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文字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519903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文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文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文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文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文字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假设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假设干铜器上铸有、或鐫刻有许多当时人们的活动图像,在一个场面中少的十余人,多的有达一百二十余人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此类图像,在开掘报告中仅作了一些简明的表达,有的未加解释,或阐释缺乏。但这类资料,不仅是考古学上所少见和近十年来国内考古学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而且是当时“滇人重要活动的最真实的写照。假设能对它们作出正确的解释,对于当时滇池地区的生产活动及社会习俗的说明,当有极大的帮助。作者不揣谫陋,作为试释,聊供参考。一 “祈年、“播种贮贝器M20:3盖画铸有一相当复杂的场面,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开掘报告?(以下均简称?报告

2、?)中定为“杀人祭铜鼓场面1。从外表上看,此一图最中“铜鼓固为最明显的现象;但假设进一步考察,其间似乎尚含有另外的重要意义。此一图景,很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局部,其间不仅有极明确的分界线,而且在布局的位置上,亦各有相当的距离(图版一五,1;?报告?图版伍陆、伍柒)。大致上以器盖的双耳为中线,器盖左边系以“祭祀为中心,参加者共有十八人(包括被牺牲者在内),其中各人的动作,似皆围绕此一中心而来。此一局部在?报告?中已详加表达,兹不赘。器盖的右边,一行共十六人(其中抬肩舆的四人中一人已断失) 2。其中虽有坐肩舆3、有骑、有步,而面向均为一个方向,有如出行者然。最前一骑前导,后随步行者一人。肩舆在?报告

3、?中被称作“铜犁4。此二人均为男子。后为四人抬肩舆一乘,抬舆者皆为男子,舆中坐者当为女奴隶主,通身鎏金,背拖大髻,首略向右,正俯视其前面跪于地上者。舆左紧随一人头已失,左肩负一编织之大囊形物,囊由左肩出于右下,于胸前以右手扶之。其后随一女子,双手拱起而注视舆中之人,腰中缠一宽带。此人之后一女子箕踞于地,左置筐以左臂挽之,筐中盛食物,右手执盂。此或为于途中迎谒及进饮食者。此踞地者之前右有一行动女子,左手前伸,右手执二圆形梃,倚于肩。梃之上部似已断缺,或为工具。舆后靠右随一骑;舆后随三人皆为女子,后者双手捧桶形器,左者右手执一大棍,棍的下端似有断失,亦可能为工具。此二人之后随一人,头顶巨筐,以左手

4、扶之。这一群人物的活动,必有其特殊的意义。自其中各人活动的情况来看,如有荷“铜犁者,执杖(此亦可能为农收工具)者,负囊顶筐者其中所贮可能为种籽),可能系一前往播种仪式的图景。再者,假设将此一图像与贮贝器M12:2腰部所刻的图景合而观之,其意义那么更为明白。贮贝器M12:2腰部之图景,在?报告?中以为“似巡狩之图5,假设如?报告?所言,肩輿中皆为女子,那么“巡狩之解释似为不当,因“巡持应为“滇王之事,而非女奴隶主之事。细察此图,亦为一种前往播种的仪式图景,与前面所述贮贝器M20:1盖上的活动是相同的6。兹将其描述如后。首一人为女子前导,其后一女子肩荷“铜犁,后一女子首顶一大筐,其后一女子荷一梃形

5、器。此四人之旁有大犬二。此后四人肩舆一乘已缺其大半)。后随一男子。其手所执之物不明。又四人肩舆一,舆中坐女子一人,舆旁有一小女子一人随侍。肩舆后男子一人,右手执一物,一犬向之。其后一女子头顶一巨盘。其后又一肩舆与前肩舆同。肩舆后有男子二人,前者执杖。其后有女子二人,后者头顶一筐以左手扶之,筐上置一盘形器。后随一小女子,再后为四人肩舆一乘(图四一,2)。这两种行列的进行及其活动是十分相似的。自其内容看,除了以播种仪式来看它以外,似乎没有其他较适当的解释。每年在播种以前,须先举行一次仪式性的播种,这在古代农业民族中差不多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过程。在有些地方一直保存到封建社会之中,如中国从前封建帝王的“

6、亲耕和皇后的“亲桑,即是这种风俗的遗留。滇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他们有这种仪式,是可以预料的。倘假设我们把上面的活动认为是一种播种仪式的话,那末,祭铜鼓的意义就容易得到解釋了。这并不是单纯的祭铜鼓,大概是一种“祈年的祭祀,所以不仅其牺牲为女子,而主祭者亦为女子。故在一边为“祈年,一边为前往“播种,构成一整个程序。在初级农业民族中,“祈年是一种普遍而必要的典礼。特别是用人作牺牲,在古代民族中,非系有关他们生活的最重要的局部外,是不轻于举用的。再者,在许多原始民族的信仰中,只有用人的血才能恢复地力,使农作物得到丰收,所以不惜用各种方法去找寻祭祀的人牲。假设是我们认为此是一种祈年的仪式,那么另外

7、几件鎏金铜扣饰上所铸的人物活动场面,亦可附带地得到说明。二 “孕 育在石塞山出土铜器中有二件被称为“人物、屋宇镂花铜饰物者,其上铸有相当复杂的人物活动场面。此类“铜饰物均系木器上的裝饰,故其后均有扣形闩,可以插于木器之上。木器已朽腐,故仅留下此类铜质的局部。此三件分别出土于墓364、墓6(22)书和墓13(239)。此三墓在开掘报告中认为系西汉中期的墓葬7,也是殉葬品最丰富的三座墓。此三件“铜饰物上所表现的人物活动的场面,虽有繁简的不同,但大体上那么相类。铜饰M3:64和M6:22两件的布局皆系自平地用巨木桩建一平台,台高约与人齐以铜俑作比例)。台周有栏楯,前有阶梯以备上下。台后边建一屋宇,亦

8、为木建筑。屋脊的两山向外突出,其下各挂牛头一。屋有墙,正面中间开一小窗,窗中供一人头。窗外台上置一圆形器。如铜饰M3:64的平台上坐有十二余人,男女均有,皆为滇族。平台右前立有男子四人,后曳三叉形长幅,双手举起,似在舞蹈。又平台前面梯左地下有四人在烹饪食物。平台上置有长案、壶及勺等器。平台正中有一犬。平台下及旁有牛、马、豕等家畜(?报告?图版捌陆,2)。铜饰M6:22在布局上根本与前者相同,惟人物较少。平台前当梯处竖立一板,上宽下窄,上端靠拢屋檐,有一蛇蜿蜒而上。屋宇的前面小窗中亦供一人头。平台上立者、坐者约十一、二人,男女均有,皆为滇族。平台中间近梯处亦有一犬。台前地上有三人作烹饪食物之状,

9、台下及旁边有牛、羊、豕等(?报告?图版捌陆,1)。铜饰M13:239体积较前二者约大一倍(1013厘米),建筑较复杂,人物亦较多;但从人物活动的布局上看,大体与前二者相似,仅场面较大而己。整个建筑为“干阑式8。平台的后部为屋宇,也即是此建筑群的主体。屋顶的两山再出小屋顶,其下以柱承之。右边山尖下又出一小凉台,中坐女子二人(图版一五,2右上)。屋宇的前面正中开一小窗,其中供一人头,自其后面视之,为一梳“拖髻的滇族女子之首。屋宇小窗前靠右置一大鼎,鼎中有勺。鼎前坐一人,右有盂,左置尊,右手高举。小窗左置一大釜,其旁坐一人,当为炊釜者。屋宇的前檐下,窗左坐三人,右坐一人,其前置案,并以双手料理案上的

10、物品。案前右角亦坐一人,其首已失。屋宇之右边柱后,有二人似在立而交合(图版一六,1靠左)。平台前地下立一牌,正对窗口,牌的上部已失。牌前立一犬,昂首面向阶梯。屋宁的外左直出一长廊,正中又横出一短廊,其上皆有顶,周围无墙而有矮栏。长廊靠外缘坐男子一排,奏葫芦笙。横出的小廊中靠外缘坐男子一排四人,其后坐女子一人。长廊前部较整个台面为高,其下立一马,首露于外。其前立男子三人,为首者吹葫芦笙,后一人以双手抚其肩,其后又有一人以双手抚后者之肩,似为舞稻。在平台的右前尚有敞棚二;台下有马、牛、豕等家畜。其他多残缺不明,不具述。以上三铜饰所铸的活动场面,虽各略有微异,但在大体上是相同的。自其所表现的现象观之

11、,大概亦为与农业有关的“孕育仪式(fertiliy rites)之一。按照假设干古代和原始民族中的信仰,必须每年举行仪式使土地恢复其孕育力,否那么农作物即不能萌芽生长。这种意义,可由几方面推之。屋宇小窗中所供之人头,应为一种牺牲。台上之男女杂沓,笙歌乐舞,以及各种食物的准备,皆系所以悦之者。其仪式及意义为对于所猎之头的供养9。铜饰M13:239上有在仪式中交合,此亦为孕育仪式中较为普遍的动作,在解放前西南各民族中往往有之。此种遗意即使在以前中原地区亦所不免。例如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载一那么云:“冲脢处士李退夫,作事矫怪。携一子游京师,居北郊别墅,带经灌园,持古风以饰外。一日老圃请撤园荽,即

12、博物志张骞西域所得胡荽是也。俗传撤此物,须主人口诵猥语,撤之那么茂。退夫固矜纯节,执荽子于手撤之,但低声密诵曰:夫妇之道,人伦之始,云云,不绝于口。无何客至,不能讫事,戒其子使毕之。其子龙矫怪于父,执余子咒之曰:大人已曾上闻。皇祐中,馆阁遂以为雅戏。凡或谈语清淡,那么曰宜撤园荽一巡。此虽作为一种谐谑而记之,亦可反映当时农业中的一种风俗信仰。至于这类事实在各原始民族中的例证,那么不在此具引了。再者为此类图像中的“蛇的解释。蛇的形象在此类图像中颇多,例如铜饰M6:22中台前牌上有一蛇,又如铜饰M13:239台前亦有一残牌,因其上段已残缺,其上是否有蛇如铜饰M6:22者,已不得而知。铜饰M3:64亦

13、似有残缺,是否有如M6:22者,亦无从推知,但可能相同。因为在祭祀中的“铜柱上缠绕着有蛇(见贮贝器M12:26,?报告?图版伍肆),?报告?遂认为蛇是滇人的图腾。不过这种解释,尚待商榷。从各种图像中对于蛇的表现来看,蛇在滇族中,大概系“土地的象征的动物。例如?报告?图版陆捌双人盘舞铜饰物(M13:381)二人所踏者为蛇,其他人物和动物之踏于和立于蛇上者,一共不下二、三十件(?报告?图版柒肆至捌伍中的各图)。以此种情况观之,蛇非图腾而是“土地的一种象征,似乎是很明显的。在古代和原始民族中以蛇象征“地,“蕃殖力、“女性或“阴司等等,是常见的。特别是在温带地区,蛇的活动与季节的循环是相符合的。在春天

14、万物发生时蛇就开始活动了,到冬天植物枯槁时蛇亦入地而蛰了,所以人们往往以蛇来象征“地的蕃殖力。例如印度的地力蕃殖女神Ellamma或其化身Matangi,均附以蛇的象征10。再者,因蛇出入于地中,故蛇往往具有与“地府(chthonic)有关的性质。另一方面,在原始的神话和传说中,蛇又往往与女性相联系。不过从石寨山发现的各种实物中观之,“蛇可能与“地或“地的蕃殖力有关,故在农业祭祀中,往往以之作象征。又因其为“地的象征,故在各种图案中,人物和动物往往皆踏于蛇身之上。对于蛇的尊崇,在当时的云南,想必系一种很普通的信仰。如?东观汉记?卷12?梁冀传?中说:“永昌太守铸黄金蛇献之冀,益州刺史种嵩发其事

15、。此虽未言明铸蛇的意义,但以铸金蛇而不铸他物,其对于蛇必有一种特殊的观念。当然,此不过是一种解释,但无论如何,似乎比“图腾的解释较为适合。因为假设以蛇为滇人的图腾,在许多有蛇的祭祀图象中,那么认为一种“祭图腾或“祀祖先的祭祀了,其意义已经不大;而对于其他踏蛇的图像那么就无法解释了。三 “报 祭滇族在农业上不仅有“祈年的仪式,而且亦有“丰收的仪式,即我国古代所谓“报祭。例如墓1中出土的一个铜鼓形贮贝器,其盖上铸有所称“祭铜柱的图像11。在此圆径约30厘米的器盖上除铸有铜柱、铜鼓之外,尚铸有高约34厘米的立体人物五十一个。在此小小的面积上,各人物的布置,骤视之似觉杂乱,而实际上却井井有序图版一六,

16、2,此图像在复原中,有一些错误,肩與中女奴隶主像被反置,肩舆的杠杆及抬法的复原错误,应依照本文的图版及插图的肩舆复原)。盖面前半中间靠左立一铜柱,高约三人(以俑的高度为比例),柱圆形,下为础,础高约半人。础上所蟠者是否为蛇,因不甚清晰,不能肯定。柱身那么有二蛇缠绕,柱顶立一虎。柱之右立一牌,一人裸身反接缚于牌上,发那么上绕牌顶而系于牌后,乳甚长,当为女性。其前右坐一人,左足枷于足枷中。其前一人裸身反接跪于地。此三人大概为祭祀的牺牲者。铜柱与牌之两侧各置大铜鼓一面。铜鼓和铜柱与牌之后列坐四排滇族女子,前面两排每排四人,后两排每排三人,排列整齐。前三排各人膝前皆置有系之筐一,筐中盛物。第四排每人旁

17、所置者形似束薪,但可能是收获物。一排与二排之间立一男子,右肩披巾,双手按于胸前,作察视之状。此四排列坐(坐皆箕踞即南方的坐法)者之左,靠器盖的边缘又列坐女子四人,各人膝前置筐,筐中盛鱼肉等各种食物。列前立一男子,作视察之状。此四横列、一直列之间,一女奴隶主乘四人肩舆前进,其后随女子二人,手中似皆持有物,但残缺不明。舆右一男子傍随,左手伸出,右手执一物似杖,但弯曲。此乘肩舆即之女奴隶主可能为主祭者。以上所述为其中之主要者,其他各人的动作此处不赘12。此一活动场面,自其外表视之,似以祭铜柱为主要现象,所以在?报告?中,即以为“此盖上所显示的内容,不能是一种祭祀的仪式,铜柱或为他们信仰的图腾的说法1

18、3。此系一种祭祀仪式,那么是肯定的;假设以为铜柱为滇人的图腾,那么似乎与实际情况不合。因为此中之“主祭者,及绝大局部活动的人物均为滇族女性,男性仅处于辅助地位。滇族当时已非母系社会,自不能以女性来祭图腾了。此一祭祀的内容,很明显系一种“丰收或“收获祭祀harrest festival)。铜柱后各列女子的筐中之物及所执之物,皆当为新收获之农作物,其主祭者为女子,亦与“祈年式中者相同。祈年与秋收,皆为农业民族中最主要的祭祀,一所以“祈,一所以“报,故皆用人作牺牲。祈、报的仪式,在所有的农业民族中都有其遗留,在汉族古代亦为最重要的祭祀,文献过多,此处不具论。即至宋代,陈旉所著的?农书?,其中除论述诸

19、农事蚕桑外,特著“祈报篇以论其重要14。滇族主要为农业民族,报祭自为必然之举。如果前面所推测者为正确,那么滇族有一系列农业仪式,从“孕疗、“播种、“收获等举行隆重的典礼,以保证禾稼的生长。滇族的农业作业,大概均由妇女任之,故在此等仪式中,不仅主其事者为女子,而其中大多数之活动者,亦均为妇女。再者,在孕育仪式中,窗龛中所供者,为一滇族女子的首级,但不知是否代表一种“禾稼女神,有如亚齐克人Aztecs中的“玉蜀黍女神Maizegoddess)一样15,不过其情况是很相似的。如在其前宴乐歌舞,似有以娱之者。如果其非神的代表,此等举动,似不可解。因原始民族的信仰,禾稼之神年须一人的牺牲,以恢复其活力。

20、亚齐克人之“玉蜀黍女神是如此,而古代罗马之沙特恩(Satorn)16农神亦是如此。四 “上 仓滇族的农业直接生产活动,在各种活动场面中无所见,惟贮贝器M12:1上所刻的“上仓活动,亦是颇有意义的。这一图景在?报告?中作为“领粮之图(?报告?77页,图版壹贰壹)。不过细察此一图景,在?报告?的图版中对其分割似尚可商榷。因此为一圆形器,图景刻作一圆圈,视之似连环图画,且又局部破裂,从何处分割,那么当细察其内容和布局。兹将其分割如本书图四一,1所示,其意义似较明显。此图分为两局部,但均为从临时堆粮的地方将粮运入仓房。其右部一组,最右边为仓房,木建筑,四壁用木纵横镶成。仓底为巨木板,距地三木,以避潮湿

21、,前面有短梯以备上下。仓顶为木板,其形式与其他铜铸像房屋相同。左边为编织的临时堆粮的囷三,粮皆贮于编织的小袋中,自上系之,形如大罐。前一排十人,皆为妇女,最后一人正将粮袋自囷中取出,置于地上。其他九人皆头顶一袋或两袋往仓房运送,其最前一人已将粮卸下交与管仓的男子。后一排九人,亦皆为女子,其中六人头顶筐,二人各手执一圆圈,另一人所执不明。此种圆圈,或者系置于头顶以承筐者。此一排皆往临时的囷中取粮者,其最前一人正从囷中将粮一袋一袋的取下置于地下筐中。左部者与右部者在组合上大体相似,其最右为木建仓房,形式与右部者相同,惟屋脊局部已断失。其最左为编织的圆形的囷。在仓与囷之间,有妇女二行,每行十一人,自

22、囷运粮至仓房。仓房的梯上立一男子接最前一人所运至之粮,其右有一女子亦如之。二行之最后一人,各以手自囷中取粮袋以备运走。此为禾稼收获后上仓的最生动的图景。此图景所描写者虽然是一种实际情况,但亦可能带有仪式的性质,以表示奴隶主的粮食的丰富,故将其刻绘于铜贮贝器之上17。这些妇女所运的粮食系何种谷物?自其盛器推之,当为稻。此种编织的罐形器在古代称为“箪,是盛稻的专器。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说:“藏稻,必要用箪;此既水谷,窖藏得地气那么烂败也。“箪本为一种草编织的贮容器,可以通风,以贮稻那么不致霉烂。但?齐民要术?并未言箪的大小形状。元王祯?农书?及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对藏稻种的箪的大小形状

23、言之颇详,且附有图(图四二)18,其形状与此图景上所刻者几完全一样。王、徐之作此,想必有所根据,其相似自不是一种偶合,或与古代种稻、藏稻的普遍技术有关。所以我认为这些妇女所搬运的应该是稻,而稻米应是滇人的主要农产品。这种情况,与西汉末文齐在南中兴水利、溉稻田的记载也是相合的。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因为未发现有与墓葬相当的遗址及相当数量的农业生产工具,故尚不甚明了。不过在十一座墓葬中发现有一些?报告?所称为铜犁、铜锄及铜镰的。此类青铜工具,大体上可以认为系农业工具。例如“铜犁,在两种“播种图像中均有之,无疑地可以证明其为一种农业工具;但是否是一种真正的犁,那么颇有疑问。自开掘的情况及“播种图像中所

24、刻画的图像观之,此种“铜犁系安装于一细长的曲柄之上的,行动时那么荷于肩上。自其形制上看,自不能为牛耕之犁,也或者仅系锄类的一种。此类铜犁,、类墓中皆有出土,而以类墓中为最多,有一墓出四件者(如M12、M13),想系一种很常用的工具。在?报告?中又有所称为锄者,多出在、类墓中(共二十三件),而以类墓中为多(共出十三件)。铜镰那么颇少,类墓中出四件,类墓中仅出一件。以上所述,虽均属农业生产上的工具,但实际上并不能表达当时农业生产上的全貌,又自其形制及质料(青铜)上言,似均非实用之器,或者仅为仪式中的用具。因所发现的此类工具,不仅铜质均薄,不堪实用,且其上大多数刻有花纹,实用的农具,想不致如此。在此

25、时期(西汉中期以后)19,滇池地区在农业生产上或者多已用铁器,因四川卓氏、陈郑等所冶铸的铁器,大半皆行销于南中,而此类铜工具或者仅系仪式上所用的铁工具的仿制品(仪仗之类)亦未可知。五 “诅 盟在晋宁石寨山所发现的活动图象中之最复杂及最难解释者,当推贮贝器M12:26盖上所铸的立图体像(见?报告?图版伍贰一伍伍)。此一直径不到35厘米圆盖的平面上铸有人物一百二十余人(脱落者尚未计),此外尚有屋宁、铜鼓、铜柱、牲畜、猛兽等等。此一场面,在?报告?中称为“杀人祭铜柱场面(见75页),并说,“此盖上的场面,因人物过多,位置错综密集,很不容易描述清楚。就整个场面来看,当是表示一种祭祀的盛典,楼上坐者是主

26、祭人,捆锁着和被蛇吞吃的是祭祀的牺牲者,铜柱和蛇可能是他们的图腾。这一场面和第一次开掘出的一件贮贝器上的杀人祭铜柱场面根本上一样20,而且两件主祭的人都像是女性21,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此一图像,自外表骤视之,似觉其错综杂沓,难以名状,但细察之,那么是主从清楚,布局严整的。其整个布局,当以器盖前部“干阑式建筑上的活动为中心,其他人物的注视焦点均集中于此之上。此干阑式建筑的主要局部为一平台,高约与人齐。平台的四角用柱承之,正中前后各立两巨柱以上承屋顶。屋顶分为两层,下层四面出檐,恰复下面的平台,其形式有如平棊,但中空。其上刻六角长方形的龟板纹。上层为“人字形屋顶,用板复之,板缝上再复一板,有

27、如盖瓦,其上交叉互出以作饰。屋脊的“山尖斜出,而成两面檐短而屋脊长的形式。屋脊中部略下凹而成弧形,山尖两楣交叉处饰以铜鼓形大钉。自其形式视之,纯为木建筑,但颇美观。平台的四周无壁亦无栏杆,可知其为举行仪式的一种特殊建筑,而非平时居住的屋宇。平台的左右两边各置铜鼓六,后边置铜鼓四,有如平台左、右、后三面的边栏。前面敞开,左、右各建一阶梯,梯十一级(?报告?图版伍贰)。平台后边圆柱之前置一高凳,一人(较其他铜俑为大)垂足坐于其上。在晋宁出土的铜俑中或刻像中,此为极特殊的坐法,亦仅此一例。此种坐法在古代称之为“踞,即如现代的“垂足而坐,在中原为一种不礼貌的姿式22。一般说来,“踞为古代北方胡人的坐法

28、。此人头顶梳成高大的桶形圆髻,髻顶挽成“银锭式。挽此种髻者,大抵均系滇族中高级贵族,在其他处的铜俑中亦时见之,但皆处于特殊的地位,或作特殊的活动。双耳戴“蚌蛤式大环,双腕戴璧形巨镯,腹前悬一巨型如圆镜的带扣此等环、镯、扣等均发现有很多实物,有的制作极为精美)。跣足。自其所处的地位和服饰观之,可能为“滇王,故“高座以异于其他诸人。此人之右而稍后置两铜鼓,后者大而前者稍矮,鼓上放置用器如尊、盂等。鼓前地上置巨盘二,其中盛物,当为食物之类。其左蹲一人,作侍候之状。“高坐者之前靠左,一列五人背铜鼓席地而坐;右面三人一列,亦如之。髻皆挽于顶。各人面前地上、或手中执有盂形饮器。平台前面一人方自梯升至平台,

29、双手捧物面进。此人髻挽于顶,腿后拖三叉形后幅。此皆为男性。平台的前面靠右角地上置一大鼎,高几与人齐,其上横置一大勺。其后靠外边有牛一头,已被宰杀而卧于地。牛前一人挽圆桶银锭式髻,后拖三叉形后幅,双手执短刀,大概系屠牛者。牛旁有羊一只,一人裝束如前,大概为宰羊者。此外尚有同样装束者数人,似在交谈,并作指挥之状(?报告?图版伍叁)。平台的前左角置一大镬,大小与鼎约相等。镬后有马一匹,系于桩上。猪一头,一女子正持器以饲之。此二者之旁皆立有多人,似为宰猪刑马者(?报告?图版伍肆)。平台之左靠器盖的边缘有虎一头,昂首伏于地。其前另有一虎,头系于铜桩之上,其前有死犬一头,似为用以饲之者。虎后立一人,髻挽于

30、顶,双手前伸,亦似为虎之看守者。虎之前立一孔雀,一女子坐于其前持一蛇以饲之。将虎与孔雀置于此,其意义不明,或者系一种威武豪华的表示(?报告?图版伍肆)。平台的左面,在虎与平台之间,有乐器四组,其中三组已经脱落(脱落的铸痕很明显),仅一组尚存。此现存一组为铜鼓与錞釪,其演奏之法,立两桩于地面上架一横木,横木贯于铜鼓及錞釪之耳而悬之,一挽顶髻拖后幅之男子,左、右手各执一锤,右手击铜鼓,左手击錞釪。此大概为典礼中之乐队。又在平台的前面左、右靠器盖的边缘,坐有滇族女子多人,均似无所事事,可能为观礼者(?报告?图版伍贰、伍叁,左)。在这一典礼中的执事及活动者,自其装束看,几全为滇族男子,自其头髻及服装看

31、,且多为高级阶层的男子。女子之执事者,仅饲猪与饲孔雀者二人。所以说,这一典礼全为男子之事,与“祈年式和“丰收式中所表现以女性为主体的情况不同。平台之后有相当距离二巨型锏鼓于左、右,铜鼓高约一人有半以铜俑作比例)。两铜鼓之间,左立一铜柱,柱上蟠蛇二条,柱脚所盘的巨蛇已将一人吞噬一半,仅胸、首露于外。此当为铸于柱上者,生蛇似绝不能如此。柱顶已断缺。其右立一圆首如碑形之牌,其上缚一人,裸体,男性,头髻挽于顶。此四者与平台成一正横列。平台上之“高坐者适背之而坐(?报告?图版伍肆、伍伍)。绝大局部的人物,特别是不同装束者,均布置在平台之后和两巨型铜鼓之间,但皆各事所事,或注视平台上,绝少注意及铜柱者。兹

32、将其中人物的举动择其要者略述于后。平台后立有二人,髻总于脑后,髻中间突出一簇甚长,显系与滇族不同的民族。二人皆举首仰观台上,似在观望台上的动作。其后立一负弩之人,其姿态亦是如此。此人髻总于脑后,但中不突出,短衣无袴,又显系另外一种民族。铜柱后有一滇族女子坐于地上,膝前置一圆形器,双手伸出捧一物似递与人者。其对面另一滇族女子,右手提一有提梁的长形筐,试作蹲下之状而向之作承受态。在其旁有同样裝束者二人,一人坐于地,膝前置一圆形器,器中置一盂形器。其对面有一人执一有提粱之长形筐,微曲其身,低首似向之如作询问状,有如在作交易者然。又如铜柱之后,一滇族女子头顶一大圆形盆,举双手捧之,其中盛满物品。其对面

33、的一人,头戴“僧帽式帽,举手向其中取物,而以右手抚其肩,似乎系购物。又如右面巨型铜鼓后,坐滇族女子四人,膝前各置方形筐,其中盛鱼及其他物品,颇似坐而待沽者。在右面巨型铜鼓前有三人,将发在顶后脑上梳成宽带形,而叠结于顶后上,其下二叠以带束之,最后一叠向后复于其上,髻形甚大。双耳戴环向两旁突出,衣长处膝,不束带。衣襟式样不明。二人紧靠铜鼓而坐,膝前置圆形大盘形器。此三人作同样装束,自其姿势而言,亦似售物者。器盖的后面边缘有五个较小的人,前一人立,其后一人自其腋下以双手抱之,其后三人亦如此鱼贯而相抱。此种现象,可能为小孩之游戏者。因此五人均较小,且未梳头髻,故可能为小孩(?报告?图版伍伍)。此五小人

34、之前坐一滇族女子,双手拂筐而坐,似有所等待。其左坐一滇族女子,面向左边巨型铜鼓。其前伏一男子,髻挽于顶,以首着坐者之膝,双手抱头,女子以手抚其头,右手抚其肩。此种情状,实不知作何解,此亦说明在人物中所表现的情状之复杂。此二人以装束言,均系滇族。又在此等人物之前,有鱼贯乘马者三人。第一人双手挽缰,髻梳于后,顶上似戴小帽(但是否是帽,或许铸造时之火口。因过小,不得而知),缓辔而行。后一人,发披于后,马首低着于地,后足上踢。骑者双手挽缰,作控马之状。最后一骑因受前马后蹄的影响,首向左上昂,而身向右歪斜,骑者亦作控缰姿态。此人髻挽于顶,双耳戴大环。此二人虽均骑马,但装束那么各不同。在左边巨型铜鼓之前立

35、一人,发挽于脑后,双手笼于袖内而注视铜鼓,似在欣赏此巨型铜鼓者。以“袖手而论,颇似汉族的习惯。以上不惮繁琐而加描叙者,在说明其中情态的复杂,但所举者亦不过其中的一些例子,而非其全面。总之,此两巨型铜鼓之间,人物最为密集,各类头髻及各类装束的人均有23。自其动作言,看不出他们与铜柱或与平台上的典礼有什么关系。从另一方面看,铸造一个这样复杂的场面,在当时必有它的意义。其中的人物虽小但情态却是极为生动的,表现力也是非常之强的。可惜的是,因为很多人物锈蚀过甚,且有脱落的地方,不大能看得清楚了。以其整个的布局来看,这幅图像,自是以其前面平台上的活动为主体的,而特别突出的是平台上“高坐的一人,而平台下面两

36、旁的活动,如“刑牲屠马,杀猪宰羊以及作乐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一主体而进行的。平台后面的一群人物所表现的最为复杂,其中各种不同髻式不同装束的个人,至少不下七、八种,可能是代表滇族统率下和其邻近的不同的民族。其动作有注视台上者,有游行观望者,以及除前面所表达者外,其中有荷?报告?中所称之“大型铜铲者24,有抱大鱼一尾者,有披毡而用帕于当额挽一角如现在之彝族者,有戴足枷者等等。这些人的动作与姿态,除戴足枷者外,似与台上的活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只能说他们是来“观光,或者趁此时机而来进行交易的。值得注意的是,几乎但凡持器盛物的都是女子,其中又以滇族的女子占多数。这种现象,或者说明当时的交易,像现在云南境內

37、许多少数民族中一样,是由女子来进行的。这一图像的意义,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为滇王“即位的典礼,再或者为一种“诅盟仪式。我个人那么趋向于“诅盟的看法25。抿?史记?、?汉书?所载,滇王为楚庄蹻之后,王位的传袭为世袭。在每一新王即位时,是否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值得疑心的。而“要盟或“诅盟那么为西南古代民族中的极重要制度。如?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论当时南中的习俗说:“其俗征坐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又?建宁郡味县?(建宁郡治所在地)条下言:“有明月社,夷、晋不奉官,那么官与共盟于此社也。可见当时“诅盟在他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极重要的制度,而汉官亦利用“盟誓以“要之,凡有重要事件,都以盟誓来约

38、束。例如与滇人相去不远的巴人、秦人亦以盟誓来申明约束。如巴人在射杀白虎之后,秦人“乃刻石为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煞人雇死倓钱。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锺。像这样的重要盟誓,在当时或者要举行一种隆重的典礼,以示其郑重,亦未可知。以此图像而言,其中间的有屋顶的平台,似乎是特为此一盟会而建的,其用意可能有如中原在春秋时盟会中所筑的“坛。其中之“高坐者,可能是“主盟者,其前所列坐者可能是与盟会的部族首领或“耆老、“邑君之类。平台下两边的椎牛刑马、屠豕杀羊等等活动,都是围绕此一仪式而设的。我们知道在汉武帝开西南夷的前后,此一地区是结成一种部族联盟的。在联盟中一切重要事件

39、的执行,都必须通过“诅盟的形式,似乎是可以想像的。立柱要盟之事,至唐末五代时犹有行之者。如楚马希范即是一例,?十国春秋?卷68:“溪州西接牂牁两林,南通桂林象郡,王素称马援苗裔,敬法伏波将军故事,以铜五千斤铸柱立之溪州。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命学士李宏皋铭之,勒誓扰于上。自是宁州蛮莫彦殊以所部温那等十八州,都云蛮尹怀昌率其昆明等十二部,牂牁蛮张万濬率其彝播等七州,皆前后来附。马希范虽假托于伏波,但当时必为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习惯,这是可以易见的,故李宏皋铭文中有“溪之将佐,銜思向化,请立柱以誓焉之语(见?十国春秋?卷71?李宏皋传?)。是以立柱盟誓之后,其附近诸族皆相率而归附于马氏了26。关于此一

40、图像,虽可以作如前面的解释,但对于铜柱的问题,还须另加说明,因铜柱在图像中并不在一处出现,曾在数处见之。除前面所言的两处外,在?报告?中所谓“五人缚牛镂花铜饰物(M6:30,?报告?图版捌壹,2),其上亦有铜柱。此一饰物,形体不大,系木器上的饰片。“柱作圆形,上端有伞状圆顶,顶上蟠绕一蛇,昂首而视?报告?89页)。此示显系一铜柱,并用绳将牛缚于柱上。?报告?中认为系“一种祭典中的仪式,是正确的。但是一种什么祭祀,因为场面过于简单,不易明了。从五人的服裝看,可能是一种巫术仪式,此五人均为巫觋,但是什么巫术,那么不能知道了。?报告?中在论到“杀人祭铜柱场面时,认为铜柱可能是滇人的图腾,这种看法,似

41、乎还值得商榷。从各种有铜柱的场面看,铜柱都不是活动中注意的中心,自不之单纯的祭铜柱。从有铜柱的活动场面,铜柱可能是代表“社所在的地方,或者是“社的象征,有如?南中志?中所说的“明月社之类,故各种重要活动或祭祀,都在“社的地方举行,所以在前面所论到的几种主要活动中都可以看见铜柱。再者,铜柱上几无不有蛇的形象,在前面曾说明蛇可能是“地的象征,而“社那么是与土地有关的组织,亦可旁证铜柱或与社有关联。往籍中凡提到铜柱的,都归诸于马援,此乃根据已佚的裴渊?广州记?所说:“援到交趾,立铜柱而来的27。不过?后汉书马援传仅言:“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以文义推之,马援不过依照越人的旧

42、习(申明旧制),或者于社(有铜柱处)与越人“要盟,后人遂以为铜柱为马援所创,这大概是一种误解。唐末刘恂的?岭表录异?卷上中记韦公干为爱州刺史,闻其境有伏波铜柱说:“公干利其财,欲摧鎔货之于胡贾。土人不知援之所铸,且谓神物。哭曰:使者果坏之,吾属为海人所杀矣。公干不听,百姓奔波,诉于都督韩约,移书辱之,公干乃止。“土人不知援之所铸,且谓神物。这自是汉人的看法,但自其文义推之,似乎还是以铜柱为“社的标识较为合理。(原载?考古?1963年6期)注 释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上古墓群开掘报告?,1959年此条后面不清晰,故删除;后面都简称为“报告。2在?报告?图版照像时,其上的人物似尚未修补齐全

43、,故本文内共言三十四人包括已失落的抬肩舆者一人在内,?报告?中仅言三十二人,在?报告?图版柒右边前导的一骑在照像时方向似反置,故亦与本书图版六不符。3此处似应称“步辇,?韵会?说:“世称辇车曰步辇,谓人荷而行,不驾马也。又班固?西都赋?见?文选?卷1中说:“乘茵步辇,惟所息宴。李注引?汉官仪?说:“皇后婕妤乘辇,皆茵,四人以行。情形与此有些相似,步辇之制不知起于何时,不过先秦文献中似未见,其或为南。又按:“肩舆古亦称“平肩舆。?晋书?卷80?王献之传?言:“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其制大概有如现今之“子,四川之“,两人。本文中仍从?报告?称“肩舆,以便参照。4见?报告

44、?20页“铜犁。5?报告?78页,贮贝器M12:2,及图版壹贰贰。6此两器所出的墓,同属于第类型,时代约为西汉中期。7第3和13属于型墓,大概是属于武帝前后的墓,两墓中仅墓13出小半两三枚,而不出五铢。两墓中均出铜犁共十一件、铜锄、铜镰等。墓6属于型墓,时代当略晚,“滇王之印即出于此墓中。此墓亦出铜犁四件、铜锄二件、铜二件。8即?魏书?卷101?僚传?所言之“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者。此种“干阑式建筑西南少数民族中较普遍的建筑形式,一般其上居人,其下畜。9按“猎头的风俗,在东南亚分布颇广,有数种,而“农业祭祀仅为其中的一种?南洋猎头民族考察记?,商务,1937年,353362页。10参看

45、James Hastings,cd:Encyclopaedia of Rehgion and Erhics,Vol.P.416。1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及墓葬?,?考古学报?1956年1期,55页。12以上所述者均为滇族男女,其旁观者中尚有其他种民族,如左面的最后即有编发如拙著?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考古?1961年4期中所举之E组者。13同11,55页。14现在中国的“中秋节,北美的“感恩节等,皆可以视为系“报祭的遗留,现在中的“吃新节更是最隆重的节日,每举行。最近通俗的报导,曾见于?光明日报?1962年8月23日第一版,?黔东南清水江沿岸苗族人民欢度吃新

46、节?。其他云南少数民族中均有这种节日,如侗族中的“花炮节,景颇族的“吃新谷等等,均起源于“报祭。15看不清楚,故删之。1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55年,人民出版社,48页以下不清晰。17按现在云南的景颇族中,除了“吃新谷的仪式之外,还有“谷的仪式参见朱华、李:?景颇族?,?民族团结?1962年8月号,46页,但其详情那么不明。18不清晰,故删。19?史记货殖列传?说蜀其后不清晰,故删。20按即系中所言之“报祭图像,参看。21按此图景中之“主祭者实为男性,而非女性,说见后。22如汉高之踞床见郦生,汉武之踞见大将军青等,皆为不敬之貌。“踞又或作“据,如“据鞍,皆谓垂足。23绝大多数人物均可以于引文中提出的七组、七式包括之,此处不详叙。24见?报告?图版玖,12。25也可能为“社祭。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社日四邻并结综令会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食其胙。按郑氏云:百家共为一社,今百家社,即共立社也,细味?荆楚岁时记?所言,颇有此情景相似者?而滇王自称为楚庄王之后,其间或有关系乎?不过一年一度的“社祀,恐不能如此之隆重,故不取。26欧阳修:?五代史?卷66?楚世家?,所记与此略同而较简。27见?后汉书马援传?注所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