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639026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考点加餐训练 实验探究(含解析)1下列所述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做完银镜反应后,试管上的附着物可用浓氨水洗涤 为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性,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在容量瓶内将苛性钠溶解,以配制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为检验集气瓶中氯气是否已充满,将润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置于瓶口为了加快过滤的速率,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中和滴定前,将滴定管用将要装入的液体润洗,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A. B. C. D.【答案】B【解析】提出假说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能够解释并预见某些科学事实的原理或结论。为此假说的提出一定要来源于科学实验,反过来假说又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最终才能成为科学理

2、论。因此B选项正确。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Cl2溶液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2 L溶液中Ba2+和Cl-的总数为0.8NAB.500 mL溶液中Cl-的浓度为0.2 molL-1C.500 mL溶液中Ba2+的浓度为0.2 molL-1D.500 mL溶液中Cl-的总数为0.2NA【答案】C【解析】钡离子和氯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0.4 molL-1,所以2 L溶液中Ba2+和Cl-的总数为0.8Na。3配制一定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A.容量瓶中有少量水B.有少量KOH残留在烧杯中C.定容时俯视D

3、.定容时仰视【答案】BD【解析】A中无影响;B中KOH的物质的量偏低,浓度偏小;C中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D中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答案】B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氯化镁溶液直接蒸发至干,可获得纯净的无水 MgCl2固体B用二氧化锰和0.5mol/L盐酸混合加热,制取氯气C用KSCN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氧化变质D用苯萃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溴【答案】C5有一瓶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

4、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D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是BaS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即使亚硫酸钠没有被氧化,则也可以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钠,进而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答案选C。考点:考查亚硫酸钠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注重基础,侧重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规范性以及严禁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7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填空。(1)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仪器的作用是: 。(2)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气体是Cl2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a 氯化铁稀溶液 b 氯化亚铁溶液 c硫氰化钾溶液 d 苯酚溶液 e 品红溶液 f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Cl2过量:取盛有 (选填一个符号)试剂的试管, 加入 (选填一个符号)试剂,无明现象,再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若选用上述试剂中的一种结合必要的操作就可以验证通入C装置中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该试剂是_(选填一个符号),必要操作和结论_ _。【答案】(14分)(

6、每空2分)(1)Cl2+SO2+2H2O4H+2Cl+SO42 , 防倒吸 (2) b, c(或d), 溶液呈红色(或紫色)e 品红褪色,加热不复原,说明氯气过量;品红褪色,加热又复原,说明二氧化硫过量。8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无水乙醇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C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D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先加生石灰再蒸馏【答案】D9关于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加热后的硫酸铜应在空气中冷却后再称量B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应用稀的强酸和强碱作为反应物进行实

7、验C在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中,靠近阴极附近的液体的颜色会加深D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加热不够充分将会使实验结果偏小【答案】A10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实验现象结论A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活动性:AlFeCuB烧瓶内颜色深浅不同说明:2NO2N2O4(g) H0C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度积(Ksp):AgClAgBrAg2S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lCSi【答案】DD实验只能证明酸性:HClNaCo3H2Sio3,不能比较Cl、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11下列气体既不能用浓H2SO4干

8、燥又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Cl2 BHI CNH3 DCO2【答案】B【解析】酸性干燥剂有浓H2SO4、P2O5等,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碱性干燥剂有碱石灰(NaOH、CaO),固体NaOH等,不能干燥酸性气体。浓H2SO4还属于强氧化性干燥剂,不能干燥H2S、HBr、HI等还原性气体。12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硝酸的性质。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管内壁上“黄霜”的成分是硫B该实验探究说明浓硝酸既有氧化性,又有挥发性C烧杯内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尾气,防止尾气污染环境DH2S用SO2代替,将无明显反应现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已知H2S+2HNO3=S+2NO2+

9、2H2O;A.试管内壁附着的是淡黄色硫,正确;B.此反应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不显示酸性和挥发性,错误;C.利用烧杯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防污染,正确;D.如果用SO2代替硫化氢,发生的反应是SO2+2HNO3=2NO2+H2SO4,无明显现象,正确;答案为B。考点:探究H2S、SO2和浓HNO3的化学性质13易拉罐主要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序号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元素B加入NaOH 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铝元素C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

10、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镁元素D加入KSCN 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含有铁元素【答案】B【解析】答案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结论含铝、铁或铝、镁。加入NaOH 溶液只有铝反应产生无色气体,铁、镁不反应故正确。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也可能是沉淀A(OH)3, 加入KSCN 溶液,金属单质与之不反应,即便含铁元素溶液不会变色14在“镁带中镁的质量分数测定”中,如果实验的测定结果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选填编号)。a装置漏气 b未冷却至室温即读数c镁带中含有氧化镁 d末读数时量气管的液面低于水准管【答案】40bd【解析】试题分析:a中装置漏气,导致氢气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

11、低,错误;b中未冷却至室温即读数,根据热胀冷缩,水中体积增大,气体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高;正确;c中镁带中含有氧化镁,会导致生成氢气的气体减少,测定结果偏低,错误;d中末读数时量气管的液面低于水准管,导致体积读大了,测定结果偏高,正确;选bd.考点:考查误差分析。15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做了如下的实验:以铜为电极,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现象:接通电源30 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溶液仍为无色。查阅资料:物质氯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亚铜(不稳定)氯化亚铜颜色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

12、色,稀溶液呈蓝色红色橙黄色白色*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结束后最终溶液呈碱性B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2e- H2+ 2OH-C电解过程中氯离子移向阳极D试管底部红色的固体具有还原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片可知,电源正极连接阳极,负极连接阴极,已知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说明阳极附近生成CuCl,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说明CuCl转变成CuOH,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即Cu2O,其中Cu2O的Cu显+1价,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又因为电解池中,是饱和食盐水,阴极就是电解水,电极反应为2H2O + 2e- H2+ 2OH-

13、故B正确;电解池工作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靠近,故C正确;电解后,溶液中的OH-与Cu+形成了不稳定的CuOH,最总生成Cu2O,故最终溶液应显酸性,A不正确,此题选A。考点:考查电解池相关知识点17(6分)在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蘸有淀粉KI溶液 蘸有品红溶液蘸有紫色石蕊溶液蘸有浓NaOH溶液。(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p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处: ;处: ;处: 。(3)写出处反应的

14、离子方式: 。【答案】(6分) (1)分液漏斗(1分 (2)处: 变蓝 (1分)处: 褪色 (1分)处:(1分) 先变红后褪色(1分)(3)Cl2+2OH=Cl+ClOH2O (2分)【解析】考查氯气的制取及性质(1)p装置为分液漏斗(2)处:Cl22I=I22Cl,碘使试纸呈蓝色处:氯气与水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Cl2H2O=HClHClO,故品红将褪色处:氯气与水生成了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迅速将被次氯酸漂白而褪色(3)由于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吸收,一般用碱液:Cl2+2OH=Cl+ClOH2O18室温下,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nSO4溶液中得到了蓝色沉淀。为了确定

15、沉淀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试验和研究。(一)【提出假说】假设一:两者反应只生成CuCO3种沉淀;假设二:这两者祁互促进水解,生成Cu(OH)2 种沉淀,则此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假设三:生成的是CuCO3和Cu(OH)2两种沉淀。(二)【理论探究】查阅资料:CuCO3 , Cu(OH)2均不带结晶水;若由此数据判断,假设_是不正确的。(三)实验探究步滋一:将CuCO4溶液倒入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溶液中并搅拌,有蓝色沉淀生成。步骤二: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其操作方法为:过滤,_,干燥。步骤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分析:仪器组装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实验结束时通入

16、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数据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W4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有几种组合就填几种,不必填满.)【答案】(一)假设二:Na2CO3 +CuSO4 +H2O=Cu(OH)2+Na2SO4+CO2(3分)(二)一 (2分)(三) 步骤二:洗涤(1分)步骤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 保证装置中的水蒸气和CO2被C、D装置完全吸收(2分。只要涵义表达清楚即给2分)2(2分)W1W2W1W3W1W4W2W3W2W4W3W4

17、(每答对2组给1分,不存在0.5分,共3分)19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实验验证: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

18、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得出结论: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拓展探究: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小外,还有 。【答案】2Fe3+SO32+H2O=2Fe2+SO42+2H+BaCl2溶液、稀盐酸Fe3+与SO32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双水解反应Fe(OH)3(胶体)+ 3SC

19、N = Fe(SCN)3 + 3OH2Fe3+ + 3CO32 + 3H2O = 2Fe(OH)3 + 3CO2SO32有较强的还原性,而CO32没有还原性【解析】该试题通过探讨Fe3+和SO32-之间的反应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盐类的水解反应掌握的基本程度,该试题还通过鼓励学生去大胆的猜想及拓展探究实验,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

20、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甲同学实验步骤:连接仪器、 、加药品、滴入试剂。(2)图1中烧瓶B中的盛放试剂为碳酸钙,C中盛放试剂为硅酸钠溶液,则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 。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3)图2中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乙同学发现图2中B处试纸变蓝,C处红纸褪色,据此 (填“能”或“不能”)得出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理由是 。【答案】(1)分液漏斗;检查装置气密性(4分,各2分) (2)强酸制弱酸;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4分,各2分)(3)Cl2 2Br

21、 2Cl Br2 (2分) (4)不能(1分),红纸褪色说明有氯气剩余,不能判断B处溴蒸气是否参加反应使试纸变蓝(2分)。 (共3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结构可知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甲同学实验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滴入试剂。(2)图1中烧瓶B中的盛放试剂为碳酸钙,C中盛放试剂为硅酸钠溶液,则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强酸制弱酸。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这说明CO2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因此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3)高锰酸钾氧化浓盐酸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溴离子氧化,则图2中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 Cl2 2Br 2Cl Br2。(4)C处红纸褪色说明有氯气剩余,因此不能判断B处溴蒸气是否参加反应使试纸变蓝,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考点:考查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实验设计与探究21(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设计使用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1)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球内充满空气),经A、B、C反应后,进入D中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 ;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 ,打开

23、 (填K1、K2或K3)。(3)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D中加入CCl4至满。则D中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4)若E装置中出现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 ;(5)从E装置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加两滴酚酞,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完成后消耗NaOH溶液1800mL,若实验测得F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39.00 mL,则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填“有”或“无”)NO生成。【答案】(1)增大铜与氧气反应的接触面积(2分)(2)N2(2分) 排出D中的空气(2分) 关闭K3(1

24、分) 打开K1、K2(1分)(3)Cu + 2NO3+ 4HCu2+ 2NO2+ 2H2O (2分)(4)关闭K3(2分) (5)有(2分)【解析】试题分析:(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则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增大铜与氧气反应的接触面积。(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打气球(球内充满空气),经A、B、C反应后,空气中的CO2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蒸气被浓硫酸吸收,热的铜粉可以吸收氧气,因此进入D中的气体主要成分是N2。空气中的氧气能与NO反应生成NO2,从而造成干扰,因此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排出D中的空气;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关闭K3(1分) 打开K1、K2

25、。(3)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2和水,则一定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 2NO3+ 4HCu2+ 2NO2+ 2H2O。(4)若E装置中出现倒吸,则根据装置图可判断此时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关闭K3。(5)从E装置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加两滴酚酞,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完成后消耗NaOH溶液1800mL,则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0018mol,所以E装置中硝酸是0.0018mol100/250.0072mol,根据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生成NO应该是0.0036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036mol22400

26、ml/mol80.64ml。实验测得F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39.00 mL80.64ml,所以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NO生成。考点:考查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22将固体MnC2O42H2O放在一个可以称出质量的容器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相对原子质量:H 1.0, C 12.0, O 16.0, Mn 55.0 ):纵坐标是固体的相对质量。说出在下列五个温度区间各发生什么变化,并简述理由:050;50100;100214;214280;280943 【答案】050 MnC2O42H2O稳定区域 (1分) 50100 MnC2O42H2O = MnC2O4 + 2H2

27、O (2分) 179 143 143/179= 0.80 (1分) 100214 MnC2O4 稳定区域 (1分) 214280 MnC2O4 = MnO + CO + CO2 (2分) 143 71 71/179 = 0.40 (1分) 280943 3MnO +1/2O2 = Mn3O4 76.3/179 = 0.43 (2分)【解析】如果说上题最后一部分是“看表释义”,则本题是“看图识字”。试题的题面并没有说实验装置叫什么,是避免过多分散精力。这种仪器叫做热分析仪,本题涉及的是其中的热重分析。本题的解必须通过计算,计算的基础是图中的相对失重,要假设发生一个化学方程,然后进行失重的计算来论证,是否与题面的图中的实验数据相吻合。这种工作方法是实实在在的热重分析方法。当然,这种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猜测的成分,因此最后的证实还要靠更多的分析手段,特别是热分解产物的结构分析(本题没有涉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