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一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5964714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学 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 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 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 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 第一章(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 第一章心 理 学心理学的概述心理学的定义心理过程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性心理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意义实践意义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实质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第一章 、心理学的概述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心

2、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二) 心理现象的结构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现象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意志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二、 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一) 理论意义1、 为马克思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2、 对邻近的社会学科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二) 实践意义1、 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 有助于运用教育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 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 有助于教师根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三、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3、观察法(教育心理学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观察者的各种行为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2、 实验法有目的,有计划的人为地控制和改变一定条件,而引起某种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3、 调查法问卷法:书面问答访谈法:口头交谈4、 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人们的活动产品,以了解人的心理状态和特点5、 心理测验法(定量化分析)6、 个案分析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研究,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其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客观性、教育性、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系统性原则)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大脑皮层是脑最高级的部位 大脑左半球是

4、语言优势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和语言中枢; 大脑右半球是非语言优势半球,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1、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天生的,即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反射是后天经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2、 第一、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止渴”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如“狼孩事件”(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三节、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年,

5、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一) 结构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1、 研究对象是意识(直接经验)2、 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3、 主张 内省法(二)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1、 研究对象是意识,提出“意识流”2、 强调对意识功能的研究,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三) 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华生、斯金纳1、 主张研究行为,而非意识2、 主张实验法,而非内省法(四)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意义(五) 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1、

6、分区观点(对于心理结构的看法)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潜意识2、 结构的观点(对于人格结构的看法)本我:原始的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现实中的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化的我,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的三个作用: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3、 心理动力观点认为心理的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主要是性本能4、 发展的观点(心理性欲发展说)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A、 口欲期(01岁)其快乐来自唇、口、手指B、 肛欲期(23岁)其快乐来自排便,肌肉紧张的控制C、 前生殖器期(45岁)其快乐来自生殖部位D、 潜伏期(611岁)兴趣转向外部E、 生殖器(12)转向异性5、 适应观点 人对环境的各种自我防御机制压抑、 否认、 置换或转移(迁怒)、 文饰或合理化(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投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升华(六)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马斯洛、罗杰斯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只要有适当地环境,人就会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七) 认知主义心理学皮亚杰以奈塞尔的认知主义心理学为诞生标志主张研究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