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5215462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 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

2、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

3、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

4、、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

5、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根据诗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三课时 一、

6、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继续学习宋朝诗人曾几写的一首古诗,一起感受曾几笔下的春天。 2.强调曾是多音字 3.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三衢的道上)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1.师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2.学生根据古诗学习的方法自学古诗 3.齐读1、2句。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强调“泛”“尽”的意思?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学习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很好,游兴愈浓。指导学生读出1、2句的,体会诗人的心情。 5.诗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7、有些失望的时候,却听到树上的黄鹂,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3、4句。 6.此时诗人的心情一定是一惊喜的,指导学生读出诗人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7.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心情的变化。(配乐朗读)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全诗的意思。 三、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欣赏美丽的春色。(播放视频) 2.用学过诗文描绘春色。 板书设计: 绝句 唐杜甫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衢道中 宋曾几 心情变化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

8、、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

9、、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10、。 识字“蒌蒿”、“崇”、“轼” 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

11、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

12、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三) 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五、课堂训练 1、辩字组词: 崇()芦()豚()蒿() 崇()庐()逐()篙() 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古

13、诗赏析: 这是一首诗,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时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 板书设计: 桃花鸭子 画中 蒌蒿芦芽 画外河豚(联想)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3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鸳yu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ng(鸳鸯)惠hu(恩惠) 崇chng(崇尚)豚tn(海豚) 减jin(减少) 二、会写字及组词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窝) 鸳(鸳鸯)(海鸳)(鸳凤) 鸯(鸳鸯)(鸯锦)(鸯龟) 惠(恩惠)(实惠)(优惠

14、) 崇(崇尚)(崇高)(崇拜) 芦(芦苇)(芦柑)(芦荟) 芽(发芽)(豆芽)(麦芽) 梅(梅花)(杨梅)(腊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广泛)(泛滥)(泛应) 减(减少)(加减)(减肥) 三、易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ng(行走)hng(银行) 得d(得到)di(我得) 地d(地球)de(高兴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齿) 六、近义词 融溶暖热满遍 欲想尽完添增 七、反义词 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 短长晴阴减加晚早 八、考点提示 1.背诵古诗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忆江南 2.默写绝句 3.结合

15、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古诗三首语文教学教案4 秋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二、重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这两首诗表达了

16、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 (二)新课讲授 1、解诗题,知诗人。 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 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古诗

17、三首语文教学教案5 泊船瓜洲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请同学们把你积累或搜集到的描写思

18、念家乡的古诗,给大伙诵读一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已学过)、北宋秦观的浣溪沙等。 学生:积极交流。 老师: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把所学古诗能够积累下来,一部分同学不但能积累所学古诗,还主动搜集课外古诗,值得大家学习,我们一定要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因为学习语文重在积累。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泊船瓜洲。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老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简介王安石。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使学生了解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二)解诗题 学生:理解“

19、泊”的意思。进而解题: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师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弄懂了诗题的意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诗的内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时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 三、读诗文,明诗意 (一)轻声读诗,圈出自己读不准的字。 (二)同桌交换意见。 (三)师生合作读诗文,解诗意。 1、指名读诗,引导读准”间、重、还”。 2、共同动手正音。 3、理解“数重山”中“数”的意思。 老师:看来从瓜州到王安石的家乡钟山就一条(横向的)河、几座山的距离,离得很近了,往下读。 学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20、理解“绿”和“还”的意思。 绿:吹绿、染绿。 还:归、在本诗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师:现在这个“还”的音你能读准了吗? 5、回过头复习“泊、间、数、绿、还”几个字的意思。 6、再次轻声读诗,然后拿出课堂笔记本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写成后交流。 诗意:(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四、入诗境,悟诗情 1、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诗描绘的画面。 老师: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柳树,吹来了燕子,吹美了大江 南岸,闭上眼睛想象春风

21、带给江南什么样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佳句哟。 学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老师:春风给江南送来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诗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读时耐人寻味,那就是-“绿”,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 3、读中领悟诗情 老师:同学们,根据你的理解自由读诗,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找出诗中相关的词句。 学生:自由读诗,读后发表意见。 4、老师小结:“一水间,数重山”足以感受出诗人归心似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能马上回到家乡的惆怅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恋乡、思乡之情。 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