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三疑三探教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6215361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三疑三探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三疑三探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三疑三探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三疑三探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三疑三探教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7.可贵的沉默【教材分析】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的爱。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述,从而再现场景,是本课一个突出的特点。【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15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

2、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首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审题质疑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幅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第一幅图,大家发言积极,很踊跃,很开心,第二幅图,大家鸦雀不生,像烦了错误一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地17课。(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针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预设:说一说这篇课文

3、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把字词认会,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认读生词迅速 蕴藏 霎时 寂然无声 恰恰 犯错 稚拙 烦恼 祝贺 神气十足 重复 左顾右盼 安静 陈静 缓和 外婆 建议 惊喜 表达 享受(3)识记生字扩词迅(迅捷)(迅雷)蕴(蕴含)寂(寂静)(寂寞)恰(恰好)(恰逢)犯(犯错)(冒犯)(犯罪)稚(稚嫩)(幼稚)拙(笨拙)(弄巧成拙)烦(心烦)(烦闷)(麻烦)三、疏通文意,自主解疑1.通过阅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2.自己在文中找出答案,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

4、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故事。4.在整节课上同学们的额情绪怎样?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同学们的情绪为什么这样?5.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体会抓人物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抓祝重点的词语理解孩子们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们所以感觉到开心快乐。情绪高涨。重点词语(1)“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有事一片肯定的回答”这两个词语:看出孩子们因为爸爸妈妈能够记住自己的生日都非常的高兴。(2)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

5、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师:是呀,作者抓住了同学们的神态:骄傲、神气十足、快乐,以及同学们的动作举、左顾右盼、站、交谈感受到孩子们此时的情绪非常的高涨,非常的快乐和骄傲!接下来同学们的情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温故导入,明确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老师问道家长是否给他们过生日的时候孩子们非常的开心,课堂上发言非常热闹。那么后来孩子们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用

6、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并把自己的体会及时批注在书上。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注意留足时间,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二、解疑合探(一)同桌俩互相交流:通过自读探究,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在交流的同时作出评价和指正。(二)班级汇报,教师点拨。(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2)课件出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_。教师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

7、流体会当时孩子们的心情。(3)“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4)“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

8、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5)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6)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7)“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

9、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三、质疑再探1.学习了本课后,课前提出的问题都弄明白了吗?2.你还有哪些疑问呢?预设:我们还可一怎么做呢?四、运用拓展1. 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同桌。(1)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命题的全面性、开放性和灵活性(2) 教师梳理有价值的自测题,在班级交流。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蜂鸟和鹰为我们上演的这一场精彩的空中大战,希望我们到自然界探索更多的澳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8.她是我的朋友【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发生在孤儿院的一个故事。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小伙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

10、血,挽救了伙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准确认读8个生字和本课的生词,能够用本课的把个生字进行扩词练习。2.通过阅读能够用简练的语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抓住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3.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教学重点】能够抓住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能够抓住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首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题质疑1.同学们,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呀?你曾经为朋友或者朋

11、友为你做过什么感动的事情吗?(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际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片发生在朋友之间的感人的故事。2.板书“她是我的朋友”。孩子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问题(1) 谁是我的朋友?(2)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 (3)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2.认读字词(1)词语输血 迫在眉睫 是否恒心 擦拭 捂住 拳头竭力医院 医生 护士 消息 确认 血型 草垫 酒精掩盖 制止 轻柔 周围炸死1、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2、 指名认读词语,正音。3、

12、指名领读词语。4、 同桌两人检察认读情况。5、 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词语的意思: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文,联系上文当时情况的描写,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竭力:尽力的。轻柔:轻而柔和。(2)生字:输 睫 否 恒 拭 捂 拳 竭输(输入)(输赢)(运输)否(否定)(否认)(是否)恒(永恒)(恒久)(恒定)拭(擦拭)(拭去)(拭泪)捂(捂住)(捂热)(捂手)拳(拳击)(拳头)(拳王)竭(竭力)(竭尽)(声嘶力竭)3.再次读文,归纳主要内容: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认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依然献出了自己的献血的故事。三、熟读课文,初步感悟A、熟

13、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B、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18课,你还记得这节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小男孩阮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回忆一下还有哪些没有解决?预设:(1)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用“”画出阮恒的动作、神情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阮恒但是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2)既然阮恒认为自己可能会死去,所以哭泣,那经过医生的劝慰之后他停止了哭泣,让我们想一想医生可能和他说了些什么呢?1.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

14、边想,在课文中用不同符号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二、解疑合探(一)同桌交流读书收获。(二)解决问题一1、 师:这举了放,放了举的动作让你感受到什么?(阮恒当时很犹豫,害怕,但是又想救这个女孩子。)2、 师:你能把这个犹豫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朗读,慢快慢)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1) 很快:看出小男孩急着要救那个小女孩。(2) 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体会到阮恒当时心里非常地紧张和害怕。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口头补充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1)啜泣:抽噎,表示抽抽搭搭地哭,声音不大。看出

15、阮恒内心害怕非常的痛苦,但是他捂住脸,摇头,看出他不想让别人看出他的痛苦和害怕。(2)呜咽:低声哭泣。看出阮恒越来越害怕,有钱先的啜泣变成了呜咽,哭的厉害了。但是他仍坚强的挺着。看出他非常的勇敢,非常地了不起。师:只不过是一次献血,阮恒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阅读课文理解12自然段:因为阮恒以为自己献血之后就会死去,所以他害怕。师:既然他这样认为为什么还要坚持给小女孩鲜血呢?生:因为小女孩是他的好朋友。师:从中给你体会到了什么?(阮恒以为自己会死去,在明知娇小女孩会死去的情况下,他还是忍着痛苦为小女孩输血,看出了友情在他的心里是非常珍贵的,为了友情他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这让我们

16、非常的敬佩他。)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三)解决问题二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劝慰阮恒说:1.学生自主想象。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3.学生练习写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9.七颗钻石【教材分析】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本课的8额生字以及生字多带的词语。初步掌握15个会写生

17、字的字形,理解“干涸、焦渴、喜出望外”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能够抓住文中水罐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小女孩的爱心是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感知童话的丰富想象力。3、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首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钻石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呢?预设: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认读生字,观察书写:2、巩固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口渴 罐子 劳累 唾沫忍心 舔食(2)辨字组词:渴()喝

18、()揭()竭()匆()勿()忽()葱()哀()衷()衰()凑()揍()捧()棒()奏()(3)加偏旁写字,再组词:甬涌、桶、勇、通末沫、抹垂锤、睡、唾(4)用下列词语说句子。匆匆忙忙:喜出望外: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有了怎样的收获呢?学生结合本课自己生学到的知识,总结回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温故导入,梳理问题: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预设问题:1、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怎么变的?2、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9、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怎么变的?在课文中用不同符号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二、 解疑合探解决问题一:水罐发生了那些变化呢?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的倒在了沙地上睡着了。”夜晚很黑,小女孩却为母亲出来寻找水,都累得倒下去在沙地上睡着了,看出小女孩非常的爱自己的母亲,非常的孝顺。正因为这样,水罐呗小女孩的孝心所打动所以发生了变化。师: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文,知道了,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小

20、女孩的神态理解: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这个词语体会出小姑娘的高兴。“真想喝个够”可以看出小姑娘也非常渴,需要喝水。而她没喝,更加说明她非常爱自己的妈妈。正是因为这深刻的爱,所以水罐里的水没有洒。教师应到学生练习上文,体会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妈妈,还爱小动物。小狗也非常的渴,在喝了水之后变得有力气了,小姑娘救了它的命。看出当时水是非常珍贵的,这么点水,小姑娘都没舍得喝却给了小狗,更表明了小姑娘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解决问题二:水罐变化的原因练习上下文,体会原因: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原因:小姑

21、娘把珍贵的水给了一个陌生的路人,把生的希望留给的别人。是啊!小姑娘的爱真是太伟大了!她不仅对母亲有一份孝心,而且对小动物有一颗关爱之心,对过路人有一颗热心,也正是这爱心的积淀,才会使水罐里最终跳出七颗晶莹剔透的钻石,涌出了拯救万事万物的巨大而清澈的水流。这爱心不仅像钻石一样纯洁美丽,闪闪发光,而且成为了天空中永恒不落的七颗星。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生交流:爱心是永恒不落的,像北斗七星一样普照人间,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三、质疑再探1.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疑问?预设:如果这几个环节中又一次小姑娘不这样做,水罐还会发生最终的变化吗?2.引导学生质疑,并恰

22、当处理生成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同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命题的全面性、开放性和灵活性。3.教师梳理有价值的自测题,在班级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0.妈妈的账单【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教学目

23、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能够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3.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首次备课二次备课一、设疑自探1. 账单 区别:账帐胀2.平时在生活中看到过账单吧,谁知道账单有什么用途?3.梳理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妈妈的账单,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问题(1)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份账单?(2)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3)从这两份账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文中那些词

24、语能够体现出彼得心理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到什么?3.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 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2)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书中留下思考的痕迹。表注好问题,做好批注。(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二、解疑合探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后交流汇报答案。(1)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份账单?(2份)(2)这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一份有价钱,一份没有价钱)(3)从这两份账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爱是无私的,不因该用价钱来衡量。)(4)文中那些词语能够体现出彼得心理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如愿以偿惭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彼得由最开始的高兴变得惭愧,他感受到了和妈妈进行比较自己做的还太少太少。妈妈却从来没有想自己索求汇报,认为自己做错了。)三、质疑再探预设问题1.妈妈为什么不直接跟彼得讲道理,而是把60芬尼和都是0芬尼的账单放在餐桌旁?2.引导学生质疑,并恰当处理生成的问题。四、运用拓展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同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命题的全面性、开放性和灵活性。3.教师梳理有价值的自测题,在班级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