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22322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学习目标:1. 通过生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能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会判断。预习案 :自主学习课本p14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什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是什么?3.化学变化过程常包含哪些现象?预习检测:1. 课后练习1探究案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观察教室中各种物品,学习用品、衣着穿戴, 天然材料制成的有:由合成材料

2、制的有: 观察和统计你有什么感想:一、 观察化学变化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较下面变化的区别:1、凉水烧成热水 2、木炭变成灰烬 3、布料做成衣服4、葡萄酿成酒 5、水结冰 6、铁矿石炼钢铁7、酒精挥发 8、矿石粉碎将这些变化分类: 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归纳总结:1、 是物理变化。 是化学变化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观察:1、 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2、 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3、 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加入12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4、 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回答:1、这

3、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1、 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 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 、 、 、 等现象。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 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 、 发生了变化。4、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 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和吸收。5、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 或 当堂测试: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 变化制得的。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 变化和 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3、发生

4、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森林大火 汽油挥发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C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有沉淀生成变化是化学变化5、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木质桌椅6、下列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C 酒精挥发;食物腐烂CO2通入石灰水,石灰水浑浊;铁生锈7、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烧制瓷器8、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5、)A食用含碘食盐防甲状腺肿大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经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9、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 ,而物理变化只是在 和 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就可融化,这是 变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烧,这是 变化。课题: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目标: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构成;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2、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3、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自主探究:阅读课本第6-7页后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1、 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

6、(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例如我们熟悉的水就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 和一个 构成的。2、 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 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 构成的。3、 什么是元素?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4、 什么是化学?化学就是在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 、 、 及其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合作探究:完成课本第8页挑战自我2归纳总结:1、宏观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又是由极其微小的 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等。3、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当堂测试:1、化学研究

7、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2、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元素就是所有原子总称 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

8、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5、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补血口服液”可补血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D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 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7、1993年8月,我国

9、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利用指南针航海9、“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酿酒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化学,它包

10、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泰安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倒入大汶河中C埋入土中 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课题:体验化学探究学习目标:1. 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2.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阅读课本“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1、 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2、 同学们看了“化学之旅”和“化学之谜”有什么感想?3、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4、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1、科学探究包括:_、_、_、_

11、、_等几个基本环节。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实验探究一:认真阅读11页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备实验课上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我的猜想:我的设计方案: 选择仪器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实验探究二:小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如图甲,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后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实验二,如图乙结果高的蜡烛先灭,请你分析原因?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同?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当堂测试: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

12、第一步一般是( )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调查研究总结归纳、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水或二氧化碳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A水B食盐水澄清石灰水糖水4、下列疑问中你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定道理的是 ( ) A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是海拔最高的山峰B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住在海边的人为什么还说缺饮用水C动物呼吸,煤、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在饮用上为什么矿泉水要比纯净水好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13、 ),对于“可以尝一尝”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 作出结论6、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 )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7科学探究包括 、 、 、 、 、五个基本环节。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 、 、 ,才能保证实验的公正性。课题:到实验室去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自觉性。学习重点1、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2、让学生熟悉

14、实验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一、自主学习任务一:认识实验室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设施,找一找:1、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2、排风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用途?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任务二:认识仪器(阅读课本143页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想一想这些仪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任务三: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第20页和第142页。(先阅读思考,再交流,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回答:图中的实验室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它们可能会造成什么?小结:化学实验时应注意:1、 2、 3、4、5、学生活动2阅读多识一点了解发生意外怎么办? 烫伤: 酸碱灼伤: 实验台起火: 二

15、、当堂练习1.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2.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3.根据实验要求,从下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写在横线上:集气瓶、玻璃棒、量筒、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药匙、试剂瓶、滴管加热_;搅拌或引流_;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取用粉末状药品_;滴加少量液体_;加热烧杯内的液体_;蒸发_;盛放或收集气体_;4、量取8稀硫酸时,应选用的仪器是()、25的量筒、50有刻度的小烧杯、10的量筒、胶头滴管5、实验室里通常盛放液体的仪器是( )A、烧瓶 B、细口瓶 C、集气瓶 D、试管6、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药

16、品用量时,固体、液体可以任意取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试验用剩的药品药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7.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1)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2)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 拨打火警电话119; B. 用湿抹布扑盖;C. 找老师一起想办法; D. 逃跑三、当堂达标检测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A

17、、烧杯 B、量筒C、集气瓶 D、试管2、在实验室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 ) A、盐酸 B、锌粒C、胆矾 D、碳酸钠粉末3、实验完毕后,用剩的药品应( )A、放回原瓶 B、倒入废液缸C、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 D、倒入指定的容器4、下列仪器中,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A锥形瓶 B量筒 C烧杯 D试管5、下面能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A 、量筒 B 、温度计 C 、试管 D、 托盘天平 7、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8、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第2课时 练习实验基本功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

18、品的取用基本操作2、初步学习物质的加热的基本操作学习重点: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习过程:一、液体药品的取用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液体药品一般盛在 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先拿下 , 在桌上,瓶口要 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思考:(1)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到放? (2)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小结: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看23图,思考怎样把粉末状装入试管中?小结:1、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或 。2、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小心的送入

19、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往试管里加入块状状固体看23图,思考怎样把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小结:1、取用块状固体要用夹取。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时,应该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再把容器慢慢地,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三、物质的加热认识酒精灯实验室常用加热仪器为,其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加热。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看课本23图,你认为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看24图,思考: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看24图,思考: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合作共建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能引起

20、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当堂练习1、以下保存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块状固体石灰石存放在广口瓶中; B、稀盐酸存放细口瓶中;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盛放多量固体加热烧杯 D、盛放少量液体加热试管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纸槽将粉末状固体加入试管; B、尝药品的味道;C、剩余药品自己处理,可以带走; D、药品越多,现象越明显。 4、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倾倒细口瓶的

21、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当堂达标检测1、下列取用药品操作规范的是() A、块状固体竖直投入 B、粉状药品用药匙从容器口倒入C、试剂瓶口紧挨倾斜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流入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把橡胶乳头内的空气排入液体中2、在加热过程中不慎把酒精灯碰到,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下列灭火措施简便合理的是( )A、用嘴吹灭 B、移走其他仪器及药品,然后再用灭火器灭火 C、赶快向桌面上洒水 D、立即用湿抹布扑盖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实验完毕迅速的用嘴吹灭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别人C、加热试管里固体时试管破裂与试管口向上倾斜无关 D、试管夹一般夹在试管的中下部4、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原因或目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用烧杯加热液体时,垫上石棉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