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520278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6新课标 人教版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1、欣赏歌曲父亲母亲2、谈话引入: 有一首歌谣这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草的确,从小到大,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母爱,是我们生命里最和煦的春风。其实,陪伴我们一生、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的爱,不仅仅来自母亲,还来自我们的父亲。父亲,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沉厚重的爱,这就是父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它的作者是著名爱国学者朱自清。 二、作者介绍。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谈谈朱自清先生的故事作品等) 教师简介朱自清,同时出示幻灯片。 三、检查预习:幻

2、灯片出示字词练习。 三、播放Flash范读,幻灯片出示思考题:1、课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2、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3、全文有几次提到“背影”?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完成下列表格。4、全文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完成下列表格。 四、分小组朗读课文,讨论完成上述表格。 1、小组朗读课文,讨论填表。 2、师生交流。 关于表格一:全文共有四次提到“背影”。 四次描写“背影”,首尾两次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文章着重描写的是第三次。 教师小结:明确本文线索及其作用:从刚才讨论可以看出,“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

3、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 关于表格二:全文共有四次提到“我”流泪。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

4、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教师简单小结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五、学生再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内容回顾、指定同学朗读经典片段3、教师范读精彩片段。 二、导入新课内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可朱自清先生却另辟蹊径,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同样取得了

5、感人的艺术效果。那么,作者所描写的背影是在什么境况下的一个背影呢?它为什么能那样感人呢?让我们继续来研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1、出示本课时学习任务目标。2、突破重点: 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 我们已经知道了全文共有四次提到了“背影”,那么文章开头所说的“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是指哪一次? 第6小节中所写的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也是作者描写得最详细的一次“背影”。 这次“背影”为何会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请一学生用饱含感情的语气读第三次提到“背影”的句段。 3、学生讨论明确上述问题答案。 4、

6、交流小结:作者从穿着、行动两方面对父亲的背影进行具体描写。写穿着,照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也与父亲为我做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写行动,选用了“探”、“攀”、“缩”、“倾”等动词和“蹒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词,抓住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诸多不便等特征,集中反映了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所以这个“背影”给“我”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这“背影”中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也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3、体悟作者平实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文章中还有很多处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

7、体会一下。如: ()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作为全家顶梁柱的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逆境中,心情无疑是沉重、难过的,但是在儿子面前,父亲不仅不把自己沉重、难过的心情外露,而且还反过来安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 ()“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父亲的“不放心”正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爱护。) ()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终于“讲定”了价钱,为“我”“拣定”了座位;“嘱”“我”小心,又“嘱托”茶房照应“我”。表现了父亲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事事都要替儿子安排好的心情(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我”当时只觉得父亲“说话不

8、漂亮”,心里还“暗笑他的迂”,“我”当时的不理解恰恰从侧面反衬出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我”理解了父亲的爱,对父亲产生疼惜之情。) ()橘子买回来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 ()临别时,父亲说的话虽然很简单、朴实,但里面包含着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 ()“他触目伤怀,自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 (两个“自然”表现了“我”对父亲更深的理解,泪光中的背影已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其中还包含着老境颓唐、每况愈下而又爱子心切的老年父亲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更为深

9、切的疼惜、怀念之情。) 4、疑点探究。 、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二、三小节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以“背影”为题的作用。(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 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

10、点。 5、拓展延伸、创新思维训练。 A、有人曾说:“10岁时,我们仰慕父亲;20岁时,我们鄙弃父亲;40岁时,我们敬重父亲。”其实,父亲仍是那个父亲,但不同年龄的我们却会有不同的感情。十六七岁的你对父亲的情感是怎样的,请列举一例,说说自己与父亲的情感。 B、热点争鸣。以下两个论题自由选择一个,结成小组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由于多数学生反对,xx年9月曾传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语文教材。其理由为:背影中“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和“父亲形象不够潇洒”,故将背影逐出中学语文新教材。对此你有何看法?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认为:“背影短短千把字的小品里,作者便流了四次

11、眼泪,也未免太多了一点。 时至今日,一个二十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今日的少年应该多读一点坚毅豪壮的作品。”对此你有何看法? 6、扩充阅读:三毛的同名作品背影。 四、课文总结 1、分段: (一)1写对父亲的思念,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 (二)26回忆父子二人由徐州相见到浦口告别的经过,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挚感情。 1、简述回家奔丧的经过,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境况。 2、写车站送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3、描写父亲穿铁道、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子间深挚的感情。 (三)7写“我

12、”别后对父亲的思念,通过接读来信、回忆“背影”,再次点题,照应前文。 2、主题:本文以“背影”为线索,通过描写父亲在车站送别儿子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3、写作特色 ()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并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这个背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背影,实际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的情况下,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它既是父亲形象的素描,又是他爱子精神的写照: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的“神”,都表现在这个

13、背影上。同时这个背影也成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联系和怀念,全都融化在这个背影里了。 ()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我”的感情变化也是伏笔) ()围绕中心剪裁,详略得当。 4、这篇语言质朴、意蕴隽永、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深情的文章深得人们喜爱,还被改编成了一首抒情歌曲。现在请同学们欣赏这首歌。 五、布置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2、感受有二:a、我们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B、写人,并不一定要写人物的全貌,完全可以抓住人物身上一部分,比如人物的手、眼睛等等最能体现人物特色的部分来细致刻划。 3、作业:学了这篇课文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人物身上最有特色的部分,写一篇表现人物特点、歌颂生活中的真情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