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964578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反应的特征;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并运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2能说出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能解决人在被困火灾区时的自救问题。3能记住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学习重点】 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学习难点】 探究与归纳燃烧的条件【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1.你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许多燃烧的实例。请把你知道的实例填写在下表中。实例观察到的现象镁条的燃烧发光、放热,有白色物质生成燃烧反应的特征可归纳为: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1)_(2)_(3)_3.根据你的观察和你的调查

2、填写下表:灭火事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由此可知,灭火主要有以下方法: 实验探究 探究物质燃烧一般需要的条件。现象解释实验1实验2实验3根据上面的3组对比实验,请你归纳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知识链接: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器的种类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电器等引起的火灾二、思考与交流1.对火的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据考证人类很早就学会钻木取火,即把两根山麻木相互摩擦,产生的碎木屑达到一定温度产生的火星点燃木板旁易燃的干草或木屑粉,燃起火焰。传说有一年,

3、黄帝带着臣民外出,忽然遇到暴雨,山洪爆发,人们被困在山洞中,又冷又饿,但所带的木柴全被雨淋湿,无法钻木取火做饭,苦不堪言。偶然之间,一大臣发现岩块之间用力碰击,也会产生很多火星,但怎样产生火星呢?有人尝试把棉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果然取火成功,此方法即为“击石取火”。古人类取火方法还有“阳燧”取火、火链等,在现代这些方法也是人们野外生存所必备的。思考:(1)钻木取火为什么要两根木头相互摩擦?(2)钻木取火点燃的是什么?钻石能取火吗?(3)为什么有了棉花絮后才能成功地击石取火?(4)黄帝命人钻木取火为什么无法取得成功?2.阅读P.89图4-2的实验,你能解释手帕“烧不坏”的原因吗?3.煤炭、蜡

4、烛常用什么方式点燃?为什么点燃方式不同呢?4.阅读P.93.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火警电话: ;如果你遭遇火灾时,你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自救并为他救赢得宝贵时间?5.燃烧正旺的煤炉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燃烧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就灭。这是为什么?三、总结与反思: 学完本节,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有哪些?四、达标检测 解释下列实验(如图所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五、课后训练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要点燃 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 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2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选择的灭火器为 (

5、 )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水3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 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六、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