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194332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运动阶段质量检测含解析粤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5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后可以改变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力可以改变惯性B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困难,因而速度大时惯性大C满载货物的汽车比不载货时刹车困难,故满载时比空载时惯性大D推动原来静止的物体比推动原来滑动的物体要费力些,表明静止的物体的惯性大些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故选项C对。答案:C2关于力和运动的

2、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外力作用B物体向着某个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物体必不受外力作用解析:当物体速度增大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物体必受外力作用,A正确;物体向某个方向运动,在此方向上不一定受力的作用,故B错误;当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其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即运动状态可能变化,合外力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外力为零,并不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故D错误。答案:A3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一定为零图1B上升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A、B两物体抛出以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一定为零,A选项正确。答案:A4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刻A和B的加速图2度分别为a1和a2,则()Aa1a20Ba1a,a20Ca1a,a2aDa1a,a2a解析:突然

4、撤去拉力F,以A为研究对象,由于在短时间内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所以A物体受力不变,其加速度a1a,且弹簧弹力大小Fm1a。撤去F后,弹簧对B的拉力即为其合力,所以Fm2a2,即a2a。综上可知D正确。答案:D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5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解析:运

5、动员起跳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向上,支持力大于重力;支持力和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等大反向。答案:AB6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的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3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图3A加速上升B减速上升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解析:升降机匀速运动时,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说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平衡,物体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说明摩擦力减小,其原因只能是物体与地板间的正压力减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升降机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即可能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答案:BC7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

6、为m、M的物体用细绳连接,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两个物体,使它们一起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则中间绳的张力是()AMg BFmg图4C.F DF解析:先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g sin (Mm)a。对M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Mg sin Ma。两式联立得FMF。答案:C8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得出的加速度a与F的关系图线如图5所示。由图分析可知()AmAmB图5B两地重力加速度gAgBCmAmBD两地重力加速度gAgB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aFg,其中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质量的倒数,则mAmB,A正

7、确;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故有gAgB,D正确。答案:AD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12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

8、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图6加速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观测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的图像。(3)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图线如图7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解析:(1)只有M与m满足Mm才能使绳对小车的拉力近图7似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2)由于a,所以a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数据处理时,常作出a与的图像。(3)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相等时,由图像知乙的加速度大,故乙的拉力F大(或乙中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大)。答案:见解析10(12分)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为528 N的绳索悬于窗口,质量为60 kg的消防队员

9、借助这根绳子下滑到地面,他在下滑时必须控制自己握绳的力,使其下滑的加速度不能小于何值?(不计空气阻力)解析:如果消防员下滑时握绳太紧或悬在空中,或匀速下滑,都会使绳子因拉力过大而断开,因此,消防队员握绳产生的摩擦力不能超过绳子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Fmax。对消防队员进行受力分析,消防队员受重力mg、绳子的摩擦力f,合力即为mgf。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但f最大为Fmax,所以有mgFmaxma得a m/s21 m/s2,即消防队员下滑的加速度不得小于1 m/s2。答案:1 m/s211(16分)如图8所示,小车内有一质量为M10.4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车内的顶棚上,车厢内的地板上有一质量

10、为M215 kg的木箱,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木箱与地板相对静止。(g10 m/s2)求:(1)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图8(2)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析:(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M1gtan M1a所以agtan 7.5 m/s2T N5.0 N(2)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乙可得fM2a157.5 N112.5 N答案:(1)7.5 m/s25.0 N(2)112.5 N12(16分)如图9甲所示,固定光滑轻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9乙所示,取g10 m/s2。求:图9(1)小环的质量m;(2)轻杆与地面间的倾角。解析:(1)由Ft图像知,02 s内推力F15.5 N,由vt图像知,在此时间段内小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sin ma由Ft图像知,2 s以后推力F25 N,由vt图像知,此时间段内小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有F2mgsin 0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m1 kg。(2)将m1 kg代入式解得sin ,故30。答案:(1)1 kg(2)3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