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435858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06质量和密度含解析一、单选题1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 手电筒中的电流大约为3AB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200gC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0CD 一般中学生的身高约155mm【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德阳市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故选C。【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2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不吻合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2、B 一支钢笔的长度为10dmC 一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 家里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0.45A【来源】xx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为100斤,即50kg左右,故A与实际吻合;B、一支钢笔的长度约10cm,即1dm;故B与实际不吻合;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故C与实际吻合;D、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故D与实际吻合;故选B。【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

3、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3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A 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 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 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 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来源】青海省西宁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由G=mg知道,木块的质量是:m木=G木/g=6N/10N/kg=0.6kg,所以,木块的密度是:木 =m/V=0.

4、6kg/1103m3=0.6103 kg/m3 ,故C错误;由于实心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110-3 m3 ,所以边长是0.1m,底面积是0.1m0.1m=0.01m2;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放入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增大的压力等于增大的浮力,即F浮=4N,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的是:p=F/S=4N/0.01m2=400Pa,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4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

5、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取g=10N/kg。则( )A 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NC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5104PaD 物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来源】湖北省荆门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分析解答;(2)利用二次称重法求出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则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其2倍;(3)已

6、知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计算压强;(4)根据求出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和 计算其密度。【详解】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A错误;B、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G=5N,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3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故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故B错误;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故C错误;D、根据可得,物体的体积:,则物体的密度为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浮力、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

7、,是一道力学综合题,题目难度适中,关键是相关原理和公式的灵活运用。5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常说摩擦生热,那是因为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B 组成物质的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C 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D 在绕地球飞行的神舟飞船内,物体的质量消失了,所以天平不能使用了【来源】湖北省荆门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水在温度低于4时,密度最大,会热缩冷胀;(4)质量是物质本身

8、的一种属性。【详解】A、摩擦生热,克服摩擦做功,是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B错误;C、水在温度低于4时,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小,故C错误;D、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质量不会消失,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原子核的组成、水的特点、质量的属性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6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 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来源】xx

9、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02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故B错误;C. 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st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D。【点睛】(1)由图象可知0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

10、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4)根据v可求平均速度。7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是 B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C 人正常步行速度 D 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来源】xx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工作电流在5A左右,功率在,接近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8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

11、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A 60米 B 600米 C 2160米 D 7776米【来源】xx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已知v216km/h60m/s,由v得,隧道长度svt60km/h10s600m.故选B.9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B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C 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D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来源】xx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 帆船正在行驶,相对于大地的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BC. 空中的雨滴正

12、在下落,相对于帆船和牛,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BC错误;D. 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10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3m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D 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来源】江苏省泰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物理量的估测,需要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

13、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11将掉在地面上的一本物理书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人对物理书做的功最接近于A 0.02J B 0.2J C 2J D 20J【来源】江苏省盐城市xx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200g,重约为:捡起来放在课桌上,高度约为1m,则人对物理书做的功约为:。故C最接近。【点睛】除了做功公式的应用外,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2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00g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14、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5 m D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5V【来源】xx年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B。【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3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运动的路程C 用电器的电功率D 物体所受的压强【来源】xx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故A正确;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

15、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故B正确;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故C正确;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了图像的解读,图像是直观的表示物理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考点,注意多练习,熟练掌握从图像得到有用的信息。14“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到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 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 一支考试用的新水笔的质量约为10kgC 一张中考物理

16、试卷的面积约为1.5m2D 一张草稿纸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00Pa【来源】xx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A、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A合理;B、一支考试用的新水笔的质量约为10g,故B不合理;C、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长约为50cm=0.5m,宽为30cm=0.3m,面积为0.5m0.3m=0.15m2,故C不合理;D、一张草稿纸的质量为0.1N,草稿纸的长约40cm、宽约30cm,草稿纸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40cm30cm=1200cm2=0.12m2,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故D不合理。故选A。【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

17、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15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A 8:1 B 4:3 C 4:1 D 2:1【来源】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6.2 密度【答案】A【解析】【详解】当体积为V甲1cm3时,对应的m甲8g,则甲的密度甲8g/cm3,当体积为V乙2cm3时,对应的m乙2g,则乙的密度乙1g/cm3,所以密度之比:.故选A.【点睛】根据图象分别读出体积和质量,利用公式分别求出甲乙的密度,然后再求甲、乙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二、实验题16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8、(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密度是_kg/m3.【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德阳市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答案】零刻度线38.42.56103【解析】【详解】由图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水的体积为30ml,水和石子的体积为45ml,所以石子的体积为:;根据得石子的密度:。【点睛】重点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如调节

19、天平的平衡、质量的读数,特别是游码读数应以左侧为准、量筒中液面的读数方法等,都是常考到的内容,注意多练习,多总结。17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只填写序号即可)。(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

20、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_(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_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CAD=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达到平衡所测液体的体积准确,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因为有部分液体残留在量筒中,导致所测液体的质量偏小,因此所测液体的密度值比实际值偏小。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将量筒中的部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剩余液体的体积V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解析】【详解】解:(1)根据密度公式,要测量液体的密度,正确的过程是: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C

2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2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是BCAD。(2)待测液体的质量m=m1m2,则液体的密度。(3)由图知,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则应取下最小的砝码,并向右适当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横梁平衡;【点睛】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为了减小误差,不可把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否则会导致所测质量偏小,密度偏小;实验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实验步骤。18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22、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_g。(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方案一: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方案二: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

23、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_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或“偏小”)。(5)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_,理由是_。【来源】江苏省淮安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左 32 2.5103 偏小 方案二 由于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解析】【详解】(1)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

24、,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向调节。由图知道,指针偏向右端,所以,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移动;(2)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所以,小石块的质量是:m1 =30g+2g=32g;(5)由实验步骤知道,方案二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因为先测量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然后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所以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不至于加水过多。【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使用、读数,量筒的读数及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这都是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必须掌握的。19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25、:(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g;(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kg/m3【来源】江苏省泰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右 73.4 3.67103。【解析】【详解】(1)天平平衡螺母的调节规则是: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由图(a)知道,游码归零后,指针向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天平平衡;(2)由于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游

26、码所对的刻度值之和,所以由图(b)知道,矿石的质量是:50g+20g=7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3.4g,所以,矿石的质量是:m=70g+3.4g=73.4g;(3)由图(c)知道,矿石的体积是:V=80ml-60ml=20ml=20cm3,所以,矿石的密度是:=m/V=73.4g/20cm3=3.67g/cm3 =3.67103 kg/m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和天平使用,固体体积的测量及密度的计算,本实验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的实验,一定要掌握。20用“排水集气法”测量空气密度。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用电子天平测出打足了气的篮球质量m1; 测量出集气瓶的

27、内径并算出其内部横截面积S; 集气瓶装满水,口朝下放在水槽内,带夹导管一端连接篮球的气嘴,另一端放在瓶内,准备排水集气; 轻轻松开导管夹,让篮球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在篮球体积没有明显减小前,停止放气; 测出放气后篮球的质量m2; 调整瓶的高度,使瓶外水面相平,测量瓶内空气柱的高度h; 利用密度公式算出集气瓶内空气密度。(1)篮球在放气过程中,球内空气质量_、空气密度_。(填“减小”或“不变”)(2)若瓶内水面明显高于水槽内水面,需要缓慢地_(填“向上提或向下压”)集气瓶,直至瓶内外水面相平。(3)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瓶内外气压_,此时瓶内外空气密度相等。(4)空气密度=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28、(5)实验中要求篮球体积不发生明显变化,是为了减小_(填“重力”或“浮力”)对质量测量的影响。【来源】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5.3 密度知识的应用【答案】减小减小向下压相等浮力【解析】【详解】(1)篮球在放气过程中,球内空气质量减小,而篮球体积不变,根据知,空气密度减小;(2)若瓶内水面明显高于水槽内水面,说明里面的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应缓慢地向上提集气瓶,使气体体积变大,气压变小,直至瓶内外水面相平;(3)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瓶内外气压相等,此时瓶内外空气密度相等。(4)原来球和气体的总质量为m1,排出空气后,剩余气体与篮球的总质量为m2,则排出空气的质量为mm1m2;排出空气的体

29、积VSh;则空气的密度为:;(5)根据F浮气gV知,实验中要求篮球体积不发生明显变化,是为了减小浮力对质量测量的影响。【点睛】(1)篮球在放气过程中,球内空气质量减小,根据 判断密度的变化;(2)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气压越大;(3)当瓶内外水面相平时,瓶内外气压相等;(4)实验用排水法来测量排出的气体,根据篮球中的总质量与剩余质量的差可求出排出气体的质量,从而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空气的密度。(5)根据F浮气gV分析解答。21亲爱的同学,你会正确使用下列仪器吗?(1)如图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_。使用中,测得桶重为G,则该桶水重为_G;(2)如图所示,是小梅同学做完实验后的场

30、景。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器材的整理:第一步,用镊子将砝码从托盘上取下,_,并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放在桌面上;第二步,_。第三步,_。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3)如图所示,是一种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又称寒暑表,它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_。【来源】xx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分度值 放回砝码盒 用镊子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 将橡胶垫圈放好 液体热胀冷缩 3550【解析】【详解】(1)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使用前要校零、看清分度值和量程,使用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否则会造成测量不准或损坏测力计;由图1知桶重G,弹簧测力计伸长5个格,一个格为,水和桶总重为6个格

31、,即加水后,增加了一格,所以桶中水的重力:;(2)整理器材的步骤:第一步:用镊子将砝码取下来,放回砝码盒,并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放在桌面上;第二步:用镊子将游码拨回零刻度线处;第三步:将橡胶垫圈放好;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图3中,寒暑表的测量范围是:3550。【点睛】重点是测力计、天平、温度计的相关知识,第一问中根据测量时伸出部分的长度,即数格子的方法可以判断水的重,对于天平的整理回收,要知道橡胶垫圈的作用,其安装在托盘的下面,作用是防止天平移动过程中过度的振动而损坏天平。22小王同学到宜宾翠屏山玩要时,在去哪吒洞的路上捡到一个形状奇特且不溶于

32、水的物体,他想知道这个不明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1)已知空玻璃杯的质量为53.8g(2)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_其重力(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往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物体悬浮如图(乙);(4)取出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总质量为_g;(5)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体积为_mL;(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为_kg/m3,这个物体是由_构成的。【来源】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6

33、.3 测量物质的密度【答案】 大于 小于 121 45 1.5103 硬塑料【解析】【详解】【点睛】(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下沉时密度大于液体;(3)天平的读数: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4)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5)先计算出量筒中盐水的密度,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物体悬浮,其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23小元同学在完成“测量某小合金块密度”的实验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合金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合金块和水的

34、总体积。C将小合金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橫梁恢复平衡。(1)该实验原理是_。(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写字母)。(3)正确操作后读取数值,如图甲、乙所示,小合金块的质量为_g,小合金块的体积为_,由此可得出小合金块的密度为_.【来源】辽宁省阜新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m/V A、C、B 32 10 3.2【解析】【详解】(1)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是:。(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因为先测量体积的话,物块会沾上水,测量质量会增大误差,所以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C、B。(3)如图甲,标尺的分度值为0.2g,读数为2g,

35、物体的质量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所以物体的质量为:;如图乙所示,水的体积为30ml,物块和水的总体积为40ml,所以小合金块的体积为:;根据可得出小合金块的密度为:。【点睛】重点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如调节天平的平衡、质量的读数,特别是游码读数应以左侧为准、量筒中液面的读数方法等,都是常考到的内容,注意多练习,多总结。三、填空题24如图甲所示,木块长度是_cm,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V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天平左盘中被测物体质量是_g。【来源】xx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题【答案】3.407.

36、527.6【解析】【详解】(1)根据甲图,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物体左侧与5.00cm对齐,右侧与8.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由乙图知: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5V,此时的示数为7.5V;(3)如图丙,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物体的质量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所以石块的质量为:。【点睛】刻度尺的使用,关键是一定要记住长度的记录结果必须有一位估计值,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忘记的地方,多加练习形成习惯。对于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要特别注意游码读数应以左侧为准,且要看清楚标尺的分度

37、值再读数。25佑佑同学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得木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木块的质量为_g记录数椐时,用橡皮擦檫去错误数据,手按压橡皮擦的力越大,纸张受到的摩擦力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来源】四川省成都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1.2越大【解析】【详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天平的读数方法,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都是基础知识,较为简单。2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的相同高度的实心圆柱体,质量比是1:5那么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_。【来源】青海省西宁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

38、答案】3:13:1【解析】【详解】由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的图像知道,当体积都为V=20cm3 时,甲、乙的质量分别是:m甲=60g,m乙=20g,所以由=m/V可以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所以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P=,由此知道,甲、乙两圆柱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压强大小的比较,在分析质量、密度、体积三者的关系时,一定要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图像,从图中得出有用的数据;解题的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压强变形公式的推导。27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

39、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_(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_(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来源】xx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大于【解析】【详解】由图象知两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所以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28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_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_的。(填“静止”或“运动”

40、)【来源】xx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题【答案】运动静止【解析】【详解】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29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来源】xx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答案】人运动【解析】【详解】【点睛】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将物体与参照物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则是静止的。30请在下列

41、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成“t”)(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2)中学生小超的质最大约是50_。【来源】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6.1 质量【答案】 g kg【解析】【详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几十克,结合数据50,故选单位g。一名小学生的质量约几十千克,结合数据50,故选单位千克。31为了测量某种合金的密度,用天平测得合金的质量如图所示,则合金的质量为_g;若合金的体积为5cm3,则它的密度为_g/cm3【来源】湖南省益阳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38 7.6【解析】【详解】合金块的质量为m=20g+10g+5g+3g=38g;已知合金块的体积V=5cm3,

4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它的密度。【点睛】本题考查质量的测量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要能正确的读出天平的示数,运用密度公式求密度时要注意统一单位。32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g;接着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kg/m3。【来源】江苏省盐城市xx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答案】水平262.6103【解析】【详解】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小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所以小石块的质量为:;接着

43、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根据得小石块的密度为:。【点睛】重点是测量密度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如调节天平的平衡、质量的读数,特别是游码读数应以左侧为准、量筒中液面的读数方法等,都是常考到的内容,注意多练习,多总结。33如图所示,桌子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102m2、内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A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液体的密度,若A的密度为0.5103kg/m3,体积为4104m3则A的质量为_kg现用力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来源】

44、xx年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小于 0.2 0.9103kg/m3【解析】【详解】(1)已知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即,因为,所以;或直接根据浮沉条件也可知,漂浮时A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2)根据可得,A的质量为:;(3)现用力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Pa。根据得增大的压力为:;增大的压力即物体A液面以上部分排开液体的重,等于浸没时排开液体的重与A的重之差,即:解得:。【点睛】第三问是个难点,关键是理解物体A被压入液体中时,液面上的部分排开液体的重即为增大的压力,即浸没时排开液体的重与物体A的重之差为

45、增大的压力,列出关系式即可求解。34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_减小,_增大所导致的。【来源】xx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密度 体积【解析】【详解】冬天气温低于0时,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自来水管爆裂,,因为水结冰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公式V可知,体积增大,这样就会把自来水管冻裂。【点睛】,由公式V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大,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所以当质量不变时,水结冰体积会增大35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m、即_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

46、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按1s喷射2L水计算,持续喷射1h就需喷水_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_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水=1103kg/m3)【来源】江苏省常州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2.510-6 7.2 汽化 凝固【解析】【详解】【点睛】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少使用化石燃料,加大环境绿化,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才是根本途径;36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来源】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6.2 密度【答案】 3:2 3:2【解析】【详解】由题知,V

47、甲V乙,m甲:m乙3:2,由可得,它们的密度之比:甲:乙;又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将两物体的质量各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仍为3:2.【点睛】已知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同和质量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之比;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37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来源】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6.2 密度【答案】 不变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解析】【详解】(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

48、变。故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其密度不变;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它表示为体积为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点睛】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38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正方体物块的边长,读数为_cm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向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把物块放在左盘,右盘中放入一个10g的砝码,天平再次平衡若把该物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_(选填“会”或“不会”)沉底,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来源】江苏省南通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

49、95左会不变【解析】【详解】由图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在1.9cm与2.0cm之间,估读为1.95cm,所以,正方体物块的边长是:L=1.95cm;天平使用前需要调节,若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向左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根据题意知道,当把该物块放在左盘时,右中放入一个10g的砝码,天平再次平衡,由此可知,物体的质量是:m=10g,又因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是:L=1.95cm,所以,正方体物块的体积是:V=L3 =(1.95cm)37.4cm3,故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是:物 =m/V=10g/7.4cm31.35g/cm3,由于物水,所以,把该物块放入装

50、满水的烧杯中,物块将会沉底;由于把该物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前后,烧杯中水的密度和深度不变,所以,水对烧杯底产生的压强不变。【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密度的计算和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密度的公式、熟知水的密度,难度不大。四、计算题39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利用自制的简易天平在家实验时的情景,请仔细观察,并根据图中信息,求:(1)该液体的密度;(2)若烧杯的底面积为20cm2,装有此液体的烧杯对天平托盘的压强。(g取10N/kg)【来源】xx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答案】0.9g/cm3500Pa【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100ml液体的质量为:,根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

51、;(2)烧杯对天平的压力等于总重,所以压力为:,根据计算烧杯对天平托盘的压强为:。【点睛】重点是密度和压强的计算,都是公式的最基本应用,注意公式应用时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不要小看单位的换算,有些同学在计算中是经常出错的,是个基本能力,要加强练习。40如图所示,长L1=1m的薄壁正方体容器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顶部有小孔C与空气相通,长L2=0.2m的正方体木块B静止在容器A底面。通过细管D缓慢向容器A内注水,直到注满容器A,木块B上浮过程中上下表面始终水平,木块B与容器A底面和顶部都不会紧密接触。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kg/m3,木块的密度木=0.5103kg/m3,g取10N/kg。求:

52、(1)注水前,木块B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2)木块B对容器A底面压力刚好为0时,容器A内水的深度(3)水注满容器后,容器A顶部对木块B的压力大小(4)整个过程,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来源】xx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1)1000Pa;(2)0.1m;(3)40N;(4)32J【解析】【分析】(1)根据木块的密度和体积,求出木块的质量;然后求出木块的重力,再根据公式求出木块B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2)木块B对容器A底面压力刚好为0时,木块恰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浮力求出木块排开的水的体积,从而求出水的深度;(3)水注满容器后,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对木块受力分析,求出压力大小;(4)根据求出浮

53、力所做的功。【详解】(1)木块的质量为:;木块B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为:;(3)水注满容器后,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压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的共同作用;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容器A顶部对木块B的压力大小为:;(4)整个过程中,木块上升的高度为:;则浮力所做的功为:。答:(1)注水前,木块B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为1000Pa;(2)木块B对容器A底面压力刚好为0时,容器A内水的深度为0.1m;(3)水注满容器后,容器A顶部对木块B的压力大小为40N;(4)整个过程,浮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32J。【点睛】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功的计算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利用好阿基米德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