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5952105 上传时间:2022-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的2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0例ADR报告中,男性人数略多于女性;60岁以上人群人数略高于其他年龄段。联合用药占72.07%;静脉注射占81.72%;引起ADR的药品依次为抗感染药、中成药、心脑血管用药、泌尿系统用药;ADR的临床表现依次为皮肤过敏、免疫系统反应、胃肠反应等。结论:应加强对门诊患者和慢性反应患者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

2、)-108-02 近年来,由于新药品种和新剂型的不断问世,新的、严重的药害事件也屡见报道,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日益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我院自2003年成立临床药学部以来,ADR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均明显上升。现将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290例有效ADR报告汇总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部2005年5月2007年5月收到的有效ADR报表290例,按患者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物、给药途径、合并用药、ADR的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男性患者占52.41%(152/290),女性患者占47.59%(138/290);年龄最小的7 d,最

3、大的86岁,各年龄段的ADR分布情况见表1。 2.2 患者的用药情况 在290例ADR报告中,患者单一用药81例(27.93%),二联用药156例(53.79%),三联及以上用药53例(18.28%);静脉注射237例(81.72%),口服38例(13.10%),肌肉注射10例(3.45%),皮下注射3例(1.03%),局部外用2例(0.69%)。 2.3 引起ADR的药物及分布 引起ADR的药物涉及99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有140例,占48.28%;中成药27例,占9.31%;心脑血管系统用药23例,占7.93%;见表2。 2.4 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药

4、物所致的器官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在皮肤过敏、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中,皮肤过敏最为常见,占全部不良反应的37.93%。见表3。 2.5 严重或较新ADR所涉及的药品 较严重的ADR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等,亦有个别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尚属少见。具体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 3.1 患者基本情况与ADR 290例ADR报告中,男性人数略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11。从各年龄段的ADR发生率看,60岁以上患者占我院各年龄段ADR的首位(28.62%),与相关报道接近1,2。老年人由于生理、生化和病理的改变,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差,耐受性下降。同时,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疾病,临床上多药联用也造成了AD

5、R发生率的增加。 3.2 合并用药 二联以上用药209例,占ADR的多数(72.07%),高于以往相关报道1,2,可能与查明所有用药信息比较困难、填写麻烦、既往漏报率较高有关。虽然以上报告并非均系联合用药引起,但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成明显的正相关,甚至成为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此观念已逐渐为临床医务人员所认可3。 3.3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占ADR的绝大部分(81.72%),口服次之,这与ADR报告大多为住院患者有关。静脉给药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作用迅速而强烈,同时静脉注射对制剂质量、滴速、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使得ADR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3.4 ADR与药物 抗菌药物引起

6、的ADR占所有ADR的48.28%,与既往报道基本一致4。其中,又以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唑啉发生率较高,这与以上药物疗效好、价格适中、临床使用频率较高有关。中成药位居药物不良反应的第2位,所涉及的16个品种中,注射剂占13种。说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具较强的抗原性,加之生产工艺参差不齐,导致了ADR的发生。心脑血管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的ADR发生率亦较高,其中,-七叶皂苷、甘露醇等因临床使用频率大,其不良反应易被医务人员认识和报告。 3.5 药物的ADR类型及临床表现 全部290例ADR中,皮肤过敏居首位,为110例(37.93%),与文献报道一致1,2,说明皮肤过敏的临床表现较直接,容

7、易引起临床重视;其次为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免疫系统反应以药物热、关节肌肉疼痛、过敏性休克为主,其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我院的ADR报告多数系静脉途径给药有关。 严重的ADR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患者经抢救均恢复正常。-七叶皂苷、吡硫醇、加替沙星易引起严重的皮肤过敏或局部肿痛,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利多卡因以缓解症状5。复方胆通引起虚脱、风湿液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尚未见资料报道,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左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引起关节肿痛仅有个案报道6,7,琥乙红霉素等引起关节、肌肉疼痛,左氧氟沙星引起光敏反应,吡硫醇引起肢端麻木等报道亦不多见,需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我院的药

8、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由主管院长、医务科、药学部负责人及临床医、药、护人员组成,近年来通过完善监测报告流程、落实考核奖惩制度,举办专题讲座、临床药师查房等措施,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质量。今后应加强对门诊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提高对非静脉途径给药的ADR的报告率。同时,应加强对不宜观察到的反应或慢性反应的监测,提高ADR监测水平,促进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林红.151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1006. 2蒋宇利,冯琳,欧宁,等. 2002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3, 14(10):614. 3孙忠实,朱珠.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 1(2):7. 4刘莹,王玉,曾昭全.53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 7(1):61. 5闫素英,褚燕琦,张维,等.28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7,5(4):59. 6凌芳.左氧氟沙星引起关节肿痛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2):137. 7刘璐,李丽华,侯疏影.头孢克洛致手关节红肿疼痛1例J.中国药师,2007, 10(6):535. (收稿日期:2007-10-0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