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403604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I)【背景分析】 此教学设计来源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中的5.1节电荷。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e=1.610-19C、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通过对电荷的初步探索,培养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

2、兴趣。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原因。 三、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 、橡胶棒(附毛皮) 、验电器、直尺、塑料袋、小羽毛、碎纸屑若干。【教学过程】(课前教师将学生分好组,准备好实验器材)一、 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我们

3、先欣赏一段魔术。(播放一段有趣的放电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师:这是一种放电现象,在了解“电”之前,可不要轻易尝试这种实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了,电灯、电视、电脑这电到底是什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今天我们就要了解电荷。(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 学生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师:大家来做一个实验 (多媒体显示实验内容)实验1 将塑料尺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实验 2 将塑料尺用塑料袋摩擦后再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实验 3 将摩擦后的塑料袋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师:哪位同学能将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生: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师:为什么

4、摩擦后的物体有吸引力? (学生有的说带了电,有的说结构变了)师:(举着摩擦后的尺、袋)此时的它们带了“电”,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吸引轻小物体。师: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生:干燥时梳头发梳子能使头发飘起来;晚上脱毛衣时看见了火花 (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2、 演示实验(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师:是不是摩擦过的物体都能相互吸引?我们来观察几个实验。(承上启下)(多媒体显示实验内容)实验1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实验2将被毛皮

5、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 引导学生分析: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 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 归纳: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师:若橡胶棒与丝绸摩擦,它带哪种

6、电荷? (许多学生面露疑惑)提示: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鼓励学生课后去主动探究)师:下面我们做几个习题,检验一下对的掌握程度。(多媒体展示题目)【习题1】有两个通草球,甲带正电,能吸引乙,则乙( )A. 不带电 B. 带正电荷 C. 带负电荷 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习题2】三个通草球甲、乙、丙分别相互靠近时,结果发现甲吸引乙球,乙球吸引丙球,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丙球(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学生思考并回答 易错处:忽略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验电器(观察它的构造,通过实验了解它的原理和作用。)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外壳师:(由习题

7、2引入)丙球是否带电实验室只要一种仪器就可检验出,(拿出验电器)这就是验电器,我们看一下它的结构。师:下面观察一个实验并回答几个问题。(演示): 1、将未摩擦的玻璃棒直接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无反应.2、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属箔片张开.3、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大。师:哪位同学能将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甲:我发现摩擦过的玻璃棒能使金属箔张开。学生乙:我发现摩擦的程度不同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也不一样。师:观察的非常仔细!金属箔张开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带了电)带电说明电荷已经发生了转移,两片金属箔带电为何就会张开? (

8、引导学生思考是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小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4、电荷量及其单位师:如果电荷量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就越大,电荷的多少叫叫电荷量。(引导学生翻开书99页,了解电荷量的定义、简称,电荷量的单位、简称及符号)小结:电荷量的简称为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

9、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5、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师:摩擦过的物体为什么会带电? (学生陷入思考)师:这就要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起。大家先看书99页-原子的结构。 (学生根据多媒体上老师的提示有针对性的自学)内容: 原子的大小:(1亿个氧原子挨个排列成一行,只有几厘长。)原子的结构:(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类比:直径100m的大球与绿豆。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元电荷:(电子是最小的粒子带负电,人们把它所带的电荷

10、量叫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原子呈中性,即对外不显带电性质的原因是什么?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师:原子呈中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即对外不显带电性质。6、思考题:摩擦为什么会使物体显电性?师:那么你能否猜测:摩擦为什么会使物体显电性?(多媒体显示-思考题:摩擦为什么会使物体显电性?)(让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 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小结: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

11、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师:了解了电荷,电荷又是怎样使电灯亮、音箱响的?这是下次我们将要研究的内容。(承上启下)7、回顾小节,整体感知师:总结一下这堂课你了解了什么?(学生:了解了摩擦起电现象,验电器的作用)8、课后作业,巩固加深师:别忘了课后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作业本上的: 100页 1、2、3题【教学总结和反思】1、本节关于“电荷”和“原子的结构”内容抽象,教学中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由摩擦起电产生的现象感知“电荷”,采用多媒体课件的

12、形式将硅原子结构的图片及视频等真实的动态资料展示给学生,以便获得感性认识,体现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一个优势。2、课前并未要求学生预习,目的是“学后而知不足”,利用课堂中产生的困惑激励学生主动寻求答案,例如“静电的防止和应用有些?”、“摩擦为什么会使物体显电性?”这两个问题因没提前查阅资料,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关于静电现象,要多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及生活,由于课内时间不长,课前不妨针对性的让学生了解一下有关知识。 3、对于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及时通过练习去解决。如关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容易忽略,讲了这部分内容后及时通过两个具有层次性的习题去反馈。 4、关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不妨从物理现象的客观规律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