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610335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可编辑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可编辑范本(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2.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3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12. 中新生态城12。2 曹妃甸生态城14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21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22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243。 指标选取原则4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5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26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274。3 规划指标体系314.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32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34第五章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3、、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但是两者在应用上都存在争议,过少的指标会被认为不够全面,而过多的指标会因为指标间的相关性导致指标间关系复杂,指标综合结果无法正确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有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中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计划”,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国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之一。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结构、交通、能源与物质流和社会经济议

4、题等四方面标准。此外美国克里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变迁、多元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公共建设、小区特色、居民健康、可持续发展运输选择等纲领性目标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国内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较多的是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稿)成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考核的官方性基本指标体系之一。2004年, 建设部颁布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包含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三大类指标。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及城市规划标准都开展了一些

5、研究。城市规划界也在积极地将各种生态规划特别是绿色空间等直观生态指标融入到传统城市规划标准中去,但国内外尚未明确直接地提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命题而实际上国内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的规划体系工具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兼容”的问题,难以得到传统城市规划相关系统的支持响应,以至于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缺失是其原因之一。低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可以使生态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程度的行业规范性,使低碳生态城市的进程按照人们的预期目标发展.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01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出版了可持续发展指标:指导原则和方法,详细介绍了

6、其指标体系,阐述了指标的概念及其方法。该指标体系强调了面向政策的主题,以服务于决策需求,最终确定了社会、环境、经济、制度4个维度,共15个主题、38个子主题的主题-指标框架,并确定了包含5个核心指标的核心指标体系,其中社会指标19个、环境指标个、经济指标个、制度指标6个.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3。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生态现代化指数”包括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三个指数,每个指数包括0个具体评价指标,共3个具体评价指标,涉及1个政策领域,并且参照国外发达国家最新年平均值,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基准值。生态现代化指数二级指数政策领域具体指标指标解释基准值生态进步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损耗自然资源消

7、耗价值/%生物多样性损耗受威胁哺乳动物/哺乳动物%自然环境人均C排放人均O2排放量1.吨/人人均SO2排放人均SO排放量25千克/人人均NO2排放人均NO排放量3千克/人工业淡水污染工业废水BD/工业用水万分之。生活废水处理率生活废水经过处理人口/总人口10%城市废物处理率城市废物处理率10%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面积/国土面积%国家保护区比例国家保护区面积/国土面积16%经济生态化生态农业农业与化肥脱钩化肥/可耕地12千克/公顷有机农业比例有机农业用地/农业用地3.7%生态工业工业能源密度工业能源消费/工业增加值0.1千克油/美元工业与污染脱钩工业废水BOD与工业GP脱钩5。千克/完美元

8、绿色服务绿色生态旅游国际旅游收入/人52美元/人绿色经济物质经济效率工农业增加值/工农业劳动力54458美元/人物质经济比例工农业增加值/DP28%循环经济(玻璃)玻璃的循环利用率79经济与能源脱钩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P脱钩0.2千克油/美元经济与三废脱钩人均CO2排放与人均GD脱钩0。44千克美元社会生态化生态城市城市空气污染城市空气颗粒物浓度6微克/立方米生态农村安全饮水比例获得安全饮水人口/总人口100%卫生设施比例获得卫生设施人口/总人口00绿色能源和交通能源使用效率GDP能源消费5美元千克油可再生能源比例可再生能源总能源0。%交通空气污染公路CO排放/汽车107千克/辆绿色社会长寿人

9、口比例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14。%服务收入比服务业增加值工农业增加值2.6服务消费比例服务消费/家庭总消费39%生态安全环境风险自然灾害受灾人数/万人万分之。41。3.2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付允等)0020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目标1。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谢鹏飞等)指标体系表。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一) 城市生态环境指标 序号 指 标 标准值 1综合物种指数0.5 2本地植物指数 0.7 3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 5% 4 城市热岛效应程度() 2。55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5 6 建成区人均

10、公共绿地(m2) 12 7 建成区绿地率(%) 3(二)城市生活环境指标序号 指 标 标准值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的天数年 00 9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10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 1001 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9 12 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8 (三) 城市基础设施指标 序号 指 标标准值1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 85 4 自来水普及率() 10,实现2小时供水 5 城市污水处理率(%)70 6 再生水利用率(%) 30 1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 1万人拥有病床数(张/万人) 90 9 主次干道平均车速40km/h 1。3。生态县

11、、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稿)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7年发布.(一)生态县(含县级市)建设指标 序号名 称单 位指 标说明经济发展 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 约束性 经济发达地区指标 县级市(区)800 县6000 经济欠发达地区 县级市(区)600 县452单位DP能耗吨标煤/万元.9约束性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2约束性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指标4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参考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山区75指标 丘陵区45 平原地区1 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90 6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约束性 山区及丘陵区0指标 平原地区

12、15 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8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省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水质不降低约束性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指标9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COD)5指标 二氧化硫(SO)4. 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11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0约束性工业用水重复率8指标1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约束性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指标且无危险废物排放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2约束性指标14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5参考性指标15秸秆综合利用率%9参考性指标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约束性指标 17化

13、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250参考性指标18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约束性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参考性指标20环境保护投资占D的比重3。5约束性指标社会进步21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或当地政策约束性指标22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5参考性指标(二)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序号名 称单 位指 标说明经济发展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约束性指标 经济发达地区800 经济欠发达地区62第三产业占DP比例%参考性指标3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9约束性指标4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万元2约束性指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

14、的比例%100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 山区70 丘陵区4 平原地区15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57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约束性指标8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约束性指标9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市无劣V类水体约束性指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1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DP)约束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OD)4.0 二氧化硫(SO2)90参考性指标(三)生态省建设指标 序号名 称单 位指 标说明经济发展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约束性指标 东部地区800 中部地区60 西部地区45002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约束性指标 东部地区1000 中部地区1400

15、西部地区120003环保产业比重0参考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4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 山区65 丘陵区35 平原地区12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805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15约束性指标6退化土地恢复率%90参考性指标物种保护指数。9参考性指标主要河流年水消耗量参考性指标 省内河流40% 跨省河流不超过国家分配的水资源量地下水超采率%参考性指标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约束性指标 化学需氧量(C)20%房管局、建设局、国土局不同的出租和产权形式的住宅的混合0%3不同价位等级和面积的住宅的混合2%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4公园绿地和公共空间建筑的投资预算比例财政局5人均公共设施建筑的投资预算比例

16、系统2:建筑业和建筑化学成分存在情况:根据建筑构造的申报内容建立数据库生态实施监管机构(拟定)7消除有害物质:制定需消除的有害物质清单环保局室内环境8室内声音环境5dB9室内空气质量:氡气浓度50q/m31内部空气质量:室内空气中的氮化物70q/31湿度控制办法:建筑工程潮湿风险评估0损坏监理公司2热水供水温度:排除军团菌的侵害0相关市政公司绿色建筑13应用一套经过检验的标准以及环境管理系统是基本前提O0+SO1000建设局4环境申报和分级是按照一套符合中国状况的方法,例如:瑞典的建筑环境分级,美国的ED等其他方法C瑞典:A级;LED:白金级;国家标准:三级系统3:交通和运输效率和环境交通系统

17、1使用机动车出行的份额(私人轿车)与所有地区交通的关系(行驶公里数)208使用公交出行的份额与所有当地交通的关系70%安全和环境健康19超速:超速车辆的份额0%0安排的千米排放水平比率高于可接受水平0系统:能源能源需求2商业建筑的电力50K/m2年相关市政公司2商业建筑的供热5w/m2年23商业建筑的空调20Kw/2年24住宅建筑的电力25wh/m2年5住宅建筑的供热(包括自来水)45Kh2年26住宅建筑舒适之冷Kw/m年系统5:废物(城市垃圾)废物产生和收集及处理7废物回收率次/天系统:水卫生和废水产生的废物2卫生覆盖率:拥有可接受卫生条件的人口比例00%水环境29水质量:河水、运河、泻湖内

18、部的水、湖外部的水、海水、雨水的质量区域地表水及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环保局、水务局30地下水质量(盐度)31盐:浸润下沼泽地的盐度系统7:景观和公共空间自然环境和城市质量32总投资中用于恢复河流上游水质的投资比例0。%财政局()规划类指标规划类指标共分为三个层面指标:系统层面、街区层面及地块层面.系统层面规划指标是对整个城市系统的土地利用、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循环等方面进行的总体生态指标把控,在总体规划中实现和落实共8项。规划类指标:系统层面指标分类生态指标体系单位序号指标取值系统1:城市功能住宅1城市人口密度1000居民/m2总居住

19、面积:某区总居住面积与该区内居民数量之间的比例2.12/居民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3人均公共建筑的房屋面积0。 m2人建筑面积/居民4人均文化建筑的房屋面积5高等教育与研究人均土地使用面积20m2/人建设在高度危险区的住宅6建设在高度危险区内的住宅份额0%建设在工业污染区内的住宅份额建设在海水泛滥高度危险区内的住宅份额通用性、灵活性和城市结构中的坚固性9城市密度的变化0。52。5-10高比率的小型街坊60100m1整合的路和街的样式城市环境质量12维护和秩序13历史情感14创意建筑系统2:建筑业和建筑生态循环系统1按照能源、水和废物的子系统指标为前提应用和支撑城区生态循环系统的实践1以曹妃甸生态城

20、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前提进行应用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房屋17所有建筑建造份额按照环保的房屋分配,级9%系统3:交通和运输公交站点可达性18位置策略:从大型办公到市中心区为目的地的步行距离份额,(0m或00m)至地区交通系统0住宅至公共交通场所(地区系统)在800m之内到站点9020办公点至公共交通场所(地区系统)在800之内到站点9交通效率2以不同交通方式从主要居民区到主要工作区时间距离:(差异1,5)公共交通/汽车100(差异1,)自行车汽车90安全和环境健康2总二氧化碳排放量0kMCO2/人.km23可再生原始能量的总量/总能源使用(交通)7系统4:能源能源需求24总能源(包含运输)1000Kw

21、h人年电力(包含运输)3500Kh/人年能源供应6自给率:整个区域的基本能源产生量/总的基本能源使用量0%27整个区域可再生电力生产量总用电量528含多余能源的再生能源比例(不含运输)9系统:废物(城市垃圾)废物产生和收集及处理29207年可比面积人均产生的固体垃圾总量(包含住宅和办公室)438kg/人年32020年项目可比面积人均产生的固体垃圾总量((包含住宅和办公室)328在可比面积人均产生的可循环固体垃圾(包括住户和办公人员)3m3/人年可比面积人均产生的可回收废物总量(包含住宅和办公室)150kg/人年m3/人年32城市有害废物和生活垃圾收集比率100%33回收废物(物质回收和生态处理

22、)03填埋废物80资源效率37利用生化处理垃圾回收到氮磷钾1003人均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能源需求00kh/人年9人均废物处理产生的能源(焚化+沼气+LFG垃圾场填埋气体)0系统:水水的供应和需求40每天人均用水量1012人天4供水来源:地表/河流70%4地下水03可回收废水144回收的雨水集雨水045淡化海水104自来水符合标准的比率100水环境7年存储雨水的比率948总的城区沼泽地比率(1m深水)149天然湿地净损失(含恢复的沼泽地)0海防50靠海一侧地方上的潮汐漂流物:项目东部的潮汐漂流物(侵蚀/加积)比例1051靠海一侧地方上的潮汐漂流物:项目西部的潮汐漂流物(侵蚀加积)比例52泄湖

23、上的侵蚀/加积:河流泥沙沉积5堤坝开口处流入/流出的侵蚀/加积比例4引发的沉积区占泄湖的比例如果没有护堤在最高海平面时会淹没的区域洪水危险区0资源效率56能源需求/水生产的能耗:常见处理kWh/m35海水淡化90%6污水处理再利用于住户10公顷)100681000m以内可到达海/河岸线的居住区比例100街区层面指标是对街区层面交通、能源、水、固废等生态规划技术运用的指标定量及定性控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实现和落实.共16项。规划类指标:街区层面指标分类生态指标体系单位序号指标取值系统1:城市功能公共场所多元化和混合使用1混合使用:不同城市街区的住宅/办公室/服务/工作场所的比例:住宅区0%工作

24、区与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2050城市环境质量2简单和复杂的中立-3开放和保守的中立4位置和标志的能见度5当地道路结构的清晰度6绿化的可见度7水的可见度系统3:交通和运输可达性8停车控制应用区1009距离(步行半径):从住宅到公共交通场所(当地系统)在5m之内到站点900办公点至公共交通场所(当地系统)在500m之内到站点90系统5: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废物产生者到垃圾丢弃点的可达性11从公寓建筑入口到有害和大体积废物收集点的平均距离50m从垃圾收集点的废物运输可达性2废物收集者到废物收集地点的可达性.停车点015范围内的收集点比例813人工用自行车,手推车以及轻型车辆时回收点与垃圾及回收站的最大

25、距离50m系统7:景观和公共空间公园和公共空间的可达性4500m以内可到达公共空间的居住区面积比例100%1520m内可达邻里绿地(5公顷)的居住区比例6500以内可到达城区绿地(15公顷)的居住区比例地块层面指标是对地块开发及单体建筑建设的生态技术进行的引导控制,对建筑设计、建筑环境、建筑节能、生态技术应用等进行定性定量的要求控制.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落实。共2项。规划类指标:地块层面指标分类生态指标体系单位序号指标取值系统1:城市功能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可达性1在00内有基本服务功能(包括主要的公共医疗卫生、公立学校、食品屋和公共交通)的居住区10%公共场所多元化和混合使用2在C(

26、中心商务区)的工作场所的平均密度20%3办公建筑中小型办公建筑面积所占份额20工作区多元化和混合使用4SOHO的份额(在住宅区的小型办公室)355混合使用区主要住房:住宅区的份额和工作区的份额,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份额:住宅区6工作区与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2040混合使用区主要住房:住宅区的份额和工作区的份额,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的份额(节点区):住宅区050工作区与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5060行人和自行车友好的环境为行人以及骑自行车者提供毛细道路网空间组织:重要的功能布局与人行及自行车道路网的整合系统2:建筑和建筑业建筑设计从城市、建筑到室内设计的建筑和美学层面针对每个具体建筑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1

27、0场所精神和当地文脉1示范性设计,普遍适用性和灵活性室内环境12室内空气质量:通风(保证房间开窗)00%13室内日光14夏季室内温度215冬季室内温度206居住建造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级107产业生产建筑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A级18办公楼中绿色建筑所占比例,A级19公共建筑中(学校等)绿色建筑所占比例,A级系统5: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废物产生者到垃圾丢弃点的可达性20具有废物和再生垃圾丢弃点在建筑物入口的50m以内的基本服务功能的居民区的比例100系统:水卫生和废水产生的废物1环卫类型:拥有以下条件的人口比例 冲水厕所和废水得到处理02 分离:黑水处理+灰水处理992 干式卫生设施:生态厕所+

28、灰水处理系统:景观和公共空间自然环境和城市质量2绿地中森林树木所占的比例25公园和公共空间的可达性2550m以内可到达小绿地的居住区比例(居住区比例)1004)落实与管理(1)落实时间按近远期,全周期进行分类:近期落实指标(2011年前,共项);中期落实指标(201220年,共22项);远期落实指标(02年前,共41项)。(2)落实主体按实施和操作主体,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层面,并形成三本一套的指标体系宣传册:政府使用手册,企业使用手册和公众使用手册。(3)管理实施141项指标中,32项管理类指标需其他部门主导落实,4项系统层面和6项街区层面的规划类指标分别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落

29、实,5项地块层面在后期规划设计、管理中落实。以“三图两表一要点”的规划设计条件来落实地块层面指标。“三图”指曹妃甸生态城概念性规划中用地性质布局图和城市设计图及控规落实概念性规划所数值化的坐标详图。“两表指传统地块控制指标表和25项地块层面生态指标表。“一要点”指曹妃甸生态城概念性规划中提出的程式设计要点。(4)监管机制在地块开发建设全过程中形成五阶段的监督管理:规划选址意见书阶段;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后期监管。()考核修订通过年度生态控制指标考核,构建统一统计数据系统,完成生态城年度生态指标落实报告,由实施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监督管理,根据报告对指标体系

30、实施反馈及科学修订.2.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共30个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来源1每平方千米产出值亿元/平方千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均GP万元统计部门3单位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统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4清洁能源使用率%发展改革部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环境保护部门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环境保护部门7全年AI指数优良天数天环境保护部门8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环境保护部门水环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千克/万元环境保护部门CD排放强度无机氮排放强度总磷排放强度0超标机动车淘汰率环境保护部门11绿色营运车辆占有率%交通管理部门1机扫普及率市政管理部门3污染扰民服务行业集中区比例%规划部门4城市污水综合

31、利用率%市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1城镇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千克人市政管理部门1建成区中工业与居住混淆区比例规划部门17生态用地比例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18建成区绿地率%市政管理部门19政府绿色采购率财政部门20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比例农业部门1生态环境知识普及率%环境保护部门22生态环境教育课时比例教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2恩格尔系数发展改革部门2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岁卫生管理部门25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组织部门26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比例%人大、政协、环境保护部门7生态环境投资指数环境保护部门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29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

32、件发生次数次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30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统计部门2。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共33个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指标类别生态经济1.人均生产总值元正指标2服务业增加值占DP的比重%正指标.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正指标高科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正指标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逆指标6R&D经费支出占GD的比重正指标生态环境7.森林覆盖率正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正指标中心城区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达标率正指标.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正指标1清洁能源使用率%正指标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正指标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正指标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逆指标民生改善15城市居民人

33、均可支配收入元正指标1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正指标17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正指标18出生人口性别比女生=10区间指标19.社会保险覆盖率正指标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正指标2城镇登记失业率%区间指标22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2平方米的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户降低率正指标23社会安全指数%正指标基础设施4.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人正指标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正指标2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正指标27.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辆/万人正指标生态文化28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正指标2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指标3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指标廉洁高效行政服务效率正指标.廉洁指数%正

34、指标33市民满意度%正指标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3。1指标选取原则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只有与现有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及内容、现有的城市规划标准、现有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建立有机的联系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效力。本项研究的路径和重点是将一般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内容与低碳城市准则加以联系而产生的因素细化为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这种思路有其可行性,显示了通过城市规划对低碳城市发展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本研究提出的低碳城市规划指标基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上的。但是低碳城市规划指标具有地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应随对象城市及其经济社会环境情况的变化不断的加以调整。指标的选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35、相结合;规划指标体系确定是为了低碳城市的实施,需要考虑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的控制和引导,可操作性是重要原则。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各发展主体在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环境条件、城市规模等多方面的现实差异,因地制宜的对各发展主体进行分类指导,包括指标内容分类和指标值分类。如在城市体系中考虑各发展主体在资源环境禀赋、发展特色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指标内容分类,明确不同的调控重点与方向;针对各发展主体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指标值分类,明确不同的发展起点与调控要求。三、循序渐进、动态引导原则;城市低碳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指标体系中除了有反映规划目标年的静

36、态指标,也应有实施时段的动态指标,以加强对实施过程的指导.。四、与现有相关标准相结合原则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与国家现有的生态、低碳城市标准及其它各类生态城指标相结合、相衔接五、可考评、可调控原则强调指标的可比性、可测性、可控制性,通过指标体系制定可以对发展主体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并能够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进行有效指导。3。指标体系构建思路(1)传统城市规划内容与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对应及结合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的比较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低碳城市由概念到可操作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

37、标范围的界定,低碳城市的指标体系不能包罗万象,主要看是否促进了减碳和固碳这一目标,尽量使指标体系简化;二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低碳城市规划的相关指标必须能够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进行控制和操作;三是指标体系的可考评性,即通过常规的方法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对规划的实施与成果检验可进行有效指导;四是指标值的适应性,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指标值,从而更有利于实施和推广。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反映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目前,研究较多的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都是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目标,较少提出指导物质空间规划和管理的

38、规划指标体系。本研究则希望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有效融入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各个层面,提出相对综合的、能够反映低碳城市基本特征的规划指标体系指标初选 问卷、讨论 专家咨询、讨论、调研指标体系方案(初)指标体系方案指标集成指标库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赋值、修正专家论证4.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经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和研究讨论,确定指标体系为目标导向,三层结构(分别为目标层、路径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构建生态城市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生态健康、资源高效、空间优化五部分内容。路径层是要达成以上目标的规划路径选择,包括社会经济、土地使用、生态环境、自然历史保护、城市空间、交通、基础

39、设施公共设施、资源能源、绿色建筑等9条路径。指标层是将指标落实到总体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以便于与规划操作和实施相衔接。最终形成5个目标层、9个路径层、50个左右指标层、个规划阶段的框架结构。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4。2。1指标选取指标的选取分为初选和精选两个阶段,整个指标选取以文献分析和专家调查问卷等手段方法为主,结合课题组内部反复的分析讨论,使选取结果较为科学合理,基本符合预先设定的指标选取原则。4.2.1。1指标初选(1) 首次初选,建立指标库;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将已有指标体系成果中出现的指标按预设的路径层进行罗列,并将其中重复、相近或

40、无法操作的指标进行排除,构建初选指标库。该指标库共包含06项指标,涵盖国内外30 多个地区和城市生态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以及20份以上文献中的指标成果。 初选指标库路径初选指标社会经济(8项)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单位GDP能耗、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土地的GP产出率、第三产业用地比重、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住房成套率、就业住房平衡指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人均高等教育科研用地面积土地使用(6项)城市开发密度、开发强度、城市人口密度(市区)、土地混合使用比例(不同城市街区的住宅/办公室/服务/工作场所的比例:住宅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高新技术园区面积比重城市空间(5项)空间宜人性、公共空间可达性(0以内

41、可到达公共空间的居住区面积比例)、市民对标志性景观的认可度、市民对公共空间的满意度、免费开放公园数量比重生态、环境(22项)综合物种指数、本地植物指数、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生态用地、人均广场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异质性指数、生态网络的连通度、绿色开敞空间连通度、建成区道路广场透水面积率、地表径流增加率、单位径流CD排放量、退化土地恢复率、产业的环境承载力指数、水喉水达标率、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空间结构生态化、城市酸雨频率、市区大气质量(SO)、城市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00的天数/年、城市水功能区水

42、质达标率、城市管网水水质年综合合格率、噪声达标率、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城市热岛效应程度、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交通(11项)公共设施可达性、步行系统连通度、轨道交通系统覆盖率、公交专用车道长度比重、人均道路面积(市区)、绿色出行比例、公共交通可达性(住宅到公交站点距离500米以内的覆盖率)、公共交通可达性(办公点到公交站点距离00米以内的覆盖率)、公交出行比重、公交车平均车速、主次干道平均车速、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28项)万人医院床位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人均公共设施建筑面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自来水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气化率、人均生活用水(市区)、

43、人均生活用电(市区)、防灾设施可达性、人均疏散用地面积、人均人防建筑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工业固废无害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城市人均生活垃圾、垃圾回收利用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雨水回收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量、国际互联网用户比例、无障碍设施率、危险物处理率资源、能源(13项)可再生能源比重、人均碳排放量、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清洁能源比重、人年均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建筑中水利用率、再生水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热电联产比例、绿色建筑(4项)绿色建筑比例、绿化屋顶面积比重、建筑节能达标率、环保建筑材料使用率自然保护、历史保护(9项)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基本农田保护率、人均耕地、自然保留地面积率、自然湿地净损失、建成区自然环境中生存的鸟类鱼类和植物等的综合物种指数、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完好率、(2) 结合各地实际,二次初选。首次初选出的指标库中的指标经课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