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思维决定一切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5140266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45.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为何说思维决定一切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为何说思维决定一切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为何说思维决定一切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资源描述:

《为何说思维决定一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何说思维决定一切(8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5页 共85页思维,决定一切象咨询公司一样管理企业本书涉及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是什么?就是要导入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提供一种决定问题的办法和工具。许多企业不理解,为什么企业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公司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解决?为什么企业家反复强调的问题,员工理解不了甚至还提出反对意见,而咨询公司在短期内就可以让他们理解并接受?其实咨询公司并不是“神”,他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只不过是掌握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系统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的信息会给决策带来很大的难度

2、。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关键,有效地安排好时间、人才和资金,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不同的人在作决策时的时间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关注细节,他们经常会在某些细节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很容易钻进牛角尖。如同样是战略问题,有些人关注战略的具体指标体系的设置,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愿意多花点时间作战略调研;相反地,有些企业却很重视战略决策的信息收集和分析,他们知道,如果收集不到正确的市场信息,那么指标体系再完美也没有用。我们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的对接人员很重视咨询的细节,他们期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尽善尽美,他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每次会议的精心准备上,消耗在每

3、个项目文件的咬文嚼字上,消耗在对老板意图的详细贯彻上,并且在讨论会上无休止地讨论着微观的问题。另一种是抓大放小。这类企业认为,应尽快学习咨询公司的学习能力、思考模式,使其转化为中高层领导的执行力。他们注重的是与咨询公司就主要问题进行的头脑碰撞,注重学习咨询公司的思考模式,并自发地学习项目的主要理论模型与知识。两种企业最终的结果都是理解并执行了咨询项目,但效果却不一样。相对而言,关注细节的公司对项目的理解程度要高一些,他们对项目的执行情况也不差,但缺点是他们只就问题解决问题,并没有跳出问题来看问题,也就是说,以后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他们有可能还要找咨询公司帮助解决;而关注方式方法的企业可能在项目的

4、细节方面理解较弱,但他们却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了。因此,咨询公司如果只是提供一些漂亮的咨询方案给企业,那它只是提供了“鱼”,只有给企业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才可以说他给企业提供了“渔”。咨询的思维绝对不是策划的思想我们强调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千万不要将思维方式理解为“点子”或者是“策划”,因为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不赞成将“咨询”与“策划”等同起来。“咨询”是理性的,它关注的是科学与逻辑;“策划”是感性的,它偏重的是创意和传播。我们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要将管理的问题通过所谓的创意来解决。中国目前咨询市场有两种主要的经营模式,一种是以前

5、的“策划”业,也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策划”大师之类的,另一种是“咨询”业,也就是在西方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顾问公司。“策划”是中国专有的名称,尽管很多策划人士努力想在西方寻找产业的来源,结果却收获甚少,最多与广告行业有点联系,策划在英文中的翻译只能是planning,但广告行业却是属于communication,因此我们说策划是中国特有的职业。其实中国的策划业是介于咨询业和广告业两者之间的一种职业,说它是行业可能还有点勉强,将它说成职业会准确一些。大部分的策划人士都和新闻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这和职业发源有关系。以前许多策划都是通过广告或媒体帮助企业进行品牌设计或企业形象传播的,因此

6、许多策划人士都是以品牌和CI设计起家的,他们有着很好的媒体网络,文笔自然是高人一等,他们的创意也经常出人意料。在中国这种过渡经济时期,许多的企业行为都是短期行为,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战略”,而只关注“策略”,而“策划”恰恰是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一种手段。策划在广告行业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因此策划到现在为止还是很有市场,或者说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还需要策划这一职业的存在。但咨询却是一种严肃的职业,它来不得半点虚夸,它在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强调科学地预测和分析,需要理性的思维、结构化的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因此,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差别,但在中国这块特殊土壤上,它们又阴差阳错地

7、联系在一起。例如品牌,策划公司设计的方案是通过某种方式吸引客户的眼球,像公司老总喝涂料、企业百里长街求车等,而咨询公司拿出的方案却是如何从战略的高度设置品牌模式,建立品牌诉求点,确立品牌传播途径等,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此,如果你想在短期内引起轰动效应,那么策划或广告公司会很适合你;如果你想从长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那么只有咨询公司才能真正帮你实现这个愿望。通过表象看本质相信许多人都知道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寓言讲的是许多人住在一个巨大的山洞里,身上套着枷锁,无法任意动弹,只能面对洞壁。他们身后有个火堆,在他们与火堆中间,许多物体来来去去。火光将这些物体的身影投射在沿壁上,落在他们眼前

8、。这些人错把影子当做物的真相,岁月就这么静静流逝。柏拉图认为,世间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都像洞中囚犯,长久为假象与现实的阴影所蒙骗,而逃脱洞穴的人把外界的真相带回洞穴中,却不一定能使人信服。这与我们在企业中所碰到的问题是何等暗合!如果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那么你所解决的肯定不是问题。哲学家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企业领导会认为,这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与他们想的不一样。一方面在于企业领导是当局者迷,另一方面在于他们没有系统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工具,也有可能是他们没有时间去系统地分析和整理。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一

9、样,作为一名职业医生,他的职责更多地是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病人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听了病人的病情汇报后就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可能病人说他呕吐的原因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他的胃有问题!咨询也一样,往往企业所理解的问题并不是他们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另一种问题的表象。如有时企业和我们说,他们要做企业文化咨询,但经过我们的详细了解后发现,企业真正要咨询的其实是战略。因为缺乏战略的指引,员工没有奋斗的目标,于是我们为他们做的咨询方案是先战略后文化。有的企业说员工没有责任心,产品质量经常出现问题,因此他们的结论是要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加强质量意识。但经过我们的初步诊断,发现企业存在

10、的问题是其规章制度不完善,员工经常不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生产,所以质量问题始终解决不了。咨询的关键是首先要找准问题,然后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咨询必须透过企业纷繁复杂的表象问题,抓住其症结所在,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咨询走入迷途。经盛公司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顾问,应该具备通过表象看本质、能紧紧抓住核心问题的能力。这种找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专业培训与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在项目的调研阶段,缺乏经验的管理咨询顾问经常会陷入表象问题之中。在访谈阶段,企业内部人员基于不同的利益驱动,向咨询顾问反映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问题,但绝大多数问题并非是企业症结所在,而是企业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每日的访谈总结会中,经常也

11、会有咨询顾问提出或这或那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进行分析的基点。比如,有的咨询顾问反映,很多基层员工认为现在的企业没有凝聚力了,因为他们回忆起企业初创时企业领导人与他们共同在生产线上奋战的岁月,认为那时的老板很贴近员工,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可现在员工连领导的面都见不到。如果仅仅从这些情况就贸然得出该企业缺乏凝聚力,其结果往往是错的。我们知道,领导者经历了企业初创期以后,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未来的构想与发展上,把握的大的战略方向,而不是勤于具体的业务。因此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中层干部没有承担起相应的企业文化传播的职责。合格的管理顾问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些员工

12、想离开企业,他们在访谈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很多都是对企业的不满,如果就此将这些信息不经过分析就急于得出结果的话,那结论肯定是错误的。记住,没有问题的企业才真有问题,但不是所有的企业问题都需要咨询公司解决。关键问题咨询公司可以协助解决,次要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70%共性与30%个性作为管理咨询公司,每年接触的行业起码在十个以上,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特性,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和我们强调说,我们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那是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只有特殊性而没有共性呢?答案是否!在我们看来,所有行业70%的特征都是一样的,只有30%的特征才可能是个性的!因此,锻炼通过表象看本质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必须紧紧把握企业

13、管理的根本性规律,结合西方企业发展历史与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以70%的共性来看待30%的个性,才不至于陷入行业特性的沼泽。不要为了个性而个性,没有共性,哪来的个性?在70%共性的指导下处理30%的个性问题不同的行业都会强调各自的特殊性。其实,只要是企业,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企业的共性问题。所有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70%是一样的,只有30%的问题才可能是差异化的。我们重点解决的是30%的差异化问题,而70%的共性问题是必须解决的。站在70%的角度看30%,问题将不再是问题;站在30%的角度看70%,那么问题就是问题。例如钻石行业是资源导向型行业,因为每一颗钻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然的

14、,从事钻石行业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我们有个具有十多年历史的钻石客户就是这样的行家。正如我们所预料的,客户经常会在与咨询公司前期的商务谈判中一再强调本行业的与众不同。而事实上,只要抓住钻石行业是资源导向型行业的基本规律,抓住战略的基本出发点,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当我们面对每一个新客户的时候,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是否配备有行业背景的咨询顾问?是否有该行业的咨询成功案例?很多MBA也在谈论做咨询项目时行业背景的重要性。他们简单地认为,做电力行业企业就应配备电力行业工作背景的咨询顾问,做快速消费品就应该配备有快速消费品从业经验的咨询顾问。我们换个角度考虑:中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具有行业咨询成功经验是

15、否是该项目成功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我们认为,其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关键在于能否以正确而又灵活的咨询思路、本着从客户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去主导客户、主导项目运作。再回过头看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咨询顾问行业熟悉程度的要求。我们认为这里有个度的问题,专业的咨询顾问应该把握得住自己专业的咨询思维和分析方法,而对于行业的熟悉程度当以了解为限。对咨询顾问来说,他们只要做到能分析国内外同业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捕捉行业的基本特性、把握所处行业应具备的战略思维方向就可以了。处于共同经济环境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共同的管理缺陷;处于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的全球企业,都面临着许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遵循共

16、同的经济规律。我们理解客户公司管理人员追求企业个性的心情,然而,企业的个性是建筑在70%的共性基础上的。整合行业信息整合行业信息,是咨询顾问能够快速进入某行业的理由。如果咨询顾问只靠自己的能力学习新行业知识,无论他多么聪明,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将一个行业了解透彻,因此,如何整合行业的信息资源是咨询顾问迅速掌握行业情况的先决条件。对于咨询公司来说,客户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老师。通过访谈、调研、讨论、头脑风暴会等各种形式,加上对行业各种专家的访谈与沟通,咨询顾问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行业最关键的信息。80%的信息集中在20%的问题上。咨询顾问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行业信息,只要了解20%决

17、定行业发展的关键信息就可以了。因此咨询顾问一定要在培养跳出问题看问题的宏观掌控能力的基础上快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咨询客户涉及多个行业,这需要咨询顾问能在短时间内学习新的行业关键知识;只从事某一行业的咨询顾问,其视野是狭窄的,而且也极易形成思维惯性与惰性,也无法从其他行业的发展中汲取可用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形成不了咨询顾问与行业企业管理者之间真正的价值区别。有的咨询顾问一进入客户公司,便忙着搜集相关的行业资料,并且坚持说只有成为一个行家里手,才能做好这个咨询项目;结果,他陷入了怪圈,变成和客户公司的经理人一样关心细节问题,关心微观问题,而应做项目报告的本职工作却是一团乱麻,甚至连客户的部门经理都

18、比他明白。咨询项目的成功实施是咨询公司团队与客户公司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可能是单方的行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公司的团队应该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涉及行业经验方面则可以向客户专家学习。对于客户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管理专家为他们做管理咨询,不需要行业专家帮他们做行业咨询。站在行业专家的肩膀上,运用正确的咨询思维作导向,整合行业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该行业的方案才是咨询公司正确的选择。在某一个战略规划研讨会上,当客户公司的高管人员对于咨询公司方案沟通稿中提及的行业专业术语纠缠不清、并没有为报告总体框架中提出的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激荡头脑时,企业人员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双方的优势:咨

19、询团队胜在咨询实操的结构化思维模式,而客户团队则胜在行业经验。行业术语怎么讲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他们应该如何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来分析自身的企业。工具,用一分力办十分事很多公司不能理解,企业多年存在的问题,咨询公司三个月就能解决,这可能吗?其实这就是咨询公司存在的理由之一,如果企业不是希望借助外脑的力量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就没有必要请咨询公司介入了。咨询公司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运用了正确的管理思维、找到了共性的企业规律、捕捉到了问题的实质,并且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结构化思维分析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来解决问题。咨询工具既是咨询思维的固化,也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形

20、成新的个性化的工具,这一工具可以移植于企业管理人员,让他们运用这套工具进行日常管理。打个比方,你要将一个钉子打入墙里,如果你用手去打,那难度很大,可能要让你手破血流。但是,如果借助锤子,那只要轻打几下就能完成。这就是工具的作用! 根据杠杆理论:工具的使用不在于力气的大小,而在于用力的方法和用力的位置!将行业和企业规律性的内容加以总结,通过模板化和工具,发挥杠杆的作用,借力发力,这是咨询公司存在的另一个理由。咨询公司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其实也将工具的方法传授给企业,让他们掌握用一分力做十分事的技能。分析工具就是不断地建立假设、进行论证、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的工具应用的层面不同,所起的

21、作用也不同。在一个管理咨询项目的诊断阶段,面临纷繁复杂的企业现象,没有一套系统的分析工具是无法得出能针对问题实质的结论的。我们有一家客户,某一牵涉到企业战略核心的问题研究了六七年也没能解决。他们找到我们。我们为此进行的诊断分析围绕着战略规划应考虑的几个要点事业、长期、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展开。咨询公司先提出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并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引导客户公司全体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思考,并要求他们当场作出判断。一个问题达成共识之后,再继续第二个问题。刚开始,高层们很不习惯,也有点不耐烦,认为假设都是无效的,与事实不符。但很快,他们就进入状态了,因为他们明白了咨询公司在用分析工具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最

22、后,大家兴奋地说,早就应该这样做了,问题讨论了几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原因就在于没有这样的分析工具引导大家按照共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仅三个小时脑力激荡工具的运用,就使企业高层在这个拖了几年未决问题的解决上达成了共识。管理工具的移植是提升管理者执行力的有效手段还是从我们咨询的案例说起。这是一家系统导入经盛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三环模式的企业,我们的方案为他们带来了业绩的提升,但在实施中,我们发现,企业还面临着人力资源素质、尤其是中层管理干部素质难以支撑公司战略发展的困境。尤其是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三个项目的企业对接人员对于实施方案的执行力远远不足,企业领导人很

23、着急。在企业高层请我们为中层管理干部提升计划提建议的时候,我们认为现有中层管理干部的提升必须立足于收与放,放就是在可控风险的基础上充分授权,允许其独立;第二是收,在放的同时要加强跟进、指导,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管理工具。在企业战略运行体系的实施中,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是战略实施的最大保障,但同时也是提升管理者自身能力、管理下属的有效管理工具。在我们的指导下,企业人员和我们一起开发了一系列的配套工具,充分体现了咨询公司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之以“渔”的价值观念,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思维方式是引领管理者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咨询工具的本质就是咨询思维的总结与提炼。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战略、文化与人力

24、资源的系统问题,是愿景、哲学、价值观的领导问题。战略的实施所依赖的指标体系,文化实施所依赖的理念体系及人力资源实施所依赖的价值流程,都来源于愿景领导、哲学以及价值观领导这三条主线。只有将问题的不断论证深入到哲学的基点这是企业之道,才有可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在一个战略咨询项目的研讨中,咨询公司与客户公司就战略何去何从问题莫衷一是,众说纷纭。长期从事实践、已形成经验定势的管理者们都是从务实的角度看问题,有的说应大力发展甲事业部,有的说应将资源倾斜到乙事业部等。我们首先问了一个问题,什么是赢利模式,赢利模式与事业有何区别,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企业的赢利模式问题还是大家共同的事业追求并由此引申出企

25、业存在价值的哲学问题,这才使得整个讨论不至于陷入迷途,无功而返。在另外一个企业文化管理咨询项目的实施辅导初期,客户公司的企业文化部没能把握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要领,一开始就陷入了迷茫,面对设计完善的方案无从入手。我们在分析之后,发觉不是方案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文化部理解的问题,他们缺乏运用思维方式的能力,相反地却进入了形式活动的误区。要知道,不能单纯为了文化而文化,必须将文化与管理实践相结合,否则,文化将没办法做到“由虚入实”。我们在辅导中要求企业文化部必须抓住企业哲学这一理念支点,运用矛盾辩证法的工具去指导实施。咨询顾问的终极价值在于以高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无法达到这一高度,那么就难

26、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认可;而高于企业管理者看问题的能力,并非仅仅来源于分析工具或者管理工具的运用,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掌握。只有牢牢占据这一制高点,才能在咨询过程中真正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且实现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目的。尤其是本土管理咨询公司,如果只是借用西方管理咨询模式为本土企业做简单导入,就难以为企业提供长远的价值,中国的咨询顾问应当善用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结合的思辨工具,为国内咨询业奠定深厚的思想基础。在业界广为流传的牧羊人与咨询顾问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故事中的咨询顾问运用最先进的咨询工具得到了羊群数量的最终结论,却遭到了牧羊人的嘲笑,因为咨询顾问说出的只是牧羊人本来就确知的事情。很多咨询

27、顾问故弄玄虚,在咨询中使用了很多数理分析模型,搞得企业管理者一头雾水,这样的做法是毫无意义的,是对企业的高度不负责任,因为它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一个咨询顾问才能长期立足于咨询界,并与企业实现共赢。只有充分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才能体现出一分力办十分事的原则,这样,问题就能得到迅速而圆满的解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却是协调统一的,这也正是咨询公司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高于企业管理者的优势所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繁忙的企业日常运营中,公司管理人员往往局限于具体事务,缺乏全局观点,考虑问题都是从自

28、己所处的位置出发,容易就问题论问题,无法跳出问题看问题。从他们的角度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复杂,但却人为地将其复杂化,到最后越搞越乱,谁也解决不了。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家报纸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人们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第二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战争,使地球免于被毁灭的绝境;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因饥荒而亡的命运。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使其余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

29、题刊出之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信件如雪片飞来。在这些信中,每个人皆竭尽所能,甚至天马行空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宏观见解。最后结果揭晓,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事物的本源其实是很简单的,但人们往往把它们复杂化。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在管理咨询中,还是在企业运营中,要想对事物从系统和全局上进行把握,就必须具备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也就是一针见血地捕捉问题实质的能力。世间之道本就简单。人类社会数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仍然没变,比如驾驶汽车,虽然驾驶汽车时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及外部环境都在变。但只要把好方向盘、确定正

30、确的方向就可以了。管理之道同样如此。尽管铺天盖地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型扑面而来,但管理应当把握的几个要点还是一样。管理最重要的也是方向,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对方向的判断,那么决策的失误将导致企业停滞不前、倒退甚至破产关闭。所以我们说,在企业管理的复杂现象中,只要方向把握准了,就能做出正确的事情。管理需要战略,战略讨论的问题无非就是找对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路,也就是愿景领导的概念。一个领导人要带领一个团队谋求事业的成功,首先要解决目标的问题,既有长远追求,又有短期目标,同时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得太复杂。战略无非是明确告诉人们,我们存在的目标是什么,在哪个领域赚钱,怎么赚钱,只要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

31、战略也就形成了。 很多企业的决策者是完美主义者,本着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和我们就战略规划的项目进行探讨。我们发现有的企业把握方向的能力很差,能从一个问题鼓捣出多个问题,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某企业在一个行业里做久了,很想在这个行业里继续发展,于是就围绕着自己的强项来设计战略。但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当他们看到别人从某种发展模式中脱颖而出,就觉得自己的企业是不是也该这么走,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结果搞得自己最核心的优势都丧失了,该往哪里走也没有方向了。等到找到了方向,又迟迟做不出明确的决定,总想着先规划好每个细节后再行动,可是等到规划做好了,时机早就丧失了,而自己企业内部也因为决策者的

32、犹豫不决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自己消耗了自己。因此我们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宏观的战略能力,这是战略首要的原则。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是否定问题的复杂性,而是要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愿景领导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根本导向很少有企业能一边在享受安逸、一边进行充分的准备经营企业。谁都想放缓行动的脚步,有足够的现金流、稳固的基础、适合的人才、足够的竞争力之后再放手一搏。可惜这是不现实的。只要你选择进入某一行业市场,那么决定你的脚步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市场、客户与竞争对手,而且,你的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人才也总是有限的,时间总是不够的,企业的发展永无宁日可言,任何希望通过战略规划

33、体系的严密构建达至成功的观点都是不现实的。中国大部分成长中的企业最需要的是愿景的引领。把企业存在的价值、存在的目标以及如何存在三大哲学命题进行详细的、富于野心的思考,把到底要带领企业团队走向哪里的基本问题定个调子,只要勾勒出基本的原则,搭建一定的框架,余下的问题都应该在过程中解决。因此,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过程开始前解决的问题,什么是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陷入应抓住问题核心迅速作决策时却犹豫不决,将问题变得复杂化,应该严格管理时却错误地认为问题并不复杂、可以简单处理的怪圈。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是一种微观执行能力决定方向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迅速,要简单化,要大胆,也要有野心。但是美好

34、的愿景必须靠严谨理性的执行体系来支撑,这就需要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体现微观的执行能力。微观不是不重要,复杂化不是不重要,只是这些都是应该在迅速决策之后才继续跟进的问题。对这个原则,企业管理者很多都把握不好。战略的实施是微观的。你可以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在某个领域如何竞争,但在操作时要明确如何具体进行任务分解,时间怎么安排等,不然肯定实施不了。年度经营计划一定要复杂化,要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如核心竞争力指标有哪些,财务指标有哪些,客户满意度指标有哪些等。战略目标在部门之间应如何落实责任,部门怎么将指标体系落实到个人,怎么建立一套完善的战略实施跟踪体系,如会议制度、

35、信息制度等,这就是细化。抓大而不放小,细节决定执行力复杂与简单的辩证思考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印证,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化同样在很多企业内没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咨询公司尤其应向企业强调这一点,决不能为了方案而方案,方案的可操作性才是在决定正确方向之后应当重视的问题。走对了路,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这样的事情经常都在发生。可以想象一个以打造某某行业全球一流企业为愿景的公司,却隔三差五地发生交货延期或者客户退货的现象,这怎么能保障自身的长远发展呢?细节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有细化的制度做保障。以营销为例,依据战略规划分解的指标,必须层层分解到部门,分解到岗位,分解到个人,甚至要求将销售额指标分解到每天。又比如在

36、目标管理中,要求提交周计划,按照周计划对员工进行每天的目标工作卡管理。只有制度不断细化,才能保证规划的执行。“没有精彩的局部,就没有波澜壮阔的全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初入行的咨询顾问,极容易因为某些思想火花而误入歧途,以为提出了创意或想法就能解决问题,这样只能导致设计出的方案粗陋不堪,难以实施。方案必须细化、细化、再细化,不断进行目标分解,构筑严谨、可操作的项目实施体系,否则咨询顾问自身无法提高,也无法真正对客户负责。当然,咨询方案的细化必须要把握一定分寸。很多客户基于可操作性的理由,要求咨询方案不断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员对于咨询公司的依赖性,同时也与咨询公司客观第三方的角色定位相

37、悖。为什么这么说?咨询公司对于客户公司怎么也熟悉不过那些与企业朝夕相处的员工,只有他们最了解企业的情况,也能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把方案做得更精更细。因此,在咨询顾问提出总体实施方案之后,必须抓大局、定基调,同时给予这些员工细化的思路以及工具方法,但深度细化、开拓创新的任务必须由企业人员来做。如果说什么事情都由咨询顾问来完成,那么这套方案仍然是咨询公司的方案,而不是企业的方案,双方合作的价值也就难以体现了。第2章价值观比咨询重要企业如果仅仅为了咨询而咨询,那么一切都毫无意义。企业不是为了咨询而咨询,而是为咨询能为整个企业组织带来可激活的价值。所以,一个咨询公司如果只是抱着为了方案而方案的态度为企

38、业提供服务,他们永远都抓不住客户的心,体现不了咨询的价值。没有高于咨询的咨询信仰的支持,就好像航行中没有灯塔,随时都可能触礁。思考比作为重要没有思考,作为将失去方向咨询过程中,急于投入工作是错误的,每一个进度都必须三思而后行,才能避免无用功。做过几个咨询项目的咨询顾问,基本上都能形成一定的套路,并且容易在新项目中直接套用招数。这将导致其必然又跳入一个自设的陷阱,一不留神就会走偏方向。我们强调思考比作为重要,最核心的理念其实就是找对方向。一个咨询顾问在项目进展中必须在开始下一步工作之前多问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它的方向在哪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把握哪几个关键点才能形成不偏离方向的

39、框架性思路?不这么做,就体现不出咨询的价值。试想,一个不先进行系统思考而偏离方向的咨询顾问,带着一群已经偏离方向的企业管理者,后果将会如何?不创新毋宁死,不思考无创新咨询顾问一定要灵活运用各种模型进行结构化的假设与分析,模型组合往往无法涵盖实际客户公司项目的所有因素,仅仅是借以进行思考的工具。在思考模型的指导下,咨询顾问可以迅速判断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有利于培养咨询顾问把握大局的宏观思维能力。但聪明而又务实的咨询顾问一定很快就会发现,当他进入项目角色之后,影响企业某一局部运行的若干因素侧重各有不同,增删也不一,在结构化思维指引下,他仍然需要自身进行创新,甚至根据自己的分析,整理出新的模型或图表

40、来说明问题。在我们的咨询过程中,我们要求咨询顾问应该具备每周至少创新一种思维图表的能力。相信这样的过程是任何一个咨询顾问都曾经为之雀跃、兴奋的,在纷繁复杂的企业运行环境中,捕捉最为关键的问题、分解成最为关键的因素,结合该企业现实可行的思路进行提炼整合,最终形成思维的轨迹,形成企业创新的方案,这是咨询智慧最集中的体现,是运用企业共性规律于企业实际个性的严密推理,是咨询价值的核心。咨询顾问带给企业的,最终将归结于企业运行规律个性化分析的整体思维能力。咨询顾问并不神秘,只是一群专业的企业管理的思辨与践行者,比埋头于企业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更为客观地掌握企业运行规律的人员,因此,咨询顾问应该在项目运作中

41、体现出自身的特点与价值,体现专业的分析方法与技巧,并应该在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传授。初出茅庐的咨询顾问师经常使用很多客户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甚至借此体现专业,实际上无此必要,有时反而会引起过多的反感与抵触,建议这些咨询新人们能与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客户公司人员多作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实现互动的双向的交流。过程比结果重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比得到精美的方案重要咨询项目,有了方向与方法,就等于赢得了50%的结果;如果没有精耕细作的过程控制,不仅将失去余下的50%,可能连成功开端所带来的效果都将失去。咨询成果的绩效评估量化问题是咨询公司与客户谈判的另一焦点问题。有的客户甚至提出了若干指标以检验咨询绩效。

42、可量化指标是一种办法,但其并不高明,也是咨询公司无法接受的。咨询公司极少介入项目实施的行业惯例意味着项目实施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内部人员的能力。因此,在项目方案阶段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对接失败,即使方案再完善,设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在过程中充分发挥脑力激荡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掌握咨询思维的要领,是企业参与项目人员必须牢记的。聪明的企业领导人会千方百计地要求咨询公司高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讲座或讨论会,不断地向企业管理人员灌输新思维模式。方案实施的“行先于知”原则在咨询前期的报告提交阶段,我们强调的是过程比结果重要,要重视过程培训给客户带来的思维模式的冲击。但在方案进入实施辅导期后,就要强调不

43、要为了方案而方案,有时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这听起来又是一个矛盾,其实就是要培养辩证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矛盾方法来指导项目进程。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咨询公司的方案得到认可开始实施之后,发觉人力资源的实操能力距离方案实施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所谓说的容易做的难。我们最近有一个项目,实施方案出来之后,主要负责实施的部门却还在雾里看花,无法按照要求制定本年度的实施计划。尽管他们的高层都很清楚应该怎么做,但不可能让高层去具体操作,而中层又在为如何制定计划而烦恼不已。当我们进行辅导的时候,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该企业过度重视过程,陷入了为了方案而方案的怪圈,中层都停留在想的阶段,迟迟不采取具体的措施。这时我

44、们就给他们狠狠地敲了一个警钟,告诫他们,如果再犹豫不决的话,大半年就过去了。不要等到完全将方案消化、理解了再去做,那时什么都晚了。况且没有在实践中运用这个方案,就无法理解方案思想的精髓。因此,必须尽快着手细化方案的实施步骤,先做了再说,然后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检验效果。团队比个人重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咨询公司与策划公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咨询团队。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获得系统思考的能力,才能为客户提供真正深层次的智力服务。最明显的体现在于集体集中思考、集中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方式。每一个项目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单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按照项目运作的时间安排完成任务的。因此,合理分工、集体思考

45、是基本的工作方式。一个咨询顾问两三天才能形成基本思路的问题,集中所有咨询顾问进行专题研讨,可能两三个小时就能拿出一个框架来。比如在咨询创新工具或者模型开发方面,咨询公司经常的做法是某个顾问开发了一个分析工具以支持方案的逻辑性,于是大家都放下手头工作,到会议室集中讨论。你提一个思路,我画一个图,很快就将这个顾问的思路延伸得更广,他只需要沿着集体智慧的成果继续往下做就可以了。发挥团队的力量每个咨询团队成员都各有绝招,各有特点。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知识共享、弱势互补,才能依靠团队的力量取得成功。一个优秀的咨询团队,既需要能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决定项目正确方向的决策者,也需要具备极强学习能力与

46、执行能力的实操者,还需要经验丰富的能协助解决问题的参谋者,有可能还需要甘当铺路石的项目助理。在咨询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使项目快速运转,仅靠个人的苦苦思索,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集体智慧的高度的。在一个营销战略的前期市场调研项目中,我们的团队就是依靠团队每个人的优势完成了一份较高水准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客户的赞赏。当时的团队中有一个博士做项目总监,另外一个博士做项目经理,有一个MBA,有资深顾问,同时也有研究生。这样的豪华阵容在前期市场调研中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按照原来的计划,由一个管理工程专业的博士作为项目经理,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但这位博士研究能力很强,把控项目的能力却不足,

47、导致前期工作开展时没有抓住重点,该做的事情做得不够,不该做的事情做了一大堆;团队成员的配合也存在问题,原因是他不懂得利用各成员的优势为其所用。于是集体进行了研究,决定调整团队分工,在项目总监的指导下,管理工程博士集中精力进行数据分析,MBA主要负责实操流程的协作,资深顾问利用其丰富的经验进行市场判断,而研究生则负责整个报告的撰写。这样,每个人的优点都在服务项目的原则下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特别在项目后期,不擅长于组织的管理工程博士利用其最强的适用于非线性数据预测的灰色神经网络系统分析方法,成功地在有限数据的基础上预测了全国市场以及区域市场的各个主要市场指标,从而为整个团队后续的跟进以及定性的研究奠

48、定了基础。企鹅与孔雀不同的项目,都需要搭配不同的能胜任咨询项目的团队成员。基于咨询公司人才储备计划的需要,在咨询过程中也经常会有新的团队成员加入。这个过程,是新的信息汇集的过程。新的团队组合、新的咨询顾问的加入都带来了咨询团队新思维的激发。这就像一群循规蹈矩的企鹅,每天重复地依照自身的规则工作着,突然来了一只漂亮的孔雀,如何对待这只带来若干冲击的孔雀,的确是需要深思的问题。有个例子让我们体会很深刻。当老客户要求我们继续合作新的项目时,我们带领新的团队开始了前期的调研工作。这时无论是旧团队成员还是客户人员都会觉得比较烦,毕竟我们对其情况已经相当了解。但其实不然,新团队成员的咨询顾问在进行提问的时

49、候,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很多老团队成员习以为常、有可能忽视的问题,他们带来了新思维,打破了老团队成员的思维惯性。不能为了个人而团队一个团队管理者必须肩负三大责任:一是思想工作,二是业务指导,三是对外沟通。一个团队配合的好坏,关键看团队管理者也就是项目经理能否真正做好思想工作,也就是要传递经盛文化,用经盛咨询统一的价值观来指导咨询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行为模式。有的项目经理只是为了个人而团队,只要能够保障自身的利益以及项目的进度,不重视团队成员的协作与能力提升,那是致命的错误。我们历来强调项目经理必须为了团队而团队,必须致力于在咨询进程中为公司培养人才。客户比专家重要一个闭门造车的咨询方案,很难

50、得到客户公司支持人员的充分理解,即使再完美的方案,也会导致执行的不力。咨询顾问必须在提交方案之前将其要点充分地与客户项目对接人员交流,最大程度地争取其支持。毕竟,最熟悉企业情况的是他们。客户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主体,咨询专家不过是一个协助者而已。咨询顾问一定要牢记的一点就是自己的协助者身份,咨询公司的主要职责是方式方法的引导和教授,而最终方案的形成仍然来源于企业,来源于员工,来源于最贴近市场的人员。咨询顾问提炼的方案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合意见。一个方案如果没有与企业人员反反复复的讨论与获得认可,是无法得到通过的。无法让客户操作的方案不是好方案方案的操作者主要是中层人员,最终需要其上传下达,使方案

51、的实施逐步开展。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就应该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有的项目还需要由咨询公司向员工进行直接的讲解。只有本着客户比专家重要的定位,咨询顾问才能在每一次沟通中都能不摆出专家的架子,说一些企业人员听不懂的话,画一些企业人员看不懂的图,开发一些企业人员理解不了的模型,他们提出的方案要尽量贴近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的素质。当然,这并不是要故意降低咨询公司的权威与专业性,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如果咨询顾问没有重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性细节问题,一味地依照自己的思路追求完美,那么咨询方案必然会受到质疑,并将在实施辅导的过程中付出代价。与管理者的互动是咨询顾问学习提高的好途径咨询顾问切忌将自己摆在过高的

52、位置上,认为自己掌握了专业知识与咨询技能就高出企业管理者半截,这是极为错误的观念。咨询运作的过程,不仅仅是企业从咨询公司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样是咨询顾问从企业得到实践真知的过程,这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特点。问题的解决,不是靠咨询顾问独自操作的,而是通过与企业管理者共同的思考实现的。甚至有的时候管理者在咨询顾问点拨之下的思考成果比咨询顾问的还要精彩,这可让咨询顾问获得思路上的重大突破。企业管理者能够从管理实践,从企业自身情况给咨询顾问提供一些具有实操性的建议。这就像买画的人,他的心里有一幅模糊的蓝图,但他没受过美术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他自己把这个图案画出来极为困难。但是他能够直观地去表述他到底需要

53、什么样的画,并且当几幅可以参考的图画放在他眼前的时候,他能够凭着直觉判断哪一幅画更符合他的蓝图。而画画的人也从中体会到如何才能画出更加符合人们愿望的画来。咨询顾问与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互换也能说明这一问题。很多在企业里积累了足够经验与能力的管理者投身到咨询顾问行业,以使自身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同时把他在企业里的成功实践推广到其他企业;还有很多咨询顾问在沉浸于咨询项目数年后选择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吸取实践真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理论永远来源于实践,这就是客户比专家重要最深层次的解剖。做咨询就是做人保持距离,就是保持权威和执行力咨询公司的角色导致咨询顾问与客户的充分有效沟通必然是建立在保持距离

54、的基础上的。保持与客户的适当距离,才能避免受到客户惯性思维的影响,能够从第三方客观的立场看问题,才能保持权威与执行力。经盛文化之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客户的朋友,而是作为第三方的客观咨询顾问,我们的方案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提出我们的客观建议,而不是针对具体部门和具体的人,我们决不能涉及到客户的内部矛盾与纠纷之中。”摘自经盛企业文化手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一个企业需要咨询顾问深度介入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咨询公司的专业能力,更为深层的还在于其需要一个第三方的权威机构统一内部的认识。在一个咨询项目的报告会上,几个客户公司的部门经理听了我们的讲解之后显得很激动,表示非常认同咨询

55、公司的观点,认为这些观点能够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工作。而在会后,总经理不解地询问底下的人:这些都是平日里我反复跟你们讲的问题,为什么我讲你们不听,而咨询公司讲你们就接受呢?其实这就是距离的原因。同一利益体中的群体,必然会因为利益关系而影响公正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沟通的有效性。这就好比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伤。“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这样做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同时

56、还要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以避免在工作中丧失原则。反观咨询顾问的角色,他的定位在于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问题看问题,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不与客户保持适当程度的距离,就难以保持独立的地位,反而容易受到客户思想的干扰,无法把问题看得清晰透彻,无法稳、准、狠地保持自己鲜明的立场。当你的立场不坚定、开始受到企业人员观点左右的时候,执行力的危机就出现了;企业人员不会再对一个立场并不坚定的咨询顾问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在执行中也肯定边怀疑边实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项目的执行力度。一般的项目中,管理咨询顾问均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以及住宿场所,独立的第三方的客观思考是管理咨询顾问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

57、无论在调查访谈中,还是沟通探讨中,管理咨询顾问均以不卷入企业相关利益为要义。要切实保证提出的方案是以事论事,所有沟通均通过正式的途径进行,不宜在私下场合非正式地进行。有的咨询公司习惯于与客户公司的人员打成一片,喜欢隔三差五地邀请项目公司领导共赴晚宴,几杯酒下肚之后,什么话都可以说,大打感情牌、义气牌。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就突破合作双方的距离界线,项目的进展必将受到影响,原来希望以外来咨询公司独立第三方介入的角色,潜移默化之中已受到破坏,凡事不是以能力为基础,而变成以感情为基础。我们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正是这样的做法导致咨询公司一步步地丧失了权威。在客户眼中,管理咨询顾问是崇高的、神圣的、能够给予他

58、们方法与力量的,而不是和他们在一起吃吃喝喝、称兄道弟的。咨询顾问关于该企业的任何看法,都应在正式的沟通中发表出来,而不应在私下的场合中透露或者表述。保持距离并不等于忽视沟通作为具备专业职业操守的咨询顾问,应该明了保持距离的分寸。良好的沟通技巧将有助于项目方案的完善以及知识转移的有效性。高素质的咨询顾问不应终日埋头苦干,全身心地投入于各种专业模块的设计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写之中,这样很容易出现自我封闭的情况,在缺乏与客户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形成定论,这是导致项目陷入停滞或者得不到客户支持的一个原因。咨询顾问应该是开放的、主动的,在项目思路上、思考模式上应该占据主导和主动的地位;在具体的项目筹划中,应与客

59、户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模式,这样才能将项目不断推向前进。如果双方始终处于猜疑、有所保留的地步,那么项目将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沟通过程中,咨询顾问应该重点捕捉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思路,毕竟带领企业风里来雨里去、对于企业情况最为了解的是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与企业领导人沟通好就行了。咨询顾问在多数时间仍然需要与项目对接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并且,这个交流也不限于调研阶段的访谈,在项目研究阶段、方案撰写阶段,均需与相关人员就有关问题进行多次讨论、澄清以及说服,工作做足了,咨询团队在企业中的地位就得到有效的尊重及维护,有利于咨询公司与客户公司的长期合作。在项目运作中,我们总能在开完讨论会或培训课之

60、后,听到客户公司的管理人员兴奋地引用我们的用语,甚至和我们形成了一致的思路,这是最为可喜的现象,也是令我们倍感满足的事情。第3章人才辈出咨询最大的成就在咨询过程中开始必要的知识转移是保证方案实施后对接项目成员具备实操性、学会系统思考问题方法的最好方法。企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最大的收获在于项目完成之后能培养出一批持续运用科学管理思维方式为企业作贡献的人才。客户公司在导入咨询项目之后,其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会产生依赖的心理,只依赖咨询公司完成艰辛的劳动成果。殊不知,他们放弃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一个客户新设立一个战略管理部门之后,邀请我们做一个市场调研项目。新任的部门经理并没有身先士卒,在项目对接人员

61、的协调上、在项目调研信息的掌握上都做得很不到位。当需要外出到某市场集散地实地调研时,我们要求该部门调派相关工作人员会合调研,他竟说不需要了。这样的态度,错过了最好的与咨询公司合作、学习的机会。知识转移,为企业培养人才是咨询项目最大的成果。咨询项目能够得以成功实施,最大的保证是企业对接的项目小组主要成员能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思维模式与方法技巧。引导、协助和培养客户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经盛公司所有咨询顾问的职责。中西合璧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西方管理思想注重数据,是点性思维模式,其众多的管理工具与管理解决方案均建立在严密而周全的企业历史数据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生搬硬套在国内的中小型企业中,必将面临

62、水土不服的问题。缺乏历史数据、难以进行数理分析是中国的正规MBA们面临的极大尴尬。中国企业最缺的是管理,在管理咨询市场与国外尚有很大距离的情况下,拥有能满足中国企业行业成功经验要求的本土咨询公司乃至国外咨询公司都少之又少;另外,行业成功经验的背后实际上要求的是行业研究的数据库,而能够拥有完整数据库的企业、行业协会均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很多MBA到了企业之后就傻眼的原因所在,他们所学的数理分析模型找不到数据来输入!比如石材行业,有限的数据只是来源于海关总署的统计,而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销售额、总产值等都有很多水分,这就是本土企业的中国特色。西方管理咨询以数据为主的分析模式有其可以采用的优势,能

63、够使本土企业在过程中逐步学习制度化、数据化管理的先进管理技术;但西式分析方法的设计原理来源于其管理哲学的基本假设,都是从管理价值观出发研究企业应当如何管理的问题,而中西传统哲学的差异正是为西式分析方法能够在国内本土企业中发挥多大的能量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如何根据本土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土企业的管理咨询模式,如何基于我们传统的哲学思想赋予本土企业驾御西方先进管理技术及工具的能力,这些是摆在中国企业管理者以及本土管理咨询公司最大的课题。在一次我们给客户企业做的讲解会议上,该企业的一位副总提出了一直疑惑不解的问题:使用西方管理工具的数据分析到底能否解决我们企业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框架的基本指标

64、设置是否科学;其次,数据采集分析过程是否科学;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则是最大的问题。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后,我们提出了我们一向坚持的观点:中西合璧,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才能为中国企业指明出路。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战略思维的问题,如果不从定性、思辨的高度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仍将是问题,再好的管理工具也难以奏效,因为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而不是数据的问题。数据只是工具,连怎么使用工具都缺乏认知,何谈使用工具?在管理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思考方法,而应进行系统的思考。不能脱离中国本土的传统哲学论管理,也不能简单进行理性管理而放弃感性思维模式,更不能只从感性出发而不考虑执行实施的风险。中国传统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