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5117788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樊锦诗:驻心大漠护敦煌2010-05-14王国平、任桑桑光明日报点击:128这个地方已经有一点恋帖r樊锦诗,祖籍浙江,1938年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长期扎根敦煌。石窟考古专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家。著有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壁画全集敦煌3北周卷敦煌石窟全集佛传故事画卷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09年9月被评为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资料照片?你彻底爱上他了,你还想别的吗??说话间,72岁的樊锦诗身体前倾,眼里闪耀着光芒。她爱上的?他?,叫敦煌莫高窟。他们之间的?厮守?将近半个世纪,不离不弃。令这位敦煌研究院院长感到欣慰的是,她的?爱人?

2、变得越来越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莫高窟受邀在城市足迹馆和甘肃馆布展。长于上海的樊锦诗很珍惜莫高窟艺术在故乡亮相的机会。经与上海世博局商定,选送1件五代至宋时期的木雕六臂观音像,4件唐代彩塑和5件唐代写经共计10件珍宝入驻世博会,还复制了3个洞窟。她护送这些国宝奔赴上海,并参与了展厅的布置。在她看来,世博会和敦煌之间有着隐隐的呼应世博会是世界文明的际会,它面向未来,生机勃勃;而敦煌是历史文明的积淀,它守护过往,孕育久远。一个是象征当下的文明,一个是代表过去的文明,这两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朝向不同,却都体现着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创造、参与和共享。世博会在这三方面的表现自不待

3、言。敦煌作为历史上牵起丝绸之路两端的?咽喉之地?,创造过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通的奇迹。不过,担心接踵而至。这次参展等于是给敦煌做个大广告,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游客直接前往敦煌参观。但由于莫高窟保护的特殊性,大量游客的涌入将对壁画造成毁灭性的损害。樊锦诗说曾经做过实验,让40个年轻人一起进到某个洞窟,仅半个小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增加了5倍,相对湿度增加了10%,温度上升了4摄氏度。?既要弘扬莫高窟的灿烂艺术,又要保护好这份世界遗产,不当历史的罪人,这是个两难!?樊锦诗说,她经常忐忑不安,睡不好觉所以,她有时会急躁,挠头,满头银发如飞雪,在空中滑出弧线,实在憋不住了还要骂人。但更多的时候她喜欢开玩笑,笑

4、起来像个孩子,尽兴又有几分羞涩。她说开会休息时经常有人跑过来问:?你是樊锦诗啊??她点头说是。来者满脸惊讶:?你就是樊锦诗啊!?她揣测,这个人肯定在想:怎么是个女的?就是这位老太太,紧握男人传来的接力棒,用女性的坚忍驻守敦煌,用女性的柔情温暖着荒漠里的艺术宝藏。男人成了坐标,勾勒出她的人生轨迹与生命传奇。常书鸿:精神偶像常书鸿,满族,1904年生于浙江杭州,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5年秋,他在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上,看到一部名为敦煌石窟图录的画册,震撼不已。随即放弃在法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在战火中创办了敦煌艺术研究所。历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始终以修复保护莫高窟为使命。樊锦诗知道常书鸿这

5、个名字,是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期间,人民文学杂志上刊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主人公尚达的原型就是常书鸿。常书鸿对艺术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让她心生景仰。1962年毕业实习,她和其他三名同学被委派前往敦煌。她见到了常书鸿,第一印象是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像个农民?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有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像个村姑?也就是这次,樊锦诗体验到了敦煌生活的艰辛。没有电灯,井水又浑又苦,房子是土块垒的,门都是透风的。由于房间里没有卫生设备,她深夜到外边上厕所,刚迈出门,就看到黑乎乎的一只耳朵在摇。她想,是狼吧?心头一紧,急忙回屋把门拴上,一夜没睡好。凌晨实在憋不住,想想狼也该走

6、了,起床一看,是头驴。这个晚上,让生在北京、长在上海的樊锦诗苦不堪言。但第二天迈步进入洞窟参观学习,她一下子就?呆了?。这似乎是初到敦煌的参观者的共同感受。常书鸿在文章我和敦煌里写道: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画面,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心动魄,赞叹不已。和自己的精神偶像常书鸿一样,樊锦诗也感受到了什么叫惊心动魄:?每个洞窟美不胜收,越看越有味儿,一个跟一个都不一样,太好看了,太有意思了,我一下子就爱上了。?爱?有时要付出代价。由于水土不服,实习期尚未结束,樊锦诗提前回京了。第二年,她大学毕业,常书鸿写信到北大要人。樊锦诗勇

7、敢?接招?,毅然来到敦煌。她不顾家人反对,父亲给学校写信抗议,她偷偷把信藏了起来;她也不顾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和双胞胎姐姐不足月就出生了,落下一个动不动就发烧、晕倒的毛病;她还不顾已有了心上人樊锦诗坦言中途想过?跳槽?,挥别敦煌,这时常书鸿的身影就会伫立在她的眼前。?当年,常先生在巴黎画坛很有地位,喝牛奶、吃面包、住高楼,但是他却心甘情愿地来到敦煌过着像西北农牧民一样的生活,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好敦煌艺术!他能做到,我觉得我也行。?曾经的苦,她忘了,或者不愿再提,但是她记得那些?甜?。比如说常书鸿经常邀请年轻人到他家吃饭,?他的红烧肉烧得很好?;1981年中秋节,敦煌通电了,?这真是一个了

8、不得的大喜事?;更让她震撼的是1995年夏天的一段经历。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的一天,一个叫乐僔的和尚从中原云游到敦煌,面对三危山参禅入定。当他睁眼时,只见对面的山上发出万道金光,似乎有千佛现出。乐僔大为震惊,心想是自己的虔诚得到了感应,决定开凿洞窟,住下来修行。以此为发端,洞窟越来越多,历经好几个朝代,成就了当今的莫高窟。夏天是敦煌的雨季。1995年,樊锦诗时任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一天傍晚,她现场监督工作人员垒沙包,以免莫高窟受到洪水的侵害。?这时我觉得余光里有亮光,一抬头,好家伙,天上整个都是金色的,金光万丈,耀眼,太壮观了!一会儿就没了,我就看到过这一次。?无独有偶。常书鸿在跟日本友

9、人池田大作对谈时,提及上世纪50年代,他也见过这样的情景:?三危山的背后是渐渐变暗的天空,前方是暗淡的呈茶色的沙漠,唯有照在三危山上的夕阳显出极为清晰的金黄色。在带状的金黄色背景下,山脉看上去宛若千尊佛并列而坐。?或许,敦煌以这样的方式回馈着孝顺她的?儿女?常书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樊锦诗被誉为?敦煌女儿?。王圆箓:反面典型王圆箓,即王道士,祖籍湖北麻城县,生于陕西,在酒泉入道修行,后云游到敦煌。1900年6月,他揭开了莫高窟藏经洞的秘密。敦煌的大量珍贵文物经过他的简单交易流失海外。?不做王道士!?刚走上领导岗位,樊锦诗就给自己设下了这样一道心理防线。尽管时代已经是天壤之别,?王道士那时国难

10、当头、国运不济,现在奥运会、世博会都在我们国家举行了,完全是两回事。?但樊锦诗说,新形势下有新问题。对世界遗产,有个通病是?重申请、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这个?病?也传染到了莫高窟1998年,有关部门计划将莫高窟和某旅游公司捆绑上市,理由是通过现代资本运作提升莫高窟的旅游价值。刚刚就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顿时傻了眼,?这不是要把这些洞给卖了吗??她心急如焚,四处奔走,抛却了学者的风范、女人的矜持,据理力争,拍了桌子,骂了人,硬是把这场风波给平息了。她担心留下骂名,?世界上只有一个莫高窟,他出了什么问题,我是要承担责任的。?但同时她更清醒地意识到,莫高窟不姓?樊?,?在莫高窟保护上不能有我

11、,否则就麻烦了。?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次面对莫高窟的九层楼,樊锦诗说这些字眼就会在脑海里闪现。研究院要建办公楼,她主张选址和九层楼要保持距离,并且叮嘱建筑设计师:你不要想通过这栋房子来突出你的设计风格,而是要想着怎么跟莫高窟相协调,没有你自己,只有莫高窟,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能耐。但是,?不做王道士?,不等于闭门造车,与国际上不相往来。她很清楚,莫高窟的这些洞都有?病?,要及时治疗。她与古遗址保护经验丰富的美国盖蒂保护所取得联系,经过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如今的莫高窟已经形成了从外到内的系统保护网络。彭金章:执手爱人彭金章,河北肃宁人,1937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

12、专业,1963年至1986年任教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后供职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樊锦诗和彭金章是同班同学,毕业前他们就相好了。结果分配工作时,彭金章去了武汉,樊锦诗到了敦煌,天各一方。樊锦诗说他们约定,自己在敦煌?玩?三年,把壁画、彩塑看个遍,就奔向武汉,两人成家。期限到了,彭金章没见着人影,就赶往敦煌。看到朝思暮想的恋人,彭金章傻眼了:?变土了,哪像在北京读书时候的样子。?他们一起看洞窟,彭金章再次傻眼了,但他没有留下来的打算。而樊锦诗心里在打鼓,她跟莫高窟有感情了,难言离开。翌年,他们结婚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也拉开了序幕。?老彭这个人很不简单,如果当时他说你不来武汉我们就掰了,我没有那么伟大

13、,肯定跟着他去武汉,但是他没有这么说。我就变得越来越放肆了。一说到彭金章,樊锦诗喜欢用?打着灯笼也难找?来形容。彭金章也感受到了妻子坚守理想的不易。在他的记忆里,樊锦诗有过两次泪流满面。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原本说好了要在武汉待产,双方的老人都把婴儿用品寄到了武汉。但是樊锦诗还是在敦煌生了,彭金章接到儿子出生的电报,坐火车、转汽车,挑着担子赶到敦煌时,儿子还光着屁股等衣服穿。一见到丈夫,樊锦诗情不自禁,号啕大哭。他们的二儿子从小寄养在河北乡下姑妈家,五岁时,樊锦诗去看他。妈认不出儿子,儿子也认不出妈。樊锦诗痛哭流涕。?我们家四个人,有段时间分在四地,我在敦煌,老彭在武汉,大儿子在上海,二儿子在河

14、北。?樊锦诗常感到愧疚,家成了这个样子,都是因为自己她和彭金章之间有过拉锯战式的?谈判?。当时彭金章在筹建武汉大学考古专业,有自己的天地,期待樊锦诗来协助。樊锦诗不依,她放不下莫高窟,反问道:你为什么不来敦煌??持久战?打响了。武汉大学到敦煌要人三次,敦煌以礼相待,也到武汉大学要人三次。结果双方?不欢而散?为了成全妻子的事业,彭金章?投降?了。1986年,他辞退了武汉的工作,一头扎进敦煌,给妻子?打工?。但走上领导岗位的樊锦诗越来越忙,出差是家常便饭,又把彭金章一个人留在了敦煌好脾气的彭金章承受着这一切,甘心做着?敦煌的女婿?。他用了8年时间,在北区废洞窟里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证实完整的莫高窟

15、石窟寺院由南北石窟共同构成,从而使莫高窟有编号记录的洞窟由492个增至735个。樊锦诗很开心,丈夫的成绩是她教育年轻人的好教材。?你看,老彭50岁来敦煌都干出了一番事业,你们的机会就更多了。?常书鸿的口头禅?敦煌有很多事做,而且值得做?,樊锦诗也挂在嘴边。如今,樊锦诗希望退休了能好好地陪陪老伴,?去哪里住,这次得要让他做回主。?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在莫高窟出土的典籍里有一首描写爱情的敦煌歌辞叫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星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樊锦诗和彭金章之间的情感没有这般的浓烈,但是这首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歌辞,印证着他

16、们爱的足迹:历尽考验而忠贞不二。祁嘉:历史身影祁嘉,十六国时酒泉人。晋书记载他20多岁时西游敦煌,最初贫困不堪,后来博通经史,终成一代名儒。他诲人不倦,各地讲学,身边不乏追随者。回溯历史,祁嘉以自己的才华和品格影响着后学;今天,樊锦诗也以自己的精神和性情影响着新时代的莫高窟人。对于名利,樊锦诗始终清醒:?莫高窟那么有名,我又在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个位置上,还是个女的,所以大家才会关注我。我在沾莫高窟的光。?她说,敦煌学研究能有今天的成就,莫高窟的保护能有所收获,关键在于有一群人在默默地耕耘、奉献着,成了?打不走?的敦煌人。比如,敦煌研究院编辑部主任赵声良,这个云南汉子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

17、系。由于喜欢美术,翻阅到敦煌画册时,就来了兴趣。但由于当时有关敦煌的书籍太少了,就有了到敦煌工作的念头。这时有日本学者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更让他坚定地要为振兴敦煌学做点什么。他给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所长段文杰写信,道出了自己的愿望。段文杰委托时任副所长的樊锦诗回信,欢迎他到敦煌工作。1984年毕业时,他就直接奔向了敦煌。后来,他自费到日本攻读了美学史博士学位,回国时有大学聘请他前往任教。尽管工资待遇、工作环境都要比在敦煌高出一筹,但是赵声良断然拒绝了,理由包括?不回来对不住樊院长?。在日本自费攻读博士学位时,在樊锦诗的坚持下,赵声良仍被选为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樊锦诗到

18、日本出差,一定要找时间去看看他;每年都给他寄新年贺卡这些都让赵声良感受到了温暖。赵声良还对樊锦诗在学术上的严谨印象深刻。把考古学应用到敦煌石窟的研究上,樊锦诗走在了前列。她关于敦煌石窟考古的报告已经写了十多年,做了大量的考察,赵声良觉得这个报告详尽而充分,全国少有的高质量,但樊锦诗一直不肯拿出来发表。?樊院长喜欢说再斟酌一下吧,在学术研究上她宁肯慢一点,要让文章经得起推敲。?除了对自己严格,樊锦诗对员工也是严格要求。她倡导有责任地向游客开放洞窟,不仅要让游客看好,还要讲解员讲好。在莫高窟,普通讲解员也是半个研究专家。努力地工作,这是樊锦诗认为人生唯一能真正规划的事,所以她从来不敢懈怠。她又说,

19、自己年幼多病,活多少岁都是捡来的,所以豁出去了,活着就要做点事;她还说,希望自己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能无悔地留下遗言:?我为敦煌,尽力了。?祁嘉在敦煌留下了一个历史的背影,樊锦诗的名字也将镌刻在敦煌的历史长卷里,熠熠生辉。【记者手记】第一次见到樊锦诗,是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报道时,她是敦煌站的首棒火炬手。直到前一天晚上她还不满意这样的安排,?让一个老太婆先跑,不好看?。她担心这会影响到画面转播的效果,丢敦煌的脸。再次见到她是在北京。她是全国政协委员,今年两会结束后留下来办事,费尽周折才肯接受采访。好一阵打听,才找到她的住处,叫景山东街宾馆,在一个胡同里,很不起眼。她说以前国家文物局就

20、在这附近,办事方便,还实惠,单间每天百元左右,有床,有卫生间,有电视,多好。后来国家文物局搬新家了,她对这个宾馆有了感情,就像她对敦煌有了感情不舍得离开一样,来北京还住这里。宾馆经理郭文凤觉得这个老太太了不起,说她虽然是个?人物?,但从来不愿意麻烦别人,自己拿行李,自己打水,房间里住多少天都不用服务员打扫,整洁如新。?这样的客人现在哪里找!?樊锦诗说话有口音,但妙语连珠。比如她说,现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没了?历史?,没了?文化?,没了?名?,只剩下个?城?了,而且?城?跟?城?长得越来越像了;有个年轻人好奇地问她,莫高窟里住着的都是和尚、尼姑吧?樊锦诗说自己笑着回答:?你见过头发这么长的尼姑

21、吗??人物影集1967年,樊锦诗和彭金章在敦煌。资料照片1964年,雕塑家孙纪元以樊锦诗为原型的雕塑作品青春。余生吉摄2004年,樊锦诗在莫高窟第454窟查看壁画题记。孙志军摄成果解读樊锦诗先后牵头完成了莫高窟北朝、隋以及唐代早期分期断代的研究工作,开创了敦煌石窟考古的新天地。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的保护修复技术日臻成熟,并承担起国内其他文物遗址保护的责任;在她的发起和直接参与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于2004年颁布实施;在她的推动下,由三国四方参与起草的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正在等待实施;2003年,她系统阐述了建设?数字敦煌?的构想,受到广泛重视,国家确定投资2.6亿元,目前项目已经开工,莫高窟将通过数字化手段得以永久保存。回声前有常书鸿,后有樊锦诗。樊锦诗说她只是瞎忙,但她的?瞎忙?功德无量!季羡林她守护国宝41年,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41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2004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评选解说词任何一种合作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樊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在她的领导下,敦煌研究院也已形成了成熟的机构架构、人才架构。美国盖蒂保护所专家内莫阿根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