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数与计算5课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5776994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总复习数与计算5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总复习数与计算5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总复习数与计算5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总复习数与计算5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数与计算5课时(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数与计算(第一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数学与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过程与方法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 点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难 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一估。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足迹。1、 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

2、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 作品欣赏。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4、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二、基本练习。 1、课本第79页第1题:读数写数。 说一说,你对哪幅图中的哪个数比较感兴趣,你能读出来或写出来吗?(1) 要求学生独立地写数和读数,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或写的?(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课前所收集的万以内的数据。重

3、点是体会中间有0和末尾是0的读写。 2、第2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00少得多,可能是( ); 3270 4819 2151 (2)38与23的积可能是: 863 874 594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3、找规律填数。(1)2085 2090 2095 ( ) ( )(2)1200 1100 1000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在括号内填上“、或”

4、。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想一下:哪些物体大约重克、千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数与计算(第二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数学与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 点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难 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巩固练习。 1、书本第78页第6题。 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小兵: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小丽:我比小芳轻。 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1) 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2) 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3) 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

6、,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1) 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 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3) 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数与计算(第三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数学与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

7、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过程与方法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 点准确地进行计算难 点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第80页第10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

8、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二、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11题。 5只动物要同时过河,该怎样乘船?要示学生独立思考后用线连一连。答案:大象和牛乘大船,其余的乘小船。 2、书本上第12题。 题目: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了4元,可以有哪几种选择?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先排除买蛋糕的可能,因为选择蛋糕,余钱不够再买一种饮料。小明可以选择两种饮料和两种点心搭配,共有四种选择:牛奶与面包 牛奶与饼干桔汁和面包 桔汁和饼干 3、书本上第13题。 题目: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多长?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

9、准,再估算。第一个问题: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第二个问题: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第三个问题: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 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实际教学时可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 4、列竖式计算。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数学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数与计算(第四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数学与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

10、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计算,学会检查,并提高准确率。过程与方法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 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 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1、哪种要便宜。出示书本上的两幅图,让学生看懂图意。第一幅图: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为标准,那么小瓶的要达到大瓶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标准,那么大瓶装的买500克,只需要除以4,价钱也除以4。第二幅:判断哪种油便宜。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二、计算。 让学

11、生把这些题做在2号本上,教师批改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三、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样安排桌子?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让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没有空位。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张圆桌,2张方桌;4张圆桌,7张方桌。四、递等式计算。 也要求学生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五、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时间: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扫地5分擦家具20分, 晾衣服5分怎么样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扫地、擦家具两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

12、所以至少要花35分。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数与计算(第五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数学与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能列举各种结果。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 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难 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小猫到小狗家做客,要过两条河,画一画有几种

13、走法。(1)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2) 可以进行板书:AC、AD、AE BC、BD、BE二、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要求:(1)5位于中央; (2)每一数字不能与比它大1或比它小1的数字在同横行; (3)2、4在最下面一行; (4)1和6在最上面一行; (5)8在5的上面; (6)9在中间的竖行内; (7)3、4、6在最右边的竖行内; (8)7在3左边的第二个空格内。 让学生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地填入空格内,最后集体校对。 答案:186753294三、数学活动:24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4点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小组比赛。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

14、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空间与图形(第一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教学重、难点重 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难 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体

15、系。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回顾与练习。 1、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2、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1) 长江大约长6300( );(2) 小华家住房面积是98( );(3) 豹子每时大约可以跑120( );(4)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 );(5) 课桌大约高80( )。 体会并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4、出示书本上第

16、85页的第4题。 题目: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1)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面积=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宽)2 (2)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求护栏的长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5、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让学生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第一步先求出客厅的面积:64=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第二步再求出方砖的面积:22=4(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第三步求出方砖的块数:24004=600(块)24001=2400(块)第

17、四步求出价钱:6005=3000(元)24003=7200(元)比较: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二、完成课堂作业本和同步练习。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学会检查。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空间与图形长方形面积=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宽)2 64=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22=4(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24004=600(块)24001=2400(块)6005=3000(元)24003=7200(元)比较: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空间与图形(第二课时)设计者

18、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的形状,并进行辨认,会辨认八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会判断轴对称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教学重、难点重 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判断轴对称图形。难 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85页第6题。 在一个长方形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4) 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 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问题1:要求学

19、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算式:2015=300(平方米)问题2:让学生思考一下小路的面积如何去求?引导学生思考:小路的面积=整个长方形的面积-花坛的面积 并让学生思考:整个面积的长和宽是多少米?(20+1+1)(15+1+1)=374(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374-300=74(平方米) 2、搭一搭、看一看。 出示由4个正方体所搭成的物体形状,然后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小方块。(1) 出示书本上的小木块。组织学生开展数一数的活动中,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搭一搭。(2)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4、下面是5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3) 出示5

20、路车的路线图。(4) 让学生回顾平面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 然后根据路线图填写书上的内容。 5、下面图案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思考怎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判断,如果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画出轴对称线。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空间与图形2015=300(平方米)(20+1+1)(15+1+1)=374(平方米)小路的面积=374-300=74(平方米)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中心“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空间与图形(第三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过程与方

21、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难 点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方位图。 1、复习。(1) 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 )方向。 引导学

22、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问题2:公园在( )和( )的交叉路口的( )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 )向( )走,到华光路再向( )走,在马路的( )侧就是育英小学。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二、运动。1、回顾。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

23、别是哪种运动方式?思考后举手发表。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们画出对称轴。 2、在方格纸上出示几幅比较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并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3、出示书本上第88页第13题的第1小题。让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这幅图形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也可以借用镜子来完成。 4、平移图形。出示三幅图形,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平移,在平移前让学生说一说在平移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5、完成书本上第2小题。 将小船向下平移5格。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情境探疑”

24、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统计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会进行数据的统计,会制作统计图,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 点数据的统计过程。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近视眼发病率。 1、出示明光小学2002年一年级至六年级近视眼发病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表,说一说你看了以后想要发表什么意见或建

25、议? 2、制作统计图。(1) 先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的横行表示什么?竖列表示什么?(2) 观察竖列,看一看一格表示几?(3) 要求。让学生说说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 学生独立制作统计图。完成后先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 3、回答问题。(1) 问题:几年级的发病人数最多,达到( )人。(2) 问题:全校的近视眼人数共多少人?要求学生列式计算。(3) 问题:六年级发病人数是一年级的几倍?要求学生列式计算。二、1分钟跳绳。 1、出示三(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情况。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数据后你有什么感想? 2、统计数据。 (1)让学生思

26、考通过怎样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 有的学生可能说通过同桌合作完成,也有学生可能一个一个进行统计(2)建议大家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学生报成绩,另一个学生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3)交流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如何检验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把统计结果的人数加起来看是否等于原先的人数。 3、制作统计图。(1) 观察统计图的横行和竖列分别表示什么?1格代表几?(2) 独立完成其制作。完成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4、回答问题。(1) 问题:三(1)班男同学跳绳成绩最好的是几号同学,跳了几个?问题:学校规定,1分钟达标成绩是110个,三(1)男同学达标人数是几个,占男同学的几分之几?个性化创意: 板

27、书设计: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年 级三年级学 科数学授课时间课 题统计与可能性(第二课时)设计者俞金菊教学内容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知道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过程与方法能够列举结果,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解决问题,在可能性中能列举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难 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间教学具准备教学方法(或模式)教学过程:一、回收报纸的统计表。1、出示三(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问题:全班共回收报纸多少千克? 要求

28、学生列式完成。25+28+30+18+24+25=150(千克) (2)问题: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多少千克?要求学生列式完成:1506=25(千克) (3)问题: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6角,这次回收的共值多少元? 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1506=900(角)=90(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掷小正方体。 1、出示小正方体的情况:6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6。随意抛一下,小正方体落在地上后哪面朝上?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要求学生能够罗列出现的结果。 2、实验。每个同学抛20次,并记录每次出现的数字,记在书上。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个人汇总。将自己抛了20次的结果进行汇总,出现每个数字的次数分别是多少次。 4、小组汇总。每个小组的成员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小组长进行统计。 5、全班汇总。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总,将结果出示在黑板上。 6、观察这些数据后,你想说说什么?三、摸一摸、猜一猜。1、口袋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2、口袋里有8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拿出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些。个性化创意: 板书设计:25+28+30+18+24+25=150(千克)1506=25(千克)1506=900(角)=90(元)教后反思宝积教育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