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819839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块卵石说课稿教案 青岛版一、说教材做一块卵石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它与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五课共同构成本册的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地球的概貌已有了初步的探究和了解,从知识和能力上为本单元的探究活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地球内部的构造、火山和地震现象、卵石的形成、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矿物以及地表的变化等有关地球与地表变化的内容进行探究活动。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地球内部及外部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一块卵石一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自

2、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本课通过做卵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一块棱角分明的大石块变小、变圆的过程,从而推想大自然中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现象。本课探究活动中,主要让学生根据实践经验对不易观察到的卵石形成现象进行推想,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整个教学内容按三个活动的顺序来体现,第一个活动是欣赏美丽的卵石,第二个活动是做一块卵石,第三个活动是探究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两年的科学学习基础,但是他们的科学认识、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有鉴于此,兼顾本课特点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整体掌控,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体验科学

3、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他们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3.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卵石的形成原因。教学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卵石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现象。二、说教法所谓教无定法,一节好课应该是浑然天成,不应该拘泥于形式。新课程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就是要在教学目标的主导下选择教学方法,在本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用简单器材

4、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在科学探究中体验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卵石的形成原因,教学难点是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现象,那么我就选择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兼顾实验法。“引导发现法”是通过老师的“引”,引导启发学生自觉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尝试采用“发现法”来学习,而实验法是利用一定的器材对科学现象进行模拟或再现,从而达到更深层次认识的目的。相互促进的两种教学方法会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三、说学法总体讲,学法是与教法相对应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验、推理、想象,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能更好地掌

5、握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很宽松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智力类型,每个学生都是天才,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他们用同样的方式学会,所以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适合的学习方式,当然主体上还是采用了讨论法、实验法为主的学习方法,概括的讲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四、说教学程序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使其符合教学要求,还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本课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了更好突破重点难点,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师生共同欣赏美丽的卵石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成功,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否受他们的

6、欢迎,重要的是让他们产生一个良好的动机。正所谓“良好的动机”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卵石,讲一讲都是从哪儿找到的,这些卵石有哪些特点,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会发现卵石的相同点:形状都近似球形,表面光滑。之后,我启发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卵石的形状、分布、形成原因等。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我们也来做一块卵石,了解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转入下面的活动。此环节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知到卵石的多种多样,还能通过欣赏卵石活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审美

7、教育。 (二)引导学生做一块卵石本环节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块卵石需要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然后我针对学生的设想分析其可行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改进或提出一些建议。第二步:让学生根据设想的方案做一块卵石。我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适当进行指导。做卵石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石块的棱角,可以用手摸一摸,待做完卵石之后,再摸一摸石块。通过对比,学生会感知到棱角变得平滑圆润了。第三步:展示学生的作品。要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方法,总结出使石头变圆大约需要哪些外部力量。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做一块卵石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石头变圆要经过的一些过程,为推想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原因

8、作铺垫。教材的插图中展现了做卵石需要的一些材料:石头、砖块、锤子、瓶子、水等。这些材料由我和学生共同准备。书中还显示了学生做卵石可能要经历的几个过程:将石块或砖块敲碎;在地上磨或两块互相摩擦,去掉棱角;把一些棱角明显的碎砖块与水一起放在一个大的瓶子里,盖上瓶盖,使劲摇晃,这些碎砖块由于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慢慢消失了,变成了表面光滑的近似球形的“卵石”了。教材所提示的方法只是一些活动指向,将石头变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实际活动中我会允许学生选取可能的任何方法,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探究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本环节我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引导学

9、生推想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可让学生用做卵石中使石块变圆的方法类比大自然中卵石的成因。学生可以根据经验推想,同时也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情境图。通过观察情境图,学生会在头脑中形成以下推想:卵石多分布在河道里或河滩上,而河道两旁不一定都有山,这说明卵石的形成可能与河水有关系,这些石头很可能是从远处冲来的。从发现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走,可以看到:在河流上游的两岸有高山,山上的石头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摇摇欲坠;在山脚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这说明河道中的石块可能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从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可以发现:河道中的石块越来越小,棱角越来越不明显,表面越来越光滑,这说明卵石可能是在水

10、的搬运过程中,逐渐被磨圆的。此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大自然中的卵石存在环境,将做卵石用到的方法与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类比,推想卵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二步:我引导学生提出“高山上的岩石为什么会滚落下来”的问题,然后提出风化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推想大自然的风化作用,并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的方法是:用镊子夹一小块岩石,先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放到烧杯里的冷水中,反复几次,就会发现岩石出现裂缝或破裂的现象。(酒精灯代表大自然中温度升高,凉水代表大自然中温度降低,岩石出现裂缝或破裂表示大自然中的岩石在温度影响下所出现的变化。)对于风化作用,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温差变化、雨水

11、、植物三个方面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其中雨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中只是简单涉及。另外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因素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并且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作用,才能使岩石风化、崩塌。此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用事实证明风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使学生体会到证据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类比推理能力。第三步:我引导学生对卵石的形成进行概述。通过以上的推想、实验、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渐失去棱角而形成了卵石。引导学生得出卵

12、石成因的结论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注意综合性,既要体现岩石的风化作用,又要突出河水的搬运和磨圆作用。此活动是本课知识方面的重点,是探究活动的一个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第四步:我引导学生在研究了河滩上的卵石成因以后,推想海滩上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卵石的成因获得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在我的启发下,推想海滩上的卵石与河滩上的卵石成因基本上是相同的: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五、说板书

13、设计本课的板书,我采用了图文结合的设计方式,我觉得这样能更生动、形象的体现卵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印象深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六、效果预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了解了卵石的形成原因,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这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其他课程还有以后的科学课都是有益的。本课的第一个实验制作卵石,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实验的场面可能会很混乱,可能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时间的掌控也会有些困难,第二个实验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我会很好的控制课堂,我在学生实验的时候会环视四周,将可能的危险降到最低,让每一环节顺利实施,我不会让科学课变成游戏课,我会把科学课上出真正的科学的味道。附:板书设计4.做一块卵石 风化作用 河水冲刷 岩石 崩落下来 卵石相互摩擦碰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