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5106835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232.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资源描述: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附件一大连市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大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1一、大连市船舶行业发展状况1(一)基本状况1(二)主要企业2(三)“十一五”发展回顾6(四)发展特点8(五)行业地位10(六)发展条件及优劣势分析12二、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18(一)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18(二)行业发展趋势65(三)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74三、发展规划思路及目标88(一)规划思路88(二)发展原则89(三)发展目标90四、发展重点92五、结构调整规划95(一)企业组织结构95(二)产品结构调整96(三)技术结构100(四)所有

2、制结构102(五)区域(布局)结构103(六)调整重点104六、新兴行业和区域集聚106(一)新兴产业的培育106(二)产业集聚区109七、措施建议109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22页 共124页前言船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是为国防建设和航运、海洋开发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具有技术先导性强、产业关联度大、资本与劳动密集结合等特点。它不仅对整个经济发展起到综合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国际贸易

3、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际造船行业市场的好转,世界船舶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船舶工业经过长期积累,基础设施、造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使得近年来中国造船完工量快速增加。加快船舶行业发展,是提升大连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优势支柱产业作用的重要举措。一、大连市船舶行业发展状况(一)基本状况大连市处于中国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内的重要位置,是中国北方地区造船业龙头城市。近年来,大连市船舶工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幅在30%以上。2009年,船舶工业 本规划除注明外,统计数据均为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大连市数据由大连统计局提供)实现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603.15亿元,出口交货

4、值346.33亿元,利润总额39.15亿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6.29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153家,资产总额1374.62亿元。目前,大连已具备建造30万吨及以下各种类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的能力,船舶配套体系日益完善,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也已初步形成。大连船舶工业已经形成了以中船重工所属大连船舶重工、中远船务、中远造船、STX(大连)造船、大连辽南船厂等造船企业和大连船用柴油机、大连船用推进器、大连船用阀门等船舶配套企业为基础的153户规模以上企业,造船企业23户,从事船舶配套产品生产的企业有84户,船舶修理及拆船企业46户,船舶研发中心和设计公司20家,4个有相关专业的院系(大连

5、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海军大连水面舰艇学院)。大连有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厂,有在行业领先的船用低速柴油、船用阀门和船用螺旋桨的专业生产厂,有船用水声设备的科研试验单位,还有专为海军修理舰船的大型骨干企业。大连船舶工业历史上先后开发建造了新中国第1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第1艘弹道导弹潜艇,第1艘导弹驱逐舰,第1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第1艘远洋油水干货补给船,第1艘大型出口货轮和第1艘化学品/成品油轮和第1艘10万吨级的大型船舶,设计制造了第1台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主机等,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30多个第一。如今,VLCC、5668TEU集装箱船、4250TEU集装箱船、18万吨

6、散货船、11万吨成品油轮、30万吨超大型油轮、7.6万吨成品油轮、23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JU2000型钻井平台等产品已成为大连船舶业的品牌船型、支柱产品,形成了品牌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船舶配套以船用柴油机、船用阀门、推进器、甲板机械和舾装件等为主要产品。以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修船企业,修船能力在我国北方位居第一。随着中远大连造船、韩国STX集团大连造船及重工、韩国的东方精工、斗山重工、大洋商船以及日本今治造船集团等进驻大连和项目的实施,大连市船舶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以船舶重工、STX、中远造船、中远船务为支撑的大连湾、旅顺、长兴岛三大船舶产业基地和5个船舶配套园,呈现强

7、势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二)主要企业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DSIC)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始建于1898年,现有总资产817亿元,员工8000余人,拥有军工、造船、海洋工程装备、修船和重工五大产业。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2亿元,销售收入208亿元,利润总额17.4亿元,造船产量388.7万吨,是国内首家跻身世界造船十强的企业,手持船舶订单连续稳居世界第四位,2009年荣膺世界最佳船厂奖。近年来,公司成功开发并建造了VLCC、大型化学品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轮、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

8、钻井平台等多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以及多种型号的优质军用舰船。公司占地512万平米,拥有船坞10座、船台9座、舾装码头10公里,岸线总长超过14.2公里,最大起重能力900吨,可满足从驳船、拖船、渔船、军船到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滚装船等各类船舶,以及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各类海洋工程装备的全系列建造需求。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2日,是中远船务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公司占地130万平方米,岸线总长3200米,以船舶修理、海洋工程改装、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建造为主业。公司拥有30万吨级浮船坞、15万吨级浮船坞和8万吨级干船坞各1座,

9、坞容总量达到56万吨;最大起重能力400吨;目前,公司拥有员工1600多人。公司于2007年开始进军船舶制造领域,年修船能力200余艘,具备OBO、PCTC、油轮和化学品船、VLCC、VLOC、VLBC、FPSO等多种特殊船型的改装能力,公司承接了世界首艘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船(FDPSO)建造项目、系列30000吨重吊船建造项目、系列57000吨、80000吨、92500吨散货船建造项目。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DACOS)是中远集团(COSCO)旗下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NACKS)并行的第二家大型现代化船舶专业制造企业。公司主要建造18万吨级以上散货船、VLCC油船、VLOC矿砂

10、运输船、10000TEU以上集装箱船等大型高附加值远洋船舶。2007年8月6日,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在旅顺开发区羊头洼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8月正式开工,公司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主要工程为建设一座包括两个30万吨级船坞在内的国际一流水准现代化造船厂。建成后将达到年造船240万载重吨的能力。大连辽南船厂是李鸿章建立北洋水师的时候建立的企业,现已成为旅顺海军基地最大的军工生产单位,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工厂以舰船修理、建造和现代化改装为主,可以修理、建造和改装24000吨以下各种类型的军用舰船及油田守护船、勘探船、港口疏浚船、铝合金船、客滚船、危险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工厂占地3

11、6万平米,拥有24000吨、16000吨船坞各一座和10000吨连体船台三座、1500吨室内船台一座,最大起重能力400吨。现有职工1800余人。主导产品是绞吸式挖泥船、吹泥船、工作船、开体驳船、勘探船、放缆船、客货滚装船等。大连松辽船厂隶属于沈阳军区工厂管理局,是一个陆军船艇的修造基地,为全军陆军船舰修造能力最强的厂家,建造的船舶包括成品油轮、登陆艇、高速双体船、全封闭救生艇等特种船。大连松辽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是大连松辽船厂控股的企业,是国内设计研发能力最强、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工艺最先进、产品档次最高的玻璃钢豪华游艇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松辽斯莱泊蒂”牌游艇已成为国内乃至东南亚市场上的名牌。企

12、业在大连海湾工业园将建立全国最大的玻璃钢船艇建造基地。STX大连集团成立于2006年9月,总投资20亿美元,占地550万平方米,拥有4条大型船台,一个海洋结构物(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设施,4座900吨龙门吊,员工14000余人。主要产品散货船、汽车运输船、海底管道铺设船、钻探船等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低速柴油机、船用曲轴、船用推进器等船舶配套产品,年造船能力300万吨、船用柴油机200台(300万马力)。未来规划发展油船、LNG船、集装箱船、豪华游轮以及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储油装置等新产品、新领域。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DMD)隶属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DMD-WARTSILA系

13、列和DMD-MAN系列重型船舶主机,公司拥有大批数控装备和现代化重型测试设备,具备了大规模焊接、加工、热处理和装配试验的手段。目前,可建造覆盖至超大型船舶(VLCC、ULCC、VLOC)和5000TEU以上集装箱船的主机。同时公司与美国GE公司、哈电集团、哈汽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大型金属结构件多项产品合作,正在向重大工艺装备制造基地不断迈进。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DMPC)是中国最大的船用螺旋桨专业化生产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具有五十多年船用螺旋桨生产经验,可设计、研制、生产各种船用定距桨、调距桨部件和铜合金铸件。中国第一只6.8万吨级、9.8万吨级、15万吨级、30万

14、吨级船用螺旋桨都是由公司首制成功。目前,公司在国内大型散货船桨,大型油轮桨,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桨,VLCC系列船桨市场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公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公司现有员工336人,拥有9m七轴五联动数控加工铣床、重型五轴联动数控落地镗床等精密加工机床。2009年公司实现产值55035万元。大连船用阀门有限公司(DMV)是国内船用阀门的专业生产厂,是国内唯一的一家能够为整条舰船全船配齐阀门的企业,是国家船用阀门指定的检测中心。公司高新区厂区占地44800平米,公司在普兰店热加工生产基地(大连达发铸造有限公司)占地112100平米。公司拥有职工1100余人,2009年公司生产船用阀门

15、9.4万组,创造产值4.68亿元,利润9000万元。公司生产的产品专用于为船舶配套,产品制造技术及产品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并具有从铸造到成品加工的全过程成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目前,公司的手动、气动、电动、液动控制的蝶阀品种规格已达2万多种,产品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占据了国内船用蝶阀市场的7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围绕为船舶工业配套和服务,可承担国内外民用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非船舶产品的设计、生产、修理;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工程建筑、安装及其他业务。公司在船舶配套业中船

16、舶劳务、船用锅炉、船用电器等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从事船用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调试,可为用户提供配套锅炉机组(包括配套辅机、自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能够为各船厂同时提供电气设备配套系统和技术配套,包括驾控台、主配电板、内部通讯系统设备等组装配套和船舶设备的调试交验,包括船舶监测报警系统、配电系统、主机遥控系统及货油检测系统的调试交验;可生产完整的船舶上层建筑。同时,公司还承做船用甲板设备,船用舾装件、船舶管系和船体分段等。展翔海事(大连)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新型高性能船舶研发、设计、建造和技术服务的科技型公司。公司始终致力于新型高速、高性能、节能环保、低碳绿色船舶的研究开发。公司

17、在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还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进行战略合作,实现了同国际高性能船舶技术同步发展的自主创新,缩短了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实现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大型铝合金多功能高速工作船、大型铝合金高速客货运输船、铝合金高速军辅船、豪华游艇等主营产品系列,公司获得我国铝合金海洋工作船整套设计首笔出口订单,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到生产设计整船设计以及后续的建造技术服务,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台湾海峡大型高速客货运输船自主研发设计方案已经获得国家立项批复(工信部联装(2010)337号)。(三)“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

18、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连船舶工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落实实施大连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推进结构布局调整,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配套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了由承修常规船舶到承修高附加值船舶、由配套单一化到配套系列化、由低水平开放到高层次开放的转变,为“十二五”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全市现有造修船及配套规模以上企业153家,比2005年增加111家。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3.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59.64亿元,利润39.15亿元,出口交货值346.3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27倍、4.44

19、倍、7.52倍、11.44倍、9.84倍,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55.8%以上。图1-1:大连船舶行业发展状况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造船完工量是2005年3.02倍,年均增长31.8%。图1-2:大连船舶行业造船完工量增长状况(四)发展特点1、造船总量快速提高。2005年大连市生产民用钢质船舶138.1万总吨,2009年达416.6万总吨,四年造船总量增长3.02倍,年均增速31%以上。船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3.15亿元,年均增速43.7%,出口交货值346.33亿元,年均增速77.1%,2、应对措施积极有效。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船舶工业的

20、冲击,国家及时出台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科研开发、技术改造、融资信贷、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船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大连市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也制定了实施方案,从政策,财税、金融、兼并重组、产业投资、结构调整等方面明确扶持和调整方向,加大了对船舶工业政策扶持力度,保证了大连船舶产业在金融危机中能够持续稳定发展。3、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船舶产品已由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大型、超大型、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船舶种类方面,除一般的散货船、油船和干货船外,还能建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滚装船、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30万吨级VLCC型油轮、FPS

21、O浮式储油轮、4250TEU集装箱船、5668TEU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复杂性船,产品形成系列化和批量化建造。大连船舶重工第一艘VLCC“德尔瓦”号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船之一,2009年新开发设计的32万吨原油船型,一经推出就受到国际市场欢迎。船舶行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通过自主设计、联合设计或引进国外先进设计,消化吸收,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4、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产业集中度大幅度提高,规模经济初步显现。大连船舶重工造船总量约占大连市的90%以上,2009年大连船舶重工的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分别占大连市船舶行业的35.1%和44.4%。目前,在大连以大连船舶重工

22、、STX(大连)造船、中远船务、中远造船、大连辽南船厂为主的船舶产业集群已形成,同时,主要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引导,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定位,既避免了国内造船市场产品同构,又形成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5、船舶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大连有各类船舶配套企业84家,船舶配套总产值占船舶行业比重由2005年的10.8%提高到2009年的14.8%,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包括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大连船用阀门有限公司、大连东方精工船舶配套有限公司等,产品覆盖了全国各大造船厂及主要配套设备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其中,船用阀门占国内市场的70%以上;船用螺旋桨国内市场占有率6

23、0%左右;船用低速柴油产量居国内第二位,“十一五”期间船用低速柴油机的产量达到315台/632万千瓦;船用大型低速柴油机曲轴实现了完全自主生产,泵系列产品、船用救生设备、舾装件、船用锅炉等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6、造船效率质量明显改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学习“数字造船”等先进理念,大力推广“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的现代造船模式,初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造船体系。行业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骨干船厂在造船总量增长同时,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造船周期不断缩短,平均船坞(台)周期在3-4个月,部分企业已达到2个多月,骨干企业主要船型建

24、造周期接近日韩水平。大连新船重工造船有限公司生产的VLCC4号船比1号船的建造周期缩短了7个月;4250TEU集装箱船,取得了平均每22天交工一艘的骄人成绩,建造周期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快速发展。大连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目前已形成以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为主体的海洋工程装备系列产品。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实现系列化、规模化建造,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集成建造实现新突破,大型FPSO设计建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深水钻井船、油田守护船、勘探船、疏浚船等产品水平快速提高,也获得国内外大量订单。8、船舶集聚区已初步形成。随着大连中远造船、大连中远船务、韩国STX造

25、船、新加坡万邦集团、旅顺滨海造船有限公司、大正船舶重工、东方精工、斗山船机、东邦船机、熊川船机等企业进驻和发展,以及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长兴岛项目、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三十里堡新区项目、大连船舶重工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等的实施建设,长兴岛、大连湾、旅顺和普兰店等地的船舶及船舶配套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呈现出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五)行业地位大连市的船舶工业在中国的船舶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9年大连市船舶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出口交货值、规模以上企业数占全国比重分别达到11.0%、13.7%、12.4%、13.7%、8.3%。图1-3:大连市船舶工业占全国的比重2

26、009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388.7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二,在世界造船企业中排名第七。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是国内最早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和出口船舶的企业,是国内唯一拥有从千吨级、1万吨级、3-10万吨级,直至30万吨级各级船舶专业建造设施的造船企业。大连拥有国内船企中唯一的工程院院士,同时拥有国家级船舶企业技术中心,中国船厂实力最强的船舶设计研究机构,能够按照中、英、挪、美、法、德、日等主要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标准设计各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大连船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科技投入、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走在国内行业的前列。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不但成功开发了VLCC、5668T

27、EU集装箱船、4250TEU集装箱船、18万吨散货船、11万吨成品油轮、7.6万吨成品油轮等三大主流船型产品,还成功开发了大型高速滚装船、化学品船、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和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奠定了大连船舶业在国内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大连在现代造船技术领域已处在较高水平,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船舶建造周期不断缩短,部分主导产品的建造周期已达到甚至超过日本、韩国造船水平。中远船务集团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管理最优的专业修船企业,被誉为中国修船业的“航母”。其总部设于大连,大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是中远船

28、务旗下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企业之一,在国内LPG、FPSO及大型船舶改装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修船业首次在高精尖的海洋工程装备方面的突破,提升了大连修船业的技术水平和实力,进一步奠定了大连中远船务在居国内修船“排头兵”地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与新加坡太平船务(私人)有限公司在合资设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极大推动大船集团修船产业的发展。同时,大连辽南船厂的挖泥船、耙吸船、三用工作船、远洋运输船、远洋渔船、金枪鱼钓船、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运输船等民用船舶及军用舰船修理改装在国内外也具有较高的水平。大连船舶配套产品本地生产比重较低,但主要产品在国内具有很高的水平,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

29、其中以船用柴油机、船用推进器、船用阀门三大骨干配套企业的低速船用柴油机、船用螺旋桨、船用阀门为代表,建造了国内最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建造国内最多超重型主机和智能型主机,船用螺旋桨和船用蝶阀的市场占有率都超过60%。同时,大连在船舶分段、船舶上层建筑、舾装件等配套领域具有领先水平和较强实力。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船用曲轴的批量生产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船用曲轴制造基地,为造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六)发展条件及优劣势分析1、区位优势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全地区海岸线长1906公里,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其中陆地海岸线1288公里,海岛岸线618公

30、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连地处东北亚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中国环境最美、最开放、最具活力并高速发展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东北腹地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大连是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城市功能优势明显的腹地型干线港。通过建立和完善海运网络,大连港已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经贸航运往来关系。东北是中国煤炭产业的重要产业集散地,背靠东北腹地的大连目前已经与世界上100多个港口和1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作为正在加快建设和形成中的

31、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大连的航运业为与其紧密相邻的上下游产业-造船业、修船业营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岸线,具有多处适宜建设万吨级以上船舶制造基地和发展中小型船舶制造和维修项目的岸段。同时接近韩、日等造船大国,在营造市场和接受国外造船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处环渤海地区易于接受两大经济圈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辐射,同时发挥船舶制造业对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环渤海地区(以大连为中心)辐射功能。2、产业基础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制造业能力和完备的制造业基础。目前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

32、系。全市船舶工业在造、修和机、电、仪以及船用材料、船舶技术、劳务输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大连船舶重工、大连中远船务、大连中远造船、STX大连造船、大连辽南船厂及大连船用柴油机、大连船用推进器、大连船用阀门等大型造修船及船舶配套企业已具规模、技术、效能等优势,为船舶工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国际资本、产业大转移的首选地和我国船舶工业聚集并高度发达的三大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之一,造船、修船和船舶配套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产业群和企业群。大连作为环渤海船舶制造基地的核心城市,除拥有船舶制造企业以外,在周边范围内的船舶配套企业,为

33、大连船舶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连市现有大连船舶重工、大连中远船务、STX大连造船和大连中远造船等四大船舶“龙头”企业。大连船舶重工是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大型龙头造船企业,总资产817亿元,员工8000余人,公司占地512万平方米,岸线总长超过14.2公里,主要装备:拥有船坞10座(30万吨级船坞3座),船台9座,舾装码头10公里,45吨以上吊车110台,最大起重能力900吨;拥有四个主要生产场区,十条生产线;分布于厂区周边的钢材加工配送、分段制造、舾装和管件加工、单元模块制作、舱口盖制造、上层建筑制造、轴舵制作安装、船舶设备及重工产品制作、海洋工程装备、物流配

34、送等十大专业化配套基地,是撑起高效的现代化总装造船模式。2009年造船完工量388.7万载重吨,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超两百亿”,利润17.4亿元。2005年,大连船舶重工第一次进入世界造船十强第十名;2006年,大连船舶重工的手持订单已经上升到第五位,2007年全球船厂手持订单的排名,大连船舶重工以107艘/1345万载重吨排名第4位。2009年大连船舶重工造船完工量国内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七。STX大连集团是韩国STX集团投资兴建的STX大连造船海洋综合生产基地,成立于2006年9月,位于大连长兴岛,总投资额20亿美元,占地550万平方米,拥有4条大型船台,一个海洋结构物建造设施,4座9

35、00吨级龙门吊,员工14000余人。经过3年多的建设,STX大连集团已经成为STX集团三大核心造船海洋基地之一。STX大连造船海洋综合生产基地分为三个生产基地,一是造船基地,担负散货船、汽车运输船、石油产品运输船等船舶的建造任务;二是海洋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担负固式和浮式海洋成套设备的建造任务;三是船用发动机生产基地,担负铸造和锻造任务,生产船用螺旋桨、曲轴、发动机及其配件。同时,积极发展风电设备。企业最终目标要达到造船300万载重吨、船用发动机300万马力,在散货船、LNG船、汽车运输船、海洋平台等形成自己的优势。STX落户长兴岛后,一批造船配套企业也纷至沓来,目前已经有15家韩国配套企业入驻

36、长兴岛,总投资1.6亿美元,将为STX大连集团提供电装设备(MSBD)、照明设备、机装设备、CO2系统、舱室管路等船用设施。预计今年7月将陆续全部投产。STX大连造船还采用本地化采购原则,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8年中国当地采购1300万美元,占总采购额的15%,到2010年将达到22亿美元,占总采购额的65%,到2012年STX大连基地完全完工时,中国当地采购额将达36亿美元,占总采购额的75%。同时,大连在船舶配套领域也拥有龙头企业,如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大连船用阀门有限公司在各自领域都是龙头企业,拥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大连在船舶制造行业拥有众多的龙头

37、企业,对大连市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带动作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总装造船”先进造船理念,实现由封闭型全程造船向开放型总装造船转变,明确提出“多元化投资,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本地化配套”的发展思路,推动大连造船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产品向社会敞开了大门,一批相关的生产制造基地相继建成投产。如与鞍钢共同投资建设的钢材加工配送基地,与大连电机厂共同合作建设的分段制造基地,通过合资在旅顺建成了舱口盖制造基地,与中国一重合作建设的轴舵制作安装基地,与松辽船厂合作建设的上层建筑基地等。同时,大连船舶重工在国内外造船业的影响力,吸引众多国际资本也纷纷进驻大连,世界最大船舶建筑建造

38、企业东方精工、世界第二大船用柴油发动机生产企业斗山发动机,以及投资近亿美元、主要从事船舶修造业务的大洋商船等韩国三大船舶配套项目相继落户大连。4、技术和人才优势现代船舶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大连造船行业技术开发力量雄厚,现有各类船舶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800名,并有一名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海军大连水面舰艇学院分设的相关专业,每年都为国内培养输送大批船舶专业人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船舶人才培训基地。大连船舶重工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一千多名船舶设计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是中国船厂实力最强的船舶设计研究机构。近年来自主设计了170条各类船只,

39、开发出50多种新船型。大连市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毎年为各类企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可为地区船舶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同时,众多的造修船企业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熟练的造修船技术人才,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下属大连船舶工业工程公司(原大连船舶工业劳务公司)拥有员工10000余人。技术工种涉及船舶电焊、船舶装配、气焊气割、管铜、起重、吊车、船舶机电安装、数控设备操作、冷热加工设备操作、管钳、火工、维修等,成为大连、威海、武汉、舟山、福州、厦门、广州等地区环抱中国东南沿海各大主力船厂从事船舶建造施工的主力军。先后参与建造了VLCC巨型油轮、集装箱船、成品油轮、化学品船、散货

40、船、FPSO储油船、客滚船、半潜船、深海工作船、海洋钻井平台、滚装船、汽渡船、军船等多类型的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东方精工船舶配套有限公司、烟台莱佛士船厂、山东省威海船厂、山东省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厂、武船重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沪东船厂、扬州江扬船厂、浙江扬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欧华造船有限公司、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东南造船厂、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湛江南海西部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单位,提出并成功实践了欧华造船模式,丰富和完善

41、了中国现代造船模式。5、政府支持造船业是大连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被纳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连市提出打造世界级船舶基地,给予了造船业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在造船土地规划使用,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都对造船业给予大力支持,使做强做大造船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大连被国家纳入渤海造船基地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国家将对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和项目在股票上市、定向募股、发行企业债券、减免税收、研发费用、出口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2004年,大连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大连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在“四个基地”中明确提出要把大连打造成为船舶制造基地;大连市海洋发展规

42、划提出扩大船舶制造业用地规模,加快配套园区建设;大连“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产业布局规划中造船产业带海岸线147.4平方公里,共有规划面积75.0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三十里堡临港工业区、旅顺开发区等;重点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配套。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五点一线”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壮大船舶制造及配套业,具有加速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沿海开发开放、发展先进制造业等多种产业特征,将获得省和国家多种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环境十分优越。6、存在的问题(1)综合技术水平差距明显。大连船舶行业技术水平在国内是一流的,但在共性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方面与

43、韩国、日本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技术水平差距是十分巨大的。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性能和结构先进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不够,有些新船型产品设计才刚起步;重点海洋工程总承包和设计建造能力差距更大,国际市场竞争力薄弱;企业信息集成度低。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孤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2)船舶配套业滞后。船用配套设备供应不足,本地化设备装船率低;生产规模偏小,没有建立全球销售服务网络;大型船用配套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主要船用设备依

44、赖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制造,不少产品尚属空白;缺乏核心技术,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船用设备品牌产品;在船舶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国际船舶新标准、新规范不断推出的形势下,船东对船型、船用设备要求更加苛刻。船用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国内造船快速增长需要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严重削弱了造船企业的船价竞争力和实际创汇能力,甚至出现了关键零部件国外采购受到限制,影响造船速度和承接新订单。对船舶企业来讲,如果不能在当地解决船舶配件问题,而要从外地调运进来,企业生产成本就要增加,这将直接导致船舶修造区域竞争力下降。(3)潜在产能过剩问题。我国现有造船能力超过6000多万载重吨,根据对未来船市需求的预

45、测,产能过剩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在前几年船舶市场快速增长的影响,大连船舶行业新建、扩建改造项目、特别是大项目较多,根据现有项目建设目标看,到2020年,大连本地造船能力将达到1500-2000万载重吨,同时存在着同质性问题,大部分为生产常规的散货船、油船能力,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生产能力不足,船舶市场的巨大波动将带来较大风险。(4)专业人才紧缺。随着大连造船能力的提高和新兴造船、船配企业的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连船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逐年提高,已从2005年的2.59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29万人,年均增加9200多人。船舶设计、生产、管理、检验等关键人才均出

46、现短缺,各企业争夺激烈;造船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外包劳务队伍不能长久稳定,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船厂的生产进度和按期交船,制约了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二、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一)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1、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1)发展概况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船舶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船舶制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制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已基本形成包括科研、设计、生产、配套、修理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设计建造各种吨位的常

47、规船舶和多种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能力;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及积极进行自主研制开发,我国的主要船用设备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基本形成了包括中、低速柴油机、船用辅机、仪器仪表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船舶配套工业体系。从1994年起,中国造船产量连续14年排在世界第三位。2008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已全面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09年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超过韩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8%、61.6%、38.5%,比2008年底分别提高了5.3、23.9和3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新承接船舶订单

48、26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5%,手持船舶订单188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图2-1:近年我国船舶行业三大指标发展趋势图2-2: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84亿元,同比增长32.37%;销售收入4080亿元,同比增长36.00%;实现利润总额316.4亿元,同比增长11.64%;累计出口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6.49%;规模以上的企业1839个,比2008年增加597个。2009年,我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283.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5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和欧洲为出口的主要市场,占比分别为48.8%和29.

49、2%;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德国位居前三名,占比分别为17.78%、16.36%和8.07%。船舶出口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占比分别为31.6%、19.1%和11.9%。图2-3:近年我国船舶行业发展状况(2)主要造船企业中国船舶行业企业构成主要是两大船舶集团、地方船舶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军队企业等,主要造船企业有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表2-1: 中国船舶行业主要企业集团/系统船厂名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50、江南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厂、上海爱德华造船有限公司、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文冲船厂有限公司、江州造船厂、芜湖造船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厂、山海关船厂、武昌造船厂、重庆造船厂中远、长航等系统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中远造船工业有限公司、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大连中远船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长江航运集团江东造船厂、长江航运集团宜昌船厂、长江航运集团金陵238船厂、中商口岸船舶工业公司省市/地方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江

51、苏江扬船舶集团公司、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船舶工程公司、江都亚海造船有限公司、江都粤海造船有限公司、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威海造船厂、烟台莱佛士造船有限公司(外资控股)、舟山扬帆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浙江船厂、杭州东风造船厂外商独资STX大连海洋造船、常石集团船业(舟山)发展有限公司、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军工企业如海军“4801厂”“4805厂”、“4810厂(大连辽南船厂)”、“7814厂”(大连松辽船厂)等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是我国造船业的两大主力。200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全年造船完工170艘,首次突破1000万载

52、重吨,达到1076万载重吨,比上年增加近300万载重吨,吨位约占全国造船完工量的27%,约占全球造船完工量的9.1%,稳居国内造船集团首位世界大型造船集团第二位。表2-2: 中国2009年造船完工量排前10名企业排名企业名称造船完工量(万载重吨)1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603.02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388.73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257.44江苏扬子江船厂有限公司193.45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148.06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145.57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127.68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27.09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113.910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113

53、.1民营造船在本轮造船周期中迅速崛起,造船产量已占到国内造船产量的50%。自从本世纪初开始,大量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特别是在民间资本活跃的江苏、浙江和福建地区,短时间内涌现了熔盛重工、江苏新世纪、扬子江造船等一批有实力的民营船企,打破了由中国船舶和中船重工两大集团把持的造船业格局。根据克拉克松在2009年6月统计的全球船厂手持订单50强中,入围的19家中国造船企业中有7家为民营企业,其中熔盛重工排名九,位居民营船企之首。表2-3: 2009年6月末国内船厂手持订单排名排名船厂性质万载重吨1大连船舶重工(中船重工)19042江苏熔盛(民营)15953江南长兴(中船集团)14154外高桥(中船集团

54、)13605渤海船舶重工(中船重工)9076新时代造船(民营)8947舟山金海湾(民营)6128南通中远川崎(中远集团)5949江苏新扬子江(民营)55110沪东中华(中船集团)54511STX大连(外资)52812金陵船厂(长航集团)47213广州龙穴(中船集团)41614大洋造船(民营)41215新世纪造船(民营)40916北海船舶重工(中船重工)34717上海船厂(中船集团)34218舟山常石(外资)30919中远大连造船(中远集团)30420江苏东方重工(民营)264资料来源:克拉克松民营造船企业的崛起和繁荣促进了中国造船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扩大了中国的造船总量和造船能力,也在一定程度

55、上激活了整个中国造船业,打破了原有中国两大船舶集团的垄断地位,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船企共同竞争的局面,促进了造船行业的进步。(3)市场产业结构据统计,2009年我国造船行业的产业集中度CR5和CR10分别为37.48%和52.26%;而日本的CR5和CR10分别为47.37%和72.88%,韩国的CR5和CR10则达到了78.84%和96.01%(见表2-4),可见,在世界造船市场排在前3位的国家,其造船市场都属于寡头垄断市场。日、韩造船业在生产、原材料采购、研发等方面形成合力,大大提高了其综合竞争力,但我国船舶行业集中度依然低于韩国、日本。表2-4: 世界船舶行业集中度比较指标中国日本韩

56、国全球CR537.48%47.37%78.84%30.53%CR1052.26%72.88%96.01%44.72%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行业的区域集中现象十分明显,我国船舶产业地域分布逐步形成了环渤海湾地区、长江口地区以及珠江口地区等三大船舶工业基地,以及上海、江苏的南通和泰州(含江阴和扬州)、广州、大连、舟山、山东的胶东半岛和福建的厦门八大中型船舶产业集群,在上海、大连、南通、青岛、广州等城市,围绕若干大型或超大型船厂,集聚了大量船舶配套企业、船舶设计院所、相关的大专院校、船舶贸易公司以及船级社等服务机构,正在形成庞大的船舶产业集群,其船舶产量与产值占据了全国的大半壁江山。图2-3:

57、2009年民用钢质船舶产量(载重吨)分布(4)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国际航运市场急剧下滑,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一是新船订单急剧减少。2008年以来,国际新船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船舶工业新接订单大幅下降。2009年我国承接新船订单量比2008年减少55.31%,同时,手持船舶订单也下降了8.03%。二是新船价格呈下降态势。韩国造船企业降价、韩元贬值将使韩国船舶价格较我国更具竞争优势,交船难对产业影响较大。尽管全球船舶新订单量和BDI指数均处于回升态势,但与往年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新船的交付,闲置运力也会增多,新船

58、成交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综合来看,全球船市复苏仍不稳固,复苏态势仍不明朗,降价已成不可抵挡的行业趋势。三是配套企业新增市场需求下降,我国船配企业遭遇撤单风险、进口产品低价冲击。受造船市场低迷的影响,全球船舶配套新增市场需求锐减,2009年我国部分骨干配套企业新签订单不到现有生产能力的20%,由此引发撤单(2009年我国船配企业普遍遭遇20%左右的撤单)、订单推迟交付、船舶配套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订购方拖欠货款,配套企业资金无法周转等困难。特别是一些国家的配套企业对我国船用配套设备实行低价竞争的策略,使国内船舶主机关键配套设备及二轮配套产品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四是企业融资出现困

59、难。国内有关金融机构已将造船业和航运业列为高风险行业,船东融资难度和成本显著上升,船舶工业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和获得保函的难度加大,部分船厂生产经营困难。(5)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造船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需要使用大量的劳动力,日本劳动力成本已占各(造船)公司总成本的20%-30%,在韩国也要占到15%-20%。而在我国人力成本在10%以下。中国造船场地资源丰富,容易形成产能优势。与日韩等国相比,中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比较容易地扩建造船基地。由于本国场地限制,大宇在中国的烟台、三星重工在宁波建设船体分段制造厂。中国造船企业的劳动力优势、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常规船舶的

60、建造上,这是中国造船厂的三大主力船型,大部分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6)存在的问题1)我国船舶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我国船舶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即造船产能出现过剩,船用配套发展相对滞后;普通船型制造能力扩张过度,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制能力不强。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造船产能约6600万载重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92012年间全球新船年需求量一般情景下为6000万载重吨,而2012年造船能力约为1.6亿载重吨,全球造船产能过剩仍达1亿载重吨,产能利用率不到1/2。按照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3

61、5%以上的目标,届时,我国已建成的造船基础设施将出现三分之一以上的产能过剩。如果把许多小船厂的数据统计在内,我国造船实际产能已接近1亿载重吨。表2-5: 近年来国内主要新增造船产能船 厂增加产能投产时间山海关造船重工100万吨2007年5月渤海船舶重工150万吨2007年7月上海长兴1号线450万吨2007年10月广州龙穴250万吨2007年12月舟山金海湾50万吨2007年12月上海长兴2号线300万吨2008年10月大连中远240万吨2010年天津新港船厂180万吨2010年2)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中国在船用设备领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中国船舶配套业总体技术水平严重滞后:船用核心部

62、件大部分都需要依赖从国外进口解决;部分国内产能也都是授权许可证生产,产量满足不了需求;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部分船用设备产品品牌认知度还很低,无法在世界范围内享受维修等配套服务,从而得不到国际船东的认可,只能为沿海小型船舶和内河船舶配套。目前国内船舶配套自给率不足50%,而日本和韩国的船舶配套自给率则都高达90%以上。中国远洋船舶的导航、通信、舱室、自动化设备,以及电机、电器等关键部件还大多需要进口。目前我国船用甲板机械缺口近50%;部分船用舱室设备、船舶通讯导航自动化系统等其他设备技术水平滞后,配套能力缺口更大。主机等核心设备被国外控制,这也意味着国产的船壳,装备国外主机配套设备,使船舶产业难以

63、形成真正的竞争力。3)核心技术能力较低。从造船业本身来说,随着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的大型化、专用化、高速化、高度自动化和系列化,造船竞争的核心从资源比较转向了科技实力的竞争。今后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等内在因素对船企竞争力的作用将变得更加明显。目前,中国造船企业在技术与设计上与日韩企业差距明显,韩国造船业非常注重技术的进步,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船舶市场上占有明显优势,仅三星重工就拥有1500多名设计人员;在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中国企业与日韩企业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也是中国船舶企业与日韩的主要差距之一。中国造船业的投入几乎都集中于信息传播、信息运行这种信息空间转移,难以完全实现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手段信息化,以及工艺流程与生产组织数字化。机电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短时期内难以达到日韩水平,也无法利用国家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完善的配套产品网上采购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信息网络。4)船舶专业人才短缺。船舶工业集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于一体的产业,现代化的设施和装备只有与现代造船模式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但需要大量能力强、素质高的设计建造技术人才,还需要大量技术人员。随着一批船舶项目的不断建成投产,使得船舶类专业人才短缺的矛盾日显突出。(7)船舶配套产业1)发展概况船舶配套产业链与造船、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