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5267243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9.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资源描述: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8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昊海天际()科技2012-11-26目录1 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编制依据11.3.1 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11.3.2 地方相关规划及研究报告21.4 编制围21.5 主要研究结论22 新圳河环境概况42.1 新圳河沿岸自然环境概况42.2 新圳河沿岸社会经济概况42.3 新圳河水质现状52.3.1 新圳河现状52.3.2 新圳河污染来源62.3.3 新圳河污染成因分析72.3.4 新圳河主要污染指标分析72.4 新圳河河道概况92.5 主要环境问题173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83.1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183.2 工程实

2、施的可行性184 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案比选204.1 工程预期目标204.2 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204.2.1 设计原则204.2.2 技术路线214.3 设计思路224.4 方案比选224.4.1 方案一224.4.2 方案二234.4.3 方案比选与推荐264.5 工程容285 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295.1 工程目的295.2 工程围295.3 施工方法305.4 施工部署305.5 淤泥处置316 生态浮床建设工程336.1 设计围336.2 设计条件336.2.1 浮床的大小与形状336.2.2 浮床材料336.2.3 浮床框体346.2.4 浮床植物347 生态填料建设工程367.

3、1 设计围367.2 填料选择367.3 安装与布置378 芽孢杆菌微生物处理工程388.1 设计围388.2 工程容389 曝气工程399.1 工程原理3910 环境保护4110.1 安全施工措施4110.2 环境保护4110.2.1 施工期的环境问题4110.2.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4210.2.3 运营期的环境问题与保护4311 节能减排4411.1 项目概况4411.2 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4411.2.1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情况4411.3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减排分析4511.3.1 项目方案的节能减排分析4511.4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4512 工程组

4、织实施与工程进度4712.1 工程施工条件4712.2 工程组织实施机构4712.3 工程进度安排48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13.1 投资估算4913.1.1 投资估算围4913.1.2 编制依据4913.1.3 工程投资估算表5013.1.4 主要工程费用表5514 项目招标5614.1 编制依据5614.2 招标基本情况5714.2.1 招标围5714.2.2 招标组织形式5714.2.3 招标方式5714.2.4 招标程序5714.2.5 对投标单位的要求5814.3 招标初步方案5915 工程效益分析6115.1 工程污染负荷削减量分析6115.2 工程环境效益综合分析6215.

5、3 社会效益分析6215.4 经济效益分析631 总论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1.2 建设单位昊海天际科技1.3 编制依据1.3.1 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1.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06月;3. 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03月;4.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06月;5. 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7年08月;6. 中华人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8. 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省人大常

6、委会,1998年12月22日修订;9. 关于颁布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市人民政府,1996年;10. 城市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市排水);11. 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13. 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9-2001);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16.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1.3.2 地方相关规划及研究报告1. 关于颁布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1996年12月11日;2. 市排水条例,2007年1月24

7、日;3. 宝安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9年1月15日;4. 2012年度市宝安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公共服务白皮书,2012年6月13日;5. 新圳河西乡河水环境整治工程,2008年。1.4 编制围工程区围:新圳河全长约7公里,流经南山,宝安两个区,发源于南山留仙洞,宝安段长约5公里,南山段长约2公里。本工程围为宝安区河段,由金威啤酒厂至入。1.5 主要研究结论(1)新圳河发源于南山留仙洞、流经宝安,是宝安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不仅承担着排洪排涝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景观河。该河为雨源性河,基流小,枯水期河水量较少,水容量小。由于宝安区的排水管网系统尚未全面实现雨污分流,部分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

8、新圳河,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河道淤积严重。目前新圳河水质均属于劣V类水质,严重破坏了城市景观,损害了城市形象。(2)本工程因地制宜,在符合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将新圳河建设成为以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的现代都市休闲廊道,提升城市的品位与形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创造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岸生态环境。考虑到新圳河自身的特点,“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工程目标为:基本解决污水直排入河问题;消除河流黑臭、改善水质、美化景观,使河流水质主要指标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C类标准;使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水质清洁优良,建造成兼具多元文化的现代都市休闲廊

9、道。(3)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沿河污染源控制、水体原位水质净化工程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以及环境管理方案。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对项目围5km的新圳河进行河道清淤和河水清污工程,涉及水体面积约20000m2,淤泥量9320m3。利用干化的底泥进行岸边绿化,堆置部分微地形,形成连绵不断、高低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形成绿色长廊式的绿化带。同时,乔灌草有机搭配,地面植草,形成多样的植物种群结构。沿河污染源控制:针对目前临河居民区的排污现状,污染源为商业区生活污水排放和私人作坊私排。本工程拟将生活污水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对私排作坊严厉查处,禁止工业废水进入新圳河。水

10、体原位水质净化工程:针对河流现状结合采用生态浮床、生物填料、曝气、微生物处理等工艺综合净化污水。在公园路至新镇路段、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段和新湖路至入四个区段布置生态浮床,建设总面积为2.48万m2。于工程区现有11座桥梁下河道布置阿科蔓生态净化基,总铺设面积5300m2,并在河道设置3台曝气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清理沿岸现有垃圾固体废弃物,严禁固体废弃物沿河堆弃,并在沿岸放置“禁止倾倒垃圾”的警示牌10个,设置环保垃圾收集桶50个,并严格做到日产日清,及时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环境管理方案:完善监督管理机构,积极推进“河长制”,制定管理政策、条例、制度;设置维

11、护管理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各项工程的管理工作;实施环境保护宣传,带动市民参与。(4)新圳河流域治理将有效控制沿河私人作坊、商业区带来的污染,从而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改善水体水质,同时也推动了流域生态保护的步伐,逐步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新圳河流域治理对宝安区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综上所述,实施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工程具有紧迫性,工程实施对改善宝安区流域的环境有着显著效果与良好的示作用,其治理不仅可以增加清水入海,也可为宝安区其他河流的治理探索道路,起到一定的示作用。2 新圳河环境概况2.1 新圳河沿岸自然环境概况宝安区属

12、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夏长冬短,无霜期长,降水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常受台风和寒露风等灾害性天气侵袭。年平均气温22.4,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4-8月多吹东、东南风,7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36.7;9-3月吹东北风,1月平均气温19,极端最低气温0.2;年平均降雨量1941毫米,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宝安区属低山丘陵滨海区,背山面海,岗峦起伏。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地貌类型丰富。主要山脉属莲花山系,由羊台山、凤凰山等构成海岸屏障。宝安区地形较为复杂,主要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最高海拔为羊台山山顶734米。东北部主要为低山,中部及

13、北部主要为丘陵台地,西部主要是冲积平原,并残存一些低丘,而西南海岸多为泥岸,滩涂资源丰富。宝安区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有茅洲河、观澜河、沙井河、西乡河等河流。辖区有山塘水库165座,其中蓄水量在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有24座,总库容量达1.47亿立方米以上,集雨面积203平方公里。主要有石岩水库、铁岗水库、长坑水库、茜坑水库、大水坑水库、罗岗水库、罗田水库和立新水库等。新圳河全长约7公里,流经南山,宝安两个区,发源于南山留仙洞,宝安段长约5公里,南山段长约2公里。新圳河是一条主要的排洪河,接纳着区80以上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流域面积116300m,总集雨面积14.35km2。新圳河属于雨源性河流,非汛

14、期天然径流极小,汛期河水暴涨暴落,107国道下游为感潮河道,河水双向流动。2.2 新圳河沿岸社会经济概况2011年宝安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税收、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突破1万亿元、3000亿元、900亿美元、7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大关,五年再造了“一个宝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8万元。宝安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海岸线长30.62公里,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沙井、福永、松岗、西乡等沿岸镇均建有码头。海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鱼、虾、蟹、贝类达100多种,其中沙井蚝是该区一大特产,闻名海外。绿色郊野风光和都市田园景象是

15、宝安旅游特色。与市中心区的都市繁华相比较,这里的大面积绿色郊野风光,展示了恬静秀美的都市田园景象。2.3 新圳河水质现状2.3.1 新圳河现状新圳河全长约7公里,流经南山,宝安两个区,发源于南山留仙洞,宝安段长约5公里,南山段长约2公里,以广深公路为界,北段2.5公里河宽10m,南端2.5公里河宽35m(图1)。金威啤酒厂至入河段,两岸进行了浆砌块石护砌;海关大厦以下河段进行衬底;全河段已有三处暗渠化,分别为祥星纸品厂河段、环保局至前进路河段、宝安大道至新湖路河段。沿河两岸有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小区和繁华的商业街区。该河为雨源性河,基流小,枯水期河水量较少,乃至干枯,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较

16、低。留仙二路上游河段为自然土沟,断面宽窄不一,淤积沉积严重;目前新圳河水质均劣于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水体颜色发黑、发黄,腥臭熏天,黑泥翻滚,河岸几十米围都能闻到的恶臭气味令沿河居民和游人苦不堪言。水面漂浮着有机塑料、油污及腐烂的动植物残体等,现代化的高档住宅和写字楼与污染的河流不和谐的交织在一起(图2),严重破坏了城市景观,损害了城市形象。 图1 新圳河地理位置图2 黑臭的河流与河道周边高档小区2.3.2 新圳河污染来源经调查研究,新圳河主要污染来源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公厕排水,雨水,垃圾无组织排放等。经调查,位于宝安区新圳河的排污口排污口共有154个,日均排放污水8万立方

17、米。其中雨水排水口96个,其他排污口58个。排污口直径有200cm,100cm,50cm,40cm,30cm等,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沿途有6个公厕,一个垃圾转运站,大量生活排污口(图4)。按点源污染性质划分,大宝路以东以工业污水为主,大宝路以西以生活污水为主,总体上有机物含量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雨水管道与污水混合排放均对新圳河贡献了巨大的污染负荷。 图3 排污口直径分布图4 公厕、垃圾转运站、排污口分布图2.3.3 新圳河污染成因分析新圳河属于雨源性河,河道中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没有活水进行水体交换和冲刷,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较低。河流两岸排水管网系统未全面实现雨污分流,仍有生活污水部分

18、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新圳河。另外,新圳河107国道以下是感潮河段,涨潮时受潮水顶托,不但上游来水无法排出,污染的海水反而倒灌进入河道,加重了污染。这三个原因是造成新圳河污染现状的主要因素。另外大量生活污水与部分工业废水不断排入水体,破坏了水体中原有的物质平衡状态。污染负荷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溶解氧被大量消耗,有机污染物转入厌氧腐败状态,产生硫化氢、甲烷气等还原性气体,使水中动植物大量死亡,河水变黑变混,发生恶臭。2.3.4 新圳河主要污染指标分析对新圳河污染水源进行布点采样(图5),对污水代表性指标氨氮、总磷、BOD5等进行检测发现,污水中氨氮、总磷含量较高,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总

19、体上看BOD5水平较高,判定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较大,有机污染负荷高是新圳河主要污染特征(图6-图8)。图5采样点分布图图6 新圳河污水氨氮含量图7 新圳河污水总磷含量图8新圳河BOD5水平由图5-图8亦可看出,在排污口附近水体的污染负荷较大,更加证明无组织的排污是造成新圳河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远排污口因污染物的扩散及稀释效应,氨氮、总磷、BOD5水平均有所降低。2.4 新圳河河道概况1.源头至大宝路段(700m,宽9m)概况:该阶段小加工作坊较多(估20余家),有生活、加工污水无组织排放严重,另有玻璃厂、电气厂污水排放,雨水排污口,露天,10余个。部分雨水排放管道有生活垃圾积存现象。河床底部

20、有排污口排向污水处理厂,河道中无组织排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垃圾袋,塑料袋,食品,烟盒,动物尸体,建筑板材,混凝土等)。沿途臭味较小,淤泥量较小,有土堆,水泥衬底,末端有开放截污口,积存量小,与中下游截断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30生活2220生活0320生活0420生活051.8m1.8m生活06150生活07150生活0840 玻璃厂50945玻璃厂40105100玻璃厂01150玻璃厂未知偷排1270玻璃厂01350玻璃厂014120生活015160生活1000乳白色1615生活、小工厂30若干17生活5无组织排放18生活5小排污口19上游来水10000南山区来

21、水 总 量16个11132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2.大宝路至宝富花园段(250m,宽9m)概况:水深0.5m,水有明显腥臭味,看不到淤泥,水上漂浮着青苔等大量细小杂质,有上游溢出水,约100m/d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40生活100240生活0330生活0440生活0530雨水0625生活0725生活18溢流100上游溢流水 总 量7个201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3.宝富花园至新安二路暗渠(250m,宽15m)描述:停车场4.新安二路至公园路(500m,宽10m)概况:淤泥较厚,河床大量垫沙,形成沙泥堆,生长大量植物,河堤有生活垃圾无组织排放,雨水口排放较多,沿河有一个加油

22、站(有少量污水排入河),一个汽车维修站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50生活0250生活2325生活0440生活0530生活0660生活0有排污痕迹760生活0830生活0930生活01040生活01130生活01220生活01330生活01430生活01530生活21615生活0170.8m0.8m生活0180.8m0.8m生活019上游来水100上游来水 总 量18个104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5.公园路至新圳路(350m,宽10m)概况:臭味较大,河床有大量土堆,土堆上生长大量绿色植物,雨水排放口较多,有一处垃圾收集房,有垃圾渗滤液产生,有排放痕迹,直接排入河 排污口直径

23、(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15雨水0215雨水0315雨水045垃圾收集0垃圾收集房5积水100未流动 总 量4个100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6.新安公园段暗渠(300m,宽15m)描述:公园走道7.新安公园暗渠至宝农一巷暗渠(100m,宽20m)概况:臭味较大,河水发黑,有洗车房一个,日排20m,上游来水50m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上游来水50上游来水2洗车房20洗车房 总 量170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8.宝农一巷至宝民一路暗渠(700m,宽25m)概况:停车场,新建商业中心,两边为高档写字楼,商务大厦及高档住宅9.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200m,宽25m)

24、概况:臭味较大,河水发黑,污泥严重,无植物生长,积水50m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30生活25231生活032.5m1m生活100440生活05上游来水50上游来水 总 量4175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10.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850m,宽30m)概况:水质发黑,淤泥量较大,臭味很大,水深15cm,沉积较多的淤泥堆,混有塑料袋,木杆,碎石等,有垃圾无组织排放,河道有动物尸体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30生活0250生活40325生活0450生活20550生活20640生活0730生活20825生活10940生活401060生活301160生活40

25、1240生活01320生活5142m1m生活900015上游来水100上游来水 总 量14个9325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11.宝安大道至新湖路暗渠(650m,宽30m)概况:篮球场,植被区,密封顶棚(被破坏),污水黑浊,河大石块较多(2010020cm)12.新湖路至入大闸(650m,宽35m)概况:淤泥量较大,臭味很大,腥臭,淤泥细,水深50-80cm,海水回灌现象严重 排污口直径(cm)污水性质排污量(m/d)备注11.5m1m生活1002不规则生活303不规则生活504不规则生活105120生活100006120生活2 总 量6个10192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13.入(300m,宽100m)

26、描述:黑臭,有大量死鱼 排污口总排污量排污段排污量(m/d)备注111322101304452061257922580910192总 量20799若干雨水排污口未计2.5 主要环境问题1、河道淤积严重 新圳河沿岸拥有众多的居民生活区、市场等,许多商贩及市民随意将垃圾扔到新圳河里,还有人偷偷将建筑垃圾倒进河里,加上新圳河属雨源性河流,平时河水较少,水体流动性差,长年累月导致新圳河淤积严重。2、点源污染严重沿河居民缺乏环保意识,两岸密布工业厂房、各类型小区和高楼,沿河乱排严重,特别是沿河分布的农贸市场和食街产生了大量垃圾和污水就近倾倒入河。由于以前新圳河沿岸的城市建设比较混乱,很多地下排污管网建设

27、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私自乱接,导致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功能混杂,很多雨水排水口也变成了排污口。沿岸众多的居民小区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沿河排放,导致新圳河水体污染严重。3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1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1、流域污染严重,亟待治理,新圳河有较强代表性宝安区流域的河流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作为宝安区最大的城市河之一的新圳河问题更为突出。新圳河横穿宝安区城区,河宽10-35m,宝安区段约5km,且均硬化,坡度大,水量极小,年均流量365万m3。它发源于南山留仙洞,经流经南山,宝安两个区,最终进入南海。途中受纳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城市垃圾等城区最为普遍的污染源,受纳宝安区80以上

28、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属于宝安区最为典型涝河流。新圳河作为宝安区流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治理不仅可以增加清水入海,也可为宝安区其他河流的治理探索道路,起到一定的示作用。因此,进行新圳河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2、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使得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矛盾冲突。新圳河流域人口密度较大,私人作坊较多,商业区集中。绝大部分私人作坊的污染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对新圳河水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圳河流域治理将有效控制沿河私人作坊、商业区带来的污染,从而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改善水体水质,同时也推动了流域生态保护的步伐,逐步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新圳河流

29、域治理对宝安区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2 工程实施的可行性(1)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新圳河是流经宝安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沿河两岸有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小区和繁华的商业街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新圳河的治理相对滞后,水环境污染较严重,对两岸居民的生活和商业经营造成了不良影响。两条河的环境治理成了宝安区新安街道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本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宝安区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新圳河的综合治理中,而且配套资金按时落实到位。备区长特别指出:宝安区

30、在推进特区一体化进程中,环保水务和医疗卫生两项工作是面临的最大短板。宝安区将把河流治理工作当成全区头号工程。并亲自担任新圳河的“河长”,力争实现“五年清河、五年河清”。这些都为工程的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当地干部和群众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信心,同时为本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3)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宝安区人民政府的各有关部门在治理新圳河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新圳河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多个水环境治理措施,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建设经验。(4)具备了工程实施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宝安区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交通便利,具备完善的交通、运输、供电、材料供应等外部协作条件,因此本

31、工程具备了充分的实施条件。综上所述,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宝安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扎实的科学技术基础,这些都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4 总体方案设计与方案比选4.1 工程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在符合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将新圳河建设成为以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的现代都市休闲廊道,提升城市的品位与形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创造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岸生态环境。具体目标为: 消除河流黑臭; 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的C类标准; 水体景观显著优美。表 1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C类水质标准项目透明度溶解氧(

32、mg/L)BOD5 (mg/L)氨氮(mg/L)TP (mg/L)指标0.53 8 0.5 0.054.2 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4.2.1 设计原则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与保护河流有关法规、条例和规划相协调的前提下,遵循如下设计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应与宝安区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在水环境改善的同时带动宝安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依据,加快宝安区水资源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宝安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坚持环保优先,景观建设与环境保护

33、有机结合清洁的河流是湖泊水体补充的源头和通道,是湖泊水环境保护的着重点。此外,新圳河恰好是宝安南大门的“护城河”,无论走南头关还是新城联检站,都必须经过新圳河。将环保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是符合城市河特点的重要思路。为此,新圳河的治理过程中在优先保证环保效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景观效果。(3)因地制宜与突出重点根据沿河不同区段的主要问题和现状特征,并从沿河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全流域各处的水污染负荷和性质,采用与该处相宜的治理工程和生态措施。(5)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新圳河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中,沿河各段的工程设计中应体现生物多样性,采用多层次交错的植物布置,以使流域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的结构。4

34、.2.2 技术路线在现场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新圳河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的估算,并进行淤泥性质分析,围绕“五年清河、五年河清”的总体目标,针对新圳河水环境特征,遵循河流修复的理念,编制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图 9 技术路线图 4.3 设计思路为保证新圳河逐步恢复水体功能,使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的C类标准的目标,本项目采用“绿色、生态”技术路线,以“无动力少动力”为原则,确保项目实施效果。4.4 方案比选针对新圳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规划要求,在综合分析新圳河污染原因基础上,本工程提出两个方案,并通过工程目标、工程效益与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进行方案比选,最后

35、确定推荐方案。4.4.1 方案一方案综合考虑新圳河流域环境污染的特点与污染源分布特征,从重点污染源治理的角度出发,在新圳河流域重点污染区域开展污染源排污口接管改造工程,并对水体水质采用活性淤泥法处理工艺,同时在河面上建设生态浮床,改善水体水质。图 10 方案一工程布置示意图(一)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针对新圳河污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属于轻微污染,可进行林地造景的现状,本工程拟利用干化的底泥进行岸边绿化,堆置部分微地形,形成连绵不断、高地错落有致的自然景观,形成绿色长廊式的绿化带。同时,乔灌草有机搭配,地面种植,形成多样的植物种群结构。这样,既可充分稳固利用底泥,又可保持水土,同时还可美化环境。(

36、二)点污染源收集工程对进入新圳河河床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口进行排污口接管改造,河道修筑密闭排水管道或铺设大口径排水管材作为污水排放干道,污水由开放排放口汇入该密闭的排放管道;对餐馆、公厕尤其是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的污水排放进行规,餐饮废水不能排入该污水收集系统,使用适宜性接管技术对公厕废水、垃圾转运站废水的排放口进行改造,污水接入该密闭的河道污水排放管道。采用该工艺技术可以隔离因污水排放口长时间曝露造成的恶臭污染并实现雨污分类收集,便于污水的集中处理。(三)污水拦截造塘工程在距西乡二桥下游100米处、大铲湾挡潮坝上游100米处修建拦污造塘橡胶坝,前者设计坝长为30米,坝高为2米,设计回水长

37、度为500米,蓄水量1.8万立方米;后者设计坝长为35米,坝高为2.5米(高于涨潮水面),设计回水长度为600米,蓄水量2万立方米。(四)芽孢杆菌微生物处理工程芽孢杆菌在改善水体水质中具有明显优势,有机物去除率高,对氮磷也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本工程芽孢杆菌微生物菌种采用人工投放方式,在新圳河分3段进行投放,每月投放2次,每隔15天共2月投放,总计投放4次。(五)生态浮床建设工程在公园路至新圳路段、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至宝安大道段和新湖路至入段四个区段设生态浮床,面积约2.48万m。4.4.2 方案二方案以水质、生态双修复为核心,结合新圳河的实际情况,在工艺选择、工程设计、工程运行过程

38、中,均以节能为原则,工艺选择无动力及少动力处理工艺,工程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污水收集以自流为主,工程运行无动力或极少动力,项目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量低。项目实现了河道淤泥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了项目的二次污染。选择高效微生物处理技术对河流污染进行整治,同时结合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巩固污染治理效果,逐步营造河道景观实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图 11 方案二工程布置示意图(一)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1)河道清淤工程对项目工程围5km的新圳河进行河道清淤,采用人工清淤与机械清淤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快速高效地清理河道淤泥。(2)底泥利用工程针对新圳河污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属于轻微

39、污染,将清除的淤泥进行好氧堆肥,制备园林绿化肥或人工栽培基质。(二)沿河污染源控制工程针对目前临河居民区的排污现状,污染源为商业区生活污水排放和私自作坊私排。本工程拟将生活污水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对私排作坊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如地埋式小型一体化设备,使处理后水质达到娱乐用水水质C类标准,再进入新圳河。(三)水体原位水质净化工程(1)生态浮床建设工程生态浮床工程布置于公园路至新圳路段、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段和新湖路至入段四个区段。生态浮床建设总面积为2.48万m2。浮床构筑材料水上花碟(花飞碟)、福田板,均是通过对塑料原材料进行改性的,其结构简单,构造容易,植物适应性强,

40、可以种植小型植物,包括一、二年生、宿根和其它小型植物,而多种花卉搭配种植在水上形成美妙的水上景观,成为一道亮丽的水上花境、水上风景线。(2)生态填料建设工程为避免填料长时间使用后带来的景观负面影响,工程将填料布置于工程区现有11座桥的桥梁下河道,建议采用阿科蔓生态净化基。考虑到打捞垃圾的船只通行以及填料施工及维护,中间预留行船通道。总计铺设5300m2。(3)曝气工程为了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水体的流动性,全面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机械动力作用在水底曝气,不仅可以使水质显著提高,还可以控制发生水华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工程在新圳河河道共设

41、置3台曝气机。(4) 微生物处理工程芽孢杆菌在改善水体水质中具有明显优势,有机物去除率高,对氮磷也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本工程芽孢杆菌微生物菌种采用人工投放方式,在新圳河分3段进行投放,每月投放2次,每隔15天共2月投放,总计投放4次。(四)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清理沿岸现有垃圾固体废弃物,严禁固体废弃物沿河堆弃,并在沿岸放置“禁止倾倒垃圾”的警示牌10个,设置环保垃圾收集桶50个,并严格做到日产日清,及时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五)生态堤岸改造工程新安二路至公园路段处于居民生活区,人为活动频繁,可将此段堤岸改造成亲水平台,供当地居民驻足赏玩。改造工程作为二期方案,为远景规划,设计方案不纳入本工

42、程。(六)环境管理方案工程实施后的运行维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环境管理到位,才能有效保证工程的实施效果,保证长效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达到预期工程目标。 完善监督管理机构,积极推进 “河长制”; 制定管理政策、条例、制度; 设置维护管理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各项工程的管理工作;4.4.3 方案比选与推荐12344.14.24.34.44.4.14.4.24.4.34.4.3.1 各方案综合比较本工程将根据新圳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和治理目标筛选出适应流域环境、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切实可行的工程实施方案。下面对两个方案的工程优缺点进行比较,并确定推荐方案。表 2 工程实施方案优缺点比较表方案方

43、案一方案二方案特点(1)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对河道进行清淤,然后将淤泥用于岸边绿化,在河道堆置微地形。资源二次利用。(2)点污染源收集工程对进入新圳河河床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口进行排污口接管改造,河道修筑密闭排水管道或铺设大口径排水管材作为污水排放干道,采用该工艺技术可以隔离因污水排放口长时间曝露造成的恶臭污染并实现雨污分类收集,便于污水的集中处理。(3)污水拦截造塘工程对污水集中处理,并起到防洪、泄洪作用。(4)芽孢杆菌微生物处理工程芽孢杆菌对水质COD,总氮,总磷去除率高(5)生态浮床建设工程在公园路至新圳路段、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至宝安大道段和新湖路至入段四个区段设生态

44、浮床,净化水质,美化景观。(1)对河道清淤的淤泥堆肥利用,最大化资源利用的同时,减少工程的投资。(2)沿河污染源控制工程生活污水并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私排作坊加增污水处理设施,小型一体化设备,先处理达标,在排放,严格控制排入新圳河水质。(3)曝气工程,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水体的流动性,对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综合处理,有助于生态浮床水生植物的生长。(4)生态填料建设工程,微生物净化。(5)微生物处理单元芽孢杆菌对水质COD,总氮,总磷去除率高,水质净化率高(6)生态浮床建设工程,浮床构筑材料花飞碟、福田板,结构简单,构造容易,植物适应性强,多种花卉搭配种植水上形成美妙的水上景观,有效净化水

45、质的同时,也能形成亮丽的水上风景线。(7)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减少河边两岸固体废弃物进入河。(8)生态堤案改造,使新圳河不仅仅是条泄洪河,还可以供居民驻足赏玩的城市景观河流。(9)建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体系。保证生态可持续发展优点 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短时期流域的水质可以得到改善。 从清水,生态的角度对河流和流域进行治理 流域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 少动力,节能治理 河景观改造,形成自然生态保护 缺点 流域污染控制力度有限 工程量大 后期维护成本高 工程涉及市政、水利、环保部门,需要协调 后期投资大4.4.3.2 方案推荐表 3 工程方案综合比较表容方案一方案二环境效益污染源控制+ + + +

46、+生态恢复效果+ + + +景观效果+ + + +水资源合理利用+ + + +社会效益人为干扰强度 工程影响围 社会就业+ + + +工程投资 后期运行管理费用 综合效益+注:+表示正效益,-表示负效益方案一是从完全截断污染源出发,通过污水拦截造塘集中治理,水体自净化能力有限。方案二是针对新圳河流域整体现状,方案以水质、生态双修复为核心,结合新圳河的实际情况,在工艺选择、工程设计、工程运行过程中,均以节能为原则,工艺选择无动力及少动力处理工艺,进一步通过生态改造工程,使工程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上表比较中又可以看出,综合效益方案二最大,因此方案二为本工程的最佳方案,并在后续

47、章节对推荐方案二的工程容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4.5 工程容新圳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沿河污染源控制、水体原位水质净化工程和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以及环境管理方案。工程实施后,新圳河消除河水黑臭、改善水质、美化景观,使河流水质主要指标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C类标准,使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水质清洁优良,建造成兼具多元文化的现代都市休闲廊道。表 4 工程容表名称项目备注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1、河道清理2、淤泥好氧堆肥面积约20000m,淤泥量9320m沿河污染源控制工程1、并入市政管网2、排污点单独处理水体原位水质净化工程1、生态浮床2、生态填料3、曝气工程4、微生物处理生态处理与

48、微生物处理结合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1、废弃物管理制度2、警示牌垃圾小型化处理设备生态堤案改造工程1、清水平台2、沿岸景观远景规划环境管理方案1、管理机构2、维护人员5 河道清淤与处理处置工程55.1 工程目的新圳河上游河道较窄且淤积严重,严重影响到城市河流泄洪;下游河道较阔,因海水倒灌问题,淤泥严重发臭,因此本工程计划将河道淤泥全部清除,去除污染水体的源,预计挖掘淤泥量约9320m3。5.2 工程围根据新圳河河道具体情况,经过施工调查及清淤方案论证,将河道划分为留仙三路至大宝路段、大宝路至宝富花园段、新安二路至公园路段、公园路至新圳路段、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段、新湖路至入

49、水闸段7个清淤段。污泥量估算(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排污段淤泥量(m)备注留仙三路至大宝路200大宝路至宝富花园250新安二路至公园路200公园路至新圳路350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320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4500新湖路至入水闸3500总 量93205.3 施工方法清淤施工分为4步工序:围堰施工、河岸防护、河道清淤、淤泥清运。1、围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截流、挡水,为清淤创造施工条件。严防涌水,避免堰堤坍塌是围堰成败的关键,为此,特作如下要求:(1)堰堤及其位置符合设计规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施,以利排、降水。 (2)围堰的施工流程:打木桩用编织袋装土垒堰堤填筑堰体铺迎水面太阳布往太阳布上铺一层编

50、织袋装土。 (3)为保证围堰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抵抗河水的压力,堰堤应筑成向迎水面拱的弧形,拱起高度为河宽的10,并不小于2米,在堰堤背水一侧边坡中打两排木桩加固。木桩的稍径不小于 10厘米、长为46米,排距1.5米,桩距1.0米交错排列;在木桩的侧用装满粘土的编织袋筑2米宽的小堤,后填筑堰体。土石方工程至少3.0米宽。在堰体迎水面满铺一层太阳布,并铺往河床一侧不少于2米,上下层太阳布搭接长度为1米,其余接头搭接为 0.5米,最后在太阳布上覆盖一层编制袋装土。 (4)填筑堰堤的材料应以土石料各一半为宜。当堰堤填到一定宽度后,应在迎水面一侧填筑厚度为0.51.0米的一层粘土层,以利阻水、减少渗水

51、、漏水。填筑可从两边向中间进行。 (5)围堰完成后,应立即将堰水排干和清除河底的淤泥。2、新圳河两岸已进行了浆砌块石护砌,河底衬底。施工过程中部分河段需破坏原有河道,施工完成后需给予修复。3、新圳河新圳路以北河段两岸临河建筑及桥梁较多,清淤机械进入困难,但清淤量不大且河水较浅,清淤量约为700m3,因此留仙三路至大宝路段、大宝路至宝富花园段、新安二路至公园路段、公园路至新圳路段采取人工配合长臂挖掘机清淤,清淤段约占全部的50%。新圳河宝民一路以南河段河道较宽,两岸为绿化带及车道,便于清淤机械进入,因此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段、新湖路至入水闸段采用反铲挖掘机清淤。但新圳河全

52、段都没有下河马道,考虑在新圳河适当位置采用硅块铺设临时下河马道。根据现场情况,下河马道需要设3处,挖掘机直接开下河道进行淤泥疏掏。在河床淤泥清运完毕后,由人工拆除硅块下河马道。4、由于新圳河沿岸人口密集、居民小区众多,清除的底泥若直接堆放在河边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沿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挖掘出的淤泥直接由淤泥运输车运至淤泥处置场。5.4 施工部署劳动力组织调配计划:序号工种人员备注1围堰班组202河岸防护班组203清淤班组254运输班组105电工26杂工57合计82机械配置情况: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国别产地数量反铲挖掘机PC20066日本1反铲挖掘机PC6046日本1长臂挖掘机PC20

53、01自卸汽车东风-1535装载机ZL5012625.5 淤泥处置针对新圳河污染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属于轻微污染,将清除的淤泥进行好氧堆肥,制备园林绿化肥或人工栽培基质。原理: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细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忙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在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同时,伴有热量产生,因堆肥工艺中该热能不会全部散发到环境中,就必然造成堆肥物料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会使一些不耐高温的微生物死亡,耐高温的细菌快速繁殖。生态动力学

54、表明,好氧分解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菌体硕大、性能活泼的嗜热细菌群。该菌群在大量氧分子存在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据此好氧堆肥过程应伴随着两次升温,将其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高温阶段和熟化阶段。 起始阶段:不耐高温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同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温度可达1540。 高温阶段:耐高温细菌迅速繁殖,在有氧条件下,大部分较难降解的蛋白质、纤维等继续被氧化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温度上升至6070。当有机物基本降解完,嗜热菌因缺乏养料而停止生长,产热随之停止。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稳定在40,堆肥基本达到稳定,形成腐植质。 熟化阶段:冷却后的

55、堆肥,一些新的微生物借助残余有机物(包括死后的细菌残体)而生长,将堆肥过程最终完成。6 生态浮床建设工程66.1 设计围 公园路至新圳路段、宝民一路至新安一路北段、新安一路北至宝安大道和新湖路至如四个区段。面积2.48万m,涉及河流长度2公里。具体位置如图:6.2 设计条件(1)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2)美化河道景观;(3)运行、管理、维护方便;(4)保证河道通畅,不影响小型船只通行。6.16.26.2.1 浮床的大小与形状整个浮床有多个浮床单体组装而成,每个浮床单体边长采用2m3m方形设计,外观美观,结构稳固。6.2.2 浮床材料湿式有框浮床组成包括 4 个部分:浮床的框体、浮

56、床床体、浮床基质、浮床植物。见图:6.2.3 浮床框体浮床框体要求坚固、耐用、抗风浪,采用PVC管。PVC管无毒无污染、持久耐用、价格便宜、重量轻,能承受一定冲击力。浮床床体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这种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浮力强大性能稳定的特点,浮床基质采用椰子纤维。6.2.4 浮床植物适宜当地气候、水质条件,成活率高。图12 水生植物图13 浮岛效果7 生态填料建设工程77.1 设计围为避免填料长时间使用后带来的景观负面影响,工程将填料布置于工程区现有11座桥的桥梁下河道,建议采用阿科蔓生态净化基。考虑到打捞垃圾的船只通行以及填料施工及维护,中间预留行船通道。总计铺设5300m。 7.2 填料选择

57、阿科蔓BDF型生态基,BDF型生态基的材料主要由编织层和泡沫层组成。其中编织层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纤维的疏密程度,使其表面形成藻菌共生的微生物体系。泡沫层位于两层编织层的中间,通过特殊的处理使其与编织层紧密贴合在一起,它可以使BDF型生态基在水流中保持漂浮状态。BDF的上部切割成条带状,形成仿生水草形态,有利于生物膜与水流的接触,底部缝制成套筒,其中可以装入砂石重物,使其稳定地放置在水体的底部。BDF型生态基可以培养物种极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包括菌类、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可对水体进行深度处理,而且BDF对水体景观的影响很低,因此可以应用于对水质和景观要求较高的水体治理。图14 BDF型阿科蔓生态基7.3 安装与布置图15 布置方案 图16 BDF型生态基的安装8 芽孢杆菌微生物处理工程88.1 设计围图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