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605237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来宾市兴宾区第三小学 陈春秋一、研究背景(一)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它必然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正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 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也强调:“认写分开,及早

2、阅读”。他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第一学段(一 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

3、实在是比较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二)解决识字教学中凸现出的问题的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识字伊始,知识迁移困难。学生还在学拼音时,一边就要学习汉字,认识汉字的经验几乎为零,对于汉字字形的识记特别吃力。在白板上认识了,放到卡片上不一定认识;在课文中认识了,写在本子上不一定认识;黑色字体认识了,换成红色字体不一定认识;有的甚至把生字条里的生字都背熟了,可一打乱顺序还是认不得。(2)生字“回生”现象严重。今天认识了,有的明天就忘记了;前面认识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加上识字量的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3

4、)传统的 “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毫无生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扼杀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效率低下。(4)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吗?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三)孩子认知经验的需要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的识字意识和愿望,才能使识字教学切实有效地达到目的。如果刚入学就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并在识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优化甚至创新,形成一定的自

5、主识字能力,应该是走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为此,我们提出了“ 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二、课题的界定“一年级学生”:是指年龄在67岁的小学一 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是指学生在识字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识字目标、制定识字计划、作好具体的识字准备,在识字活动中能够对识字进展、识字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识字活动后能够对识字效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它表现在: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识”;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识”;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识”;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识”。“自主识字能力”:就是把学

6、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检查和自我补救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识字目标。包括独立的拼读能力、识记能力、书写能力、运用能力和拓展识字的能力。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基本知识,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已学汉字、主动认识新字,巩固已认识的字并扩大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奠定

7、好基础。三、理论依据(一)语言心理学“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二)教育学依据著名语言学家S.P.Gorde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语言学习的环境。”教学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探究的技法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学习应该自主探求,通过自主探求获取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深刻,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灵活自如。1.学习

8、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2.主体教育论:主体教育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激发作为内因的学习主体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体活动,外部因素才起作用。3.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也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

9、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成功的识字教学评价,不是斤斤计较一时的识字量,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在识字的过程中享受识字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四、研究的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时,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能力,平均识字达2000个以上。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研究班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量16001800个。“上不封顶”是指60%同学识20

10、00个以上,40%同学识2400个以上,多识不限。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20万字的阅读量。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多方面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五、研究的措施和方法(一)研究的措施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

11、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2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但如果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灵魂,任由学生怎么识记都行,那么要想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难了。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渗透一些汉字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汉字的形、义,还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据统计,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90%左右,识字教学若能让学生掌握形声规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学习一个形声字的过程中,学生或模糊或清

12、晰地感受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再在教材随后的编排体系中出现的让学生体会形旁与声旁的关系时,学生进一步感受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会意字往往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字,显示出新组成的字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启发学生通过对各部件的综合考察,“会”其合并这“意”。如“笔”教学时,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说说毛笔的组成,再观察“笔”的字形,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种会意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字义,见形知义,更领会了我们祖国文字的巧妙创意。象形字起源于图画,我们可通过看图,认识事物的特点,再让学生看古代的象形字,然后再看现在的楷体字。将字图对照,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

13、想像能力。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我们主要利用这三种识字环境:(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平时让学生传带的“给家长的话”,向家长作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家长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一认,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图书、卡片进行亲子阅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2)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厂牌名,还有路牌名、河

14、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等,再凭借教材有意识地引导,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3)在学校环境中识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校名、校风、小学生守则、班级名、同学名、课程表、黑板报、名人名言、等文化设施和竞赛园地,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学生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将从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

15、。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二)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3观察法:在课

16、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观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六、研究的步骤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2013年5月2014年5月)(一)准备阶段(2013.5)制订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立项申报;进行课题论证;。(二)实验研究阶段(2013、52014、5)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措施,观察实验效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实验处理,收集资料,作好过程记载。(三)结题阶段(2014.5)整理

17、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聘请专家对研究进行鉴定,结题。七、组织形式:以年级教研组为课题研究小组。八、预期成果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让他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大,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这样我们识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九、参考书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及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 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 学习资料 (一)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被动识字,识字效率肯定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束缚他们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儿童识字的起步阶段,我们就要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营造识字的良好氛围,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体验识字的乐趣

18、。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识字,主动识字。1、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趣味识字。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喜欢模仿、重复,表现。因此,课堂上可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来识字。如:编儿歌、猜谜语、找朋友、摘苹果、当小老师、变魔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些形式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到识字游戏的乐趣,在愉悦的情景中轻松识字。从而对识字学习也兴趣盎然。2、课堂外校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就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变换的识字乐园。学校校名、校训、班级牌、功能室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宣传栏、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名人名言、课程表、学习园地、同学名等等,都是学生丰

19、富的识字的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并开展一些识字竞赛的活动,激励学生也做个有心人,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3、学校外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生活中处处都有识字的环境。上学途中道路名、各个村的村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店名、报纸、电视等,都是识字的好教材。教师可让学生将从这些地方认识的生字写或剪贴在一个专门的采集本上,并取名采蜜集,或者让学生专门拿个盒子作为生字盒,把这些字装入。教师提供让学生适时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让他们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去识字。4、

20、在阅读中识字,多识字促阅读。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低年级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这可充分发挥图书室效益,教师可帮助推荐或借阅一些有趣的注音读物,并在班上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等。这样既让学生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感,激发了学习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 学习资料 (二)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一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

21、像,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研组的成员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一、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我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

22、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我当小导游”等识字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奶”,学生有的说“女”加“乃”是“奶”;有的说把“仍”的单人旁变成“女”字旁就是“奶”,这样很快就记住了“奶”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仍”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二、故事联

23、想识字识记有一些字,老师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此外,诸如学习“徒”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三、图文结合识字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

24、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统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这样不仅强化了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四、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

25、,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坐”“两人背*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宝宝哪里来?太阳妈妈生出来”;“冰”“三点水少一点,一点水变成冰”。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五、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又如我在教春风吹这课中“春”这个字时,就结合字的象形特点进行

26、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都出来晒太阳啦!引导学生用形象形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六、猜字谜识字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非”的谜面可记为: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运用以上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真正体现了“要使教材成为

27、学生的世界转变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只要我们把握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的更好。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 学习资料 (三)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何改革识字教学,使其尽快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在识字教学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动很大,焕然一新。一年级上学期要至少认识400个汉字。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学中繁琐分析生字相当乏味,没有意义,且耗时大。有些教师上公开课时干脆避开生字不讲,这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瓶颈

28、。那如何在新课程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呢?笔者从实践摸索中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一、把握识字要求。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上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人教版教材的识字产生了一种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它的意义不在于识字形式的创新,重要的是降低了识字的要求,变多维度的识字教学要求为单维度的会认,为大量识字和大量阅读做好准备,二、结合识字语境现实中很多老师喜欢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分类来让学生识字,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形近

29、字或音近字。这看似科学的方法,其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表意关系,孤立了汉字,以人为的环境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因此识字也就成了师生心目中最枯燥厌烦的事了。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活动中反复多次和字见面,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的识字不仅仅是识字,它就是阅读,识字的目的是阅读,其过程也是阅读,从理性的角度看,综合的识字就是阅读中识字,就是阅读与识字有机的结合三、增添识字情趣托尔

30、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的需要。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一个个汉字连缀起来就是一片放飞的天空。语文,首先吸引儿童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回味无穷的精神滋养,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识字教学追求趣味,但并不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

31、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分工表 来宾市兴宾区第三小学 课题名称关于一年级学生趣味识字培养的研究课题负责人业务简况姓名陈春秋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7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联系电话18978208957主要业务简历和工作成果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一(2)班语文教学工作,担任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课题组主要成员姓 名性别职务职称任教年级课题分工卓华秋女小学高级教师一(1)班教学实践研究工作陈春秋女小学高级教师一(2)班课题计划、总结的撰写 杨娜女小学高级教师一(3)班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苏滟滟女小学高级教师一(4)班教学实践研究钟晓慧女小学高级教师一(5)班课题论文的撰写黄云练女小学高级教师一(6)班教学实践研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