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5993116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时间: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说出自己认识的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归纳植物的四个类群。二、

2、 合作探究1、欣赏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请分析: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请阅读课本P72回答: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上述现象吗?2、读P72-73图31和32联系生活实际回答:(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吗? (2)根据课前的观察,阅读课本P72-74回答: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3)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4)阅读课本P74图3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各小组观察课前采集到的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并

3、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苔藓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看不到苔藓植物,你能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吗?4、读P76-77图37、38和39联系生活实际回答:(1)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里?(2)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3)蕨类植物对人类有什么作用?三、 拓展创新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2、如果你在森林里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来辨别方向?四、 归航拾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谈收获。五、交流展示 六、达标测试1、P77 12、P77 23、P77 3

4、4、P77 4 5、P77 56、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栽蕨类应放在( )A室外阳光充足处 B室内光线阴暗处C室内光线明亮处 D暗室内7、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A葫芦藓 B、墙藓 C地钱 D紫菜8、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A叶子太薄 B茎太细小 C没有真正的根 D靠孢子繁殖9、葫芦藓的根状物被称为假根,这是因为( )。A 它只能吸收水分而不能吸收无机盐 它只能吸收无机盐而不能吸收水分 它主要起固着作用,而很少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 它既无固着作用,也无吸收作用七、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

5、二节 种子植物 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认识并能说出种子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能力目标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重点难点:重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藻类、苔藓和蕨类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世界种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

6、大到1.5k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二 合作探究 (一)观察种子1、同学们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阅读课本P79-80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出实验步骤,完成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观察、实验结束后,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总结出种子植物的共同点(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根据观察完成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有 和 玉米种子(二)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观察与思考:切开苹果、桃梨等果实,观察种子着生的位置。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1、那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那

7、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果皮对种子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哪些适于传播的特点?4、看书P82-85内容及图片,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三、交流展示四 归航拾贝1、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五 达标测试1、P86 12、P86 23、P86 34、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种子的( )A 胚 B 胚乳 C 子叶 D 胚芽5、种子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的是( )A 种皮 B 胚 C 胚芽 D 胚乳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株参天大树也是有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这

8、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 )A 营养物质 B 无机盐 C 水分 D 胚7、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 )A 花被 B 果皮 C 种子 D子叶8、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它是由_、_、_和_构成的。9、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_。六、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能力目标 1、会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学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3、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情感目标 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

9、,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难点: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活动中,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 、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 、 、 。3、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 。随后,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伸长, 发育成茎和叶。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被子植物的一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三、合作探究(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课本P88-91实验探究“种

10、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前一周进行)2、展示实验结果,对本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展开讨论: 本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 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本实验共有几个对照组?分别研究什么样的条件? 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 如果事先已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 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 总结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 、 、 、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阅读课本92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实验小组的展示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什么办法?(2)什么

11、叫抽样检测?抽样调查?(3)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怎样计算发芽率?(三)种子萌发的过程阅读课本P92最后一段,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或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 。随后,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 长, 发育成 和 。伸四、拓展创新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呢?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会得出什么结论?2、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好处?3、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例如大麦和豌豆就比棉播种早;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耕和耙,变得松软,你能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吗?五、归航拾贝通过本节

12、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和 ,自身条件是 和 ,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 或 ,萌发过程中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胚轴发育成 。六、达标检测1、P94 12、P94 23、P94 34、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 ) A增加了土壤水分 B增加了空气 C提高了土壤温度 D减少了阳光照射5、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低温 高温 干燥 潮湿 A B C D6、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胚乳7、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 )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胚根8、

13、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了4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子数应是( ) A360粒以上 B360粒以下 C320粒以下 D300粒以上9、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 A被胚芽吸收掉 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10、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发芽 B同时发芽 C都不发芽 D乙先发芽11、.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 A胚轴 B胚芽 C子叶 D胚根12、为了尽

14、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 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 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13、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各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1234发芽率92 909195 A92 B90 C95 D9114、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的温度、 、 。15、埋藏在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中的古莲子已有1040年历史,仍能萌发。古莲子在地层中沉睡1040年,是处于 状态。16、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 中抽取 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 的情况。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

15、避免 的影响。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调查,则叫做 。17、供试验用的水稻种子400粒,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10天内,有240粒种子萌发;4天后,又有40粒种子萌发。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时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能描述枝条的发育过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能力目标 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情感目标 1、通过调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无机盐,学会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 2、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1)根尖的结构

16、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3)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难点:(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1、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 和 的无机盐。二、导入新课种子萌发后,长出了幼嫩的根、茎、叶,那么,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三、合作探究(一)幼根的生长阅读课本96页,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你的探究实验中,应选择什么样的根?2、当几位同学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怎样处

17、理? 3、从记录数据中发现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你会发现, 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的细胞 。这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 。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断补充 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 的细胞。5、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 ;另一方面要靠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阅读课本P97-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欣赏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请分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成的?(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通过阅读课本P98页并结合课前的调查结果分析回答:1、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

18、的补充哪些营养物质?植物是如何获得这些营养物质的?2、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3、施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四、拓展创新1、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五、归航拾贝植物的根和芽之所以能够不断生长,是因为幼根和芽中有 组织。六、达标检测 1、P101 1 2、P101 2 3、P101 34、P101 4 5、P101 5 6、P101 67、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8、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七、学习感悟第三

19、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时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桃花,掌握观察的方法2,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操作,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花的结构的研究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意义的认识,养成爱护花,进而爱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1、一朵花是由 、 、 、 和 等组成的。2、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 。 从 落到雌蕊

20、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3、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 ,其中子房壁发育成 ,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 ,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 。二、导入新课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点得五彩缤纷。那么,植物为什么会开花呢?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三 、合作探究(一)花的结构阅读课本P104观察与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对花进行观察和解剖,并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取一朵桃花对照图3-21观察它的 、 、 、 和 。2.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 、 、 和 ,仔细观察 和 的特点。3.用镊子夹开一个 ,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4.

21、用刀片纵向剖开 ,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二)传粉和受精阅读课本P104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传粉?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2、描述受精的过程,(受精,双受精,图示)(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阅读课本P106并读图3-26回答下列问题:1、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哪些变化?2、想一想,填一填 子房壁 子房 胚珠 受精卵 四、 交流展示五、归航拾贝: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六、达标测试1、P107 1 2、P107 2 3、P17 34、雌蕊的组成是( ) A花药和花丝 B柱头、花柱和子房 C花柱和子房 D花药和花柱5、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 ) A加速果实发育 B减

22、少虫害 C增加产量 D防止品种变异3.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 ) A花芽 B花柄 C花轴 D花梗七、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描述绿色植物 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2、能力目标: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认识叶片的结构。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

23、尖的 。这里生有大量的 。2、导管能自 而 运输 ,而筛管能自 而 运输 。二、导入新课想象“假设没有水,一棵树会怎样?”一分钟后回答,那么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是什么呢?三、合作探究:(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取一段带叶的茎,插进滴有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取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讨论完成: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阅读p110-113,做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参照教材第112页图3-29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认识气孔并总结叶片的结构。2、阅读课本112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保卫细胞与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何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

24、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植物体散失水分的门户是,它的开闭由控制。在白天和黑夜,它是怎样工作的呢?(三)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观察课本113页图,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对照图为大家讲一下生物圈的水循环吗?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3、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四、交流展示五、归航拾贝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由茎运输到叶,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保护绿色植物。六、达标测试1、P114 12、P114 23、P114 34、P114 45、我们给果树剪枝时,往往会发现从枝条的断面上渗

25、出许多汁液,这主要是()A、来自木质部导管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来自韧皮部筛管中的有机物C、来自韧皮部筛管中的水分和无机盐D、来自木质部导管中的有机物6、在茎的结构中,导管、筛管、形成层分别属于什么组织()A、分生组织、输导组织、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C、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D、分生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7、若将一段帯叶的鲜嫩幼茎浸入含有红墨水的水里,光照23小时后,取出幼茎横向切断并观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在上述操作中,采取光照措施的目的是什么?。8、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会脱落。植物落叶的主要意义是()A.减少植物体内营

26、养物质的消耗B.减弱植物体自身的蒸腾作用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D.使植物体避免寒冷气流侵袭4、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七、学习感悟: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阐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3)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

27、情感。学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难点:组织好“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从中认识阳光对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作用,请学生说说这方面的认识。二、合作探究:(一)学生阅读课本P116-117页实验,课前准备好的实验展示,让学生说出做法,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遮盖一面可以吗?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二)阅读课本P118-119页回答:1、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2、植物体只有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作用是什

28、么? (三)阅读课本P119页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意义是什么?三、交流展示四、归航拾贝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五、达标测试1、P120 12、P120 23、P120 34、P120 45、下列生物不能进行光和作用的是( ) A、海带 B、苔藓 C、小麦 D、蘑菇 6、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 ) A、太阳光 B、无机盐 C、水 D、二氧化碳 7、在同一片树叶上,于早晨、中午和傍晚,用打孔器分别打出同样的a、b、c三个小圆片,将小圆片脱水后称重,其重量关系为( ) A、abc B、bac C、abc D、无法确定8、非选择题如右图所示,把银边天竺葵至于黑暗处一昼夜后,

29、用黑纸圆片将A处两面遮盖后,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分析回答:1、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其绿色部分变成_色。2、加碘液处理后发现B处变蓝色,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而A、C两处均不变色,其原因分别是A_,C_;实验前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 六、学习感悟: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2、能力目标:(1)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

30、生产上的应用。3、情感目标:(1)在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2)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物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 难点: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你有哪些了解?二、导入新课: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三、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本P121实验,回答:1、分析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2、海

31、尔蒙特所做的实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呢?3、想一想,水是对实验产生作用的唯一因素吗?海尔蒙特是否忽略了什么?(二)阅读课本122页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1、惠利斯特利实验其实是由四个小的实验构成的,试着分析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2、思考在实验中,密闭装置中蜡烛熄灭和小鼠死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放入植物后,蜡烛可以继续燃烧,小鼠可以存活呢?3、如果你是惠利斯特里的话,观察实验现象后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阅读课本123页,并看演示实验,讨论、分析、交流后,得出结论。思考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唯一产物吗?思考2.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什么气体?(四)请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32、四、交流展示五、归航拾贝: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繁殖、发展的根本保证。六、达标测试:1、P126 12、P126 23、P126 34、P126 45、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是指( )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6、在有阳光和灯光照射的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目的是( )A、增加鱼缸水中的氧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鱼缸内的营养D、吸收鱼缸水中的二氧化碳7、西瓜表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往往呈现黄色,原因是接触地面的部分( )A、见不到阳光B、得不到氧气C、没有叶绿体D、得不到二氧化碳8、(2007,威海中考)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

33、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密植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9、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就会导致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不利于棚中蔬菜的( )A、传粉受精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10、非选择题: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其自身_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_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而且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和_的平衡,简称_。七、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二节

3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2)说明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情感目标: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问题,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 难点: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王先生酷爱花卉,因此在他居室里,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都布置了各色花卉,有平台摆放的,还有空中垂钓的,一眼望去,一片绿意中花色纷繁,真是好不惬意。王先生认为,这些植物可以吸附灰尘、释放氧气,既更新了空气,又美

35、化了室内环境,可谓两全其美。同学们,你们认为王先生的想法和做法对不对呢?二、合作探究:(一)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说明实验一的对照装置。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记录。回答问题:两种温度的对比说明了什么?(二)说明实验二的对照装置。讲述: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因此,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有足量的二氧化碳存在。回答问题:二氧化碳在豆苗中是怎样产生的呢? 既然植物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二氧化碳,那么,它们是否也类似动物呼吸那样要吸收氧气呢?得出结论: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来自豆苗中有机物,有机物在分解时,不禁产生了二氧化碳,而且还产生了水。(三)有机物分解需要氧的参与。 提问:为什

36、么蜡烛在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根据三组实验的分析结果,请大家归纳出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同学们分析、谈论、探究:(1)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要进行呼吸吗?(2)植物在白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在夜晚呢?(3)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为什么总的结果依旧表现为向外界释放氧气呢?(四)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五)探究“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探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从而深入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三、交流展示四、归航拾贝: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五、达标测试:1、P131 1 2、P131 2 3、P131 3 4、P131 45、将一盆

37、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做如下实验:(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 ,原因是 。(2)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小白鼠将 。(3)在(2)中,小白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 ,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又为小白鼠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绿色植物,小白鼠将 ,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六、学习感悟: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并能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3、情感目标:形成爱绿、

38、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学习重难点:重点: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难点: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植物的益处很多,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我国的植物资源,需要对我国的植被的分布情况做大致了解。二、合作探究:(一)观察课本133页的图片,完成下列问题:1、植被是指-。我国的植被类型主要有-、-、-、-、-、-。被称为“地球的肺”的是-。2、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而我国只有-。3、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荒漠(二)认真阅读我国植被

39、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_. (三)阅读课本134-135页,思考:1、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_。2、绿化校园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拓展创新:有人认为一次性筷子又方便又卫生,应该提倡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理由。_四、归航拾贝: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五、达标测试:1、P136 12、P136 2(一)选择题1、我国植被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 )A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B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以上三项都对3、1998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被严重破坏 B水土流失 C环境污染 D降雨量大六、学习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