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609085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金属晶体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1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2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3知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以及与其他晶体的区别。,1金属键是指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2金属晶体中,原子之间以金属键相结合,金属键的强弱决定金属晶体的熔点和硬度。3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有两种放置方式:密置层和非密置层。4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有四种堆积方式:简单立方堆积,体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金属键(1)概念

2、: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2)成键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3)金属键的强弱和对金属性质的影响金属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反之,金属键越弱。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特别提醒(1)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单质(如Na、Mg、Al)熔、沸点升高;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单质(如碱金属)熔、沸点降低。(2)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3)金属晶体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38.9 ),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1 535 )

3、。2金属晶体(1)在金属晶体中,原子间以金属键相结合。(2)金属晶体的性质: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3)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 特别提醒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能力越弱。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的形式存在()(2)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3)钙的熔、沸点低于钾()(4)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好()答案:(1)(2)(3)(4)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的结构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B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D良好的导热性解析:选B金属的物理性质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A、C、

4、D三项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B项,金属易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的结构决定的,和晶体结构无关。 1二维空间模型堆积方式非密置层密置层图示配位数462三维空间模型(1)简单立方堆积:按非密置层(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其空间利用率52%,配位数为6,晶胞构成:一个立方体,每个晶胞含有1个原子,如Po。(2)体心立方堆积:按非密置层(填“密置层”或“非密置层”)方式堆积而成,配位数为8,空间利用率为68%。晶胞构成:体心立方,每个晶胞含有2个原子,如碱金属。(3)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是按照密置层 (填“密置层”

5、或“非密置层”)的堆积方式堆积而成,配位数均为12,空间利用率均为74%。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1连线题。金属晶胞类型A铜 简单立方B钋 体心立方C钾 六方D镁 面心立方解析:简单立方的是钋,体心立方的有Na、K、Fe等,六方最密堆积的有Mg、Zn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有Cu、Ag、Au。答案:ABCD2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有下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C图(a)在三维空间里堆积可得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

6、堆积解析:选C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有两种排列方式,一种是密置层排列,另一种是非密置层排列。密置层排列的空间利用率高,原子的配位数为6,非密置层的配位数较密置层小,原子的配位数为4。由此可知,图中(a)为密置层,(b)为非密置层。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可得到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模型,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堆积可得简单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两种堆积模型。所以,只有C选项正确。 1石墨的结构特点(1)同层内,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正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所有碳原子的p轨道平行且相互重叠,p电子可在整个平面中运动。(2)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2石墨的晶体类型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

7、,又有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属于混合晶体。1下列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石墨晶体导电,所以它是金属晶体B由于石墨的熔点很高,所以它是原子晶体C由于石墨质软,所以它是分子晶体D石墨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解析:选D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还有范德华力,因此它是一种混合晶体。2石墨的片层结构如图所示,试回答:(1)片层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含有_个碳原子。(2)在片层结构中,碳原子数、CC键、六元环数之比为_。(3)n g碳原子可构成_个正六边形。解析:在石墨的片层结构中,以一个六元环为研究对象,由于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即组成每个六元环需碳原子数为62;另外每个碳碳键被2个六元环共

8、用,即属于每个六元环的碳碳键数为63。n g碳原子可构成正六边形的个数为NA mol1。答案:(1)2(2)231(3)三级训练节节过关1金属键的实质是()A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B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引力D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解析:选A金属键就是金属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其本质上是一种电性作用。2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晶体是一种“巨分子”B“电子气”为所有原子所共用C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D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解析:选D根据金属晶体的电子气理论判断,A、B项都是正确的;金属晶体的堆积方

9、式中空间利用率分别是:简单立方堆积52%,体心立方堆积68%,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均为74%,因此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低, 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3下列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强的是()ANaBMgCAl DK解析:选C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小,价电子数目越多,金属键就越强,即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越强。Na、Mg、Al均位于第三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价电子数目逐渐增多,所以金属键逐渐增强,其中铝的金属键最强,钠的金属键最弱,而钾和钠位于同一主族,且钾的半径比钠大,钾的金属键比钠弱。4关于右图不正确的说法是()A此种最密堆积为面心立方最

10、密堆积B铜晶体采用该种堆积方式C该种堆积方式可用符号ABCABC表示D镁晶体采用该种堆积方式解析:选D从图示可看出,该堆积方式的第一层和第四层重合,这种堆积方式可用符号“ABCABC”表示,属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金属铜采用这种堆积方式而镁属于六方堆积,所以选项D不正确。5(1)将等径圆球在二维空间里进行排列,可形成密置层和非密置层。在图甲所示的等径圆球排列中,A属于_层,配位数是_;B属于_层,配位数是_。(2)将非密置层一层一层地在三维空间里堆积,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种金属晶体的晶胞,它被称为简单立方堆积。在这种晶体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是_,平均每个晶胞所分摊的原子数目是_。(3)已知下列金属晶

11、体:Ti、Po、K、Fe、Ag、Mg、Zn、Au其堆积方式为:简单立方堆积的是_;体心立方堆积的是_;六方最密堆积的是_;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是_。解析:(1)在晶体微粒堆积的空间里,一个原子或离子周围所邻接的原子或离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密置层配位数是6。(2)图乙所示的金属晶体的简单立方晶胞的8个顶点各有一个原子,平均每个晶胞所分摊的原子数目是81;在这种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的上、下、左、右、前、后各有一个相邻的原子,故配位数为6。(3)只有金属Po采取简单立方堆积方式。体心立方堆积是上层金属原子填入下层的金属原子形成的凹穴中,这种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比简单立方堆积的高,多数金属是这种堆积方式

12、。六方最密堆积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六方最密堆积常见金属为Mg、Zn、Ti,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常见金属为Cu、Ag、Au。答案:(1)非密置4密置6(2)61(3)PoK、FeMg、Zn、TiAg、Au1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解析:选B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阳离子和

13、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作用,也存在静电排斥作用;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金属的性质及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解析:选B根据电子气理论,电子是属于整个晶体的,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从而导电,B项正确;有的金属中金属键较强,但依然导电,A项错误;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不是金属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C项错误;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化

14、学变化,D项错误。3关于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如图)的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是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B晶胞是六棱柱C每个晶胞内含2个原子D每个晶胞内含6个原子解析:选C体心立方堆积型晶体是非密置层的一种堆积方式,为立方体形晶胞,其中有8个顶点,一个体心,晶胞所含原子数为812。4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价电子数多少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也有关,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熔点逐渐升高的是()ALiNaKBNaMgAlCLiBeMg DLiNaMg解析:选B金属熔点的高低与金属阳离子半径大小及金属价电子数有关,价电子数越多,阳离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B项中三种

15、金属在同一周期,价电子数分别为1、2、3,且半径由大到小,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lMgNa。5.对图中某晶体结构的模型进行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B该种堆积方式称为体心立方堆积C该种堆积方式称为面心立方堆积D金属Mg就属于此种最密堆积方式解析:选C由图示知该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堆积,A、B错误,C正确;Mg是六方堆积,D错误。6下列金属的密堆积方式与对应晶胞正确的是()ANa面心立方 BMg六方CCu六方 DAu体心立方解析:选BNa是体心立方堆积,Cu、Au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Mg是六方最密堆积。7物质结构理论指出: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

16、强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一般来说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的硬度大于铝 B镁的熔点高于钙C镁的硬度大于钾 D钙的熔点高于钾解析:选A根据题目所给条件:镁和铝的电子层数相同,价电子数AlMg,离子半径Al3Mg2,金属键Mg强于Ca;用以上比较方法可推出:价电子数MgK,离子半径Mg2Ca2K,硬度MgK;钙和钾位于同一周期,价电子数CaK,离子半径KCa2,金属键CaK,熔点CaK。8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汽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石英和干冰的熔化 B晶体硅和晶体硫的熔化C钠和铁的

17、熔化 D碘和氯化铵的汽化解析:选C石英的成分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干冰为固体CO2,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硅熔化时克服共价键,晶体硫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钠与铁均为金属晶体,熔化时克服的都是金属键;碘汽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NH4Cl汽化时需克服离子键与共价键。9(1)如图所示的是二维平面晶体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式为AX3的是_。(2)如图为一个金属银的晶胞,请完成以下各题。该晶胞“实际”拥有的银原子数是_个。该晶胞称为_(填字母)。A六方晶胞B体心立方晶胞C面心立方晶胞D简单立方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cm,A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 gm

18、ol1,金属银的密度为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用a、表示)。解析:(1)由图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数可以求得a、b的原子数之比分别为12和13,相应化学式分别为AX2、AX3,故答案为b。(2)根据“均摊法”可计算晶胞中的原子个数:864。该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根据公式a3M可得:NAM,将N4和M108代入该式,可得NA。答案:(1)b(2)4C10.金属金以面心立方晶格构型形成晶体(如图),立方晶胞的边长a407.0 pm。(1)在金属金的晶胞中最近的两原子之间的距离是_。(2)在一个金原子周围与之距离为题(1)中计算的值的金原子有_个。(3)金的密度为_。(4)金晶胞的填充因子(即立

19、方体中所有金原子本身所占据的体积分数)为_。解析:由晶胞结构可知最近的两个金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时原子的配位数为12,即与一个金原子等距且最近的金原子为12个。折算之后每个晶胞中包含的金原子数目为4个,即可知晶胞的密度为(M为金的摩尔质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金晶胞的填充因子即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74%。答案:(1)287.8 pm(2)12(3)19.4 gcm3(4)74%1对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描述错误的是()A铜、银、金采用这种堆积方式B面心立方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中心上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C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14个金属原子D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4个金

20、属原子解析:选C应用分割法计算,平均每个晶胞含有金属原子:864。2关于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密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晶胞是六棱柱B钠、钾、铁采用此种堆积方式C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D每个晶胞中含5个原子解析:选B体心立方的堆积方式为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均有一个原子,每个晶胞中含有812个原子。3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铝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升高的C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解析:

21、选C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而所带的电荷少,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铝的金属键弱,熔、沸点低,硬度小,A错;从Li到Cs,离子的半径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沸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B错;因铝离子比钠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多,使金属铝比金属钠的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铝比金属钠的熔、沸点高,硬度大,C正确;因镁离子比钙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相同,使金属镁比金属钙的金属键强,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钙的熔、沸点高,硬度大,D错误。4几种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的物质正确的排序是()A碘、锌、钠、金刚石 B金刚石、锌、碘、钠C钠、锌、碘、金刚石 D锌、钠、碘、金刚石解析:选C第一

22、种晶胞为体心立方堆积,钾、钠、铁等金属采用这种堆积方式;第二种晶胞为六方最密堆积,镁、锌、钛等金属采用这种堆积方式;组成第三种晶胞的粒子为双原子分子,是碘;第四种晶胞的粒子构成正四面体结构,为金刚石。5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为简单立方堆积,b为六方最密堆积,c为体心立方堆积,d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a:1个,b:2个,c:2个,d:4个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a:6,b:8,c:8,d:12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abcba。6如图是金属晶体的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形成的晶胞示意图,在密堆积中处于同一密置层上的原子组合是()A

23、BC D解析:选B面心立方晶胞的体对角线是垂直于密置层面的直线,所以要找处于同一层上的原子,必须找出垂直于体对角线的面。7如下图,铁有、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e1 394 ,FeFeA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14B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1C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D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解析:选B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864,A错;Fe晶体晶胞中含有铁原子个数为81,B正确;将铁冷却到不同的温度,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C错;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D错。8.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

24、如图),实验测得钠的密度为(gcm3)。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假定金属钠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则钠原子的半径r(cm)为()A. B.C. D.解析:选C根据“均摊法”可计算晶胞中原子个数:812,设晶胞的棱长为d,则d,晶胞体积为3,根据公式d3,可得r。9.金属钨晶体中晶胞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它是一种体心立方结构。实际测得金属钨的密度为,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假定钨原子为等直径的刚性球,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一个晶胞分摊到_个钨原子。(2)晶胞的边长a为_。(3)钨的原子半径r为_(只有体对角线上的各个球才是彼此接触的)。(

25、4)金属钨原子形成的体心立体结构的空间利用率为_。解析:(1)晶胞中每个顶点的钨原子为8个晶胞所共有,体心的钨原子完全为该晶胞所有,故每一个晶胞分摊到2个钨原子。(2)每个晶胞中含有2个钨原子,则每个晶胞的质量m,又因每个晶胞的体积Va3,所以晶胞密度,a 。(3)钨晶胞的体对角线上堆积着3个钨原子,则体对角线的长度为钨原子半径的4倍,即4ra,r 。(4)每个晶胞含有2个钨原子,2个钨原子的体积V2r3,则该体心立方结构的空间利用率100%100%100%68%。答案:(1)2(2) (3) (4)68%10金晶体的最小重复单元(也称晶胞)是面心立方体,如图所示,即在立方体的8个顶点各有一个金原子,各个面的中心有一个金原子,每个金原子被相邻的晶胞所共有。金原子的直径为d,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表示金的摩尔质量。(1)金晶体每个晶胞中含有_个金原子。(2)欲计算一个晶胞的体积,除假定金原子是刚性小球外,还应假定_。(3)一个晶胞的体积是_。(4)金晶体的密度是_。解析:利用均摊法解题,8个顶点上金原子有属于该晶胞,每个面上金原子有属于该晶胞,共有6个,故每个晶胞中金原子个数864。假设金原子间相接触,则有 ,正方形的对角线为2d。正方形边长为d。所以V晶(d)32d3,1个晶胞质量为m晶,所以。答案:(1)4(2)面对角线金属原子间相接触,即相切(3)2d3(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