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视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6133215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7.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宇视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宇视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宇视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资源描述:

《宇视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宇视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1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XX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61.1项目背景61.2项目需求71.3设计依据81.4建设原则13第二章总体架构设计152.1系统设计思路152.1.1一套立体化防控系统152.1.2一套统一建设标准162.1.3两类管控对象162.1.4三条业务线索172.1.5三级业务应用172.1.6基础视频库建设182.2系统设计规划概述182.3防线式前端部署模式202.4系统逻辑架构设计232.5系统总体拓扑设计242.5.1XX视频监控平台设计242.5.2分控中心设计252.5.3与成都市视频监控平台互联设计252.5.4政府各级部门接入设计25第三章平安城市整体方

2、案设计263.1高清治安监控系统设计263.1.1前端监控选点设计263.1.2治安监控系统建设293.1.3设备前端功能373.1.4报警接入系统设计393.1.5系统工程设计413.2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设计473.2.1视频专网共享平台组成及部署483.2.2云存储系统设计503.3基于大数据公安实战业务设计793.3.1视频专网共享平台结构图793.3.2大数据系统设计813.4系统功能883.4.1基础视频业务883.4.2增强业务943.4.3车辆管控993.4.4移动/无线监控1033.4.6图侦业务1093.4.7指挥调度业务1163.4.8海量信息检索1323.5基于大数

3、据系统公安实战业务功能设计1323.5.1套牌分析1323.5.2区间测速1343.5.3车辆轨迹分析1353.5.4结合GIS地图的设备显示1363.5.5流量显示及报表1383.5.6车辆布控1393.5.7布控车辆关联案件分析1403.5.8跟车关联性分析1413.5.9嫌疑车辆报警1423.5.10交通流量检测1433.5.11车道占有率统计1443.5.12轨迹跟踪1443.5.13海量日志分析1443.6系统运维管理145概述1.1项目背景平安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对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

4、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有着重大作用。作为平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四川省政府的要求,XX政府决定自2016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平安城市系统建设。XX平安城市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XX县“天网”工程),以服务“一看三打造”主战略、打造平安祥云、增强社会管理能力为目标,按照“政府领导、公安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的原则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思路,全力推进“天网”工程扩容建设,切实发挥科技在预防、发现、制止、打击刑事犯罪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暨同步小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天网工程建设项目,是提升

5、XX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落实XX平安建设的重要项目,该项目实现以下目标:构建XX公共安全管控模型。对城市范围内需要防范和监控的目标实施有效的监控,及时预防、精确发现、高清还原、快速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构建XX应急处置应用模型。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指挥、调度、协同的实战需要。构建XX城市管理综合应用模型。为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系统整合和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共享提供支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增强行政效能,提高服务质量。1.2项目需求XX原有城市监控建于2007年,为模拟系统,已落后老化,不能适应当前公安工作需求。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视频监控体

6、系建设与应用的有关要求,结合XX实际,同时按照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及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GB /T28181补充文件(201403)内容有关要求进行本次项目建设,此次建设为新建,具体需求如下:1、建设XX视频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立足于建设的视频专网将专网内的所有视频资源、告警资源、信息资源、图片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同时可以扩展后期汇接社会资源图像。2、建设高空瞭望摄像机、带数据采集的星光级球机、具备卡口功能的球机,以及配套的平台和存储设备。在XX城市公共区域建成不少于800个1080P高清摄像头。3、视频共享平台需要与上级市公

7、安视频共享平台联网,遵循GB/T28181进行国标级联资源推送。4、以XX公安及下属各业务部门为单位各自统一规划建设视频图像专网。5、在XX城区建一定数量可视对讲报警柱,做到指挥中心实时联系报警人,定位跟踪警情地点。6、建设电子围栏点位,在治安抓拍卡口的同点位选部分适宜点位同步布点。7、建设基于大数据架构(Hadoop架构)公安实战平台,实现视频指挥、视频布控、信息研判、车辆管理,平台通过与110接处警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系统等公安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建设图像基础视频库与公安案件信息库,进行信息共享为情报、刑侦破案、治安管理进行业务服务。8、建立运维管理机制,实现对全系统内摄像机、

8、交换机等支持网管协议的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同时对前端摄像机的视频质量及存储录像情况进行管理。9、建设一套适合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的云存储系统,在XX公安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接入视频全天24小时存储、视频存储30天、卡口抓拍过车图片存储180天,违章抓拍图片存储时间为1年,存储采用云存储方式。1. 在公安局指挥中心建设一套液晶大屏幕拼接系统,服务于城市应急指挥业务。1.3设计依据按照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201211号)、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137号)、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公科信201030

9、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设计方案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相关标准如下: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T 28181-2011)及补充文件;2.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_T669.1-2008);3.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安全技术标准(C.A_T669.2-2008);4.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前端信息采集技术要求(GA_T669.3-2008);5.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A T669.4-2008);6.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A T669.5-2008);7. 城市

10、监控报警联网系统视音频显示、存储、播放技术要求(GA T669.6-2008);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平台技术要求(GA_T669.7-2008);9.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传输网络技术要求(GA_T669.8-2008);10.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卡口信息识别、比对、监测系统技术要求(GA_T669.9-2008);11.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无线视音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_T669.10-2008);1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13.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 公安部科技局;14. 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没计要素 公安部科技局;15

11、.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公安部科技局;16.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T25724);17. 通过新国标符合性检测的视频图像管理平台产品目录 公安部;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19.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21. 安全防范系统(DB33/T334-2001);22.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23.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24.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9

12、8-2001);25.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GB4793-2001);26.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28.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50198-94);29. 国家标准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0. 信息产业部和广电总局有关中国电视制式要求;31.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32. 国家标准GB50198-96,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3. 国家标准GBJZ32-90-92,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4. 国家标

13、准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3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37.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3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39.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40. 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4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42. 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43. 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O/IEC11801);4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

14、术规范(GBJ115-87);45.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O/IEC14496);46.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47. 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ECS37-91);48. 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49.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50.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51.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52.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GA299);53.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 175);54. 道路交通安全违

15、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55.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T833-2009;56.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5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58.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504-1990);59.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505-1990);60. 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798-89);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4年5月1日施行);6

16、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指导文件如下:1. 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2012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3.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智能框架;4.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框架(公安部);5.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九五”规划(公安部);6.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条文说明(2005修订版);7.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 公安部科技局;8. 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要素 公安部科技局;9.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3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 公安部科技局;国家关于智能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规划文件:10.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住房和城乡

17、建设部城建司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意见的通知(2008年9月5日);11. 全面推进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意见;12. 关于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意见;13. 2009年交警系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指导意见;14. 2009年交警系统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15. 工信通2007189号关于稳步开展公安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服务工作的通知;16. 公信通传发2008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信息通信网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17. 公信通传发2008296号关于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18. 工信通传发201030号

18、公安厅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意见;1.4建设原则1. 明确定位、清晰目标项目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包括所服务的业务定位,系统的技术框架定位,业务资源管理方式定位等等,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确定清晰的建设目标,然后在建设目标的指引下实施项目。2. 抓住主线、讲究实用根据所服务的业务方向,必须提出项目建设的主线,所有的建设内容都要围绕这个主线。项目的业务主线必须实用可行,包括业务方向可行、技术路线实用、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可行等。3. 丰富资源、扩大共享随着项目所服务的业务范围扩大,必须要对基础信息资源进行扩充。对于需要其他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扩大共享交换的方式获取。4.

19、技术创新、扩展职能应急管理的核心是为决策者提供丰富、准确、及时的辅助分析信息,这就要求系统拥有很高智能化程度,要实现高度智能化,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去实现。项目建设严格遵循公安部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标准,保证后期的与其他符合标准的视频平台的互联互通。5. 经济适用、保护投资本期项目的建设是依托于现有一期已建基础之上开展,对建设的内容和成果必须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样既可以充分保护已有的投资,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又能实现业务系统应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6. 维护简便、软件升级免费平台系统建设本着后期维护简单的原则,现有局技术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

20、可进行日常平台系统维护。后期平台系统的软件升级需免费进行。总体架构设计2.1系统设计思路XX平安城市系统建设是四川省成都市2016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因此,在系统设计与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一个架构、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两张网络、两类管控、三条线索、三级应用、四套手段、五项技术”的设计理念打造“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三大管控系统公安重点建设项目”。一个架构是建设一套结合全方位管控的立体化视频图像系统,一套标准是建立一套立体防控建设的标准化体系,一个平台是建设一个立体防控的综合管理平台,两张网络是基于公安信息网和公安视频专网的系统,两类管控是指人和车辆的管控,三条线索是指以事前、事中、事后的情报体系

21、进行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研判,三级应用指四川省、成都市、XX辖区派出所级不同的应用体系,四套手段是充分结合打、防、管、控的技战法,五项技术是智能视频事件分析、车辆信息智能识别、特征提取、智能视频质量诊断、研判计算等五项高新技术的应用。2.1.1一套立体化防控系统建设城市监控立体治安防控系统,完美融合卡口、治安监控,采用“外环内网”的防线式前端部署模式,建设一套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系统。针对城市内重大活动场所、人员聚集场所的安全性问题,采用高清星光球型摄像机,实现对热点区域的覆盖,并且在重点治安地区部署高空瞭望摄像机。着力于在治安复杂的位置实现大范围的图像精确监控,系统既兼顾大场面和具体目标特写

22、拍摄,同时实现视频图像的低延时传输;同时又通过自动保存手机MAC地址的方式,实现周边人员轨迹行踪分析和研判的功能。针对城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和城市管理错综复杂治安环境,规划在市内主要重点路段和高速路口、城市入口等建设具备卡口功能的球型摄像机系统,同时针对监控过程中一些城市的监控死角,系统设计后期可采用灵活性更好的单兵和移动指挥车等移动监控系统。2.1.2一套统一建设标准按照一套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应用和管理,保证对现有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有效接入和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保证各单位建设的视频网络互联互通和视频信息的共享利用,避免出现视频图像的信息孤岛;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性能、

23、稳定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等指标能满足系统的应用需求,最终实现图像资源的一体化调用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建设的整体效能。城市视频图像系统建设必须遵守国家、公安部和省有关标准与规范,严格遵循GB/T28181-2011标准建设,在地区区域安防建设中,以GB/T28181-2011标准为核心结合地区时间建设需求,起草地区安防监控标准规范,方便公安后期可通过社会资源接入平台实现对本区域社会治安监控资源的无缝整合。2.1.3两类管控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车辆的结合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在公安人员的破案过程中,对车辆的分析和对人员的分析已经成为重要的破案方向。通过对人员和车辆的管控,实现社会

24、治安的动态掌控、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以及对进出XX城区人员车辆的监控管理要求,全面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确保社会治安形势的持续稳定,服务和保障城市建设。2.1.4三条业务线索考虑公安业务特点,功能的组织体现事前、事中、事后思想,三条线索是指以事前警情线、事中指挥线、事后案件线。事前主要指治安防控,告警布防,智能车辆布控,预案管理等,可疑、高危行为分析、以预防为主,配合视频监控的社会震慑力,“作战”在事前。事中主要关注实时应用,应用对象为巡警、指挥中心等相关人员。在车辆稽查布控、轨迹跟踪、电子地图、实时警力调度等功能辅助下实施实时的视频监控、语音对讲、可疑信息采集。事后主要关注视频侦查应用,应用

25、对象为侦查人员。该部分主要对案件线索的整理分析,通过视频浓缩、可视域碰撞、车辆轨迹碰撞等功能快速挖掘案件相关图像线索,实现对涉案目标的标准化语义化描述,帮助刑侦人员对案件进行侦破,主要视频链、时空分析等业务功能帮助刑侦人员对案发过程进行现场重建,梳理案情,最后定为作案嫌疑人,固化证据。同时可与第三方系统联动,进行关联查询。根据三条线索,系统建设相应的视频图像数据库,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实现视频图像数据存储、特征描述、索引建立、日常视频数据管理以及公安视频业务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视频图像信息数据系统。2.1.5三级业务应用系统针对市局、县局、派出所级三级的行政架构,业务应用采用与之相同的应用体系。市

26、局主要实现全市资源的全局管控,对事件统一指挥调度。县局主要实现将信息的上传下达、分析处理,对事件的处理统一指挥调度。派出所主要是在权限范围和时间内实现实时现场的管控。不同的应用等级采用灵活的角色权限分配,并划定其使用的资源和具体的使用功能。2.1.6基础视频库建设图像信息数据库包括基础视频库,部署方式如下:基础视频库:直接保存公安基础视频监控资源(包括自建、可选社会资源、可选单兵车载资源,其中图片为结构化数据,视频为非结构化数据),部署云存储设备,原始视频数据保存30天,图片数据保存半年到一年时间,基础视频库宜部署在公安视频专网汇聚机房中,减少对公安视频专网资源消耗,降低维护工作量。基础视频库

27、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具有一定容量的自动冗余备份能力,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宜支持前端直写存储,在与平台断线情况下能保持存储功能不受影响;应采用基于直存的存储方式,避免长期循环复写产生的文件碎片问题;2.2系统设计规划概述XX未来几年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是以六道防线为核心,多层立体布局为外延,信息结构化共享为基础的综合智能视频防控体系。建设内容涉及智能治安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新一代网络传输系统、和大数据、云存储系统。系统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同步实现系统架构领先与视频深度应用,真正将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成为预防与打击犯罪、应急联动指挥、侦查破案、创新社会管理、为本地经济发展、

28、为社会安定保驾护航的强有力工具。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特点有:1. 标准兼容、互联互通设计上严格遵循国家与行业在联网、传输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并完全符合公安部、公安厅相关技术规范与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根据公安部最近关于视频智能化应用的指导意见,通过创新细化设计,深入挖掘不同警种业务中视频图像智能处理、内容识别、情报检索等实战应用。1. 架构稳定、国际领先平台架构上采用国际领先的软交换设计技术,将信令流信道与媒体流信道物理分离,从根本上实现各控制服务器状态不影响实时预览、实时录像等重要媒体流功能。即使各控制服务器故障宕机,每一路实时客户端/电视墙预览、实时录像、客户端/电视墙录像

29、回放也不会中断或者延时,从架构上彻底解决服务器稳定性相对较低带来的系统短板,最大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稳定性,保证全系统全天候业务可靠、数据安全。2. 看用并重、情报应用公安实战功能设计上将展现“看用并重、情报应用”的创新思维,实现从“看图像”到“用图像”的理念转变,围绕人员、车辆、群体事件、身份证件使用等视频关联情报的自动获得来设计与应用,彻底解决传统系统中实时视频资源浪费严重、视频情报缺乏、内容检索效率低下,警务模式与各种视频技战法无法配合应用的难题,最终建成实战型平安城市系统。3. 预警指挥、检索研判功能上围绕预警、指挥、检索研判三大核心应用进行设计。在预警上,通过人脸、车牌、身份信息、车辆特

30、征(车型分类、厂家、型号、颜色)、事件触发、身份证卡使用、人工报警等方式对布控的名单或者根据异常迹象的出现(拥堵、人车多次出现)形成高度自动化的预警,通过视频、警报、语音等预案立即处理,将恶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布控对象实施可视化的严密管控。在指挥上,通过高清视频拼接联动、人车特征快速采集、电子地图多道防线闭环监控、中心与移动前端互动等多种新型技术进行现场指挥,实现“既看得广、又看得细”、以及前后端实时可视化移动指挥效果。在检索研判上,通过视频浓缩(摘要)、视频切片、标签检索、目标分类、人车特征检索、可视化时空重建、图片视频关联取证等手段,实现目标的快速查询及相关的情报研判。4. 智能治安与

31、交通卡口利用卡口人车有序、环境相对稳定、补光条件良好等特点,根据实战需要,通过细化设计,进行各种不同地点的卡口建设,通过天网卡口球,实现对人、车信息情报的自动获取,成为视频数据结构化实现的技术基础。帮助公安准确掌握“人”、“车”两个关键要素。5. 多警种客户端独立设计与充分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多警种业务服务,通过创新、细化与融合设计,使得所有前端设备被不同警种共享,同时根据不同警种的业务特点,利用相同的前端设备,形成与使用不同的前端情报信息,建设不同形式的警种业务平台(视频指挥防控平台、视频检索研判平台、智能交通平台等),真正实现“一个系统,多警种共享”的建设理念。6. 社会资源整合与应用后期可

32、通过社会资源整合平台把社会面的视频资源进行了整合,不仅仅考虑把社会视频资源简单地连入系统,而是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做情报增强设计,比如加强人脸、车牌、身份证与现场视频采集的绑定等应用,使得社会视频资源不单纯是视频联网,而且成为一个为公安业务服务的情报网络资源,形成巨大的治安效益与经济效益。2.3防线式前端部署模式防线式建设思路是通过对国内各地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践与一线使用经验的总结、基于对视频信息结构化方向的深入理解和各种视频监控前沿技术的整合运用,为公安系统量身定制的视频监控建设使用综合解决方案,有效实现了城市防控包围圈和无缝网建设。第一道防线:城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城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是平

33、安城市系统中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主要是建设在出入城市/地区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环城公路路口、国道省道路口、公共交通枢纽等节点,实现出入车辆抓拍、自动车牌识别、驾乘人员智能人脸提取、特征目标布控、身份信息联动等多种结构化、实战化视频功能,形成一个城际边界闭环,对所有出入城市的人、车、目标构建有效的“城门式”防控防线。第二道防线:城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城内干道卡口防控体系属于平安城市中的第二道防线,主要建设于市内各外环线、内环线、高架等交通干道、配合前端化的智能功能,同步实现对机动车的自动抓拍,实现对车辆车牌、大小、颜色特征识别和对驾乘人员人脸的自动提取,对后端平台实战视频摘要等功能提供结构化数据支

34、持。第三道防线:市内街区“网格化”监控防控体系市内街区监控防控体系是平安城市中的第三道防线,主要建设于一般市内街道、高案发区域、交通场站、流动人员密集等区域,借用数字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思想对城区采用网格化前端部署方法:在Gis系统上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人口分布、治安情况等原则划分多个治安网格区域,重点在网格边界进行点位部署,网格内更多借助社会治安监控资源接入。网格边界主要部署卡口和高清监控点位,做到“车过留牌、人过留痕”。市内街区监控防控体系包括固定治安监控点和可变范围监控点。前者是指监控热点范围确定,适宜使用星光枪机进行监控的地点。后者指在较长的街道、宽阔的广场、事故多发区、十字路口等

35、热点范围宽广,适宜使用星光快球进行监控的地点。通过领先的前端智能化功能,各前端实现常规数据不间断记录的同时,对目标信息实时完成结构化检测与提取,配合案件视频库体系,可显著提升海量监控数据的查询、定位和使用效率,缩短案件侦破和应急反应时间的同时节省宝贵的警力资源。第四道防线:核心热点监控防控体系核心热点监控防控体系是平安城市中的第四道防线,主要用于强化重点区域、学校、社区、政府机关、广场等核心点位防控。对超大范围场景可利用基于全景拼接的球枪联动技术,实现多个枪机画面无缝拼接成一个全景画面,并可以通过在全景画面中点击、框选实时联动球机进行定位、拉近、放大,记录全景的同时又不遗漏细节。在城内主要高层

36、建筑布设高空瞭望点位,在距地50-100米建筑布设22倍速光学变焦,200万像星光级球机,对街道和广场进行高空监控,做到200米内能辨车牌照,1.5公里内能辨人和车。第五道防线:流动无线监控体系流动无线监控系统属于第五道防线,主要包含移动车载监控系统、移动单兵执法系统、移动非现场执法设备等终端。作为对传统固定式监控系统的补充,无线监控系统使公安监控具备了新的灵活部署和定位跟踪能力。通过4G/3G/4G/WIMAIX/WIFI/340M等无线网络传输手段,各种无线前端将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通过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和可视化指挥调度,服务于多种警务实战应用。第六道防线:城域社会资源整合体系城域社会资源整

37、合体系是平安城市中的第六道防线,通过将各种非公安自建社会面监控资源纳入到公安社会资源整合平台进行统一调阅、查看、管理,进一步增进了城区内视频监控网络的监控覆盖密度,为更多视频信息和线索整理提供丰富基础数据,配合视频智能化浓缩与自动化视频处理技术,高效服务于公安刑侦破案、治安管理等一线实战。2.4系统逻辑架构设计XX平安城市系统建设按照如上进行设计,借鉴顶层设计思路,本次方案设计主题框架分为业务应用层、图像综合层与基础设施层。 业务应用层以满足公安图侦、刑侦、指挥调度等 核心业务为目的,整合公安GPS系统、三台合一、稽查布控系统、交警六合一平台等系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为公安提供视频巡逻、指挥调度

38、、接报警、卡视联动等实战业务功能,协助公安提高办案效率。图像综合层主要用于整合各种公安已建、自建以及他建的各种视频图像资源,对该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共享、存储与调阅。基础设施层,为本系统的各种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如治安监控、现有资源、治安卡口、报警点、单兵执法、车载监控、移动指挥车以及社会面广大的已建视频监控资源,是支撑上层业务的基础。2.5系统总体拓扑设计根据XX平安城市系统的具体情况,建立以XX公安局及所辖派出所为监控中心的分级防控系统,系统分为二级联网,分别是:1、一级监控中心:XX公安局监控指挥中心;2、二级监控中心:各级派出所分控中心;各级监控中心视频图像传输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2.5

39、.1XX视频监控平台设计一级视频图像中心设置在XX公安局指挥中心,是视频图像信息体系的核心部分,实现全县视频图像信息点的图像的调用和控制,包括视频信号的切换、控制和显示等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画面和录像资料的调用和控制。在指挥中心部署大数据平台管理服务器、交通媒体交换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检索服务器、转码服务器、日志审计服务器、地图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器、云存储系统、监控电脑等设备,后期可通过安全边界平台与公安内网内的PGIS、三台合一系统等系统对接,实现多系统的联动、多业务融合的公安实战功能。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可显示全县的视频图像资源,并通过监控客户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

40、操作。2.5.2分控中心设计在各分控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服务器分配的权限,各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前端图像信息进行调用查看,并部署高清解码上墙分屏服务器,实现前端数据到后端液晶显示大屏、电视墙的解码显示。2.5.3与成都市视频监控平台互联设计本次建设的平台系统支持公安部GB/T28181国家标准,可以以下级域的方式与成都市公安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对接,从而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上级域对XX监控平台的调用查看,控制操作,图像存储等功能。2.5.4政府各级部门接入设计政府各兄弟单位如城管、应急办等部门在申请使用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图像资源时,需通过平台授权管理机制,允许授权用户通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访问平台视频图

41、像资源。平安城市整体方案设计3.1高清治安监控系统设计3.1.1前端监控选点设计为进一步提高XX城市管理水平,增强政府、公安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监控区域要全面覆盖党政机关、车站、客运站、中心广场、体育场馆、商业中心、物流中心、宗教场所、校园周边、金融系统、医院、危险品库、停车场、城市主要出入口、交通干线、城郊结合部、娱乐场所等公共区域。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各辖区派出所和交警大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实现快速、直观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治安动态的目标,提高社会治安管理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水平。尽量选用一杆一头或一杆二头,减少监控盲区。对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别布点,各有择重

42、。3.1.1.1设计概述在本次项目中需要增加XX主城区的视频监控点的部署,并且根据以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合理和完善的设计,满足各种场景条件下的视频监控。3.1.1.2规范、合理布点原则前端监控点的设置根据辖区社会治安实际情况和公安业务需求,经认真勘察、分析、论证后,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确定位置、区域及数量,以“点、线、面”相结合方式确保全面覆盖,力争做到无死角。前端监控点应根据现场环境特殊需要,合理地选择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如对重点出入口或重点路口区域(人流密集地段、案件高发地段)应全天候(白天、黑夜)监控功能,采取全天候、多方位、固定、定时或移动侦测的方式对目标进行实时、有效

43、、清晰的监视。能监控路口所有方向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视频监控镜头负责现场视频信号的采集,是整个视频图像管理系统的原始信号源,视频监控镜头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将对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具有深远的影响。新建视频监控镜头选择的基本原则要以满足实际业务应用为目标,结合监控现场和目标范围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摄像机种类。在案件高发地点、公共复杂场所、易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重点敏感区域、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区和重要警卫目标等部署星光级球型摄像机、卡口球、高空瞭望摄像机。 其中星光级球型摄像机内置WIFI地址嗅探功能,可通过自动保存手机MAC地址的方式,实现周边人员轨迹行踪分析和研判的功能。在重点部位、重

44、点单位周边、公园、广场、景点区域和交通路段等监控点,如果既需要监控大范围区域和整体场景,又需要通过镜头变倍和云台控制辨识人员面部特征、车辆车牌和局部现场情况,应采用星光级球型摄像机。在重要区域出入口部署治安卡口球,要求卡口球能够适应户外复杂的全天候光照情况,确保全天能够抓拍高清的车辆图片,并且能够提取清晰驾乘人员人脸图片。3.1.1.3服务应用原则前端监控点设置确保音视频信息的质量,为实战应用服务。如:车辆要求辨清车型、车牌,行人要求能辨清人脸面部特征。按照前端摄像机分布的位置和监控对象,可将前端监控点分为以下几类:1. 重点部位监控2. 重点场所监控3. 道路交通监控4. 特种行业监控5.

45、居民社区监控6. 城区、城郊和农村监控重点部位监控布设原则如下:重点单位、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地点等的视频监控镜头一般设置于绿化带、人行道边或公路边。主要路口(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的视频监控镜头宜设置于人行道边或公路边。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上部应尽量避开各种线缆,以减少干扰和确保施工顺利。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下部应尽量避开高压电缆、通讯光缆和其他管道。确实不能避开的,应在点位部署表中说明,建设时应特别注意。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应适宜取电。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应靠近网络传输和供电管道,尽量避免水泥或沥青公路开挖。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应避免选择在低洼地带,避免机柜被水淹没。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应避免

46、镜头被路边的路牌或树木枝叶遮挡,影响监控效果。视频监控镜头安装位置若无光源的,必须采取补光措施,可选择安装白炽灯、红外灯、氖灯补光,或选用带红外功能的摄像机实现昼夜监控。监控安装位置可以多样化:立杆、墙上和电线杆上等借杆方式;重点部位:一是公共复杂场所,包括体育场馆、火车/汽车站、码头、风景旅游区、城市广场、商场、网吧、大型超市、公共娱乐场所等;二是各类专业市场,包括农贸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商品批发市场等;三是治安复杂区域,包括特色商品街、城市步行街、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区等。3.1.2治安监控系统建设3.1.2.1图像清晰度要求按照城市治安监控建设要求,高清摄像机建议采用1080P高清分辨

47、率图像质量,分辨率格式为1920*1080,视频码流传输带宽为4-6Mbps。监控的基本对象是人、车、物,通过对目标的图像信息获取,以技术手段帮助公安民警提升工作效率,加强社会治安维护力度。高清网络摄像机采用高像素的感光器件及先进的视频编码算法,让图像细节更加清晰、更加细腻,车辆要求辨清车型、车牌号码,行人要辨清人脸。不仅解决了城市治安监控中“看的见”的问题,更是满足了监控图像“看的清”、控制“无延时”的要求,提高了监控系统录像资料的可用性、监控系统的可操作性。本次城市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是为公安、交警、政府等部门提供基础视频图像来源,通过具有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和高清化特征相结合的新一

48、代视频监控技术,扎扎实实推进市中枢多层次、全方位、高清立体型的数字社会治安防控格局,克服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覆盖范围小、图像清晰度不高、视频图像利用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实现城市视频监控的跨越式发展,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城市,增强广大市民的安全感。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高清可视化依据,实现科学用警、动态布防、全面控制、精确打击的目标,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3.1.2.2网络摄像机选型根据城市监控区域的不同,选择高空瞭望摄像机作为制高点远距离大范围监控,或者星光级球型摄像机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巡视和重点监控。网络摄像机要求具备全天候监控功能(低照度)。在前端摄像机选型要求方面,需根据场景不同进

49、行不同摄像机的选择,项目对前端摄像机的设计总体需求如下:1080P高清摄像机,满足高质量的视频图像要求;摄像机必须具备电动变焦功能,满足远程调焦控制的要求;摄像机必须具备前端智能分析的功能,满足线索筛选的要求;满足低/无光照时,以及高对比场景下,高质量图像的输出;必须能提供2种不同帧率和大小的码流,便于进行实时预览、视频存储和互联网手机应用等不同的应用需求。作为前端监控点部备,网络摄像机必须采用高性能设备:产品温湿度范围和工业防护设计,符合城市治安监控系统设备的要求,并要适合高要求的室外监控场合。星光级球机需求如下:一体式设计:内置护罩、镜头、红外灯不小于1/1.9 inch逐行扫描200万像

50、素CMOS图像传感器焦距范围不小于:6.5143mm,22倍光学变倍水平范围360;垂直范围-1590(自动翻转);水平速度:0.1/s240/s;垂直速度:0.1160/s支持Wi-Fi,可实现Wi-FiMAC地址探测支持GPS/北斗,可采集经纬度信息、准确校时支持电子罗盘、加速度感应器,实时感知摄像机的位置、方向、俯仰角度等,并将数据传到后端,实现动态可视域监控H.265、H.264、MJPEG编码格式红外补光距离:不小于200米行为检测:越界检测、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徘徊检测、快速移动、人员聚集、非法停车、遗留物检测、物品移除检测异常检测:场景变更、图像虚焦、声音异常智能识别:

51、人脸检测、车牌识别、混行检测统计分析:人流统计100/1000M Base-FX自适应SFP单模光口+10M/100M /1000M Base-T自适应以太网电口,满足户外施工需求不小于IP66防护等级高空瞭望摄像机需求如下:一体式设计:内置护罩、镜头、激光灯光学透雾不小于1/1.9 inch逐行扫描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焦距范围不小于:12.5775mm,62倍光学变倍水平范围360;垂直范围-6060;水平速度:112/s;垂直速度:0.56/sH.265、H.264、MJPEG编码格式激光补光距离:不小于3000米行为检测:越界检测、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徘徊检测、快速移

52、动、人员聚集、非法停车、遗留物检测、物品移除检测异常检测:场景变更、图像虚焦、声音异常10M/100M /1000M Base-T自适应以太网电口不小于IP66防护等级卡口球机需求如下:一体式设计:内置护罩、镜头、红外灯不小于1/3 inch逐行扫描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焦距范围不小于:4.5135mm,30倍光学变倍水平范围360;垂直范围-1590(自动翻转);水平速度:0.1/s240/s;垂直速度:0.1160/sH.265、H.264、MJPEG编码格式红外补光距离:不小于200米车牌识别、车型识别、机非人检测具备逆行、压线、超速、专用车道识别100/1000M Base-F

53、X自适应SFP单模光口+10M/100M /1000M Base-T自适应以太网电口,满足户外施工需求不小于IP66防护等级3.1.2.3OSD规范性设计摄像机字符叠加遵循视频图像文字标注规范(GA/T751-2008),且必须包含地点信息和时间信息。1. 标注的字符标注时,采用1616点阵简体中文汉字(字符集采用GB 18030-2000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和数字、字母、符号标注。汉字要求字体为标准宋体,正方形,无空心、下划线、粗体等修饰,颜色为白色。字符标注要求100%透明,即除了组成字符的点线图案外,字符空白处能正常显示原图像、图片的信息。标注用汉字标准大小为

54、图像或图片长和宽中较短边的1/15,要求误差不超过文字标准大小的1/20;小号汉字大小为标准汉字大小的2/3。半角符号高度与汉字一致,宽度为汉字的一半,字间距为0。未特别注明时,标注内容均采用上述标准汉字尺寸。2. 标注的内容标注内容主要包括图像产生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图像生成设备的技术属性信息及时间信息等。1. 地点信息用于标识图像产生地的本地信息,即在辖区内的当地称谓。地点信息应不多于16个字符。在监控系统中,图像产生的地点,分为交叉路口、其它位置两类。2. 交叉路口命名方式采用AAABBBn格式,其中AAA为主干道名称,BBB为次干道名称,n为数字表示的该路口的摄像机编号,如果只有1个摄像机

55、,不需要标识n。无法分清主、次干道时,AAA为东西方向道路名,BBB为南北方向道路名。如东西方向路口两边为不同路口时,取路口朝东方向路名,南北方向路口两边为不同路口时,取路口朝南方向路名。多叉路口选取主要两个方向的路名。如路口有规范命名或约定俗成的名称,可参照5.1.2方法命名。3. 其它位置命名采用AAABBBn方式,其中AAA所在道路名或单位、广场名,BBB为进一步详细描述,n表示该处第n个摄像机, 如只有1个,不需要列在命名中。进行地点信息标注时,AAA、BBB长度应不多于6个汉字。4. 辖区信息图像或图片产生地所在辖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信息等

56、。对于县及县以上的辖区信息根据GB/T 2260 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表中命名方法逐级定义。县以下的辖区信息根据行政区划情况自行命名定义。每级辖区信息的标注文字应不多于5个汉字。在标注时,去掉“省”、“县”、“市”、“区”、“X族自治X”、“盟”、“旗”等。名称由单个汉字和上述文字组成的标注全名。如泸州市、马边彝族自治县、XX应分别标注为泸州、马边、XX。5. 时间信息图像或图片产生时的准确时间,为北京时间(即GMT+8:00),格式形如“YYYY-MM-DD hh:mm:ss”,其中YYYY为4位数字,表示年;MM为2位数字,表示月;DD为2位数字,表示日;hh为2位数字,以24小时制

57、表示小时;mm为2位数字,表示分钟;ss为2位数字,表示秒。月、日、时、分、秒中数值不足10前置0补齐。如“2007-07-17 15:21:01”。6. 摄像机信息根据摄像机是否可控,可以分别标注“动”、“固”。根据摄像机类型为枪式、球形、其它,可以分别标注“枪”、“球”、“曲”。根据摄像机安装位置在室内、室外,可以分别标注“内”、“外”。根据摄像机用途为治安、交通、重点部位,可以分别标注“治”、“路”、“重”。根据监视方位,可以分别标注“东”、“南”、“西”、“北”。7. 标注方法信息标注区域设置,如图1所示。图1 标注区域示意图1. 地点信息标注方法地点信息标注在右下角,字符下沿距底边缘

58、为1个汉字,最右边字符距右边缘为1个汉字。基层所队从小区监控中心接入监控图像时,小区监控中心可标注地点信息,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基层所队标注。各级机关直接接入的摄像机,其地点信息由直接接入图像的机关标注。2. 辖区信息标注方法图像中,辖区信息标注由各级机关共同完成。在地点信息的标注位置之上,逐级标注。各级机关进行辖区信息标注时,所标的注辖区信息最右边字符应保持与右边缘1个汉字距离,下沿与下级机关标注文字的上沿距离为0.1个标准汉字宽度。本级的辖区信息仅在上传给上级机关的图像上进行标注。上传过程信息的逐级标注方法如下图所示:图 上传过程信息的逐级标注方法3. 时间信息的标注方法采用小号字,标注在

59、右上角,与屏上边缘1个汉字距离,字符串尾与右边缘1个汉字距离。4. 摄像机信息的标注方法标注在左下角,与左边缘、下边缘均为1个汉字距离,按照摄像机是否可控、类型(枪式、球形、其它)、用途的顺序标注,不同类别的附加信息间保持距离以0.5个小字号汉字大小为准。此信息由图像提供单位标注。摄像机信息长度应不多于15个汉字。3.1.2.4前端接入组网设计前端高清网络摄像机可选择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提供多种网络传输接口包括以太网电口、SFP光纤接口、EPON光纤接口,能够根据具体环境部署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3.1.3设备前端功能3.1.3.1数据采集星光级球型摄像机内置数据采集功能,可通过自动保

60、存手机MAC地址的方式,实现周边人员轨迹行踪分析和研判的功能。3.1.3.2视频录像能同步提供全天候24小时高清视频流。可以在白天或夜间实现清晰录像,视频编码格式支持主流的H.264和H.265,录像中能清晰地反映车辆的颜色、车辆类型、运动轨迹。3.1.3.3智能分析前端摄像机内置分析模块,能实现越界检测、区域入侵、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徘徊检测、快速移动、人员聚集、非法停车、遗留物检测、物品移除检测、场景变更检测、图像虚焦检测、声音异常检测、人脸检测、人流统计等智能分析功能。3.1.3.4星光级低照度全部摄像机都采用星光级摄像机,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仍能24小时正常监控,当完全无光时,可自动转为红

61、外补光。3.1.3.5电动变倍全部摄像机都采用电动变焦镜头,可满足远程调焦和方便维护检修。3.1.3.5车牌识别卡口球同时具备卡口摄像机和普通球型摄像机的功能,常规情况可当成一个标准的卡口摄像机,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抓拍和车牌识别,当突发情况时可作为一个高速球机,进行360度全方位的监视。3.1.4报警接入系统设计3.1.4.1报警分类前端报警点的分类主要体现在报警方式的不同上。由前端报警点的重要程度设计出两种报警方式:直接报警和间接报警。直接报警:前端报警点直接与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平台连接,实现与110接处警系统直通。报警人可通过报警点的麦克风与110接警中心对讲、接警中心可实时查看到报警人的样貌

62、和报警点周边实时情况。间接报警:前端报警点接入本区域接警室,视情节转发报警信息给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接警室同样可以和报警人可视化对讲及监控到报警点的周边实时情况。3.1.4.2报警管理前端报警点的联动核查指当报警点发出报警信息时,联动附近监控设备监控报警点所在区域,核查警情真伪,及时采集警情现场信息。原则上,在前端报警点所在区域应安装监控摄像头进行报警点的联动核查。前端报警点的联动核查可采用自动和人工两种形式。前端报警点联动核查的自动方式是指当报警点发出报警信息后,可向附近监控设备预设的控制指令,使监控设备转向监控报警点所在区域。与此同时,报警点将报警信息上报共享平台,自动弹出显示已联动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信息。前端报警点联动核查的手动方式是指当报警点发出报警信息后,将报警信息上传共享平台,监控人员根据报警信息手动控制报警点附近监控摄像头监控报警点所在区域。系统平台可将报警过程进行录音、图像存储,存储检索也能实现根据时间、地点、报警点编号等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