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课件PPT学习教案

上传人:深*** 文档编号:106042843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PPTX 页数:117 大小:9.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课件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课件PPT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课件PPT学习教案(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第1页/共117页第2页/共117页年诊断尘肺病新病例数超过100例的群体性病例报告有13起。第3页/共117页第4页/共117页2001年年 (30省省)2002年年 (30省省)2003年年 (30省省)2004年年 (15省省)2005年年 (30省省)2006年年 (29省省)2007年年 (30省省)2008年年(30省省)2009年年(30省省)2010年年(30省省)年度新增年度新增职业病患职业病患者总数者总数1321514821125114423122121151914296137441812827240尘肺病尘肺病105051224883643166917387831

2、0963108291449523812慢性职业慢性职业中毒中毒11661300882483137910831638117119121417急性职业急性职业中毒中毒759590504265613467600760552617第5页/共117页第6页/共117页冰山现象冰山现象实际职业病远远超过报告病例数实际职业病远远超过报告病例数第7页/共117页 苹果代工工厂联建有限公司苹果代工工厂联建有限公司137137名工人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导致职业伤害。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导致职业伤害。 “毒苹果毒苹果”事件事件第8页/共117页第9页/共117页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3、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第10页/共117页第11页/共117页 20022002年春节河南许昌等地部分到河北省高年春节河南许昌等地部分到河北省高碑店市箱包生产加工企业打工人员,在回家过碑店市箱包生产加工企业打工人员,在回家过春节期间,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并有春节期间,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并有6 6人相继人相继死亡死亡, ,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有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有2525人苯中毒。人苯中毒。“ “使使用有用有毒物毒物品作品作业场业场所所劳劳动动保保护条护条例例” ”颁颁布布第12页/共117页演演变为变为社社会会治安治安问题问题的事件的事件社社会会影影响响最大的事件最大的事件13

4、371337人体人体检检,14.58%,14.58%即即195195人人诊断诊断矽肺,矽肺,261261人半年后人半年后复查复查第13页/共117页第14页/共117页第15页/共117页第16页/共117页第17页/共117页第18页/共117页职业病特点:职业病特点:病因明确。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存在剂量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有一定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发病率。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早期是可逆的。早期是可逆的。大多数职业

5、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往往是可逆的,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第19页/共117页第20页/共117页第21页/共117页 (二二) 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剂量)和接触强度(剂量)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统称为统称为职业性

6、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第22页/共117页 职业病控制的基本原则:职业病控制的基本原则:控制病因、保护个体、消控制病因、保护个体、消除作用条件,打断其发生的因果链。除作用条件,打断其发生的因果链。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病因消除作用条件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作用条件作用条件 职业病发生的三要素: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发生的三要素:职业性有害因素、个体因素(人)和作用条件。、个体因素(人)和作用条件。保护个体第23页/共117页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按按其来源分为:其来源分为: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按其

7、性质分为: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金属及类金属、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和农药等。 生产性粉尘:有机粉尘、无机粉尘、混合性粉尘等。物理因素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等。 随着生产设备、使用的原料和生产工艺随着生产设备、使用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的变化而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第24页/共117页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例不当,工间休息不当,倒班制度不合理等。劳动强度过大、生

8、产定额不当:劳动强度过大、生产定额不当: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屏作业者的视觉紧张和腰背肌肉紧张,钢琴演奏家的手指痉挛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具: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流水线工作人员如坐椅不适易产生颈、肩、腕损伤。长期操作手柄、轮盘等引起掌挛缩病。长期站立、行走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扁平足。 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之间的一种失衡。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起相应的功能性紊乱。 第25页/共117页第26页/共117页 三级预防措施三级预防措施第27页/共117页有害

9、因素有害因素作业人群早发现早处理防治措施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标准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建建设项设项目目卫卫生生学评学评价价个个体防体防护护, ,健康健康教教育育培培训训, ,个个人人卫卫生生, ,岗岗前前检查检查等等第28页/共117页第29页/共117页肤和消化道肤和消化道进入。第30页/共117页第31页/共117页第32页/共117页烟烟150 纳米纳米焊烟颗粒焊烟颗粒烟的产生伴随烟的产生伴随受热或火焰受热或火焰 = 伴随伴随高温高温第33页/共117页雾的产生伴随雾的产生伴随化学液体使用化学液体使用 = 伴

10、随伴随皮肤危害皮肤危害液滴的液滴的挥发挥发 = 蒸气蒸气第34页/共117页皮肤危害皮肤危害 常伴随常伴随 呼吸危害呼吸危害第35页/共117页第36页/共117页第37页/共117页第38页/共117页第39页/共117页第40页/共117页(视频视频)第41页/共117页第42页/共117页多发工厂:电子厂、印刷厂、鞋厂、橡胶厂多发工厂:电子厂、印刷厂、鞋厂、橡胶厂第43页/共117页45多发工厂:电子厂、电镀厂、超声波清洗车间多发工厂:电子厂、电镀厂、超声波清洗车间第44页/共117页第45页/共117页多发工厂:玩具厂多发工厂:玩具厂第46页/共117页多发工厂:电子厂多发工厂:电子厂

11、第47页/共117页第48页/共117页第49页/共117页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粒径多在0.110m,它是污染环境,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第50页/共117页粉尘粉尘粉尘粉尘的产生常的产生常伴随伴随机械加工机械加工 = 伴随伴随噪声噪声第51页/共117页第52页/共117页第53页/共117页第54页/共117页第55页/共117页正常正常第56页/共117页第57页/共117页第58页/共117页第59页/共117页第60页/共117页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第61页/共117页第62页/共117页第63

12、页/共117页第64页/共117页第65页/共117页尘肺病患者的处理尘肺病患者的处理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尽管尘肺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是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和对症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病人痛苦,延长寿命。一般采用综合疗法。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患者的抗病意志。坚持健身体育运动和呼吸锻炼,特别注意呼吸道感染。适当安排劳动和休息,生活规律化。对症疗法 按一般内科治疗方法对气短、胸痛、咳嗽及并发症进行治疗。第66页/共117页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矽肺患者确诊后,应依据其线诊断尘肺期别、肺功能损伤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按职工工

13、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9-1996),尘肺致残程度共分为5级,由重到轻依次为:二级 尘肺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三级 尘肺期;尘肺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尘肺、期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第67页/共117页四级 尘肺期;尘肺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 六级 尘肺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七级 尘肺期,肺功能正常。尘肺患者安置的原则尘肺患者安置的原则1、尘肺诊断一经确诊,不论期别,都应及时调离接尘作业。不能及时调离的,必须报告当地劳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工会。2、伤残程度轻者(六级、七级),在调离接尘作业后,可安排在非接尘作业区从事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第68页/

14、共117页3、伤残程度中等者(四级),可安排在非接尘作业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期活动。4、伤残程度重者(二级、三级),不担负任何工作,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期活动。(尘肺患者)第69页/共117页第70页/共117页第71页/共117页噪声的职业危噪声的职业危害害第72页/共117页噪声职业危害水平评噪声职业危害水平评价价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声压 (dBA) 换算可允许的最长暴露时间85 8小时88 4小时91 2小时94 1小时 = 第73页/共117页第74页/共117页第75页/共117页紫外线紫外线:存在于焊接弧光中,导致急

15、性电弧眼、白内障、皮癌。存在于焊接弧光中,导致急性电弧眼、白内障、皮癌。红外线红外线:存在于高温加热条件存在于高温加热条件, 如铸造、烘干和焊接,可致白内如铸造、烘干和焊接,可致白内障障强可见光强可见光:存在于焊接过程,可暂时致盲。存在于焊接过程,可暂时致盲。激光激光:存在于某些激光加工过程,可危及眼睛,甚至皮肤。存在于某些激光加工过程,可危及眼睛,甚至皮肤。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急性角膜炎波长nm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不可见光第76页/共117页第77页/共117页第78页/共117页n危害程度。危害程度。高温常可能伴随高温常可能伴随有害光有害光和和烟烟的产生的产生 = 眼面眼面 + 呼吸

16、危害呼吸危害第79页/共117页第80页/共117页第81页/共117页第82页/共117页第83页/共117页第84页/共117页健康权益。第85页/共117页第86页/共117页第87页/共117页职业病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培训健康监护接触史 识别、评价工程等控工程等控制措施(制措施(三同三同时时、申申报报)、 诊断 治疗康复 赔偿费用卫卫生部生部门门 职责职责社保部社保部门门1 1、申、申报报 2 2、预评预评和效果和效果评评价的价的审查审查3 3、健康、健康监护监护的的检查检查4 4、作、作业场业场所的所的监监督督检查检查5 5、技、技术术服服务务机机构认证与构认证与管理管理6 6、职

17、业职业危害事故的危害事故的查处查处等等安全安全监监管部管部门职责门职责第88页/共117页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能够按照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能够按照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防治法的要求履行其所要承担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的履行是由国的要求履行其所要承担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的履行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家强制力作保障的。 职业病防治法对用人单位的所要承担法定义务作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它职业病防治法对用人单位的所要承担法定义务作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规定,它主要包括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主要包括职

18、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等方面。用人单位严格履行法定义务,是劳动者享有和行使有关权利病人保障等方面。用人单位严格履行法定义务,是劳动者享有和行使有关权利的条件和前提。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条件和前提。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者可以请求国家有关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强制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劳动者可以请求国家有关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强制用人单位履行义务,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实现。履行义务,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实现。 第89页/共117页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职业病防治法规

19、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以下法定责任,这些法定责任也是用人单以下法定责任,这些法定责任也是用人单位必须做好的工作。位必须做好的工作。第90页/共117页二、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的义务二、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的义务 由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负总责,是因为职业病防治由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负总责,是因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重视、是否采取措施、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重视、是否采取措施、是否落实各项制度、是否有组织保证等。因用人单位在是否落实各项制度、是否有组织保证等。因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所以自然也就成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所以自

20、然也就成为本单位职业危害的责任主体。用人单位承担的职业危为本单位职业危害的责任主体。用人单位承担的职业危害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害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91页/共117页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义务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义务工伤社会保险是对因生产工作负伤工伤社会保险是对因生产工作负伤、致残、死亡而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致残、死亡而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或其遗属提供生活保障、医疗服务、职或其遗属提供生活保障、医疗服务、职业康复和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业康复和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会保险制度。工伤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承担投保责任

21、,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只承担投保责任,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只要履行了自己的劳动义务,就有权享受要履行了自己的劳动义务,就有权享受为其提供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为其提供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第92页/共117页四、保障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义务四、保障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义务 预防职业病要从源头抓起,只有在源头实施控制,预防职业病要从源头抓起,只有在源头实施控制,依法做好职业卫生依法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三同时”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工作场所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对预防和减轻职业危工作场所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对预防和减轻职业危害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这一环节做好了就可以最大

22、限害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这一环节做好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者减少劳动者受到职业危害的危害。度地消除或者减少劳动者受到职业危害的危害。案例:某企业新建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开工建设案案例:某企业新建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开工建设案 北京北京某化工企业为扩大生产,在现厂区内投资建设了一个生产车间,用于生产本厂产品所需的中间产品。监督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该车间已开始施工建设,但没有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要求企业暂停建设,依据第六十二条第(一)项当场给予行政警告处罚,并责令限期一个月内改正,待上报预评价报告后,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复后方可开工建设。一个月后,监

23、督员再到该企业检查时,发现企业没有停止该车间的建设,也没有委托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监督员将此情况上报,经请示后,立案调查取证,经合议后决定依据第六十二条第(一)项给予该企业罚款的行政处罚,并通知企业听证地点和时间。在听证中,企业负责人强调因生产太忙,没能及时落实整改意见,现在已安排专人办理并停止该车间建设,请求减轻处罚。经卫生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对该给予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第93页/共117页五、申报职业危害项目的义务五、申报职业危害项目的义务 职业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项职业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按

24、目。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按规定如实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如实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危害项目。管理部门)申报职业危害项目。案例:某企业拒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违法案案例:某企业拒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违法案 某区一从事木材加工企业主要从事木材加工生产胶合板等木制品,生产过程中有木材去皮、切片、热压等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噪声、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经安全监管部门多次督促、要求其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然而该公司以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理由一直拒绝申报。安全监管部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依法

25、立案并作出罚款人民币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不服向该市某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区法院公开审理并作出维持市安全监管局处罚决定的判决。 第94页/共117页六、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义务六、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义务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六项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六项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着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这些管理措施工作,关系着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这些管理措施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基本制度,也是用人单位的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基本制度

26、,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法定职责。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95页/共117页七、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义务七、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义务 用人单位在采取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同时,还用人单位在采取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劳动者个人的防护,尊重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应当重视劳动者个

27、人的防护,尊重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生保护权利。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案例:一起急性硫化氢职业中毒案案例:一起急性硫化氢职业中毒案 2005年6月8日,某公司发生一起4名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疑似职业中毒,其中1人死亡的中毒事故 。经检查发现:1、该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生产金属钴(半成品),配料:钴料、浓硫酸、亚硫酸钠。2、现场调查发现操作场所简陋,自然通风条件差,未安装机械通风装置,劳动者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为普通防尘口罩。经职业病诊

28、断鉴定委员会诊断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短时间内向罐中加入大量的硫化钠后,硫化钠与料罐中的硫酸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硫化氢气体溢出罐口,在无有效通风设施和有效个人防护的条件下,作业工人吸入大量的硫化氢导致此次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卫生部门 根据职责划分,将此案移交安监部门处理。安监部门认为,该公司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81条的规定,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6条规定,给予该公司责令停产整顿,罚款40000元的行政处罚。当事人无异议在法定时间自觉履行行政处罚。另公司付给死者家属抚养费、丧葬费等158000万元;中毒人员的医疗费7060.58元,共计205060.58元

29、。 第96页/共117页八、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止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八、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止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义务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义务 职业病防治法第职业病防治法第21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组织条规定,用人单位在组织生产、技术改造、工艺改革以及选用原材料时,生产、技术改造、工艺改革以及选用原材料时,应当将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作为首要考应当将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用人单位在生产活动中,应当结合自虑的问题。用人单位在生产活动中,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逐步地寻找并采用无害或危害小的新身的特点,逐步地寻找并采用无害或危害小的新工艺、新技术和

30、新材料,代替危害严重的工艺、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代替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和材料,达到消除或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对劳技术和材料,达到消除或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目的。动者健康影响的目的。 第97页/共117页九、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义务九、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义务 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22条的规定履行职业危条的规定履行职业危害告知的义务,是劳动者实现职业卫生知情权的前提条件害告知的义务,是劳动者实现职业卫生知情权的前提条件,只有用人单位充分告知职业危害,劳动者才有可能真正,只有用人单位充分告知职业危害,劳动者才有可能真正享

31、有知情权。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中文警享有知情权。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是用人单位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的形式之一,示说明,是用人单位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的形式之一,对劳动者可以起到时刻告知和提醒的作用,是非常重要而对劳动者可以起到时刻告知和提醒的作用,是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且必不可少的。 第98页/共117页十、设置报警装置和配置现场急救设施的义务十、设置报警装置和配置现场急救设施的义务 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防护用品是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

32、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关键措施,对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意义重大。所以康影响的关键措施,对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意义重大。所以,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地维护、检修,定期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地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检测其性能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者停止使用。 应急洗眼器应急洗眼器 应急通风设备应急通风设备 自动报警器自动报警器第99页/共117页十一、实施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义务十一、实施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义务

33、 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职业危早期发现职业危害,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是职业病二级预防中的关键环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是职业病二级预防中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日常监测,用人单位才能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节,只有通过日常监测,用人单位才能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第100页/共117页十二、向用人单位提供产品中文说明书和警示说明的义务十二、向用人单位提供产品中文说明书和警示说明的义务 许多职

34、业危害因素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有密切关系或许多职业危害因素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有密切关系或者直接由设备、材料产生。为了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掌握设者直接由设备、材料产生。为了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掌握设备、材料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备、材料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既注意事项、应急救援措施等,本法特别规定向用人单措施既注意事项、应急救援措施等,本法特别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材料者,应当提供中文说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材料者,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

35、警示说明。第101页/共117页十三、如实告知劳动者真实信息的义务十三、如实告知劳动者真实信息的义务 为了维护劳动者职业危害的知情权,保障劳动者健康为了维护劳动者职业危害的知情权,保障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应当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样式样式)此告知书应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并签署。此告知书应作为劳动合同附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并签署。 张三张三同志:同志: 您所在的您所在

36、的 组装组装 车间车间 焊接焊接 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烟尘、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烟尘、紫外线、锰及其化合物等。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等。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 身体个别器官身体个别器官 造成损害。造成损害。 在本岗位,本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在本岗位,本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并对您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眼镜、防尘防毒口罩防护眼镜、防尘防毒口罩等。等。 一旦发生职业病,本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您提供一旦发生职业病,本单位将按照国

37、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您提供相应待遇相应待遇。 当您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当您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请您履行以下义务:自觉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38、;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特此告知。特此告知。 第102页/共117页十四、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义务十四、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义务 职业卫生培训对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增职业卫生培训对于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培养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自强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培养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对劳动者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

39、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在岗的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进行岗前、在岗的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定,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定,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103页/共117页十五、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义务十五、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义务 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

40、的关系;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为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治理效果评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病;为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治理效果评价和行政执法提供依据和证据。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几种:据。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以下几种: 1、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2、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3、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上述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上述职业健康检

41、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案例: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案案例: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案 某区安全监管局对某家具(北京)有限公司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单位有22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未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其行为违反了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经立案调查取证后,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第(七)项的规定,安全监管部门决定给予该企业责令限期治理,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于该家具(北京)有限公司22名工人均未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多,性质严重,考虑从重处罚,经合议后,给予该家具(北京)有限公司罚款人民币

42、10万元整的行政处罚。 第104页/共117页北京恒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处罚案例回顾北京恒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处罚案例回顾 北京市恒聚油田化学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该产品主要用于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建材等。该公司自2003年至2008年3月已先后四次被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共罚款61万元整。具体情况如下: 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第105页/共117页 2005年9月5日,因安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4人)从事接触丙烯酰胺作业被行政处罚人民币十八万元,并责令该企业进行整改。 2004年8月9日,因发生职业性慢性中度丙烯酰胺中毒病人,未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安

43、排未经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从事接触丙烯酰胺作业被处罚人民币十八万元。 2008年3月,被查出公司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劳动者1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丙烯酰胺作业,并发生疑似丙烯酰胺中毒事件被行政处罚人民币十万元,并责令该企业进行整改。 2003年3月曾有两名工人发生丙烯酰胺职业中毒,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劳动者从事接触丙烯酰胺作业,被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行政处罚人民币十五万元。 第106页/共117页十六、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义务十六、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

44、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室职业病诊断、鉴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室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的依据之一。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定的重要的依据之一。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第107页/共117页十七、及时报告职业危害事故的义务十七、及时报告职业危害事故的义务 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

45、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便有关部门迅速掌握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以便有关部门迅速掌握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保护劳动者,防止危害后果进一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保护劳动者,防止危害后果进一步扩大。步扩大。 第108页/共117页十八、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有十八、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有危害的作业的义务危害的作业的义务 由于未成年工(特指年满由于未成年工(特指年满16周岁未满周岁未满18周岁)生理发育周岁)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集体的防御功能、解毒功能、修复功能不如尚未完全成熟,集体的防御功

46、能、解毒功能、修复功能不如成年人,解除职业危害因素后,其危害后果更严重,更难恢成年人,解除职业危害因素后,其危害后果更严重,更难恢复。孕期、哺乳期女工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状态,比一般职复。孕期、哺乳期女工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状态,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有些职业危害因素通过母体的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有些职业危害因素通过母体的血液、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体内,对胎儿或婴儿造成损害。血液、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体内,对胎儿或婴儿造成损害。根据未成年工和孕期、哺乳期女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根据未成年工和孕期、哺乳期女工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给予他们特殊保护,是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内容。给予他们特

47、殊保护,是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内容。第109页/共117页十九、如实提供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的义务十九、如实提供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的义务 为保证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有效维护为保证职业病诊断、鉴定的客观性、公正性,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与职业病诊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方面的资料。、鉴定有关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方面的资料。 第110页/共117页二十、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的义务二十、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的义务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治职业病发生早期发现、早期

48、诊断、及时治疗,是防治职业病发生和控制职业病蔓延的有效办法。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及时进和控制职业病蔓延的有效办法。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及时进行诊断,既可以早期发现职业病人,又可以查找致病原因行诊断,既可以早期发现职业病人,又可以查找致病原因,有利于及时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防止职业危害的扩,有利于及时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防止职业危害的扩大。用人单位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大。用人单位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不得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费

49、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案例:某企业违反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案案例:某企业违反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治案 某村办煤矿2003年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4名疑似职业病病人,4人均系从事煤矿作业的该村村民 ,至2004年仍未安排住院诊断治疗。卫生部门接到投诉后进行调查。调查时,该企业谎称4人系外地人,劳动合同到期已不在该单位工作,无从找寻。卫生监督人员下达当场处罚决定书,给予警告,并责令于2004年6月28日前改正违法行为。该企业仅于规定时限内安排投诉者住院诊断治疗,对其余3人以本人不愿住院为由不予安排。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第(六)项规定,对其做出罚款人民币20万元的行政处罚,该企

50、业拒绝 派人参加听证,拒绝签收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超过交款期限后,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并加罚滞纳金47400元 。第111页/共117页二十一、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二十一、按照国家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的义务和定期检查的义务 对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是保护劳对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的一项重要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的一项重要法定义务。劳动者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根法定义务。劳动者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从事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的意见,安

51、排其治疗或康复疗据从事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的意见,安排其治疗或康复疗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治疗或康复疗养后,被确认为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治疗或康复疗养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当将其调离原工作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当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岗位,另行安排。 第112页/共117页二十二、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的义务二十二、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的义务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职业病待遇,是依照有关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的职业病待遇,是依照有关规定,经过一定的程序取得的,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剥经过一定的程序取得的,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剥夺,也不能因

52、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而改变。对确诊的职业病夺,也不能因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而改变。对确诊的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应当对其医疗、工作、生活等方面做出妥善病人,用人单位应当对其医疗、工作、生活等方面做出妥善安排,并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照顾,这在安排,并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安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安定,对促进安全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安全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113页/共117页用人单位要确实履行职责,全面担负起防治职业病的责任,决不允许以牺牲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污染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畸形发展。明确我们不但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更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114页/共117页第115页/共117页第116页/共1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