后断开,因此在较高温度时材料表出现单体的性质,粘性降低,容易流动与使用。 5.2、在手性药物识别中的应用5众所周知,药物的手性不同,进入体内后所产生的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可能产生发生很大偏差,甚至会出现相反特征。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性药物分离方法非常重要。传统的手性拆分方法有:手工挑选法,播种法,动力学方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因为分离效果较差,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成本高而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自确立超分子概念,创建和发展了主/客化学理论,发现并合成了冠醚分子,超分子以其特殊的结构和高选择

23、性,迅速应用到手性化合物的识别与分离,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超分子的这种应用主要体现在与各种色谱连用上,通过对应体和超分子作用后的色谱行为差异,来进行分离。例如,毛细管电泳色谱(CE)的应用。李晓海等用CE的方法测定了一叶萩碱的生物样品对映体含量,得出了L型优先吸收,并优先在肝脏代谢,D型优先排泄的结论,显示出比HPLC法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的优点。反式曲马朵相代谢产物(+)-去甲基曲马多为活性代谢物,(-)型无活性。研究者用磺丁基-CD为添加剂,测定了大鼠生物样品中对应体含量。 5.3、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1在油田化学中主要利用的是超分子的疏水作用、配位作用、氢键作用和静电作用。疏水缔合水

24、溶性聚合物通过疏水缔合作用形成暂时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由本体粘度和结构粘度两部分组成,当聚合物浓度高于某一临界缔合浓度后,大分子链通过疏水缔合作用以和静电、氢链或范德华力作用聚焦,形成以分子间缔合为主的超分子结构动态物理交联网络,流体力学体积增大,溶液结构粘度增加使其表观粘度大幅度升高。这种结构的形成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矿化度和剪切速率等。因优良的增粘、抗温、抗盐和剪切稀释性能而用于聚合物驱油剂的研究。除用做驱油剂之外,还可用于流体输送的减阻剂、钻井液与完井液添加剂、阻垢分散剂、油田堵水剂等。徐赋海等对超分子驱油剂WMM - 100 的性能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由

25、于超分子WMM - 100中阳离子酞菁铜的分子环上有不定域的大共轭体系,环上未曾和氢结合的氮原子可以接受两个质子,形成正二价离子;已和氢结合的氮原子可以给出两个质子,与正价的金属铜离子形成配合物。这种分子结构的驱油剂与带负电的岩石表面有较强的超分子化学作用;而且分子之间可以通过共享一个或多个苯环聚集起来吸附在岩石表面形成超共轭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驱油剂在多孔介质中有较大的附加流动阻力。 5. 4、超分子化合物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16分子器件是一种由分子元件组装的体系(即超分子结构),它被设计成为在电子、离子或光子作用下能完成特定功能的体系。8-羟基喹啉、邻菲咯啉的许多金属配合物都具有荧光,

26、且配合物稳定。把8-羟基喹啉或邻菲咯啉引入大环,由于两者都具有独立的配位功能,可以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并进一步发展为光化学器件。5. 5 超分子化合物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对这种体系的表面光电压谱(SPS)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光电压随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强,在紫外区增强较为明显,随着膜层数的增加,表面光电压有趋于饱和的趋势.5. 6 超分子催化和模拟酶的分析应用超分子的反应性和催化性,与酶对底物的识别和催化底物参加反应极相似. 代写工作总结 以模仿天然酶对底物的分子识别和高效催化活性为目的的模拟酶(或称人工酶) 研究近十多年来是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重要课题.5. 7 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在研究硼酸衍

27、生化卟啉的分子组装行为,并用于测定糖分子构型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第六章结语 目前,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的研究将更加紧密地与各化学分支相结合. 可以预见,作为超分子化学起源的主客体化学将与有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和生物化学互相促进,为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共同做出巨大贡献;物理化学则要改变当前超分子化学的定性科学现状,从微观和宏观上把选择性分子间力、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等过程用适当的变量进行定量描述,从而提高人们对超分子化学的认识和预测、控制能力,最终要寻求解释超分子体系内在运动规律和预言此类体系整体功能的理论工具。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了超分

28、子科学由于超分子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近十多年来在国际上非常活跃,我国也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超分子科学涉和的领域极其广泛,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化学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而且还涉和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超分子化学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它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超分子化学中的分子识别通过分子组装等方法构筑的有序超分子体系已展示了电子转移、能量传递、物质传输、化学转换以和光、电、磁和机械运动等多种新颖特征。超分子功能材料和智能器件、分子器件与机器、DNA芯片、导向和程控药物释放与催化抗体、高选择催化剂等等,将逐一

29、成为现实。科学界有人预言,分子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的实现也将指日可待在信息科学方面,超分子材料正向传统材料挑战,一旦突破,将带动信息和相关领域的产业技术革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确信,超分子科学已成为21世纪新思想、新概念和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第七章文献资料1 胡忠前,马喜平. 超分子化学和其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6.7(9):15-192 苏慈生. 超分子化学引领高科技涂料应用. 涂料工业,2004 ,34(9):36-393 李文林,李梅兰.超分子化学的现状和进展. 广东化工,2009,9(36):80-814 夏琳,邱桂学.化学科学的研究新领域-超分子化学.

30、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7,5(1):33-345 王伽伯,肖小河,赵燕玲等.超分子化学和其在手性药物识别中的应用.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96 张中强,涂华民,葛旭升.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和进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4):4566吴世康.超分子光化学前景J.感光化学与光化学,1994,12(4),332-341.7孙得志,朱兰英,宋兴民.超分子化学、选择性分子间力和若干化学研究领域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2),27-33.8李文林,李梅兰.超分子化学的现状和进展J.广东化工.2009,36(9),80-81.9Tsuchiya H.

31、M. Keller K. H. Bioengineering is a new era beginningJ. CEP, 1965, 61(7), 112-119.10Sherrington D C, Taskinen KA. Self2assembly in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systems via multiple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J. Chem Soc Rev, 2001, 30, 83-93.11李文林,李梅兰.超分子化学的现状和进展J.广东化工.2009,36(9),80-81.12杜丹,王升富,黄春保吡啶2D

32、awson 型磷钼杂多酸超分子薄膜修饰电极分析J测试学报,2001,20(4):29-3213毕丽华, 黄如丹, 王恩波等. 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液晶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20 (9):1352-135314苏循成,周志芬,林华宽,等功能取代二氧四胺大环超分子配合物的溶液热力学性质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3 (4):57-6115薄志山,张希,杨梅林基于静电吸引的自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2), 326-32816晏华超分子液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3017李敏,周恩乐,徐纪平含对硝基偶氮苯侧基的丙烯酸酯类

33、液晶聚合物的超分子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4):635-63818田宏健,周庆复,沈淑引酞菁卟啉超分子的形成和光致电子转移过程J物理化学学报,1996,12 (1):44-48致谢首先,非常感谢倪新龙老师给我们生动地讲了超分子化学,在做论文的这段时间里,他渊博的知识让我钦佩,他在学术上的专注精神以和他个人在各个方面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同样深深的影响着我。在这段时间,他向我传授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培育了我从事化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谦逊的工作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将会是我终生学习的精神榜样。 还要感谢化学系的所有老师,他们不仅是我学习上的良师同时也是我人生的导师,他们向我传授了大量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是他们的真知灼见给予了我很大的启迪。再次我还要感谢贵州大学的一切,感谢母校贵州大学,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这里每一个给我帮助和带给我感动的同学朋友,让我最美好的四年青春岁月在这美丽的校园里过得丰富多彩。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再次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谨将此文献给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材化101班 朱清元2013年12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