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099425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东专用)2022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景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试题 必修1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112、10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延伸海浪、冰川作用等形成的地表形态)1、123、5、8、94、6、7、13、14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图示为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解析:A海蚀柱的形成是长期海浪侵蚀的结果,从景观图上无法看出岩石的类型;海南的旅游景观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冰楔作用

2、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23题:2.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3.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解析:2.A3.C第2题,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3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4.该地区的地貌有()新月形沙丘海蚀

3、崖堆积平原风蚀蘑菇A.B.C.D.5.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风力作用波浪侵蚀作用流水沉积作用冰川作用A.B.C.D.解析:4.C5.A第4题,图中没有侵蚀海岸,排除海蚀崖;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5题,从新月形沙丘、堆积平原这两种地貌来看,该地区主要外力作用有风力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读图,回答67题:6.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4、的是()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地貌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关系A. B.C. D.解析:6.C7.C第6题,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在我国四大高原中,云贵高原石灰岩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它们的形成都是可溶性的石灰岩(Ca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溶蚀作用形成的。第7题,喀斯特地貌发育取决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的透水性越好,水流动性越强,水与可溶性岩石间的化学反应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喀斯特

5、地貌的形成离不开水,气候越湿润,降水越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流动性越好,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而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数量有关,而水中酸性含量与生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石灰岩广布的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甲图)。读图,回答89题:8.甲图所示地貌形态与乙图中的哪一种地貌形态成因相同()A. B.C. D.9.形成这种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解析:8.C9.B第8题,石灰岩地区最有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即图乙中的图

6、所示地貌。第9题,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化学侵蚀作用形成的。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11.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 ,800 mm)(15 ,900 mm)(7 ,5 mm)(23 ,2 900 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C.甲和丁 D.丙和丁解析:10.B11.A第10题,读图可知,岩石的风化

7、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第11题,由上题得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甲地与乙地年降水量接近,因此岩石风化深度两地大致相同。12.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沂蒙地下奇观核心景区。形成溶洞这一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B.冰川C.流水D.生物解析:C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17年春节期间,某旅行社为吸引人们出游制作了几幅简易宣传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填字母)(6分)a.长江

8、三峡 ,b.楼兰古城 ,c.天山一号冰川,d.西北“魔鬼城” ,e.“鱼米之乡”,f.“黄土高坡” 。(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各地貌景观的成因。(8分)A;B;C;F。(3)进一步给旅游参观者解说D图中、的具体名称。是,是,是。图示六种地貌形成的能量都主要来自于 。(6分)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B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我国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符合这种地貌;C图为分布在干旱地区的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地貌,我国的楼兰古城就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D图是冰川地貌,为冰斗,为角峰,为冰川运动中侵蚀而成的U型谷;E图为我国典型的黄土沟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9、;F是风力侵蚀而成的风蚀地貌,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魔鬼城”,其实就是风蚀城堡。答案:(1)ACDFBE(6分)(2)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堆积风力侵蚀(8分)(3)冰斗角峰U型谷太阳辐射能(地球外部)(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材料二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过程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

10、卵石。(1)如用图表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则在戈壁、沙漠、黄土三者中,图中A代表,B代表,C代表,风向主要是 风。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水平变化规律是。(10分)(2)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县发现的黄土剖面中,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4分)()A.荒漠B.草原C.森林D.水乡(3)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而现代的主导外力作用是。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6分)()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解析:第(1)题,风从西北吹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第(2)题,鹅卵石说明黄土高原在形成以前曾是水乡。第(3)题,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现在的主导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与搬运。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适合种草。答案:(1)戈壁沙漠黄土西北从西北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10分)(2)D(4分)(3)风力沉积流水的侵蚀与搬运D(6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