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511510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井陉县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含地质灾害)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 估 报 告*年*月目 录前 言1一、评估任务由来1二、评估依据1三、目的任务1第一章 设计和规划工作概述2一、位置条件2二、规划概况2三、以往工作程度3四、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3五、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5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5一、气象水文5二、地形地貌6三、地层岩性6四、地质构造7五、工程地质条件8六、水文地质条件8七、开发建设及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8第三章、地质环境现状评估9一、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9二、水资源环境现状评估9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9第四章、地质环境预测评估9一、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9二、水土资源环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

2、10三、地质灾害预测评估10第五章、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11一、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11二、地质环境影响特征(分布范围、类型、程度)11二、综合分区评估结果11三、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宜性评估11第六章、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11一、斜坡稳定性的防治对策12二、土地资源及生态保护防治对策12四、水、大气等环境保护对策12五、对企业编制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的评估意见12结论与建议13一、结论13二、建议13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5页 共18页前 言一、评估任务由来受000000委托,我院2006年12

3、月承担了该企业拟建的0000000000000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工作。在对野外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基础上,编写了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评估报告。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0000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委托书。三、目的任务主要目的:通过矿山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为00000审批和00000000环境监督管理提供技术工作依据,同时为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主要任务:、初步查明000000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并进行现状评估。、根据活

4、动特点,掌握建设方案建设对矿业活动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影响程度进行预测评估。、对0000工程活动引发、加剧和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进行评估。、通过现状评估、预测评估进行综合性评估,做出000建设的适宜性评估。、评估地质环境的适宜性;、评定“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保护防治措施和工作建议。第一章 设计和规划工作概述一、位置条件00000000行政区划隶属井陉县微水镇管辖。交通尚属便利(见图1交通位置图)。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0000000 ,北纬:0000。二、规划概况1、范围与面积、建设规模属私营企业性质矿区主要拐点坐标为

5、:(3度带)拐点编号 X Y 000 0000 0000 0000 00000 00000 0000 00000面积为0.00000km2。该计划投资总额为0000万元,服务年限为000年。2、设计方案0000000000000三、以往工作程度多年来,地勘单位在该区域内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其中主要有:四、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本次评估工作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搜集以往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区域调查以1:1万地形图为底图,环境地质调查以1:2000地形图为底图,利用GPS 卫星定位仪结合地形、地物定点,使用罗盘测量地层及矿层产状,按工作程序对评估区进行工

6、作。工作程序见框图。本次完成工作量见下表: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项目单位数量工作区面积调查Km21.2野外调查路线Km4.5地质点调查个18照片张16(使用6张)搜集资料份5搜集图件张8评估工作程度框图接受评估委托全面收集资料、调研编制评估设计并审查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划分评价级别、确定评价范围地质环境补充调查环境地质问题确定及评估因素选取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保护对策与防治措施提交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专家审查与备案五、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1、评估范围的确定:该矿区面积为0.0000km2。按地质环境影响主体技术要求,评估区范围包括活动影响到的范围,评估区总

7、面积为0.0000000km2。2、评估级别的确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地质环境问题单一,危害小; 地貌类型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中等,降水较为集中; 地质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矿层产状简单,地层岩性较为单一; 不易分解有害组分,不致对水土资源环境造成污染; 设计方案有计划地进行,破坏地质环境的人工工程经济活动一般。根据分类表及说明,本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地质环境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确定本次评估级别为三级。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一、气象水文1、气象本区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夏暑

8、冬寒,温差较大。根据多年统计资料(截止时间为2002年),年平均气温为1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6。夏天极端最高气温42.7,冬天极端最低气温-26.5。 降水量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左右。从11月至次年4月,仅占全年的12%。多年平均降水量547.7mm,年最大降水量1209mm(1996年)。蒸发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末和炎热的夏季,其中以57月份蒸发量最大,年平均蒸发量2106.5mm。太阳辐射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368兆焦耳/平方米。其年变化是1-5月递增,此后转为逐月递减。全年以5月份最大, 12月份最小。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40.

9、0小时,日均7.2小时。该区土壤冻结期为每年12月翌年2月中旬,标准冻结深度为60mm。无霜期约190天。2、水文本区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流经本区较大的河流有0000河、00000000河、000000000河。二、地形地貌本区位于00000000东部边缘,地貌单元为以石灰岩为主的低山区。矿区内地势南高北低,矿区内海拔最高点497m,最低点390m。主要由古生界寒武系各种灰岩构成,由于受单斜构造控制,地貌特征不仅山岭连绵,层峦迭嶂,而且基岩裸露,仅在山脚和沟谷中可见少量坡积洪积物,坡面上残积风化物很薄,植被稀疏,干旱缺水。山坡坡度一般小于30度。 (见图3区域地貌图)三、地层岩性矿区内出露地

10、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中元界长城系常州沟大红峪组(Chc-d)、古生界寒武系下统(1)、中统(2)、上统(3)岩层及新生界第四系(Q)沉积物。未见岩浆岩沉积物。长城系常州沟大红峪组(Chc-d):区域上呈带状分布,矿区出露于南东,地形上呈单面山构造,主要为石英砂岩,亦有铁质石英岩及条带状石英砂岩,其上被寒武系下统地层平行不整合覆盖。寒武系()下统(1):呈带状分布于矿区东侧,主要为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钙质灰岩,为矿层底板。中统(2):区域上呈带状分布,区内分布广泛,延出区外,为赋矿层。主要为厚层鲕状灰岩、块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最大厚度100m。上统(3):分布于西部,位于山体顶部,主要由厚层白云岩

11、、白云质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构成了矿体的顶板。第四系(Q)仅在山脚和沟谷中可见少量坡积残积物,主要为砾卵及块石,含少量亚砂土,坡面上为残积风化物。第四系残坡积物厚度小于0.5m。见图4矿区地形地质图。四、地质构造矿区位于000000台背斜,0000穹褶束中段,000000穹断束内。北西发育有一条断层,区域上延伸数公里,区内延沟分布,其上下盘地层为寒武系中统岩层,倾向东偏北,性质为逆断层。区内构造简单,地层主要呈单斜产出。基底南寺组地层走向北东,倾向270340,倾角2535。常州沟大红峪组地层与寒武系灰岩地层产状大致相同,二者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地质构造详见图5区域构造图。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12、B 50011-2001)中的规定,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本区构造相对稳定,属相对稳定区。五、工程地质条件区内直接底板为寒武系下统(1)白云质灰岩、钙质页岩组成,其完整性较好,未受构造破坏,稳固性好。顶板岩石为寒武系上统(3)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岩石致密坚硬,完整、牢固。六、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位于山区,海拔高度390m497m。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唯一补给源。00000位于中部,出露位置较高,自然排水畅通,区内无地表水体,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320m),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于低尘洼处,故不受第四系孔隙水影响。岩石致

13、密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基岩完整性好,故裂隙水微弱。因此,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七、开发建设及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为荒山,山坡及沟谷有少量野生灌木及杂草。大部分地貌景观属自然状态。其他人类活动轻微。小结:地貌单元为石灰岩为主的低山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第三章、地质环境现状评估一、土地资源环境与地貌景观现状评估现为荒山,大部分基岩裸露,无耕地,自然植被不发育,主要为杂草和少量野生灌木,生态环境脆弱(见照片13)。 总体地质环境基本属于天然状态。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环境影响较小,对地貌景观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二、水资源环境

14、现状评估现状下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矿区附近无地表水,且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较小。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根据以往资料和现场调查,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小 结地质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问题较轻,现状无其它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不发育,危险性小。第四章、地质环境预测评估一、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1)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由于建设,对000000工程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较重。(2)线路工程地质环境预测评估道路修建过程破坏原有的脆弱的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由于道路大部分是在原有山路上修建,对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较轻。(见照片5)二、水土资源环

15、境地貌景观预测评估(1) 土地资源环境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范围内均为荒地,无耕地,坡面植被不发育,破坏了原地貌景观,对土资源环境及地貌景观破坏较重。(2)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与破坏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内无地表水,无毒性物质的使用。废渣堆放场对区域水资源量影响较轻。三、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根据现场调查分析,遭受崩坍、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由于建设引发或加剧崩坍、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小 结根据预测评估,对工程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影响较重。线路工程对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对水资源环境影响较轻。遭受崩坍、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第五章、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一

16、、地质环境(含地质灾害)影响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在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基础上,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用定性的方法,对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判定地质环境综合影响程度。二、地质环境影响特征(分布范围、类型、程度)评估区范围为0000000,面积0.0km2。综合考虑,破坏了原有地貌景观和水、土资源环境,地质环境影响较重。二、综合分区评估结果根据本000000的特点及生产引起的水土资源环境影响的分布范围、类型及影响程度,将评估区划分一个区:对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由于开发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见图6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分区评估图三、地质环境对矿山开发适宜性评估根据综合

17、评估结果,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重。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总体评价矿山开发适宜性为:基本适宜。第六章、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矿区内自然条件较差,大部分基岩裸露,生态环境一般,对山体地形地面貌及植被破坏程度较为严重,将会加剧区内水土流失现象。现针对本次评估所发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一、斜坡稳定性的防治对策(1)二、土地资源及生态保护防治对策(1)活动严格限制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允许无故扩大活动范围,尽量避免开采区以外的植被及树木受到毁坏。(2)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加强矿区周围的绿化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四、水、大气等环境保护对

18、策(1)为保护下游地表及地下水免受污染,应对生产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对生活垃圾及设备废油污等永久性污染物应采取集中防渗储存,定期外运指定垃圾处理场。(2)凿岩,采装时采用喷雾水方法降尘。采用密闭车厢运输石料,以防止扬砂,掉块,影响大气环境。五、对企业编制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的评估意见企业应编制专门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规划,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治方案,做到措施得当,可操作性强,可作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的方案。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2)矿区总面积:0.0000km2,评估区总面积0.00

19、00km2。(3)现状评估认为:矿山地质环境比较脆弱,无水土流失问题,无矿业活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不发育,危险性小。(4)预测评估认为:破坏了原地貌景观,破坏较严重,对土资源环境影响较重;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评估区发生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评估区内对水资源环境影响较轻。(5)综合评估结果认为:根据本000000的特点及生产引起的水土资源环境影响的分布范围、类型及影响程度,评估区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区。(6)建设适宜性: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基本适宜该建设。二、建议(1)加强管理,其堆放高度,坡度要有一定的限制,并采取引洪等相应措施,确保堆积物稳定,尽量避免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3)加大周围绿化程度,以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4)设计安全巡视制度,负责边坡稳定巡察,发现危险及时排除。(5)加强矿区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第 15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