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基础知识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05701831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基础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目 前 , 以 集 成 电 路 为 核 心 的 电 子 信 息 产 业 超 过 了 以 汽 车 、 石 油 、 钢 铁 为 代 表 的传统 工业 成为 第一大 产业 ,成 为 改造 和 拉动 传 统 产业迈 向数 字 时代 的强 大引擎和雄厚基 石。 1999 年全球 集成电路的 销售额 为 1250 亿美元 ,而以集成 电路为核心的电 子信 息产业的世界 贸易总 额约 占世界 GNP 的 3%, 现代经济发 展的数据表明,每 l2 元的 集成电路产 值,带 动了 10 元左右电子工 业产 值的形 成,进而 带动 了 100 元 GDP 的增长 。目前 ,发 达国家 国民经

2、济总产 值增 长部分 的 65% 与 集 成 电 路 相 关 ;美 国 国 防 预 算 中 的 电 子 含 量 已 占 据 了 半 壁 江 山 (2001 年 为 43.6%) 。 预 计 未 来 10 年 内 , 世 界 集 成 电 路 销 售 额 将 以 年 平 均 15% 的 速 度 增长,2010 年将达 到 60008000 亿 美元。 作为当 今世界经济 竞争的 焦点 ,拥有 自主版权的集成电路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命脉、社会进步的基础、国际竞 争的筹码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集成电路的 集成 度和产品性能 每 18 个 月增加 一倍。据专家预测 ,今后 20 年左右,集成 电路技 术及其

3、 产品仍将遵 循这一 规律发展。集成 电路 最重要 的生产 过程 包括:开发 EDA( 电子设 计自动 化)工具,利用 EDA 进行集 成电 路设计 ,根据设计结 果在硅圆片 上加工 芯片 (主要 流程 为薄膜 制造、曝 光和刻蚀),对加 工完 毕的芯 片进行 测试 ,为芯 片进行 封装,最后经应用 开发将其装备到整机系统上与最终消费者见面。20 世纪 80 年代中 期我国集成电 路的加 工水平为 5 微米,其 后,经历了 3、 1、 0.8 、 0.5 、 0.35 微米的发 展,目 前达到 了 0.18 微 米的水 平,而 当前 国际水 平 为 0.09 微 米 ( 90 纳 米 ), 我

4、 国 与 之 相 差 约 为 2-3 代 。(1)设 计工具与设 计方法 。随着 集成电 路复杂 程度 的不断 提高,单 个芯 片容纳器件的数量急剧增加,其设计工具也由最初的手工绘制转为计算机辅 助设计( CAD ),相 应 的设 计工具 根据市场需求 迅速 发展,出 现了 专门的 EDA 工具供应商。目前 ,EDA 主要市 场份 额为美 国的 Cadence 、Synopsys 和 Mentor 等少数企业所垄 断。中 国华大 集成电 路设计 中心 是国内 唯一一 家 EDA 开发和 产品供应商。由于整机系统不断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集成电路结构也由简单功 能转向具备更多 和更 为复杂的功

5、能 ,如彩 电由 5 片机 到 3 片机直 到现在的单 片机,手机用集 成电路也经 历了由 多片到 单片 的变化 。目前 ,SoC 作为系统 级集成电路,能 在单 一硅芯片上实 现信号 采集 、转换 、存储 、处 理和 I/O 等 功能,将数字电路、存储器、MPU、MCU、DSP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一 个完整系统的功能。它的制造主要涉及深亚微米技术,特殊电路的工艺兼容 技术,设计方法的研究,嵌入式 IP 核设计技术,测试策略和可测性技术,软 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和安全保密技术。SoC以IP复用为基础,把已有优化的子 系统甚至 系统级模 块纳入 到新的系统设计 之中,实现了集成电路 设计能力的 第

6、 4 次飞跃。(2) 制造工艺与相关设备。 集成电路加工制造是一项与专用 设 备密 切相关的技术,俗称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产品。 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中,最关键 的是薄膜生成技 术和 光刻技术。光 刻技术 的 主要设备是曝光机和刻蚀机,目前 在 130nm 的 节 点 是 以 193nmDUV(Deep Ultraviolet Lithography)或 是 以 光 学 延展 的 248nmDUV 为 主 要 技 术 ,而 在 l00nm 的 节 点 上 则 有 多 种 选 择 :157nm DIJV 、 光学延展的 193nm DLV 和 NGL 。 在 70nm 的 节点则使用 光学延

7、展的 157nm DIJV 技术或者选择 NGL 技术 。到 了 35nm 的节点范围以下,将是 NGL 所主宰 的时代,需要在 EUV 和 EPL 之间做出选择。此外,作为 新一代的 光刻技术 ,X 射 线和 离子投影光刻技术也在研究之中。(3) 测试。由于系统芯片(SoC)的测试成本几乎占芯片成本的一半,因此未 来集成电路测 试面临的 最大挑战是如何降低测 试成 本。 结构测试 和内置自测 试可大大缩短测试开发时间和降低测试 费用 。 另一 种降低测试成 本的 测试方 式是采用 基于故障的 测试。 在广泛采用 将不同 的 IP 核集成 在一起的情况下, 还需解决时钟异步测试问题。 另一个要

8、解决的 问题是提高模拟电路的 测试速 度。(4) 封装。电 子产品向便携式/小型化、网 络化和 多媒体化方向发展的 市场 需求对电 路组装技 术提出 了苛刻需求,集成 电路封装技术 正在朝以 下方向发 展: 裸芯片技 术。 主要有 COB(ChipOI1Board) 技术 和 Flip Chip( 倒装片 )技 术两种形式。 微组装技 术。是 在高密度多层互连基板上,采用 微焊接和封装工艺组装 各种微型化片式元器件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形成 高密度、高速度、高可靠 的三维立体机构的高级微电子组件的技术,其代表产品为多芯片组件(MCM)。 圆片级封装。 其主要特征是:器件的外引出端和包封体是在

9、已 经过前 工序的硅圆片上完成 ,然后将这类圆片 直接切割分离成单个独立器件。 无焊 内建层(Bumpless Build-Up Layer, BBLIL) 技术。该技 术能使 CPIJ 内 集成的晶体管数量达到 10 亿个,并且在高 达 20GHz 的 主频下运行,从而使 CPU达到每秒1亿次的运算速度。此外,BBUL 封装技术还能在同一封装中支 持多个处理器,因 此 服务器的处理器可以在一 个封装中有 2 个内 核,从而比独 立封装的双处理器获得更高的运算速度。此外,BBUL 封装技术还能降低CPIJ 的电源消耗,进而可减少高 频产生的热量。(5)材料。 集成 电路的 最初材 料是锗 ,而

10、后为硅 ,一些 特种 集成电路(如光电 器件)也采用三五族(如砷化镓)或二六族元素(如硫化镉、磷化铟)构成的 化合 物半导体。 由于硅在电学、物理和经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 优越性,故目前硅 仍占据集成电路材料的 主流地位。鉴 于在同样芯片面积的 情况下,硅圆片直径 越大,其经济性能就越优越,因此硅单晶材料的直径经历了 1、2、3、5、6、8 英寸的历史进程,目前,国内外加工厂多采用 8 英寸和 12 英寸硅片生产,16 和 18英寸(450mm)的硅单晶及其设备正在开发之中,预计2016年左右18英寸硅 片将投入生产。此 外 ,为 了 适 应 高 频 、 高 速 、 高 带 宽 的 微 波 集

11、 成 电 路 的 需 求 ,SoI (Silicon-on-Insulator) 材 料 , 化 合 物 半 导 体 材 料 和 锗 硅 等 材 料 的 研 发 也 有 不 同 程度的进展。(6)应用。应用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 不可或缺的 重要环节,是集成电路最终 进入消费者手中 的必经之途。 除众所周知的计 算机、通信、网络、消费类产 品的 应用外,集成电路正 在不断开拓新的 应用领域,诸如微机电系统,微光机电 系统,生物芯片(如 DNA 芯片),超导等。 这些创新的 应用领域正在 形成新的产 业增长点。(7)基础研 究。 基础研 究的 主要内 容是开 发新 原理器 件,包括:共振 隧穿器 件(RTD)、单电子晶体管(SET)、量子电子器件、分子电子器件、自旋电子器 件等。 技术的发 展使微电子在 21 世纪进入了纳米领域,而纳电子 学将为集成 电路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