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5884061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策略初探摘 要:民歌是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为适应劳动、生活和表达各种思想感情的需要,集体创造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歌唱形式。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民歌素养,积累大量的民歌素材,随时做好示范的准备。然后再用心思去挖掘民歌内涵,找到民歌中最闪亮的“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最闪亮的“点”就是民歌的衬词。它在民歌中起着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强化风格、协调节奏、扩充结构的作用,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民歌兴趣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民歌;兴趣;衬词;民歌演唱 民歌是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为适应劳动、生活和表达各种思想感情的需要,集体创造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歌唱

2、形式。面对五彩斑斓的民歌世界,经常听到教师感叹说:“现在的学生只喜欢听、唱流行歌曲,不喜欢唱民歌。”本人不太认同这个说法。我认为学生不喜欢唱民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原因之一,但关键的还是教师没有示范好、没有引导好。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民歌素养,积累大量的民歌素材,随时做好示范的准备。然后,再用心思去挖掘民歌内涵,找到歌中最闪亮的“点”,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不会不喜欢唱民歌了。 中国民歌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如何让这些陌生的带着浓郁地域、民族气息的歌曲深入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会唱、爱唱、乐唱,本人就几年来民歌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1

3、.多看多听,让学生充分体验 怎样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上出有效的课?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挖掘有趣的音乐形象,用音乐的形象教学,调动起学生所有的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每段音乐的表现与活动中,用多变的演唱方法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本能。在划龙船的欣赏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锣鼓喧天的河面上众多龙船如离弦之箭,劈波飞驶,你追我赶,煞是热烈的紧张场面,聆听领唱高亢嘹亮、跌宕起伏的富有号召力的音调和激昂奋发、铿锵有力的应和,点燃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由于欣赏的曲目曲调较高、旋律音域较宽,学生学唱时有些困难,而众人和唱部分则容易学会,我在众人和唱部分把多媒体音量关小,让学生来演唱,烘托画面气氛。表演和学唱完

4、毕,询问学生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唱得很痛快、很带劲、很好玩、还想唱” 2.做好示范,让学生乐于接受 俗话说:“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示范准备,在拥有大量民歌积累的前提下,应该把教材中的每一首民歌、每一段民乐都深深地印在心里、嘴里、脑海里,好好吸收消化后再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昂扬顿挫、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形态,恰到好处地创设出教学情景,将情绪传染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也许我们的声音不够动听,但是我们的演唱应充满感情,韵味十足而富有魅力。我相信,学生不会拒绝任何动人的东西,教师示范得好,学生就容易接受,再去欣赏和表现民歌,就不会只想笑,就会产生“

5、我们要比平淡的范唱唱得还要好”的愿望。这就是教师示范、演示的魅力所在。 二、让民歌演唱,成为学生的最爱 1.精彩的民歌课堂 德国的蒂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首四川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歌词那么长,四年级的学生却唱了一遍又嚷嚷着再来一遍;云南的放马山歌是五年级学生的最爱,虽然他们唱的那几声吆喝听起来还不够高亢,但是他们喜欢那种扬鞭催马的得意与豪放;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那几句“得儿铃铛瓢一瓢”,令三年级学生特别兴奋和喜爱,他们惊奇于教师弹舌头的功夫,也发誓要学会弹舌这一招,大家课后还互相切磋,甚至找到教师来评判谁唱得好;低年级的学生摇头晃脑地模仿着唱“喇

6、(啊)叭,唢(哦)呐”,有的站着吹,有的坐着吹,还有的蹲着、躺着吹;而江苏那优美的茉莉花旋律更是让许多学生流连忘返,回家还要用自己不同的乐器来演奏 2.形式多样的活动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文化,增加课堂民族音乐教学的信息量。比如,在学校的橱窗里贴上学生民乐演出的精美图片,在音乐教室的走廊和教室挂上民族音乐家的图像和民族乐器的图片,利用校园广播站,在课间午后放上一首优雅的民族乐曲,既活跃了紧张的学习氛围,又增加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培养他们的民族审美观。通过演出交流,让全校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接触民族音乐。 让音乐教师共同努力,尽职尽责地把教材中“多彩的乡音”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民歌之声打动学生心灵,使他们对民歌产生喜爱之情,爱唱、会唱民歌,自觉地去收集其他民歌,将民歌文化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具有意味和深度,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